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久以来,长老们最大的担心,就是他们的技术被模仿复制后,渐渐失去对西方的领先地位,那时候就千难万难了,人家欧洲人又不傻,按照徐浩的情报,克伦威尔起码拆卸了几十支外销版本的毛瑟枪进行仿制,虽然因为工艺和材料能力不足,注定是个无用功,但是这种倾向就已经代表了,欧洲人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而接盘了大明朝的长老们,其实真正改变了这个国家吗?其实上上下下依然还是那套体制。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具有偶然性的,它需要发明人某个瞬间福至心灵的奇思妙想,这种小发明的出现,在全世界任何文明的历史记载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捕捉到踪迹,但是,在一个文明体中,新技术发明者能否从自己的创新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则决定了这个文明的技术创新潜力啊。

    毕竟,如果新技术不能给发明人带来好处,那么就没有多少人会去努力创新,要知道,除了偶尔的激情,谁又会去做对自己毫无利处的事情呢?

    首先,这个文明必须保障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专利,以使其拥有获利的制度基础,其次,这个文明必须拥有使新技术发明人将新产品和新工艺迅速变成财富的商业文化,最后,这个文明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机制,使创新者有渠道贷入资金,实现规模化。

    王建打算玩一把,无非是在长老们共同主持的投资委员会里拉一把大旗投资几个有些实力能力的人开办私人军火公司。

    这就是在分蛋糕了,不把最大份的蛋糕分给那些做创新,做最先进的东西的人,你怎么带领国家进步?

    当然了,个人利益还是要追求的嘛,至于……

    “开始行动,把所有的家伙开动起来!”

    “啪啦啪啦……”

    “哗哗哗……”

    天空之中,忽然出现了无数的烟花,七彩斑斓,很是好看。

    伴随着不断爆发的烟花,周围的鞭炮声也在不断响起。

    过年嘛,谁家过年不放几套鞭炮?这不是禁止燃放鞭炮的21世纪,大家求个热闹还不行?

    过年期间,许多大户人家,都花钱购进了许多礼花大放特放,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也就是许多小孩子,不顾夜里外面冷,纷纷跑出去看热闹,自然是被家长赶紧抓回来。

    而与此同时,从移动小区无数的房屋和周围,纷纷涌出了许多探员,按照之前的计划,奔向他们的目标。

    这种时刻,标准化建设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绝无迷路的可能性,也不会走错门,被盯准的房屋外,个个准备妥当,也有人举着一个类似小炮的事务,对准那些人家的窗户。

    防弹玻璃是一种很贵很麻烦的东西,你觉得会卖给平民百姓吗。

    玻璃被外面投入的钢弹打破,随后那东西落在地上,此时基本上都在屋子里,见到动静实在难以注意,哪怕有随时监视外面的动静的人,在这个完全被鞭炮声响震动的地方,也无法起作用了。

    强光一闪而逝,将周围的住户都照耀起来,好在在这个烟花四飞的时间,引起的注意力不大。

    就在从房门地步传出的闪光灭掉之后,门口的几个汉子行动起来,他们手中的破拆器不大,对付这普通的房门当真是得心应手,房门一下子被打开,而后马上推开,后面一个穿着厚甲的汉子随后冲了进去。

    预想之中的反抗几乎没有,人家是骗子,又不是杀手,哪里有那么多的刀剑在?

    王建在远处看着,安排的鞭炮时间只有五分钟,而在这五分钟内,屋子里的人就被堵住嘴巴,戴上铐子,被从小区里带了出来。

    整个行动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人们只会在鞭炮结束后,继续胡吃海塞的活动,哪里知道,自己的邻居在五分钟内已经被逮捕?

