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李向前知道,马世英手下的所谓江北四镇,未必个个忠心为国,刘泽清刘良佐绝对是其内部的定时炸弹,于是在暗中帮了马世英一把,对马世英来说,手下的军头少了,但更好管理,在瓜分二刘的过程中,老马也是趁机收编了不少人马,比起以前政令不出xxx的窘态,要强上万分了。

    黄得功和高杰再笨,在政治上也是经过南明覆灭的过程,是可靠的,而且只要政权在手,有着太子的政权移交加成,很难想象他们会对长老们对抗到底,而二刘却是心思很难说。

    但是对于郑森同志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此时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时代,许多世家大族的心思灵敏的很,此时这南京,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但是个个政治上毫无远见,对于在北方已经集结成型的势力,毫无抵抗的心思,虽然隔着光怪陆离的传说,注定让许多老成持重的人物皱眉,但福王现在已经出局,潞王也是被直接警告,连个让众人团结起来的主心骨都没有,谈何对抗?

    所以,都打着跑路的心思,不过此时,西北已经在人家手里,此时还没有美国可以供外逃贪官跑路,哪怕是穷乡僻壤,或者乡下老家,也有可能躲不开敌人的搜罗啊。

    历史上,这算是又一次,客家人的外迁之旅,在女真人的屠刀以及事后的重税之下,哪怕明知道,南洋的洋人,喜欢周期性的屠杀汉人,但是,这个逻辑要搞清楚。

    这说明什么,说明哪怕是周期性的屠杀,也比在“我大清”的治理下活得好,所以这康乾盛世的谎言,可以去了。

    当然了,郑森也不过是为家里,联络了一些生意和关系而已,他们打的主意,也是要靠郑家的海船开溜而已,如果可以的话,跑去广东,也算是盘踞百年的大族们喜欢“留后路”的法子了。

    再怎么说,他的主要地盘是福建,前面有那么多州府顶着,新朝廷是什么样的存在,也完全可以由他们来验证,在郑森看来,这种局面简直是完美,当然了,就是不知道,妹妹在北方如何做的?

    当然,他也是如履薄冰,恩师被直接被打落尘埃的过程非常惊人,那些奇人究竟还有多少神奇的本事完全没人知道,因此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尽量的给孙大头一些示好,奈何根本接触不到那些神仙一般的人物,不然的话,还真想去结交一二,起码让他搞清楚,他们从哪里,准备干什么?

    不过,面对夜间突然来访的侯方域,郑森也是很小心的,常年在海上打拼的郑家,虽然导致了在陆地上的战场指挥能力不及格,堪称无能,但是在勾心斗角和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战略思想下,实际上他和任何人都好得很,毕竟,你虽然可以凶恶,但谁知道哪天遇见海难,正需要对付搭救搭救呢,万一是你之前狠狠得罪过的人,怎么办。

    “也就是说,候公子,你们是需要一些人手和财力了,嗯,太子的命令?”

    拉大旗,扯虎皮,这本就是这些士人的本能,“家父在帝都有些老友,此次虽然未能将太子救出,不过,却也可以拿到这衣带诏,也是天幸了,听说郑公子一直心向朝廷,候某自然也是不避危险而来,要知道,此时这南京城内,到处都是通敌小人,不过却是知道,郑公子乃是真君子。”

    由于几乎是每月几次的,帝都内的各个高官都可以入宫向朱慈烺问安,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利用太子进行“统战”工作,但除了台湾人,没人会对这种行为有任何质疑,这些人见了太子,自然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们,所以虽然身在江南,但是江南的人大多都知道,太子好好的在皇宫里活着呢,自然,也就无人敢于大着胆子,冒充太子了。

    郑森知道这侯方域是给自己戴高帽,不过,一个刚二十岁的年轻人,家中上一代还是一文不名的海盗,到了他这一代就可以参与这样的高层博弈,说没有虚荣心是不可能的,于是也吹捧回去:“哪里哪里,候公子才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了,只不过,找上郑某,郑家也是无能为力,区区福建游击,哪里可以和那马总督抗衡。”

    侯方域自然听得出轻重音,知道郑森这话的意思,不在于是不是敢于跟马总督对抗,而是嫌弃自己的官职太小,想起郑森的消息灵通,最近两天自己跟不少“自己人”说了那委任状的事情,现在来看,郑森也收到消息了!

