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意军的进攻,于是派了一个步兵师替希腊防守克里特岛,这使希腊能将原本驻守在岛上的三个师调回希腊对抗德、意军,但这依旧没能改变结果。

    这个发现不由让秦川欣喜若狂,因为正如隆美尔所说的,一旦占领克里特岛,那么英军在马耳他岛的空中力量就会完全失去作用了。

    “我们可以先把位于西西里岛的物质通过墨西拿海峡运往希腊!”秦川指着地图说:“我们甚至还可以开辟一条通往希腊的运输线,将原本运往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物资都转运到希腊,然后在希腊港口转为海运直接运往马特鲁或是亚历山大!”

    “马耳他岛因为距离克里特岛八百多公里!”隆美尔补充道:“或者也可以说距离我们的航线近八百公里,所以他们无能为力!”

    这是由英军战机的航程决定的……英军较为先进的“喷火”式战机的航程只有一千公里,也就是说其作战半径只有五百公里,根本无法从马耳他岛威胁到八百公里外的克里特岛。

    “另外塞得港也是同样的情况!”秦川说:“塞得港距离克里特岛610公里,同样在英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夺取克里特岛,我们基本不用担心英国人用战机封锁我们的补给线!”

    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大慨在塞得港与马耳他岛的中间,且差不多就是英军战机的航程的最远距离……英军战机如果要从塞得港调往马耳他岛的话,通常要以克里特为中继站,也就是在克里特岛加油然后再飞往马耳他岛。

    但如果德军占领了中间这个中继站,可想而知就不仅仅是建立一条补给线的问题了,这还会让英军战机很难在塞得港与马耳它岛之间调动。

    之所以用“很难”这个词,是因为英军还有其它的方法调动,比如使用航空母舰做为中继站,不过那显然会比用克里特岛做中继站更危险也更复杂。

    这也正是秦川要把英军战机调往马耳他岛的原因之一……英国人肯定想不到,战机到了马耳它岛后就回不来了。

    “那么……我们用什么部队去进攻克里特岛呢?”斯特莱克将军问。

    “同样是我们所说的这些部队!”秦川说:“只不过他们进攻的目标不是马耳他,而是克里特岛!”

    斯特莱克将军不由点了点头,这其实就是声东击西。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顿了下斯特莱克将军就说道:“但我还有个问题,我们怎么阻止英国战机返回克里特岛?”

    这个问题是问到点子上了。

    正如之前所说的,夺岛海战最重要的是制空权,克里特岛虽然在马耳他岛及塞得港的战机作战半径之外,但克里特岛在英军的控制下就不一样了……英军战机可以飞到克里特岛机场降落并以克里特岛为起点作战。

    “空降兵!”隆美尔说。

    “是的,空降兵!”秦川点头道:“他们是关键,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控制位于克里特岛上的所有三个机场,否则……”

    否则下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只要有一个机场在英军的控制之下,那么英军战机就可以在两小时之内从马耳他岛和塞得港两地蜂涌向克里特岛,然后降落、加油、起飞,接着迅速夺取制空权。

    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这并不是说德军战机打不过英军战机,事实上德军战机在空战中总是能占上风甚至以少胜多。

    问题就是德军BF109战机是出了名的腿短,其最远航程只有700公里。

    克里特岛距离非洲大陆有300公里,一来一回就是600公里……这么一计算,BF109飞至克里特岛上空就只有几分钟的滞空时间,否则它就没有足够的油料飞回来了。

    这会给飞行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就算德军飞行员个个都身手超群,往克里特岛飞一趟也仅仅只能发挥几分钟的作用。

    反之,如果德军全面控制机场的话,要面对这个问题的就是英军了。

    确切的说,德军如果能控制机场英军战机就无法在克里特岛上空作战了……英军的塞得港距离克里特岛是六百公里而不是三百公里。

    想了一会儿,隆美尔就说道:“我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因为它能使我们从完全的被动转为完全的主动,尤其是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空中力量的对比。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意大利人身上!”

