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事实就是如此,粮食价格应声跌落,一些做多的商人欲哭无泪。

    交易市场上,几家欢喜几家愁,耶律化葛更加不寒而栗,他越发笃定,不能玩这些高端的东西!

    他咬牙签下了现货协议,要求大宋提供100万石粮食,在中秋之前,交付契丹!

    同时,契丹要开放市场,准许大宋商人去采购牛羊……耶律化葛算了算,加上运费,50万贯未必够,而且大宋不刁难,多买一些粮食也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契丹太缺钱了,那该怎么办啊?

    打开市场呗!把家里的好货,拾掇拾掇,卖给大宋!

    从第一次被王宁安忽悠,开了榷场,到第二次万寿盛典,为了应付倭寇,契丹再次向大宋购买军需粮草,这是第三次,又被叩开了国门!

    “姐夫,我说你能不能换点新招数,我看着都腻了!”苏轼毫无形象道。

    “招数不在新旧,关键是管用!你既然看腻了,那为什么契丹还一再上当?难道他们所有国人加起来,那么多颗脑袋,都没有你聪明?”

    苏轼拍了拍大脑门,想了好半天,然后十分认真道:“是的,我是这么看的!”

    ……

    王宁安不在乎契丹怎么选择,不管是现货还是期货,只要你们和大宋做生意,那就是死路一条!

    尤其是门户洞开,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从下半年开始,粮食就像是踩着棉花包,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元节之后,更是进入了快车道,比起上半年,翻了一倍!

    粮价涨起来,饲料也跟着涨起来,接着就是各种猪牛羊,紧跟着蹿起来,涨势凶猛,市民怨声载道。

    而就在这时候,一群大宋的商人涌入了契丹,他们的口袋仿佛塞满了钱一般,也不用价钱,直接扫货,契丹的牲畜,全都抢购,装上船只,或者通过火车,运到江南……一个来回,往往能拿到一倍的利润!

    这就是火车的好处所在!

    让整个效率几百倍那么增加,疯涨!

    契丹方面还没怎么觉察,他们的牛羊存量就少了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头一批20万石的粮食,也运到了幽州,按照市价,这20万石粮食,需要30万贯,外加10万贯运费!

    负责这批粮食的人是吴世诚,他现在可是经营着大宋最强的物流公司。

    “为了确保交易安全,贵国还要拿出20万贯,作为押金,第二批粮食才能照常起运……也就是说,你们需要出60万贯,才能把粮食拿走!”吴世诚淡淡笑着,“怎么样,没问题吧?”

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国() 
在这一刻,耶律化葛是想杀人的,他的身体都不由自主,站了起来!

    “卑鄙,你们太卑鄙了!”耶律化葛怒气冲冲,“老夫去西京的时候,市场上的粮价不过600文一石,这才一个月多的时间,能买100万石的钱,怎么只剩下20万石?这是什么道理?”

    这老家伙须发皆乍,太阳穴充血,几乎要爆炸了。

    吴世诚却还是气死人不偿命的表情。

    “耶律大人,我必须纠正你几个错误,我们买卖粮食,是按照市价进行,现在西京的市价就是这么高!而且从西京运粮食,是靠着我们的铁路,所以运费才是三分之一,如果让你们运输,需要动用的人力畜力,绝不止这个价钱,怎么,你不会认为大宋能帮你们白运粮食吧?还有,让你们缴纳20万保证金,那是考虑到贵国的支付能力,你们的财力太薄弱,没有保证金,白白运来粮食,你们买不起,我们是不会承受巨大的损失的!”

    吴世诚总结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商业往来而已,实在是没有必要扯得太多,以免伤了双方的感情……总而言之,粮食就在这里,拿出钱来,就有粮食,拿不出来,就没有。”

    吴世诚说完,起身就走,到了门口,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说了,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大宋也是个文明的国度!哈哈哈……哈哈哈……”

    吴世诚狂笑着离开。

    他有理由笑,在人生的前二十几年,契丹年年打草谷,年年索要岁币,陈兵边境,动辄以战争要挟,可以说坏事都做尽了。

    大宋面对凶悍的辽国,除了送钱之外,再有就是据理力争……每一次出使,都格外悲壮,能全身而退,不辱国威,就算是能臣了!