    暗叹这世上可以信任的人真是少了,但一想到对方的身份,他也没得办法,虽然他老爹贪污起来也是刮底三尺,但郑森老爹的地位几乎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那位盖了红楼,垄断了天朝80%以上走私业务的人,岂止是厉害,简直就是厉害。

    走私不是坏事,走私损害的其实是国家整体利益,但往往肥了某些个人而已,对于强势国家其实是好事,只不过,就看你走私什么,在21世纪后,由于天朝生产力的巨大体量,基本上都是开始对外走私各种玩意儿。

    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海关的概念,实际上,在官方来说,海外贸易都是没有的事儿。

    侯方域慢慢说道:“对了,如果拿下凤阳,江南半壁可保,想来可以开放海禁,郑老家里可以更好的做生意,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郑森好像看一个白痴一样看了看侯方域,不过这眼神也只是一闪而逝,他在面子上还是保持了对对方的尊重,说道:“这,只怕不是他人的意思吧。”

    侯方域说道:“是了,这是……”

    郑森说道:“以后可不要对外说什么开海禁了,和佛郎机人做些小生意,从他们那买些火炮器具,倒也可以,但是,谁敢妄言开启海禁,旦夕之间可就是大祸了,公子身在北地,不了解这江南之事,也是正常。”

    侯方域一愣,不明白郑森此话所指,但却也懵懵懂懂的听着。

    郑森说道:“这海禁之事,可并非是我一家之事,开了海禁,利归国家,市舶司重建后,大量的官银上交,我一家只不过多出一些,而在江南累世经营海外贸易的大家族看来,这就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了,不然,你以为,当年的倭寇为什么那么难以根绝?”

    侯方域大惊,说道:“有这样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他马上想到,以自己的年岁,他爹确实没必要将这种比较鬼祟的事情告诉他,侯方域本身是北方人,他爹虽然是户部尚书,但估计也吃不上太多海商的孝敬,对此自然也不了解。

    侯方域说道:“那,我再从长计议了。”

    郑森慢慢说道:“对了,候兄,你真的确认,那马世英总督,真的去北方了吗。”

    侯方域说道:“前去凤阳的,是跟了我家多年的仆人,没了我父子,就一无所有,他看到,肯定都是真的。”

    郑森慢慢的说道:“那位马总督,我倒也见过他,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你打算如何做呢。”

    侯方域大喜,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有太子的手书,自然就是如同有了圣旨一般,那凤阳之内,除了马世英的死忠之辈,还有谁人敢于违抗?只要晓以利害,我想,大部分人都该知道该跟着谁做事了。”

    郑森眼神有些暗淡,说道:“是吗,那然后呢。”

    侯方域疑问道:“什么然后呢。”

    郑森说道:“拿下凤阳之后,打算如何治理,用兵,与北方和战呢。”

    (本章完)

第354章 大块头有智慧() 
侯方域迟疑了一下,说道:“自然就是稳稳守住凤阳,南北划江而治了。”

    郑森忽然没头没尾的说了句:“何腾蛟可是一个机灵人啊。”

    他看了看这书生,以往传说中的什么读书人的睿智,现在真是看不见了,只剩下一群利欲熏心的笨蛋。

    侯方域疑问道:“何腾蛟是什么人?”

    郑森慢慢说道:“新任的湖广总督,嗯,前任刚刚故去,他是被推举的。”

    侯方域惊奇道:“湖广有了主心骨,那不是大好事吗。”

    郑森慢慢的说道:“何腾蛟算是大明朝的忠臣啊。”

    “嗯?”