    秦川知道隆美尔这话的意思。

    夺取克里特岛的重点是控制岛上的三个机场,而控制这三个机场的主力却是意大利185伞兵师……这个师虽然有“闪电”师的绰号,就意大利132装甲师也有一个很威武的绰号“公羊”。

    “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秦川问:“我们没有空降部队!”

    德军其实有空降部队,但都被希特勒用来进攻苏联了。

    “我们的确没有!”隆美尔说:“但我们可以训练!”

第二百三十四章 电报() 
布局首先从隆美尔开始的。

    当然,原本隆美尔并不想把这事瞒着希特勒,但做戏就要做全套,更何况秦川还在旁推波助澜了一番。

    “将军!”秦川说:“如果我们把真实的计划告诉首相,很可能会有泄漏的风险!”

    “什么?”隆美尔带着不解的神色望着秦川:“少尉,你以为首相会把情报泄漏出去?不不,你多虑了!”

    “我指的不是首相泄漏情报,将军!”秦川回答:“但是你知道的,这场战斗我们需要意大利人的配合!”

    “哦!”隆美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

    需要意大利人的配合,也就是必须征得墨索里尼的同意,然后还要加里波的上将接着还会有许许多多意大利将军的配合……隆美尔一向不相信意大利人,他一直以为德、意军的情报会泄漏都是意大利这些将军的问题,所以如果这么做的话,几乎就是告诉英国人了。

    斯特莱克将军也插了一句:“我认为少尉说的对,我们没有必要让意大利人知道太多,这样可以让英国人更相信我们的目标就是马耳他岛!”

    隆美尔没有迟疑很快就表示同意,他会这么选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泄密的代价太高了……进攻克里特岛的计划可以说基本是建立在英军没有防备的基础上,如果英军提前知道德军的真实计划,那么德、意军空降兵基本就是去送死,接着机场也不可能会被德、意军控制,于是就满盘皆输。

    其最终带来的影响,就是非洲军团无法建立起另外一条更为安全的补给线而困死在北非。

    隆美尔对元首的忠诚是毫无置疑的,但他不会像其它将军一样愚忠……就像之前一样,隆美尔清楚的知道只需要自己最终能取得胜利,就像违抗命令甚至欺骗了希特勒,希特勒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的,甚至他还会认为这是取得成功的必要的手段。

    想到这里隆美尔就没有犹豫,马上就给希特勒发了一封电报:“尊敬的元首,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您,北非的形势不容乐观……英国人从美国手里得到大批的装备和补给,而我们的补给线却因为第24航空联队的调离且英军在马耳他岛空中力量的增强而被切断,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得到的燃油甚至都不够汽车把炮弹运往前线,但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成功的击退了英国人的进攻并缴获了大批的装备,这其中还包括一百多辆美式坦克!”

    隆美尔自然会把自己的功绩夸耀一番,事实上,他报给希特勒的战绩往往都是夸大的。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战局将转入僵持……虽然我并不希望看到这一点,但事实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对英国人发起进攻。这迫使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夺取马耳他岛,否则非洲军团将会因为无法得到补给而失败!”

    一番话说得逻辑分明、合情合理,唯一让希特勒有些不解的是……以隆美尔的高傲,怎么会这么快就推翻自己的结论。(不久前隆美尔还信誓旦旦的说进攻马耳它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看来我的上将是要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希特勒看着电报自言自语的说。

    希特勒不知道的是,隆美尔之所以会这样的表现并不是因为“山穷水尽”,而是隆美尔自认为这根本就不是推翻他的结论……隆美尔的真正目标是克里特岛而不是马耳他岛,所以最终还是会证明隆美尔是对的。当然,前提是德、意军能够成功攻下克里特岛。

    希特勒对隆美尔的这封电报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隆美尔没有要求更多的兵力……希特勒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

    如果不需要更多的部队且又能拿下马耳他岛的话,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希特勒马上致电墨索里尼让他全力配合隆美尔的行动。

    此时的墨索里尼正身在的黎波里,他一度想等德军攻下开罗然后骑着他的高头大马像当年亚历山大一样做为一个征服者走进埃及的首都,但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防线的僵持和英军对补给线的封锁。

    这让墨索里尼有些恼羞成怒,他甚至对参谋说道:“这些德国人的动作就不能快一点吗?!”

