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皇帝一旦回来,对现有的朝局,一定是强烈的冲击,是好是坏,还说不清楚,但是,有人已经嗅到了强烈的危险信号,这个人就是司马光!

    赵曙即将提前回归,以皇帝嫉恶如仇的性格,吕诲的案子绝对没法轻松过关。

    司马光相信,接下来的调查,绝对要比现在更加严格无数倍。

    这倒不是说吕惠卿他们心慈面软,不敢下手,而是作为臣子,尤其是地位比司马光还低,想查下去,当然会面对很多阻力,至少没法随便把司马光叫过去对质。

    而赵曙就不同,他是皇帝,高高在上,甚至不需要证据,随便一道令子,就能把司马光圈禁起来,拷问详情!

    这就是皇权,让你半点脾气都没有!

    “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陛下最痛恨的,偏偏你们都干了,这是恨我不死啊!”

    司马光连死的心都有了,现在就算是上书请辞,只怕都晚了。

    在他面前,冯京直竖竖站着,鬓角更是冷汗连连。

    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吕诲已经扛不住,开始交代犯罪的事情按照目前的局面看,烧到他几乎是必然的。

    要知道他可不是次相,更不是燕王的门人,收拾他不用半点顾忌,简直想怎么捏就怎么捏,都不用犹豫!

    陛下啊陛下,你不是说要到明年才回来吗!为什么回来这么早啊?”

    冯京无语问苍天,两泪凝噎!

    突然,他生出一个疯狂的念头,下意识念道:“不能让陛下回京!”

    司马光听到,先是一愣,接着像不认识似的,盯着冯京。

    “你说什么?”

    “我,我,我”半天,冯京才说道:“我是觉得陛下回来之后,我们的处境会很惨!”

    司马光颓然坐下,苦笑道:“岂止很惨!陛下刚打了大胜仗,要赏赐将士,偏偏户部又不宽裕,从哪里弄钱?还不是要对官吏下手,尤其是有钱的官吏老夫两袖清风,没什么好怕的,倒是你们,要想好了,怎么把钱藏起来,不然后果自负!”

    冯京吓了一跳,“君实相公,有那么严重?”

    司马光哼了一声,“不要心存侥幸,想想自己干过什么吧?”

    说完之后,司马光实在是不想浪费感情了,摊上了一大帮猪队友,他也是倒了八辈子霉,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保住性命,能全身而退,哪怕去修书也在所不惜了。

    可是他的话在冯京听来,却别有另外一份意味。

    要说起来,他干过什么?

    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绝对不比吕诲少,假如陛下揪着不放,他就别想活命!

    唉,老天爷啊,干脆让赵曙病死算了,何必让他回来祸害人啊!

    仿佛老天爷听到了冯京的祈求,果然,就在赵曙回到大宋的路途上,他的疟疾突然再次复发了!

    这一次赵曙的症状比之前严重了许多!

    周期性的发冷发汗,呕吐,眩晕,几乎昏迷所有人都吓坏了,赶快将皇帝送到了岸上,请来了最好的大夫,进行会诊。

    还真别说,大宋的大夫就是比一般的军中大夫有经验。

    他们很快确定下来,赵曙上一次感染疟疾,并没有彻底清除,只是进入了潜伏之中。当他坐船回来,一路上漂泊不定,吃的,喝的,都比不上陆地,皇帝身体素质,尤其是抵抗能力,迅速下降,结果潜伏的疟疾再一次复发。

    来势凶猛,不可小觑!

    他们立刻根据病情,开了金鸡纳霜,救治皇帝的病。

    原来计划着,赵曙要乘坐火车,返回西京养病的,这一次却不得不在苏州停下暂时作为行宫所在地,用来恢复身体。

    “奴婢给王爷见礼了!”一个赵曙身边的小太监,出现在了燕王府,他哭丧着脸,比死了老子还要伤心。

    王宁安自从得知赵曙染了疟疾,就很是自责,当初就不该让陛下去的!

    都是自己一念之差啊!

    “陛下身体如何,病情可控制住了?”

    “请王爷放心,圣人龙体无恙!”