    这些年过去了,大宋终于拥有了压倒性的力量,当年要收复幽州,尚且需要动用举国之力,需要发行债券,才能一战而胜。

    如今大宋甚至不要用兵,只是拿粮食作为武器,就能把昔日的大敌折腾得死去活来。

    一口恶气,终于出来了!

    爽!

    吴世诚高兴够了,立刻向王宁安汇报情况,而就在他走之后,耶律化葛彻底傻了,他明白了,自己落到了陷阱当中,而且是遍地竹签,直接给穿透了,凄惨无比。

    他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破解的办法。

    首先断绝贸易……这肯定行不通,大宋已经狂卷了契丹那么多的牛羊,而且是以远高于契丹国内的价格购买的,如果不准交易,国内的部落就会起来闹事,而且这么干还会惹恼大宋,直接开战。

    说到战争,耶律化葛走了这一趟,就再也没想过和大宋拼命了,双方差距太大了。

    不能打,不能断,那就只有继续做生意,可大宋的粮价暴涨,他们手里的钱,根本不够填窟窿的,没有足够的粮食,国内还是要乱套。

    而且不是被逼到了绝境,契丹也不会低下头,向老对头买粮!

    这几年,契丹着实太辛苦了。

    当年丢了幽州,契丹就元气大伤,后来倭国入寇高丽,契丹也介入了。那是一场很漫长的战争,几年下来,辽国积累的家底儿,消耗差不多……最要命的是他们扶持女真人,去对抗渤海国和倭国。

    虽然战斗之中,死伤了无数的女真人,但是他们也借机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更要命的是,他们终于学会了成千上万人的大规模作战。

    值得一提,几年前的小屁孩完颜盈歌,被送到了渤海,他整顿了渤海国内的女真部族,同时还和狄青学了兵法武艺,势力蹿升很快。

    作为完颜氏的嫡系,完颜盈歌打出了为家族报仇的旗号,手上的人马超过了八千,而且昔日完颜部的旧人,也都准备响应,共同造反。

    另外更让契丹郁闷的是昔日的爪牙藩国高丽竟然反戈一击。他们认为契丹已经衰败,自顾不暇,还继续在高丽的土地上,予取予求,实在是太过分。

    高丽国王调集人马,将契丹驻扎在高丽的3000人马驱逐了,并且将兵力推到了鸭绿江。

    耶律洪基判断,今年冬天,女真部就会有大叛乱,高丽又会继续侵扰,他必须得到粮食,才能应付内乱。

    让耶律化葛过来,就是希望借助他的口才,说服大宋上下,不要和契丹为难,否则几年之后,他们就要面对更凶悍的女真部了!

    谁知道大宋根本没把契丹当回事,只是派出了苏辙应付,而且也没用什么吐沫,只要花钱,就能买到粮食,耶律化葛还觉得是件好事!

    可他哪里知晓,居然是一个陷坑!

    “陛下,老臣无能,愧对厚托啊!”耶律化葛哀叹了半晌,他心知肚明,事情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不论进退,契丹都遇上了劫难!

    整整一夜,耶律化葛没有睡觉,他把情况详细写下来,用火漆封好,派人送给耶律洪基,同时又把带来的钱,让人交给吴世诚,换取粮食。

    等到这两样事情做好之后,他规整衣服,就在幽州的馆驿,选择了上吊自杀!

    ……

    “唉,我也没想怎么样,他就被逼死了!”

    王宁安得到消息之后,摇了摇头,“这样吧,告诉幽州那边,准备2000石粮食,护送耶律化葛的尸体回去,要告诉耶律洪基,我们大宋也有困难,粮价上涨是市场行为,我们也是无可奈何……这样,为了表示邻居的情谊,我们会想办法,按照九折提供粮食,至于运费,也可以打五折。”

    王宁安的表态,简直让在场的几个人肚子疼,换成他们是耶律洪基,保证会气死!

    你这是打发要饭的呢!

    “哈哈哈哈,在我的眼中,耶律洪基还就是个叫花子!”王宁安笑了笑,而后恢复了严肃。

    “诸位,粮价这么上涨,咱们的担子也不轻啊!有几条措施,必须落实下去了!”