    当然了,这不是不扰民的好事吗。

    整个新城区不少地方都被突袭,除了移动小区这个地方作为主要区域,用的是小心翼翼的逮捕方式,而其他地方那就是大大咧咧直接上门了,一般来说,这样的行动对于治安没有什么太大的提升,但确实也可以起到一些正面意义。

    而与此同时,在千家万户的笑容之间,朱慈烺的新婚大礼也开始了。

    结婚,本身这个词就表明了,古代中国人的婚礼往往在傍晚举行,而到了后世,因为各种原因,婚礼是时间安排被挪到了中午,后来嘛,就到了早上,还有各种比如闹新人之类的行为。

    而对于朱慈烺来说,原本以他的身份,他的大婚,那几乎是整个帝都的一场总动员,礼仪之繁缛,规模声势宏大,备办物品丰厚,人力使用更是惊人,程序更是多样。

    当然了,之前朱慈烺的婚礼,被前方的战事耽搁,再往后,李自成就要打过来了,更是无心操办,真是就差一点耽误了。

    此时长老们自然不可能按照什么皇太子的礼仪给他办事儿,那等于是树立起一面旗帜给自己找麻烦,不过作为一种妥协,给予朱慈烺的礼节是典型的王公之礼,这些事情自然有那些花瓶书生操心,作为共和制和贵族制的混杂体,长老们并不介意在短期内容忍一些繁文缛节的。

    当然了,哪怕是朱慈烺自己,对于长老们带来的现代文明也是无可抵挡的接受,起码他现在戴着的眼镜就说明了过去几年他学习的用功程度,因此这场婚礼也大大不同,好在都是现成的,按照长老们所说,大明皇帝的陵寝家庙都被好好保护,由得他们去做这些表面功夫。

    他看了看身边被一身红色新娘衣服盖住的女子,这就是要和自己共渡一生的女人了。

    当然了,这一次算是大明宗室在帝都团聚的盛会,甚至在历史上,由于朱元璋所谓两王不相见的鬼规矩,彼此之间甚至都没有见过面。

    (本章完)

第634章 盛世年华()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望两位新人从此相互扶持,年年永好……”

    礼宾者是礼部侍郎安蓝,此时他却是表情严肃,抑扬顿挫的说着宣礼词,不过却是丝毫不敢让观礼的人觉得他对于这些前明贵人有任何的接近意识,他们可是非常危险的人物啊。

    安蓝是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是有“天花板”的,按照他被请去参与的“教育”改革计划,儒生们所学的东西虽然作为遮羞布依然被挂在那,但是各种专业学科也被纳入各个专业的考核之中。

    打着“克己复礼”的口号,声称恢复汉唐之制度,大宋的官吏一体,也就是一个人想要爬起来,从最底层的县官一级一级磨上去,而且,作为公务员的体系内,打着什么六艺的旗号,还有唐代的明法,明算科,再加上突然设立的明器科,都大大的摊薄了儒生们的上升渠道。

    当然了,不得不说的是,他还挑不出半点毛病,而现在,安蓝想做的,无非是保住自家富贵而已,考八股是考,考策论就不是考了吗。

    还是保住富贵危险。

    因此,在安蓝看来,最危险的事情就是这些可怕的大明亲王什么的了。

    在这里,名声最响的,自然是鲁王。

    历史上被一路烧杀的清军吓唬的跑去江南不同,这个新时空里,鲁王在山东虽然首鼠两端,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瞻前顾后不肯逃离,最后一刻才跑去浙江不同,鲁王朱以海慢慢的发现,远处的这些暴民发生了一些变化,起码从帝都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秩序不断被建立,很少有大规模的杀伐。

    而在不断的暗中通消息下,山东的官员先是安下心来,一开始只是派遣亲随心腹暗中探查,发现帝都虽然有些乱,但那是大规模建设来的乱,同时油水丰厚,到处是钱,那些小吏可没有傻子,知道这样大的投资,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财力支撑。

    五文钱部队很快发威,诸如“李自成在河南山西刮了五千万两银子”,“崇祯皇帝的内帑白银七千万两”各种小道消息自然多了起来。

    这在真正通晓大明财政问题的人看来简直是个笑话,大明皇帝哪有自己的银子?如果有,也早就被那些如狼似虎的东林正人给骗出来了,李自成如果有那么多钱,哪里还需要亲自领兵出征?

