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8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别说,幸福感是和人对比的。

    如果全村的人都穷的穿不上衣服,只能吃米糠,那么你穿一身破棉袄,吃棒子面,幸福感自然就有了。

    但是村里人开始穿粗布的制服,吃着大米饭,还有肉干吃,虽然也不多,但这幸福感就大大的不见了。

    对比啊。

    今天更是达到了高潮。

    虽然彩礼钱高企,但对于穷汉,也不是没有办法,县政府允许登记抽签,虽然第一位优先权的是那些伤残老兵,第二优先权的是海外移民,但总有一些人可以幸运的弄到新罗婢和广南女啊。

    这不,村里有两个幸运儿,一个抽中了一个稚嫩白皙的新罗婢,一个抽到了一个长腿细腰的广南女,这可是全县几千单身汉子抽签,每几个月才有一次的大机缘,只能在那些申请移民的人之后抽签了。

    就为了偷偷看见那么多水灵妹子后,许多汉子也都咬咬牙,答应了去海外了。

    但对于周春富来说,这家几个儿子却没有这个招待,虽然是大地主,但是这个时代,生产力的核心元素可不是什么土地!

    最极端的垂直农业,一层高楼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作物,无论是收割还是播种施肥都是完全的的自动化,你怎么比?

    虽然在县政府那举行了集体婚礼,但是小门小户还是借机闹了闹,也尽量找来了最好的东西吃。

    婚礼这玩意,虽然不好搞太麻烦,但也要吃一顿,不然就辜负了眼下的好日子不是。

    这个夜对周家的人可不好受。

    求人说媒,那媒人虽然也使了点力气,但是十里八村的姑娘,现在也见过世面了,起码那火车咕隆咕隆的过去,在那看新鲜的大姑娘,看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三转一响是目前最流行的婚嫁用品,当然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周家的大儿子早年娶了个难民进门,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不过老二老三那就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们的身份属于地主之家,也就不存在可以得到各种补贴好处的阶级,事实上,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干什么,都属于穷人福利。

    但是真论起来,他们家现在的土地,却完全不值钱!

    所以真正有些根底的家庭,反而愿意将女儿嫁给新贵,不敢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被长老看中,就是被那些部队里的连长副连长看中,也是烧高香了啊。

    这就尴尬了。

    重新洗牌的时候,高层要么投靠新势力,要么滚回家吃老本等机会。

    底层屌丝翻身就要靠重新洗牌的时刻!

    最惨的就是他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中层!

    论看风色投靠,他们没那个实力被拉拢,才没人搭理。

    论咬咬牙投靠长老做事,他们下不起这个决心!

    不远处不断有人喧闹,这个时代成亲一般都在晚上,也就是结婚的意思。

    周春富觉得心里憋屈的原因很简单,那一户原本是他家的佃户,后来嫌租子太多,直接退了佃,跑去工地干活。

    原本能够给人佃田,可是抢不到的好事儿。

    谁能想到,那小子一下子抖了起来,在工地干活久了,看清楚了门道,靠着认识的人多,自己当包工头,在长老那领了工程,先是挖沟,后来就做技术含量高一些的盖房,给别人盖房子,有了技术,自然就可以学着给自己盖房。

    结果就是去年,先是起了有大跨院的砖瓦房,这可是彻底把他老周家给比下去了。

    这也没什么,可当年就说了媳妇,弟弟也抽中了海外来的俏婆娘。

    人生四大惨,久旱逢甘露: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重名。

    周春富也是心情郁闷,再也没有以前自己家呼来喝去的穷鬼突然比自己有钱还要好的了。

    最过分的是,已经有人看中了自家的地了!

    他们说现在长老说了,种地不划算,要开什么农场,办新式的农业!

    “地是俺家的命根子,不卖!”