    参谋对墨索里尼的抱怨有些无语……德国人取得的胜利已经相当辉煌了,甚至在意大利人眼里他们几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两个装甲师,却一路进攻到亚历山大。而之前意大利23万大军却被同样是这批英国人打得一溃千里。

    因为墨索里尼处在这种谜一般的自信中,所以他在接到希特勒的电报后想也不想就同意了……在他的思维里,马耳他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问题,只要自己点头,要拿下就是分分钟的事。

    于是针对马耳他岛的训练和调动很快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三个意大利步兵师及德第90轻装师在西西里岛进行登岛训练,第185伞兵师及大批的运输机在夜间飞往的黎波里集结。

    在飞机数量方面倒是意大利军队的优势……意大利空军无论是战机、轰炸机还是运输机都比较弱后,但墨索里尼又喜欢打肿脸庞充胖子,所以总是以数量来麻痹自己,他们的陆军和海军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样至少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个“强国”。

    比如意大利正在使用的卡普罗尼运输机,数量多达四百多架,但却是十几年前CA101运输机的改进型,其最高时速只有280公里,还不到普通战机速度的一半,一旦被发现那妥妥的就是战机的靶子。(注:英军喷火战机最高时速660公里)

    这也是秦川要将英军战机骗到马耳他岛的原因之一,如果英军战机主力还在塞得港或是克里特岛的话,使用速度这么慢的运输机去进行空降作战只怕与找死没有多大的区别。

第二百三十五章 训练() 
有一个细节隆美尔并没有对希特勒说实话,德、意军的燃油实在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燃油的确很难运过来,尤其是燃油还很容易燃烧爆炸,在遭到英军战机攻击时很难幸免。

    但德军在攻陷托布鲁克、马特鲁及亚历山大时,就在港口的仓库里缴获了大批的燃油,这些燃油足够德、意军用上几个月了。当然,德军手里没有多少坦克所以耗油量较小也是原因之一。

    这就使运输机在北非登陆并展开训练成为可能。

    让秦川感到意外的是第一步兵团也参与了这次的训练,而且还是做为空降兵……隆美尔不相信意大利人。

    “考虑到这次空降作战的重要性!”隆美尔说:“我们要把最优秀的部队投入伞降训练并把他们在第一时间空投到战场!”

    在战场上,“优秀”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战功最多、战果最大的部队,于是当仁不让的就是秦川所在的第一步兵团。

    训练地点就在亚历山大机场附近,那里原本是机场仓库,但因为飞机运输的物资量减少,许多仓库都空着用不上,就被改造成了训练营。

    在那里第一步兵团的士兵们得到了两套新军装,其中包括一套伞兵服,更好的靴子以及款式不同的钢盔……这些都是随运输机一起从意大利运来的德式伞兵装备。

    其它的都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士兵们的军装在沙漠的战斗中破烂不堪早就该换了,只是那头盔的样子实在太丑了,圆圆的没有延边,就像倒扣在头上的半个西瓜皮。

    “呃……”雅科普拿着这头盔抱怨道:“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戴着这玩意我一点打仗的心情都没有了!”

    “我觉得这很不错!”维尔纳一边将头盔带到头上一边说:“因为我们的敌人看到我们这滑稽的样子很可能会哈哈大笑而忘了扣扳机!”

    德军士兵们不由哈哈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