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吉甫,这些人都是你鼓动来的?”王宁安笑呵呵问道。

    吕惠卿连忙点头,谦逊道:“师父,雕虫小技,以毒攻毒而已!韩家想靠着家丁族人抗衡朝廷,那就先让他们面对盛怒的百姓!看看百姓怎么说!”

    王宁安点头,“办法不错。”

    这时候旁边的章惇不干了,他气哼哼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初对付孔家的时候,我们就用过,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吕惠卿居然没有反对,而是笑道:“不管是不是拾人牙慧,总之有用就行,子厚,你也不要太小气了!”

    “不是我小气!”

    章惇拍桌子了!

    “师父,你可是把河北两路的事情交给了弟子,马上拿下韩家了,河北的事情就要大功告成,为什么要把吕吉甫派过来?弟子怎么也想不通?”

    王宁安呵呵一笑,“子厚,如果为师说,是要分你的功劳呢?”

    章惇脸黑了,无可奈何道:“反正师父的安排,弟子只能听着呗!”

    王宁安摇了摇头,“唉,一个韩家,历经百年,人口众多,牵连甚广,他们倒了,会出来一大堆问题的,不是你一个章子厚能解决的,甚至不是一个吕吉甫能做到的。这不,为师也来了,我们师徒该同心协力才是!”

    章惇惊得站起来,连连躬身,“师父,是弟子糊涂,弟子错了。”

    “都是自家人,不要说废话了。”

    王宁安招呼他们坐下,立刻说道:“你们看,把韩家迁走,会多出来多少户口,增加多少家庭?”

    吕惠卿道:“弟子负责过折家的事务,他们私下豢养的人丁,不计入朝廷名册的,就有近十万之多,韩家的规模,比之折家,一点不差……韩家的子孙拆开,就有500家以上,家丁也有几千家,至于下面的佃农庄户,那就更不知凡几!总体算下来,也有几十万啊!”

    章惇也不傻,听到这里,立刻变了颜色,“师父,以往这么多人,都归韩家管,出了事情,都靠着家法解决,虽然他们不向朝廷纳税,但是也不用朝廷费心……如果韩家迁走了,这些负担就落在了朝廷身上!”

    “没错!”王宁安颔首,“铲除世家豪强,光是迁居分田还不够,接下来还要改革地方官制,把朝廷该负的责任扛起来,防止世家死灰复燃,真正把权力下到乡村,实现直接动员百姓,这才是真正的重点!”

    章惇立刻道:“如果这么做,必须要成倍增加官吏,而且还要好好约束他们,免得官差欺压百姓,激起民怨……毕竟没了世家挡着,所有的民怨都会落到朝廷身上!”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王宁安道:“这世上任何的改革都是如此……接下来善后的事情,咱们师徒一起商量着办吧!”

    ……

    这三个坏蛋正商量呢,突然韩家祠堂的那边,声音骤然大了起来。

    面对被鼓动起来的佃户,韩家的家丁,还有一些偏房彻底怕了。

    不是朝廷和他们过不去,而是这些百姓要他们的命!

    立刻有人拱手讨饶。

    “乡亲们,别误会啊,我们和你们没什么不同,以前我们也都是听了韩家的令子,没办法不是……这回我们答应,全都答应,就按照朝廷的规矩分田,往后咱们都一样,一样了……”

    见这帮人怂了,百姓当中,也有带头的,当然了,不少都是吕惠卿安排的。

    “成,你们只要不给韩家当走狗,一切好说……话放在这里,谁敢挡着分田,就要了他的命!”

    “明白,明白!”

    百姓让出了一条通道,韩家的家丁抱着脑袋就往外面跑,看着他们狼狈的背影,百姓是放声大笑,别提多高兴了。

    可祠堂前面,韩纲却傻眼了,人越跑越多,最后连偏房子弟都没了,就剩下他们六个兄弟,还有百十个韩家的嫡系子孙,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百姓,孤孤单单,好像被扒光了似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

    韩纲读了几十年的书,却没有真的修成浩然正气。面对着一双双嘲讽的目光,他的手心冒出了一层的冷汗!

    “韩老贼,快滚蛋吧!别想再作威作福了!”

    “对,没人会听你的!”