    政事堂的众人一起点头。

    首先第一条,就把内外两个市场分开。

    期货市场要和国际粮价挂钩,至于国内的市场,则是交给朝廷调控。

    户部尚书韩宗武道:“首先,我大宋的粮食自给率,丰年在九成以上,即便是荒年,也有八成多,且交趾和占城,基本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不会出现差错……所以我们的粮食缺口并不大……真正造成粮价暴涨的原因,是有人恶意炒作,加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而深受高粮价之苦的,也都是城市的百姓,我们在分田之后,农村的百姓基本能满足口粮需要,甚至还会把粮食拿到市面销售……所以,我们重点帮助城市的中下阶层就可以了。”

    谈到了这里,王宁安之前讲的粮食券就呼之欲出。

    凡是几个粮价过高城市,百姓可以依据收入向朝廷申请粮食券,凡是拿到粮食券的,可以用300文一石的价格,购买到全家人基本口粮,人均一年一石,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廉价的青盐,另外,王宁安要求主要的市场,要调拨百分之十的蔬菜,用平价销售给低收入百姓……这一连串的政策,虽然不敢说照顾到每一个人,但基本上化解了大部分的民怨。

    反正不管粮价怎么上涨,都和他们没关系。

    王宁安又推出了一手更厉害的。

    “这些年来,尤其是去年,就曾经有人用漕运威胁朝廷,居心叵测……粮食之重要,远胜过盐、茶、铜、铁,对粮食的管理,尚且不如这些物资,实在是荒唐!我们要成立一个向朝廷负责的粮食运销公司,职责就是维护大宋的粮食安全,价格稳定!”

    王宁安一锤定音,粮食总公司应运而生,第一任提举落到了吕陶的手里。

    他出身小门小户,很知道民间疾苦,吕陶立刻提议,在一些土地肥沃的地方,设立专门的大型农场,作为朝廷的粮仓。王宁安当即同意,并且拨付了1000万贯作为启动资金,首批农场就放在了河套,西北,岭南,交趾等地,下一步,向海外经营,有更肥沃的土地,就可以划入粮食公司。

    吕陶是个很能干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粮食总公司成为拥有3亿亩耕地的超级庞然大物。

    不但提供粮食,还有棉花,白糖,油料,肉类,产品多达上千种,在多次危机当中,都充当了定海神针的角色。

    从王宁安的一系列手段就看得出来,其实粮价暴涨,对大宋也不是好事情……可谁让王宁安手里的牌多,他可以轻松切割内外两个市场,把粮价暴涨的压力给转嫁出去。

    怎么说呢,就像是台风的风暴眼,无风无雨,安然无恙,而外面却是一地鸡毛,狼狈不堪……还没等契丹出事,一些更脆弱的国家相继倒了下去……首先是倭国,因为大宋粮价暴涨,狗牙儿大少爷就拼命从倭国高价抢购粮食,卖回国内,其结果就是反对藤原氏的联盟出现了裂痕,许多诸侯指责平氏应对无能,而平氏则是痛斥这些人,暗中出售粮食,不顾大家的死活……

    一场因为粮食引发的乱战,在倭国率先出现了,战火蔓延,几乎没有一处不打……狗牙儿简直高兴地飞起,打仗好啊,你们不打,哪来的人给俺老爹修路啊!

    “告诉国内,再增加一倍的奴隶船只!”狗牙儿放肆大笑着……

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头() 
自从赵祯的万寿盛典之后,大宋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以中原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大家相亲相爱,密切合作,互惠共赢……显然是不可能滴!

    王宁安也始料未及,这一次的粮价飙涨,竟然酝酿出了一场国际灾难……流感袭来,通常都是体质最差的学生先感冒,然后才会传染给其他人。国际灾难也是如此,契丹的情况很糟糕,可毕竟那么大的国家,底子还是挺厚的,能撑一段时间。

    所以最先垮掉的是倭国!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从大宋已经移民30万,在倭国的东南,邻近海湾港口的区域,已经建立起一个个全新的宋人村镇和码头。

    基建狂魔的本事不是吹的,靠着水泥,宋人迅速构建起牢固的城堡,然后100人左右,靠着火铳,就能守住一大片的土地,进行开垦耕种,顺便抓捕周围的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