    “那你哭什么?”

    小太监不好意思笑了笑,“这些日子把圣人折磨的,都瘦了好大一圈,身上的骨头疼,连下地的力气都没有,奴婢看着心疼啊!”

    王宁安点了点头,“你还算是忠心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那么容易康复的?陛下让你过来传旨,是为了什么事情?”

    小太监立刻道:“是这样的,圣人需要在苏州养病一些日子,没法回京。但是圣人又思念殿下,想让殿下过去侍疾。”

    这回王宁安终于听明白了,徒弟是想让自己带着太子过去。

    父子分别快一年了,当然是思念,偏偏赵顼年纪那么小,没法一个人过去最理想是让王青带着儿子过去,可问题是王青身体不太好,而且她又怀上了,马上就要临盆,这时候当然不能南下,其他人都不够资格,唯有请师父南下。

    王宁安略微沉吟,“那好,我立刻带着殿下南下!”

    赵曙两次病倒,又两次恢复,弄得一些人上上下下,简直要疯了!

    冯京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宁,他发觉已经有人盯上他了,要不是因为赵曙的病情,吸引住了朝堂的注意力,只怕这些人就要下手拿人了。

    生死一念,到底该怎么办啊?

    或许陛下永远不回京城,就还有一线生机吧!

    念头再次涌起!

    那要如何能让陛下回不来呢?

    还没想出办法,冯京的后背就冒出了冷汗,把衣服都湿透了他这是要弑君啊!

    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什么事情都敢做?

    就不怕灭门九族吗?

    可话又说回来,就算现在不弑君,九族也未必保得住,关键是怎么才能不声不响,杀掉皇帝

第1085章 赵曙的动作() 
    王宁安几乎是在得到旨意后,立刻带着赵顼南下,片刻也舍不得耽误。

    坐在专列之上,他的脸色很阴沉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儿。赵顼见师父如此可怕,只能躲在一边,也不敢说什么,总而言之,小家伙非常压抑。

    王宁安心中忧虑是有道理的,赵曙做了十年天子,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功勋卓著,威望极高,但即便如此,一个君王病了,弱了,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尤其是眼前这个糟糕的局面。

    身为师父,他必须尽快过去,才能保护赵曙。

    有人或许会认为,王宁安这是多余担心,一个堂堂天子,身边都是禁军,谁吃了豹子胆,敢对皇帝不利,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如果做如是想,那是根本不清楚大宋眼下的环境……王宁安急匆匆赶路,生怕晚了,赵曙却没有这个觉悟,在行宫里很无聊,他身体虚弱,只能躺着休息,所幸就让人去市面上购买书籍和报纸,拿来解闷。

    假如在京城,人们一定会挑选各种报纸,经过筛选归纳,再给皇帝送去。

    可他眼下是在苏州行宫,下面人没有经验,见皇帝要,就去市面扫荡了一大堆回来,把赵曙的病房堆得满满的。

    赵曙也是颇感兴趣,他都很长时间没有好好读书了,现在正好趁着有空,看看人们都在喜欢什么。

    他随手翻开了一本,没看多少,眼睛就瞪大了,只好扔在一边,继续翻看,连着看了三四本,全都差不多。

    最后赵曙只得把第一本拿回来,他从病床上爬下来,坐在书桌前,仔细观看。

    这本书名为《原君》。

    赵曙看开头的时候,觉得颇有些韩愈《原道》的感觉,二者都是在讲皇帝的使命,其实赵曙还是很认同原道里面的主张,身为君王,要奉行儒道,使天下大治,万民安居乐业……赵曙也是一直这么做的,不断对外征战,扩充疆土,给子民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宽广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为此,即便是染上了疟疾,也没有什么抱怨。

    可这本书的内容,却和赵曙所想,全然不同。

    上面提到上古之时,采用禅让之法,选贤举能,是天下为主,君为客,有德者居之……现在施行家天下,父子相传,是君为主万民为客,所以才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王予取予求,百姓为鱼肉,任人宰割,连半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这本书越是往后看,批判皇帝就越尖锐,赵曙太阳穴上青筋绷起,拳头攥得嘎嘎作响,浑身冷汗,险些气昏过去。

    他强忍着怒火,再次又看了一遍。

    这回赵曙明白了。

    这本书的核心还是在讲私有财产的问题。

    作者假托上古例子,提出君为客,百姓为主,既然皇帝是客人,是替万民做事的,就没有资格剥夺百姓财产,就不能随意增税,更不能推什么均田之策,这些都是不合适的。

    虽然上面没有明说,但是种种指向,已经非常明白!

