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京的理学门人,纷纷聚集到了周敦实的住处,满肚子抱怨。

    “朝廷太不讲道理了,议政会议本就是监督朝廷诸公,凭什么让他们也加入议政会议,他们通过推选了吗?我们要上书,要争到底!”

    他们大声叫嚷,愤愤不平。

    倒是周敦实,此老更冷静一些。

    “大家不要慌,政事堂和六部诸公,进入议政会议,此事有利有弊……暂时看,是他们挡了我们的路,但是长远来看,岂不是说,每个议政卿,都有可能直接执掌一部吗?对你们来说,未必是坏事,关口,还是看我们怎么做!楚虽三户,要有破釜沉舟的劲儿!”

    杨时眼睛一亮,到底是老前辈,见解就是不一样。他是二程的弟子,二程又是周敦实的门人,算起来杨时还是周敦实的徒孙。

    他躬身道:“濂溪公高论,让弟子耳目一新,只是眼下我们人数太少,委实难有作为,实在是让人忧心。”

    周敦实刚才的话,也仅仅是鼓舞士气而已,他更专心学术,这一次出山,是想着顺利抢下议政会议,然后想办法把二程和张载都请回来,由他们主持大局,还有一拼之力。

    眼看着这一步怕是要推迟了,周敦实也只好打起精神,和弟子徒孙,一起商量对策,距离议政会议正式运作,只剩下不到天的光景,时不我与。

    而且由于政事堂诸公加入,还有军中的代表,使得议政会议讨论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包括财政预算,各项法令,还有对外用兵。

    虽然最终的决策权力还在赵曙的手里,但是显然,就算皇帝要轻易推翻议政会议的结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理学门人十分积极,争取来一个开门红。

    又过了天,火车轰鸣,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专列进入了西京火车站。

    车门一开,从里面跳出一个黑瘦修长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慕容轻尘!

    要是算起来,他的战功丝毫不比王韶差,打幽州,通西域,重创塞尔柱,拓地几千里,杀人过百万,从里往外,都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味道。

    但是有一个人却不怎么在乎,直接走过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苏轼这家伙政治智商太差,但是人缘还真不错,整个六艺之中,也就是他能入慕容轻尘的眼。

    一见面,慕容就问道:“子瞻兄,我们风尘仆仆过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先给我们说说,到底要干什么,然后咱们再好好喝一顿。”

    苏轼大笑,“我就知道你是个急性子,正好,河北,辽东,岭南等地的军方代表也来了,咱们一起聊。”

    苏轼没有进入议政会议,他现在还是新政学会的调研员,不过有鉴于他的特殊身份,和活动能量,章惇拜托他负责联络帮忙,苏轼也答应了下来。

    “眼下比较关键的就是预算法案,说白了,就是钱怎么分配!”苏轼道:“目前有很多官吏,包括市面上,都认为要削减军费,尤其是打败了塞尔柱之后,更应该休养生息,偃武修……”

    “放屁!”

    慕容轻尘毫不犹豫骂道:“都是一帮子鼠目寸光之徒,打败塞尔柱,正好是趁虚而入,继续向西打的好机会,军费一个子都不能减,不但不能减,还要向天竺用兵!”他压低声音,“子瞻兄,告诉你个秘密,我进京之前,已经下令一支人马南下,只要打下几个山口,整个天竺就在脚下了,那可是一块比大宋还肥沃的土地啊,要人有人,要田有田,要粮食有粮食……我们打塞尔柱,也是为了拿下天竺,不然岂不是白忙活了!”

    其他几个军方的代表,也都是这个看法。

    苏轼嘿嘿一笑,“你们都是这个看法就好,只是理学那边也有二三十人,可比你们人多,要小心啊!”

    “我小心什么?”慕容轻尘气得质问道:“章惇呢?吕惠卿呢?他们不也是在议政会议吗?他们也在西域做过事情?干嘛不出来仗义执言?”

    苏轼满脸苦笑,“那个……他们毕竟当了大官,要有宰执的体面,总之,你们懂的!”

    “呸!”

    慕容轻尘狠狠啐了一口,“都是狗屁!既想吃,又怕烫,我最瞧不起的就是这般玩意儿……敢情把我们叫回来,就是让我们去冲,他们怕脏了手?行啊,你替我告诉那几个货儿,让我出手可以,每次万军费,少一元我跟他们没完!”