    不过,想到如此,周春富咬咬牙,说道:“不就是办场吗,我也去办。”

    不同的人的悲欢是不同的,无人能够领会另外的人的悲欢。

    当然了,对于目前千百的北方居民来说,还是很乐观的。

第458章 增兵() 
对于河北以及周边州县的老百姓来说,日子越来越好,是显而易见的。

    在花费了海量白银和黄金后,居然可以依靠各种微操手段维持着通胀恶魔的袭击,长老会挺过了最初的阵痛期后,通过控制粮食渠道以及大量进行开工工作,进而开始将权力的魔爪朝最基层的地带延伸。

    可以说,这个交易还是不错的,进城当工人或者移民不再是谈之色变的事情,而是真的在进行嘀嘀咕咕的好处。

    比起后世的中央,长老们在组织力方面堪称失败,基本上很难有哪位长老真的愿意下乡,去进行最基本的调研和发动群众,而且长老们本身的作风也称不上楷模,无法建立起强大有效的组织。

    但另一方面,在物质文明方面,长老们却拥有着难以匹敌的优势,起码相对于原本慢吞吞的一点一点做事情的新时空居民,他们有着太大的优势。

    也许其他的人穿越了,也可以搞出非常激进的农业政策,对外政策,但对于许多小农主义的穿越者们来说,毫不在意黄金和土地是很难的,大多数穿越者都有贪婪的一面,追求的是最原始的物质欲望。

    但作为在星辰之间旅行过多少次的工程师们,无论怎么样,什么广袤的星球没见过?什么巨大的矿藏没见过?

    因此还真没有对于黄白之物或者购买土地感兴趣的。

    最多也就是yy一下,在悬崖上、高山上,或者海岛上盖别墅,然后在里面放着几十个妹子而已。

    相对于大家掌握的权势,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看来简直都是清廉了。

    这倒也算是加分项,毕竟大伙儿出入基本上连个警卫员都没有,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开车,可以说将不扰民贯彻到底,偶尔出现在世人面前,也是一副轻车简从,亲民而不霸道的形象。

    这种良性循环下,只要是在长老这里尝到甜头的人,哪怕出于好处只能自己得的阴暗想法,也无法隐藏在拥有着雪亮眼神的群众面前。

    而在这股风潮下,各县每年的征兵名额从原本认为是军户那样的可怕的存在,到现在开始有人觉得紧俏,也不过是一两年而已。

    胡三七就在县城,看着这些人在排队。

    县城的衙役正在努力维持秩序,不过缺乏训练和权威的他们显然做的不是很好,当然了,那些后生汉子也不敢太过放肆,也就是对他们的竞争对手争夺前面的位置,在他们的认知里,在前面就是好的。

    胡三七却是明白,自己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招兵,紧急动员。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紧急动员,但是很急,要求一周内完成招兵和集合工作,三个月内完成训练后,直接上船南下,这次的征兵人数达到了五万计!

    这还罢了,每个人被许诺,只要是在服役期结束,英勇作战,按照授予的军衔和勋章,直接发给南洋的土地!

    完成三年服役期的,没有违反军法等行为的人,可以在南洋分到一千亩地!

    作战英勇,立下功勋,授予士官长军衔的,开始以每一级两百亩地的等级递增,每周勋章可以获得的土地不等……

    当然了,这是要在教育课上进行宣传了,目前的宣传重点,还是每月的军饷100元,三顿饭每天管饱,军官不打人不骂人……

    胡三七虽然嘀咕,到底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又派人南下,当初新兵连时候他的战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到了广南省作战了。

    不过仔细这么一算,胡三七也是一惊,他已经是中尉军官,算是没有白白拼命,基本上同年龄的人见了他都要老实敬礼,也算是到达了同龄人的顶峰了。

    这次他要亲自完成一个县的征兵工作,将兵带回小站后,参与军训,然后就带着配属给他的一个连的战士南下。

    可以说时间紧急,胡三七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因为部队这次的文件非常特别:只要是合格的士兵,直接招走。

    这样也就简单了,无非是脱衣服,看周身有无残疾或者使不上力气的。

    当然了,年龄方面还是有规定的,最低18岁,最高30岁,

    但胡三七也发现了不少浑身熏黑,一看就不小的人物,怎么看也三十好几了。

    雇佣了几个大夫坚持这些新兵身上是否有虫子皮疹,听觉以及能否做出动作,这也就过关了,这次征兵,县城居然来了将近2000人,考虑到一个县有十几万人已经顶天了,这么多青壮年的居然都跑来,可以说是非常可怕了。