    赵曙岂能不生气!

    他翻了所有的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是这个调调儿,有些含蓄一些,有些则是直接痛骂,甚至就差鼓动百姓造反了!

    “朕继位十年,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未尝有半日空闲,居然被万民唾骂……朕,朕无德啊!”

    赵曙整整一夜没有睡觉,一想到刀子一般的文字,就好像被虫蛇咬着身体一样,痛入骨髓,难以忍受!

    他立刻下令,去市面上调查,看看还有多少这一类的东西。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只是苏州,整个江南,各地的出版商,还有许多地下的作坊,全都是这一类的玩意。

    要命的是,这些东西还非常受欢迎。

    不管是商人学者,还是贩夫走卒,几乎人人都接触过,甚至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无数人指着生存!

    不对劲儿啊,朕在京城,在西北,在岭南,所到之处,万民欢呼,百姓拥戴,难道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做戏?

    难道朕在民间,已经是面目狰狞的罪魁祸首?

    或者说,朕身边每一个人都在欺骗朕,根本没有把民间的声音告诉朕?

    ……

    赵曙的心中充满了问号,他也无暇养病了。

    把这些东西拿过来,一点点看,仔细揣摩……他很认同师父教的一种分析方法,凡事不要看说的多好听,关键是看倾向谁,谁能够得利!

    找到了利益走向,也就弄明白了根源。

    他很快发现,几乎所有文章,都提到了财产的问题!

    而这条,恰恰是理学最在意的。

    当初还因为遗产税的问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赵曙心知肚明。

    保护私人财产,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主张。

    可师父却谈过。

    如果当土地集中在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手里,保护私有财产,就是在法律上,让百分90的人永远失去土地,只能生生世世,做佃农,几乎永无出头之日!

    其他的现金啊,房产啊,作坊啊,工厂啊,这些最主要的私有财产,也是一样!

    谁也不能否认,很大一部分人,即便奋斗一辈子,也仅仅是换来一个容身之地而已,这点私有财产,和那些动辄千百万的豪富巨贾比起来,实在是小的可怜!差不多九成人,是没有像样财产的。

    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的起点,贸然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只会制造更大的不公平!

    这也是当初王宁安力推均田令的初衷所在,就好像游戏,大家伙的起点是一样的,开局一条狗,奋斗到什么程度,各凭本事,但有人开局一条狗,有人开局一条龙,有人开局还欠了一屁股债,就没法玩下去了!

    王宁安也清楚,针对百姓的财产,还是要给予保护,但是绝对不能太早做……他已经推了全民教育,如果再坚持几十年,让至少两三代人完成教育,社会上消除了文盲,不求大家的能力一样,但至少要给所有人入场参赛的资格。

    到了那时候,推一些法令,才能水到渠成。

    早做了,就是揠苗助长,比如金融集团,比如那些豪商,大的工厂主,他们就会借着保护,形成强大的垄断势力,甚至会产生所谓的上流社会……在王宁安看来,这些都是非常混账,非常不公平的现象!

    他一直努力做的,就是压制这些势力的膨胀。

    作为王宁安的弟子,赵曙很明白师父的想法,而且历代有作为的君主,无不以打击豪强为己任,还从来没有哪个皇帝,靠着向世家商人妥协而名留青史的!

    “查,给朕严查!”

    赵曙想通之后,就果断下旨意。

    凡是抨击君父,攻击朝廷,大肆主张私有财产如何如何的……都不能放过!还要规范出版市场,打击地下书局,不能乱七八糟,什么都给印,什么都发行!

    赵曙还在病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