    ……

    苏轼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这个议政会议已经变味了,没准会成为角斗场,擂台赛……幸好他聪明,没有掺和进去,不然这一身胖肉,打得过谁啊!

    距离正式开会的日子只剩下一天,又有两个人,一起到了京城,他们十分低调,任何人都没惊动。

    是谁啊?

    当然是王宁安和彦博了,他们不是去视察辽阳,督促修路吗?的确如此,而且王宁安还等着尘埃落定,才返回幽州,可是刚到幽州,就接到了圣旨。

    原来赵曙的儿子已经六岁多了,都过了发蒙的年纪,无奈王青太宠着他,又没有父皇管着,小家伙整个一个混世魔王,弄得宫里鸡飞狗跳。

    赵曙刚回来就被气得够呛,他觉得必须找个强悍的师父管管太子了,本来王青是想交给王安石的,奈何拗相公对谁都能严厉,唯独对外孙子,黑不下来脸……没办法,只能求着王宁安进京。

    “我说宽夫兄,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靠着什么办法,让陛下降旨,把你也调入京城的?”

    彦博昂着头,半晌道:“估计是陛下知道老夫一心谋国,老成可靠吧!”

    “呸!”

    王宁安狠狠啐了他一口,“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给及甫写家书,在里面给他出主意,让他给陛下进言,要增加军中代表的比例……陛下采纳了你的建议,这才把你调进京城。”

    “啊?”这回轮到相公傻眼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

    王宁安哼了一声,“宽夫兄,这天底下能瞒过我的事情还不多,小弟奉劝你一句,别折腾过了,小心点!”

    老的脖子冷飕飕的!

    他明显感觉到,王宁安再一次回到京城,虽然是因为太子的教导事务,但是他身上的懒散消失了,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充满了斗志……莫非这个议政会议真的那么重要,会改变大宋的走向不成?

    老心中惴惴不安,他觉得自己真的要收敛一点,免得再次失算,毕竟他这个年纪,已经不允许犯错了!

    彦博选择蛰伏,可议政会议,却是一开始就火爆无比。

    虽然理学没有拿到预想中的名额,但是扣除了朝廷重臣之外,周敦实的年纪最大,本着尊老爱幼的原则,被推为临时领班,主持会议。

    拿到了发言权,周敦实开宗明义,就直奔主题。

    “去岁,我大宋各项预算开支,总计,亿元,可收入却只有亿元,亏空巨大,让人不胜骇然惶恐,老夫以为,应当控制开支,节约用度,不然寅吃卯粮,卯粮吃完,真不知道我大宋还有多少家底儿可以吃?”

第1061章 真打起来了() 
    第1061章真打起来了

    “师父,你可算来了,弟子都愁死了。”

    赵曙当了快十年皇帝,又远征三年,还留了小胡子,在别人面前,那可是杀伐果决,长驱十万兵的英主雄才,伟大的皇帝陛下一枚。

    也只有面对师父,才会露出无能为力的一面。

    谁都有愁得事情,赵曙不在乎塞尔柱的几十万铁骑,不在乎宫里的争奇斗艳,甚至连议政会议的吵闹也不怎么发愁。

    唯独让他睡不着觉的就是宝贝儿子赵顼。

    没错,就是个六岁出头的奶娃娃!

    当年赵曙远征的时候,孩子还穿着开裆裤呢,话也说不利索,赵曙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是回来之后,小东西猛地长高了一大截。

    唇红齿白,肥嫩的小脸,可爱的婴儿肥,简直像个小天使。

    但是皇帝陛下没高兴两天,就发现了毛病,他这个宝贝儿子不会背诗,不会读书,不会算术,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写!

    按照规矩,皇家的孩子5岁就要进学堂,可这位都6岁多了,还没有去,赵曙生气了,他找到了王青,夫妻俩这么多年,第一次吵得脸红脖子粗,赵曙扬言要收拾儿子,王青却像老母鸡似的护着。

    “圣人好大的脾气,一走就是三年,我们母子相依为命,孩子才多大,用得着急赤白脸吗?分明是厌倦了,嫌弃了,瞧我们娘俩不顺眼了……”

    “你说的都是什么话?”赵曙怒吼道:“咱儿子要是什么都不懂,以后怎么继承江山,怎么当好大宋的天子?”