    当然了,很快胡三七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个老头子,在那等着,却是在征兵点外,一个小厮却是跑过来,说道:“这位将军,老爷有请。”

    胡三七看了看,那几个人穿着绸缎袍子,带着读书人专门的方巾,应该是地方上的人物。

    这次行动,胡三七得到的命令耳提面命就是少和地方上多接触,赶紧招兵离开,不要给地方发现如此大规模征兵的情况。

    他摆摆手,说道:“指责所在,就不拜见几位了。”

    反正他在各方面无求于这些人,征兵需要的安家费以及物资都已经运到县城了,不同于以往需要拜托士绅才能在地方上征粮拉壮丁,这里还算很方便的。

    那个小厮一下子涨红了脸,说道:“我们老爷可是黄四郎黄老爷。”

    “我这里只有军人,没有老爷。”

    小厮吼道:“你不怕杀头吗,黄老爷可是天启年的举人,他一个状子送上去,你的千户大人还不杀你的头,过去吧,我家老爷准备了酒菜,还有美人……”

    胡三七摇摇头,“你要当兵吗,不当兵就走。”

    那小厮猛的一抖,赶紧回去,不知道说了什么。

    那黄老爷本来还特别正式的端着架子,希望等胡三七过去后,先摆出举人架子,然后用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吓唬住这么个毛头小子,再然后,自然就是将这次抓壮丁的事情抓在手里。

    抓壮丁可是一门大买卖,不同于长老会以高待遇和自愿为主吸引出来的强兵,到了后期,大明朝抓壮丁的情况也是愈演愈烈,这自然也是让各地缙绅发财的机会。

    就有人趁机发明了包揽拉壮丁事情的业务,当然了,这里面赚钱的门道可多了,一般中等富户想不去,好啊,给钱,不给你剥削的干干净净不算完,而穷人就得考虑卖地才能躲过这一灾,不想卖,好啊,男丁直接拉走,孤儿寡母自然都便宜了黄四郎老爷。

    现在帝都居然在鹅城招兵,不通知黄老爷,这可是一笔财啊,而且,这些年来,黄老爷一直找不到发财机会不说,弄得钱包也不是很宽裕,这新朝廷看不上他这样前朝举人,但是居然一点好处也不给他这样的缙绅,实在有点不应该啊。

    而且,这些年的经济攻势,也让黄老爷很是不舒服,既然有帝都的人来了,自然是先摆威风,震慑住这个低贱的丘八,不服就直接家法从事,反正他黄家在鹅城根深蒂固,县令大人也不敢不听自己的,到时候随便说一个这个大兵在鹅城招兵买马,企图造反光复大明,不就容易了吗,说不定还能把生意都拿下了。

    胡三七却不管他,忽然拍了拍腰间的一个硬物,作为未来的连长,他的好处就是装备上多了这支手枪,虽然射程与威力不可能与步枪对抗,但是却是身份的象征!

    因此他拿到后,更是直接跨在腰间,生怕人看不见。

    等到招兵结束,自己差不多也可以成为连长了。

    他却不知道,远处的黄四郎,却是听说,连这么一个百夫长级别的人物,都敢不来跪地求见自己,自己可是给了好大的面子,跑到这里来的!

    当然了,形势比人强,他在肚子里却是叫着:“等到本老爷打通了帝都的线,把你们这些兵一个个都彻底打死!看你们还如何嚣张。”

    不过勉强装作文质彬彬,他忍住这口气,却是依然威风不减:“头前带路。”

    胡三七皱了皱眉,说道:“请不要妨碍我们执行公务,后退!”

    他这次只带了一个班的弟兄前来,而且都是打过仗的老兵,这次行动后,就会被打散到所有的新部队里做班长,不同于一般的士兵了。

    那黄四郎却是怨毒的看了看,然后拱手道:“这位小哥,请了。”

    “啊,你不参军的话,就请后退。”

    “敢问朝廷兴师动众,在本县招兵买马,是要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