    “还有,他是贵州人,还好不是贵阳的,嗯。”

    “这……”好在这个时代,官员们讲究的就是同学,同年,同乡的联谊,各种组织都依托于这三种关系,虽然侯方域算是纨绔子弟的典型,但到底也是官宦之家,很快想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

    他大叫一声,说道:“马世英也是贵州人,而且是贵阳的。”

    郑森悠然道:“何腾蛟是贵州黎平人,嗯,和贵阳倒也不远,好在两人似乎交集不多,看不到合流反叛的可能,但是想必,马世英的家丁早已快马加鞭去找何腾蛟送信去了,现在就不知道,何总督是什么意思。”

    侯方域气得大怒道:“他们怎么敢如此行事,难道真的弃大明之忠义于不顾了吗。”

    郑森思索了一下,是否有人可以抛弃从不存在的东西,事后想了想,这都毫无意义,说道:“最大的问题是,太子在北,而主客移位,太子如果做主让位给外人,我等臣子,又能如何做主呢。”

    侯方域倒也机灵,他是北方人,对于边地掌故倒也清楚,喊道:“于谦于大人的时候,皇帝都被蒙古人抓住了,满城皆曰弃城南渡,唯有于谦抵御外敌,这才是天下的正道。”

    郑森笑了笑,说道:“可惜,当时皇帝是在蒙古人手中,自然是连一袋金银都勒索不到,但现在,占了帝都的人,是一群汉人啊。”

    侯方域说道:“汉人又如何,南北分制,又不是没有过的。”

    郑森看着他,似乎在看一个傻子一般,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说道:“不过,马世英如果真是去了帝都的话,是该铲除掉的,这样吧,小生这里的钱不多,勉强节省出来一些,交给候公子去打点一下吧,嗯,还是得向那些北人彰显一下力量,才能显示出我等也是不可小看的哦。”

    侯方域得意道:“好啊,既然郑公子如此慷慨,我代天下万民,谢过了。”

    侯方域兴冲冲的离开,却看不到客堂内,郑森看他的眼神,郑森暗道:“代天下万民谢我,好大的口气,意思就是,钱虽然是你拿的,但是人情却是什么狗屁万民的,所以你就可以拿去随便花?”

    想到其父在户部任上,订立的如何瓜分经手财源的手段,哪怕是刮底三尺,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名声大好的手段,郑森知道自己是玩不过这些伪君子了,这么点钱,也是两边下注的手段而已,想到自己家里,因为实在分不开身,只能派小妹北上帝都,而南方这边,连马世英那样的一方总督都亲身去了北方的话,其他人不知道在私底下去了多少了。

    一句话,由于在一开始,就有无数居心叵测者四处传播小道消息,比如南京城自古以来没有王气,就是因为秦始皇害怕这里风水太好,容易引发王气,所以挖了一条秦淮河,据说这条河的作用是可以“泻”掉这里的王气。

    据说这方法效果不错,以后的南京,虽然先后有很多人在那里建都,但是这些人从孙权到******最后都没有能统一天朝,唯一的例外朱元璋,在其死后不久,他所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也被人推翻,而永乐也直接来了个迁都帝都,在南京做都城的六朝除了东晋103年外,其他没有一个超过百年,所以南京是金粉之地,短命王朝。

    再加上长老们名言,哪家亲王敢于称帝,他们会直接下手做掉,现在,身在南方的亲王们已经不敢再想如此了。

    直接给你们断根,没有办法建立自己的王朝的话,人民自然只能自寻出路,这并不难以想象。

    “少爷,既然已经派了小姐去帝都,为何还要花钱帮助那侯方域呢,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可以成事的样子啊。”

    郑森看了看这老仆,由于身份的限制,郑家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以福建本地人为主,外地人很少可以进入这个核心,人员素质也就很难说,不过向心力和抱团力可是非常爆表的。

    郑森想了想,仿佛是为了解释,也仿佛是为了说服其他人的时候,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说道:“帝都那边,我们情形不明,但按常理而论,是打算一步步步步为营的兼并天下了,而且,行事也算是中规中矩,在我看来,真是这么打下来,只怕愿意抵抗者少,很少。”

    “那天下不就归了他们了吗,那少爷还不赶紧去帝都里想想办法,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不是好玩的。”

    郑森说道:“这可不急,虽说等到一切结束,再去讨好,就什么都晚了,所以提前让妹妹去帝都,也是结个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