    “什么?我儿不能当天子?莫不是圣人有了新欢?”

    哪跟哪啊!

    赵曙发现他是掉坑里了,讲不清楚了……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才总算说服了王青,不再护着倒霉孩子。

    但接下来让谁教,又成了难题。

    进皇家学堂,太苦了,王青舍不得。

    请先生过来,也不是没请过,结果都被熊孩子气走了。

    要找到一个管得住小家伙的,又能让赵曙和王青都放心的,实在是太难了……“师父,你一定要帮帮弟子,要不然,我都有心把他送人了!”

    王宁安吓了一跳,“陛下,才几岁的孩子,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师父不知道,这小子太调皮了……”赵曙跟王宁安倒苦水,原来在5岁的时候,就送赵顼去皇家学堂,结果只要去了就肚子疼,就嚷嚷着头疼,没法子,把他留在宫里,请先生来教。

    正巧是冬天,为了照顾先生,在椅子下面放了一个小小的炭火盆,坐在椅子上,有热气熏着,很舒服。

    结果呢,休息的时候,先生拍在桌子上打盹儿,赵顼就偷偷跑过去,把先生的袍子塞到火盆里……一把大火,烧跑了第一个先生。

    半个月后,换了第二个,这位更惨,也不知道在哪弄了几个钉子,给放在了椅子上,先生一屁股坐下去,就扎了好几个窟窿,差点连菊花都碎了……赵曙絮絮叨叨讲着,“弟子这些日子已经问了不少人,奈何人家都知道底细,不愿意进宫,弟子没办法,只能请师父帮忙了。”

    王宁安哼了一声,“陛下,我就知道,好事轮不到我的头上!”

    赵曙也觉得不厚道,连忙赔笑:“师父可是教育大家,六艺学堂,天下闻名,教子有方,人所共知,师弟那么优秀……弟子不奢望那个逆子能有什么过人之处,好歹让他懂点道理,也就知足了。”

    提到了教子有方,王宁安的嘴角也抽搐起来,老脸火辣。

    奶奶的,你们家有个熊孩子,我们家也有,而且还不小了!

    王宁安想起了狗牙儿,果不其然,这小子结婚没告诉他,偷摸生了孙子不说,又带了十几个女子回来,莺莺燕燕一大群,败坏门风,着实可恶!

    一想起儿子,王宁安也没了自信。

    赵曙却不这么看,“师父,你别找师弟麻烦,他是替我背锅……塞尔柱那边,部落众多,一个征服者过去,就要和每个部落结亲,才能统御八方。弟子实在是没法收留这么多,所以,就请师弟代劳了,要是师父不高兴,就惩罚弟子算了!“

    王宁安更气了,“陛下,这不是惩罚的事情,他在倭国弄了一帮倭女,去西域又弄了一帮,家宅不宁啊!”

    赵曙连忙赔笑,“师父不用担心,师弟很有办法的,他把这些女子都编成了队,以军法训练,听话着呢,绝对不会让师父烦心的!”

    赵曙哪知道,他刚说完,王宁安的眉毛都立起来了!

    媳妇多得能组成军队了?

    王宗翰,你想名留青史,你爹还丢不起这个人呢!

    此刻王宁安什么都不想了,只想把狗牙儿叫到眼前,给他一顿胖揍,打死算了!王宁安怒火冲天,赵曙找不出劝解的词儿,正在焦急呢,突然有太监跑进来。

    “圣人,大事不好了,议政会议打起来了!”

    “什么?”

    赵曙大叫了一声,吃惊不小。虽然他有估计,但是议政会议毕竟推选的都是名士重臣,体面人家,这才第一次开会,怎么就动手了?赵曙大惑不解,当然了,他们这么一打,也有好处,王宁安总算是把狗牙儿的事情放在了一边。

    其实从设立之初,王宁安就料到了,议政会议一定会很乱的。

    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大宋处在高速发展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矛盾对立一大堆……更要命的是思想混乱,莫衷一是。这个情况连王宁安都没有办法,他可以参考后世,拿出一套东西,但未必能适合大宋,而且即便适合,还要有接受的过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