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科就暂时如此,下一科务须提前三个月,公布考试范围,以免应考学子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欧阳修说着,又抓起《三字经》冲着王宁安晃了晃。

    “这本是你编的吧!”

    “嗯。”王宁安老实回答。

    “老夫回头替你上书,献给陛下,以后天下学童启蒙,怕是都要念这一本了。”

    欧阳修一锤定音,王宁安可是满心怒火,之前《三国演义》献上去了,自己一个铜板都没捞到,这次又把《三字经》抢走了,那可都是钱啊!

    正当他要说两句,韩维突然笑着拱手。

    “恭喜小友了,从今往后,天下发蒙学童都要尊小友一声老师了。”

    哎呦!

    还真是!

    王宁安稍微一愣,试想每个小孩子,都捧着《三字经》发蒙读书,谁还能忘了作者啊,到时候自己的名气必定扶摇直上,好处大大滴!

    “永叔,顺便把这本《百家姓》也献给陛下,陛下应该会喜欢的。”晏殊补充道。

    能不喜欢吗?

    百家姓他们老赵家可排在了第一位!

    正是看了《百家姓》这几位大佬才坚信两本书是王宁安所做,这个小混蛋,年纪不大,惯会拍马屁,而且拍得无形无相,妙不可言,一本小册子,把皇家放在第一位,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是这么好的马屁手段,以往怎么就没想到?

    晏殊别提多懊恼了,假如当年自己也这么善于拍马屁,没准这时候还宰执天下呢……果然自己太老实了,说多了都是泪!

    几位大佬抢走了两本书,又注意到了《算术入门》和《几何初探》,这两本王宁安虽然借鉴了后世的教材,但是总体来说,是出自他的手笔。

    不同于《九章算术》那种完全从实例出发应用算学,王宁安在两本书中,灌注了数学逻辑,有着严谨的推导过程,总结了一般的公理和定理。至于后面,更是有丰富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由于是给弟弟妹妹学的,很通俗,也很有趣,别说学童喜欢,就连这几位老货也大受启发。

    “我以为算学乃是六艺之一,更应该作为我六艺学堂的立身之本,这两本书,就作为算学教材,非六艺门下,不得学习!"

    欧阳修又一次剥夺了王宁安的著作权,顺道他又把王宁泽书包里的识字卡片也拿走了。

    每样东西,都有一个简单的图画,配上文字,很容易记住,绝对是开蒙的好东西,也要推广。

    搜来搜去,王宁泽的小书包都空了,弄得小孩子都快哭了!

    你们这帮坏人,哥哥给我的东西,都被你们抢走了!

    王宁泽攥着小拳头,恨不得给欧阳修一顿胖揍,打得老东西找不着北。

    难得,瓜分了这么多好东西,欧阳修总算良心发现,有些惭愧了,拿了人家的东西,不能白要吧!

    “宁安,你跟我过来。”欧阳修率先起身,直奔旁边的小客厅。

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 
“二郎,你可知道,韩家为什么派人过来?”

    欧阳修开门见山,王宁安早就想过,缓缓道:“莫非他们担心六艺学堂会冲击韩家的地位?”

    “不只是韩家,还有很多的河北世家望族!”

    别看欧阳修一双醉眼,但是很多时候,把问题看得很明白,只是醉翁不屑于同流合污罢了。

    自从黄巢起义,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

    煊赫上千年的世家大族消失殆尽,大宋立国之后,科举大兴,寒门在官场上地位越发重要。

    但是毕竟绵延千年,大族的影响力还在,尤其是河北,更是重灾区之一。

    翻开大宋的史书,父子同朝为官,兄弟几个前后高中,比比皆是。数量之多,远不是明朝能比的。

    比如宋初的“三陈”,陈尧叟状元出身,官至枢密使;陈尧佐进士及第,官至宰相;陈尧咨,也是状元出身,官至翰林学士,三个兄弟,两个状元,一个宰相,简直令人瞠目。

    还有当朝首相陈执中,他的父亲陈恕官至参知政事。

    明相吕夷简,他的儿子吕公弼官至枢密副使,另一个儿子吕公著更是官至宰相。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苏,八韩,七曾,五蔡,还有范仲淹一家,都是煊赫的豪门,让人高山仰止,绵绵不绝……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这些家族子弟的确争气之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汉唐的传统还在,人们对父子兄弟为官,忌讳不多。这要是放在明朝,那些言官御史还不扑上来,把人给吞了。堂堂首辅徐阶凉了自己兄弟一辈子,以至兄弟反目,张居正想要栽培自己儿子,弄得天怒人怨,父子相继为相,在明代少之又少,朝廷的大佬更偏重栽培弟子,继承衣钵,相比血缘关系,更加隐蔽,不容易招惹是非。

