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之后,吴大叔再也不停留,带着一家人,赶着十几驾马车,飞快逃走。

    有了线索的许杰,将信将疑,找到了三河村,一进村子,他就感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这里人的衣着和发式都和大宋的百姓有些区别,稍微一打听,许杰更是大喜过望,原来他们竟然是契丹族的人,只是留在了大宋境内,百十年来,依旧保留着自己的习惯,

    看到这里,许杰心花怒放,至少契丹人就比宋人可靠!

    他备下了重礼,前来拜会。

    李无羁热情接待了他,当听到许杰娴熟的契丹话之后,更是挥着大手,拍打许杰肩头,用最热情的礼节招待了他。

    丰盛的酒席,有烤肉,也有汉家美食,还有各种蔬菜瓜果,每一样都做得精致无比。许杰吃得大呼过瘾,他偷偷观察,发现李无羁根本没动肉食,只是吃了些瓜果,举止十分文雅,他暗暗点头,和那些辽国贵人一样,都不喜欢大鱼大肉,不由得又给李无羁提高了一个档次。可许杰哪知道,李无羁让王宁安喂的,看到了肉就恶心。

    许杰在酒席后,借着酒劲儿,单刀直入。

    “李先生,听说你卖了瑶池琼浆的方子,是准备酿酒?”

    李无羁抬头看了看他,眼神十分玩味,弄的许杰不知所措,“李先生,我绝无歹意,只是想和你做生意,真的。”

    “哈哈哈,你有歹心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们李家百十年来,投军的人不少,眼下河北的禁军厢军,都有李家的人。他范仲淹敢动别人,他动动老子试试!”

    嚯!

    连范仲淹都不怕啊!

    许杰强压着激动,声音略带颤抖问道:“李兄,你看这样成不,让小弟负责往辽国卖酒,赚了钱,你七成,我三成,不,只给我两成就行。”

    李无羁轻蔑一笑,“就凭你,也想和我合作?当我是傻瓜吗?现在瑶池琼浆,有价无市,老子只要酿出来,就算一千贯,一万贯一坛,也有无数人哭着喊着要!你信不信?”

    “信,当然信。”

    许杰脸色很不好看,李无羁的强势超出他的想象,只好软语哀求道:“李兄,做生意要看得长远,现在酒价是高,可再过两三年呢,水灾过去呢?咱们做的是长久的生意,李兄现在提供小弟一些瑶池琼浆,小弟一定报答老兄。”

    李无羁故作深沉,思索半天,才说道:“看在你是辽国人份上,我答应了。”他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许杰大喜,连忙陪着喝了杯,亮了亮杯底儿,谄媚道:“李兄,这一年能给我多少?”

    “这些。”

    李无羁伸出了巴掌,反复两下。

    许杰试探着问道:“是十万斤,还是十万坛?”

    啪!

    李无羁一拍桌子,怒骂道:“你得了痴心疯了,就十坛,多一坛都没有!”

    许杰傻眼了,十坛子够什么用啊!

    “李兄,这太少了,根本不够卖的,小弟至少能卖三万坛。”

    “呸!”

    李无羁啐了他一口,“你当老子是吴荣那个泥腿子吗?好好的瑶池琼浆,仙人喝得美酒,几十贯钱,甚至十贯钱就卖给你了?老子才不那么傻!一样赚钱,为什么不少酿点?我想好了,一年最多酿3000坛子,只拿出1000卖,让他们竞价去,谁出钱多,老子卖给谁。怎么样,我这个主意好吧?”

    “好,真是太好了。”

    许杰简直欲哭无泪,他之前供应充足,敞开了销售,几百家辽国的贵胄富商,甚至皇亲都从他这里弄酒,如果只有十坛子,怎么分,没拿到酒的还不劈了他!