    面对百姓的嘲讽,韩纲老脸涨得紫红,气得说不出话来,突然觉得眼前一黑,直挺挺倒了下去……

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 
韩纲倒下去了,还吐了血,韩家上下都乱做一团……不过有一点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作为第一大世家,也无法抗衡上下两股强悍的洪流。

    朝廷要分田,而百姓要耕者有其田!

    道理就这么简单,朝廷只给了韩家一个月的时间,必去离开老家,前往西夏。

    “恩师,弟子想先去西夏一趟。”

    韩宗武躬身请求。

    王宁安想了想,笑道:“你是要替家中打前站?”

    “嗯,五叔也是这个意思,毕竟我们都是韩家的人,朝廷发了安家费,我们准备购置一些土地,然后雇佣一批奴仆,以后不管是养羊,还是种田,不要让家里人……挨饿!”

    王宁安淡淡一笑,他一点也不意外,作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底蕴丰厚,财力惊人,把他们赶出去,开拓边疆,移民实边,远比把穷苦百姓赶出去要好得多。

    “这样,你记得去找文宽夫,那老家伙当了西夏总督,正在弄权的时候,手下需要人才,正好,你们家那么多读书人,也好给他打下手,文宽夫会重用你们的。”

    韩宗武微微有些吃惊,师父下令,驱逐韩家,现在韩家上下,都把老师恨死了……师父不是不知道,你让韩家去帮着文彦博,万一韩家再卷土重来,岂不是要报复师父吗?

    “河套地区,落入异族之手,已经几百年了,周围环境恶劣,情况很糟糕……等闲之家是混不下去的……朝廷迁居豪强去西夏,是为了落实分田,也是为了守住边疆……一个家族要想兴旺发达,就要不断开枝散叶,把最优秀最能干的后代送出去,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让最优秀的人才,对付外敌。总而言之,国事为重吧!”

    韩宗武听得深吸口气,论起眼光胸襟,的确没人能比得上师父,抛开家族的利益得失,站在大宋的立场上,迁居豪强,真是一招妙棋。

    国内,国外,一举多得!

    “师父,无论到什么时候,授业之恩,弟子永远不会忘怀。弟子虽然出身世家,却也不是小鼻子小眼,只盯着一家一姓得失之人,弟子愿意追随先生,万死不辞!”

    说完,韩宗武深深一躬,弯成了九十度。

    王宁安也很是感慨,他的学生不少,但是一手带出来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相比其他人,韩宗武的确是落后太多了。

    “别撅着了。”

    王宁安把他拉起来,“你先去西夏,直接找文彦博,也不用说我告诉你的,那老货被我坑了,正想找回来呢,他一定会善待韩家的,你的那些叔叔大爷,还有兄弟们,都不会吃亏……你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然后立刻去东南!”

    “东南!”

    韩宗武瞪圆了眼睛,他的脑袋一转,忍不住惊呼。

    “师父,你要对东南下手了?”

    王宁安点了点头,显得十分凝重。

    迁豪强,分田……这些事情在北方虽然阻力重重,但是还能推得下去。

    究其原因,一是王宁安在北方经营,实力强悍,二来朝廷的重心也在北方,官吏众多,执行力很强,三来,六艺发展了这么多年,能主导舆论思想。

    可东南呢?

    除了岭南和巴蜀之外,几乎是一片空白。

    东南的士绅大族,盘根错节,而且天高皇帝远,实力非比寻常,又精于算计,十分狡猾。

    这么多年,他也和东南的士绅官僚较量过,坦白讲,王宁安没捞到太多的便宜,当年派韩绛去南方,本以为可以狠狠收拾东南的士绅,谁知道韩绛竟然和这帮人搅到了一起,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让他们的势力更强了。

    派韩宗武去东南,当然是想试探他一下,看看究竟是不是一条心,另外,王宁安也想麻痹东南的士绅,总而言之,北方的均田令落实下去之后,就轮到了南方,那会是一个更艰难的战场,压力山大啊!

    ……

    王宁安从容布局着,可河北的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

    韩家轰然倒塌,一个庞然大物倒下了,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王宁安,你早晚会知道的,扳倒了我们韩家,你只会后悔!”