    其次宋代荫庇太多太滥,动辄十几个子弟得到官职,比如陈执中,就靠着父亲的荫官起家。而且靠着荫庇起家的官员,在正式派遣为官之前,赴锁厅试,难度比起正常的科举差了一大截,也就是说,官员子弟更容易当官。

    还有大世家垄断教育资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毕竟办学和上学都是很烧钱的,寻常百姓根本没有资本。

    这也是庆历兴学,鼓励官学的原因所在。

    官学兴旺,就要冲击私学,私学又是谁支持的,毫无疑问是世家大族。

    垄断了教育,也就垄断了科举,进而垄断官位,左右朝局……这是皇帝所不愿见的,也因为如此,庆历新政尽数被推翻,唯独兴学一条保留下来,还得到了大力发展,开花结果。

    河北八韩,八个儿子一起当官,其中没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死也不信!

    “老夫创立六艺学堂,也是摸准了官家的脉,当今圣上忌惮河北世家,六艺学堂必然会抢占世家豪门的科举名额,别的不说,老夫保证,十年之内,从六艺学堂走出10个进士!”

    欧阳修说得云淡风轻,可实际上这是多大的气魄!

    那么多书院,那么多学子,四年才有一届,每一次只录取几百人,也就是文坛盟主,有胆子打这个包票。

    假如能出10个进士,那也是一股不下的力量,而且日后还会源源不断,只要他们真心替王家保驾护航,就没人能动摇王家的地位!

    王宁安浑身的血液沸腾起来,老欧阳给的这份礼真厚啊!

    不过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饼就那么大,六艺学堂多吃了一块,别人就会少吃一块,这也是韩家上门砸场子的原因。

    “老夫拿了你的书,进献给官家,是让陛下记住六艺学堂,让世人不能小觑王家,倘若所有蒙学都用了你编的书,到时候六艺学堂拿下一些科举名额,也就顺理成章,有些人不痛快,也只能装在心里了。”

    说了半天,还真的是为王宁安着想!

    “那就多谢醉翁了。”

    辞别欧阳修,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王宁安又思量一遍,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把门关了起来,独自一个人,对着窗外下坠的夕阳,陷入了沉思。

    鼓动兴学,最初只是为了培养实用人才,壮大王家的力量,欧阳修给自己的承诺,王宁安丝毫不怀疑,甚至他能做到更好。

    只是把精力用在培养进士官僚上面,已经偏离了他的本意!

    而且文武有别,从六艺学堂走出去的进士,是听自己的,还是听欧阳修等人的,是真心替王家卖命,还是若即若离……

    王宁安突然觉得他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抉择,不止关乎六艺学堂的未来,也关乎王家日后的道路,这和当初完全不一样。

    一无所有的时候,只要挑一个最粗的大腿抱上去就对了,可是如今身在一堆大腿中间,各有千秋,如何下手,真的考验智慧!

    显然,欧阳修这些人是要名留青史,是要致君尧舜,打压世家,绝对是他们愿意做的。可问题是王宁安要重兴王家,不管文武,都是世家,他不能毫无顾忌,一屁股坐在欧阳修一边,替他们冲锋陷阵。

    更何况强龙不压地头蛇,河北八韩也不是吃素的,卷入世家和皇权的较量,王家的小身板,不容易全身而退啊!

    欧阳修未必要害自己,但绝对不能按照他的想法走!

    打定了主意,王宁安猛地推开房门,月光之下,老爹、老娘,还有妹妹和弟弟,齐刷刷站着。

    “你们?”王宁安愣住了,王良璟指了指头上半圆的月亮,带着笑意。

    白氏叹口气道:“你这孩子心思重,见你没有出来吃饭,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白氏抓着他的胳膊,充满慈爱道:“不管多难,咱们一家人都支持你!”