    但帝都的旧城改造,不但没有造成民间负担过重,而彻底激发起了大量的工程投入,让许多的经费流入第一线的劳动者手中,居然有几分欣欣向荣的气氛。

    随后的时间里,随着逐渐稳固,以及华北的大兵始终没有接近黄河一线的意思,虽然来来回回不少修路工人,但那也是非常光明正大的行动了。

    于是,在确认了对方不是想象中无趣的暴民后,逐渐开始有大着胆子的山东地主,小官僚开始与帝都一方接触,这种接触取得了非常完美的良性循环,长老们绝对没有刻意的讨好这些山东投机者,在他们看来,如果奖励首鼠两端者,那不就等于是在惩罚忠心耿耿的手下吗。

    但这种不卑不亢,显示我们根本用不到你,甚至有些倨傲的态度,反而让这些士绅们有所触动,他们也许自诩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但帝都的人有眼无珠,那自然是可恨。

    但良性循环也开始了,从帝都采买回来的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同时各种现代化设施也收买了不少的人,甚至有人乐不思鲁,不回山东,待在帝都不肯走。

    跟着是许多家族的大少爷,他们是只知道享受,绝无什么家国民族之念,也许刀到了面前还会闹一下,但是对面的人突然不再搞斗争,开始拼经济,那就让人感觉不再斗气了。

    不少大少爷都跑去帝都玩新鲜,在这里只要有钱,享受方面还真正地球第一,活像是21世纪时候的纽约和伦敦,中东石油土豪一边唾骂着萨克逊海盗无耻,一边让自己的子弟占据了伦敦和纽约最富贵的上层公寓区的地段。

    当然了,本质上也是有些差别的。

    但这种玩的开心也逐渐将帝都的真实情况传递给了山东的上层们,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山东还是有些人得到了恩科考试的机会,从此得中新进士,当上公务员,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因此北方诸省,这山东虽然在属权方面暧昧不堪,但对于帝都方面的对抗心理实在说不上。

    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进京觐见朱慈烺,听闻这些人抓到太子,不但没有杀害,反而非常恭敬的养起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因此不但是崇祯的国丧,许多人都去了,事后每逢年节,去拜见朱慈烺,也是许多人刷存在感的良方。

    这些人的身份也逐渐升级,从暗访,到派遣心腹送礼,到后来就是地方绅士前来拜见太子,之后官员的品级也越来越大,到了今日,鲁王也就到了帝都了。

    这不难理解。

    如果有大兵压境,鲁王也许可以舍弃山东的祖宅家业,娇妻美眷跑路南方,但既然没事儿,自然是舍不得走的。

    此时作为在此诸王中年龄和地位较高的人,鲁王和晋王自然是为尊,晋王早已投降了李自成,历史上也是跟着投降清后,被清人先是虚伪的优待今日,等到利用价值完结,才卸磨杀驴的屠杀全家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长老们没必要做这些,不是吗。

    当然了,作为远房远到无法再远,过去基本上没有过瓜葛的宗室,晋王和鲁王的屁股和心思都不在一起,可以说是内有矛盾,自然是话不投机,当然了,他们看待事务的眼光其实都短浅的很,不过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因素罢了。

    晋王虽然被李自成俘虏投降,但因为本身晋王一系还算有节操,也就在李自成的刀下活命,虽然家产都被如狼似虎的顺军吃掉了,但是家眷等人还是全乎的,人被带到帝都做吉祥物后,李自成扑街,长老会崛起,他跟着投降后,算是吃了一段时间的工资养活。

    当然了,按照长老会公布的事情,对于前明子弟,只要不搞谋逆的事情,那基本上是以平民百姓视之,而少部分人可以加入十三陵委员会,统筹管理大明皇帝的陵寝。

    晋王自然眼热于此,他家口多,虽然遣散了大部分的仆役,但架不住女人不少,自然需要些钱填补亏空,因此在许多事务上,对长老们堪称跪舔。

    鲁王就不同了。

    鲁王朱以海在后世的浙江,虽然也支撑起了一方小势力,甚至有不少的能臣辅助,但本身的能力并不出奇,而他现今在山东的家业完整,几百年的积累,哪怕没有亲王俸禄,也足够够吃的了,因此在经济上更独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