    可是许杰的道理李无羁根本不听,他只要赚钱,一顿酒喝完,李无羁在几个贴身丫鬟的搀扶之下,醉醺醺下去,只剩下愁眉苦脸的许杰。

    ……

    “不错嘛,很有演戏的天赋。”王宁安笑呵呵赞道。

    下来之后,李无羁的醉意立刻消失了,恭恭敬敬站在王宁安的面前,跟小学生见了班主任似的。

    “请大人吩咐。”

    “不用那么严肃,我还是很随和的。”

    李无羁咧着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不说,王宁安说,接下来的几天要继续做戏,引着许杰上套。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许杰是天天软磨硬泡,讲情分,送礼物,先是送钱,接着送海东青,送契丹细犬,还送了两个美女。

    天可怜见,李无羁这么大了,还没成亲,真的差点点头了,可一想起王宁安呲着牙呵呵笑的模样,连忙忍住了。

    “许老板,看在你一片赤诚,我可以给你100坛,再多你可不要痴心妄想了。”

    说完,他让人把两个女子待下去,自己也跟着离开了。

    “其实你搂着两个女人下来,戏能更足。”

    李无羁翻了翻白眼,“我的大人,你不知道啊,我都‘那个’了……要是让许杰看出来,可就露馅了。”说完,他不好意思低头,看了看大腿中间,脸红得和血似的。

    “行了,别那么没出息,回头我想办法给你找个娘子。”

    “多谢大人。”

    李无羁更加卖力表演,许杰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办法,最后他只能咬了咬牙,要出绝招了。

    三日之后,半夜的时候,有五驾特制的巨大马车,到了李家的后院。

    马车打开,五匹高俊的北地马,出现在李无羁的面前。

    这五匹马是许杰花了大价钱弄到,平时养在家中,悉心照料,当成了宝贝儿,这一次为了弄到瑶池琼浆,不得不拿了出来。

    果然,见到了没有一个男人不喜欢好马,李无羁飞身上马,绕着院子跑了一圈,再回来对待许杰就不一样了。

    “许兄,你是诚心而来,我也不瞒着,酒我能酿的出来,问题是粮食不够啊。”李无羁终于亮出了底牌,“范仲淹不光厉行禁酒,还严查粮食交易,河北各地的粮食都要优先供应灾民。反正酿的少也无所谓,我把价钱抬高就是,左右我赔不了。”

    “我有所谓啊!”

    许杰眼珠乱转,突然他抓到了关键。

    “李兄,你没有粮食,小弟有啊,要是我给你粮食,能不能多给小弟一些酒水?”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都冒光了,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李无羁深得王宁安真传,竟然还不肯收网,“许兄,瑶池琼浆太费粮食了,我怕你吃亏。”

    “我不怕!”许杰都哭了,“李兄,就包在小弟身上,多少都行啊!”

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开始(求月票)() 
到了河北之后,范仲淹才知道情况有多糟,民力凋敝,朝廷库存耗光,各方都没有粮食,虽然南方的漕粮尽量向北调,但是京城还有一两百万张嘴,边境还有几十万兵,都盯着呢!

    事到如今,就连野心家都不想造反了,至少去年的时候,王则和摩尼明教作乱,还能抢到粮食,今年什么都捞不到,只能捞到一群无依无靠的难民。

    王宁安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朝廷,没准朝廷就盼着有一场大乱,然后趁机大开杀戒,减少人丁,渡过灾年,这种事情大宋不是没干过。宋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便是如此,足足让四川几十年恢复不了元气。

    如果河北离着辽国大老远,有崇山峻岭阻隔,没准大宋朝也能复制一把,只是眼下河北外有辽国压力,内有百万流民,连杀人都做不到,只能全力救济。

    范仲淹有才干不假,可是老相公面对这种局面,也是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只能尽力修补,祈祷不要出大乱子,慢慢恢复就好。

    老范想不到,天上掉下了王宁安这个鬼才,没有路愣是让他走出了路,没有法子愣是找到了法子!

    第一批100坛瑶池琼浆,换来了1000石粮食,一坛酒等于十石粮。

    最令人叫绝的是,两方都以为占了大便宜。

    按照800文一石的粮价计算,比起之前的酒价还低,虽然走私粮食费一些功夫,但是许杰仍大呼幸运,赚得钵满盆满,回去之后,立刻调集更多粮食,全都送过来。

    许杰有笔账,这边也有账,瑶池琼浆的出酒率在三成左右,也就是三百斤粮,能出一百斤酒,100坛不过是1000酒,消耗粮食不到30石,也就是说,足足赚了970石!

    当然了,对外可不会这么说,瑶池琼浆啊,天下第一的美酒啊,工艺繁琐啊,耗费巨大啊,怎么也要300石才能酿出100坛,老子还不应该赚一点啊?