    “嗯!”王良璟点头,王洛湘瞪大了眼睛,王宁泽举起了胖乎乎的拳头。

    面对着一家人,王宁安奇迹般放松下来,不为了别的,就算为了自家人,也要走一条稳妥的道路。

    “放心吧,我有主意了。”王宁安抓了抓弟弟肥嫩的脸蛋,“等我回来,再给你弄一套识字卡片。”

    说完,王宁安一溜烟儿,跑到了韩绛韩维兄弟的住处。

    他们足足谈了一个晚上,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不过没过两天,王宁安就建议欧阳修,设立一个预科班。

    凡是想进六艺学堂读书的,都要先到预科班学半年,然后通过考试,才能升入六艺学堂。韩家兄弟带来了一百多人,除了直接考中的13人,其余全都送进了预科班。

    在王宁安的怀里,还放着一份和韩绛草签的约书,五年之内,六艺学堂的子弟不会参加科举考试,而在五年之中,河北各大世家可以向六艺学堂输送弟子,五成人选,由世家协商瓜分,另外五成才公开招生。

    除此之外,王宁安还许诺,从今年冬天开始,王家敞开供应烧酒给韩家,由他们负责销售,利润双方五五分账。

    “五弟,这回领教了吧,王宁安这小子真会做人!”韩绛在回去的路上,十分感慨,虽然出师不利,结果却是皆大欢喜,真是想不到。

    韩维喝得醉眼朦胧,笑道:“王家的酒真烈,可笑醉翁喝不出真意,没法摆弄王家了。”

    韩家兄弟有说有笑,心满意足,可是他们不知道,传旨的钦差正往沧州赶来,一个迟到的大礼包,结结实实落到了王家的头上!

第106章 大财源() 
王宁安握着炭笔,画了一个圆圈,加上两个眼睛,一张弯弯的嘴,下面写了两个字:开心!

    一张表情包版识字卡片就做好了。

    王宁泽伸手接过来,小眼睛放光,美得鼻涕泡都出来。

    “我说小泽泽,这俩字你都认识了,就不用我费事吧?”王宁安逗着弟弟道。

    “不行!”

    王宁泽把脑袋摇晃得和拨浪鼓一样,“哥哥说了做全套的,不能耍赖!我认识了,还不会写。”

    “骗人,娘亲早就教给你了。”王洛湘捧着一盘点心过来,毫不犹豫戳穿了王宁泽的谎话。

    “那,那姐姐也要学!"

    “我?”王洛湘指着自己的鼻子,怪叫道:“你认的字还没有我一半多哩。”

    王宁泽也急了,争辩道:“我,我给小伙伴不行啊?”

    “当然不行了,你舍得拿哥哥的东西给别人?”

    王宁泽真的急了,急得都要哭了,“我,我就是要哥哥做的。”

    “可是哥哥那么忙,他会很累的。”王洛湘一下子戳中了王宁泽的痛脚,小家伙好像从来没有注意过,是啊,哥哥也会累的,不该给他找麻烦……

    “我,我不要了!”

    小家伙努力跳起,伸出小手去抓桌上的空白纸板,连着三跳都没够到,可着急了。王宁安笑呵呵抓起弟弟的腋窝,把小家伙拎起来。

    “行了,你心疼哥哥,这点小事无所谓的,等除夕晚上,哥哥一定亲手给你做好一套,比老醉鬼抢走的还好!”

    王宁泽终于破涕为笑,伸出手抱着哥哥的脖子。

    王洛湘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睫毛,十分好看,透着古灵精怪。

    “我呢,哥哥送给我什么?”

    “送给你一大锅糖,不过你可不许把牙齿吃坏了!”

    王宁安宠溺地刮了一下妹妹的鼻子,然后一只手抱着王宁泽,一只手拉着王洛湘,跑到了后面厨房。

    在厨房里有一个大锅,地上摆着好些木桶,木桶里面装着微微发黄的汁水。

    王宁安舀了一点,递给两个小家伙,他们轻轻抿了一口,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真甜啊!”

    “还有更甜的!”

    王宁安指挥着几个人,把汁水倒入了铁锅里,下面木柴烧着,趁着这个功夫,让王洛湘把老娘请过来,王宁安给她讲解情况,白氏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