    韩纲当时激怒之下,吐了血,养了十几天,就恢复了大半,这些日子,他是切齿痛恨,骂自家兄弟,骂子侄无能,骂家丁不忠,骂佃户无情……总而言之,在他的眼里,谁都不是好人了。

    每个人都欠了他十万贯不还,应该千刀万剐,弄得韩家人也不敢来触霉头,除了他的儿子,还有几房妻妾,要照顾他之外,别人都离着他的房间远远的,生怕被喷一脸狗血。

    渐渐的,韩纲恢复了一些理智。

    作为韩家的当家人,韩纲也不是光会骂人,光会发脾气。

    他比谁都清楚,世家绝对不仅仅是敲骨吸髓,残害百姓那么简单。

    要真是像外人说的,十恶不赦,韩家早就完蛋了,又如何屹立不摇!

    世家在地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等着瞧吧,谁敢动世家,一定会吃到苦果的……

    这一天,韩纲勉强爬起来,拄着拐杖,在小花园里来回走动。

    突然,街上传来了一阵吵杂的声音。

    他急忙到了墙边,侧耳倾听,原来是有人当街偷东西,一群人正在追赶,似乎追上了,互相打斗,叫骂声,直上云霄。

    好半天之后,声音才结束,

    韩纲听到这里,突然把拐杖一扔,放声大笑。

    报应来了!

    就看你王宁安怎么收场吧!

    韩纲迈着大步,回到了房中,立刻把儿子叫来,出去打听。

    “父亲,还出去什么啊!”

    儿子连连摇头,“爹,这些天街上都乱了,有偷东西的,有抢劫的,甚至还有杀人越货的,孩儿害怕……万一我出了事,谁来照顾你老!”

    “哼,没出息的东西,就算千军万马,你爹也见过!我也不怕!”

    韩纲嘴上这么说,可也有点心虚,他就是因为摆不平士兵,才被抓住把柄,罢官回家。不过这一次王宁安可是遇到了麻烦,瞧好吧,早晚他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韩纲为什么如此笃定呢?

    道理很简单,世家大族他们也承担着职责使命……比如朝廷收税,他们要帮着催要,地方有什么大工程,要兴办学校,他们也要出钱出力。

    此外,最重要的是地方有了纠纷,往往都是大家族出面,利用宗法,就给解决了……虽然看起来是朝廷大权旁落,但实际上,也减轻了衙门的负担。

    比如很多时候,一年到头,朝廷的刑部也核准不了多少死刑……不是犯罪的人少了,而是地方世家帮着化解了大部分。

    除此之外,世家豢养的家丁打手,也要担负一些保护地方的职责……一般的山贼强盗来了,他们也要负责缉捕……

    总而言之,世家和地方衙门联手,密切合作,才维持了地方的稳定安宁。

    现在倒好,直接将世家砍掉了,等于断了一条手臂,能不出事吗?

    等到地方乱成了一锅粥,你王宁安处理不了,到时候各种指责就会落到你的身上!

    变法,变法!

    说着好听,几千年的规矩,能没有道理吗?

    你想变法!

    老夫倒是觉得你变着法的作死呢!

    这天晚上,韩纲多吃了一大碗饭,家里人却没有他那么高兴,因为朝廷的限期到了,立刻就要上路了。

    听说西夏那边都是蛮子,吃生肉,喝凉水,遇到事情,只认拳头,不认道理,妻子儿子,都挺担心的。

    “怕什么,不是有韩福和韩通吗!他们两个都是好功夫,一个人打十个八个很轻松的,让他们跟着一起走,区区毛贼,不用放在心上!”

    “爹,韩福怕是去不了了!”

    “什么?”

    韩纲气得豁然站起,“韩福那个兔崽子,他还有良心没有?几年前三天三夜的大雪,他和他老娘两个,没有吃的,都要饿死了,是老夫赏他一口饭吃,让他到韩家当了家丁。当时他可是跪在我的面前,说什么上刀山,下油锅,绝不皱眉头,怎么,他敢说了不算?”

    儿子无奈点头,“爹,儿子听说了,韩福的老娘有病了,他要照顾娘亲,脱不开身,实在是没法陪着老爹了!”

    “哼!借口,都是借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