    走私是从十一月中旬开始的,到十一月末,半个月的时间,陆续从辽国运过来5万石粮食,而大宋这边,只付出了区区5000坛瑶池琼浆。

    见到这个结果,连范相公都坐不住了,激动地来回搓手。

    5万石粮食啊!

    按照老相公的经验,一个人的保命粮,一天不能少于三两,折算下来,5万石能养活100万人,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毕竟运输发放过程,还有消耗,加上天气寒冷,饭量比较大,只能打一个对折,可那也是50万人。

    如果加上朝廷的救济,还有捕来的鲸肉,百万流民竟然都有了活路!

    欧阳修总说王宁安有鬼才,今日一见,才知道欧阳修的评价低了,这小子简直是神鬼不测之机,化不可能为可能,实在是了不起。

    范仲淹老怀大慰,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多少日子好话,当年庆历新政失败了,大宋的积弊一点没有清除,相反愈演愈烈,这一次黄河决堤就是个警示,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实则大宋朝的内里已经空了,连一点灾祸都承受不起。

    再不变法革新,只怕亡国之日不远。

    没有人比范仲淹更清醒,可是在这种时候,清醒意味着更大的痛苦。

    老相公真担心没人能扛起变法的大旗,如今看到了王宁安,看到了六艺学堂,他突然燃起了希望。

    或许大宋的未来,就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

    而他们这些老的,要做的是替年轻人遮风挡雨,让他们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此看来,欧阳永叔这一步走对了。

    范仲淹站在窗口,胡思乱想,心潮澎湃。

    突然他看到了范纯礼,贼兮兮地回来,浑身都是泥土,跟一个小鬼儿似的。

    老相公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范家的家教最严格,哪里容许孩子如此无状。

    “尧夫,把你三弟叫来。”

    范纯仁忙说道:“啊,三弟啊,他还在学堂呢,爹要见他,我这就去找他。”

    “当我眼睛瞎了吗?他不是刚回来吗!立刻让他给我滚过来,晚一点,家法伺候!”

    这回范纯仁没办法了,只好跑过去,没一会儿,把狼狈不堪的范纯礼提了过来。范三公子低着头,不敢看老爹,跟犯了错的孩子似的,实际上他真的犯了错。

    到了近前,范仲淹才看清楚,儿子不但浑身泥土,衣服还都刮坏了,一条一条的,里面的白纱中单也是如此,甚至有几处都伤到了皮肤,渗出丝丝鲜血,被汗水流过,疼得龇牙咧嘴。

    范仲淹一拍桌子,“逆子,你好歹也是学堂的先生,为人师表,就是你这样子吗?简直让为父太失望了!你,你给我跪下,尧夫,快快取为父的家法!”

    老爹要打人,范纯礼哀求地看着二哥,范纯仁咬了咬牙,仗着胆子道:“爹,三弟这也是有隐情的,就高抬贵手,饶了他吧!”

    “隐情?”

    放在以往,范仲淹才懒得听,想起码头上的那一幕,有不少事情就是那样,两边都有道理,道理碰道理,就不知道什么结果了……

    老范沉吟一会儿,“说吧,看看你能不能说服你爹!”

    老爹转性了?范纯礼暗呼侥幸,连忙把原因说了一遍。

    话说老范厉行禁酒之后,野狼谷的马场就显得很碍眼了,一匹马的消耗顶得上几十个人,难道马比人还金贵?为了救人,马场的消耗该降下来吧?

    那些读书读傻了的大头巾,还有别有用心之徒,肯定会大肆攻击,全然不顾战马对帝国的重要。

    王宁安也懒得和这些人较劲儿,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野狼谷马场的第一批小马驹是庆历八年诞生的,到了如今,已经一岁多了,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训练,过程要持续两三年,等到四五岁之后,就可以交给骑兵,继续摸索训练,然后才能横行疆场。

    哪怕你是穿越者,也没法改变生物规律,今天说发展骑兵,明天就千军万马,那根本是做梦!

    不过好在一切都步入正轨了,一年多的小马驹,正是最活泼欢腾的时候,王宁安告诉六艺学堂的师生,为了减轻马场压力,他们可以认养一部分小马驹。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便宜。

    草料由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