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士兵们不由面面相觑,有几个兵甚至紧张得东西也吃不下了其实并不是吃不下,在这种紧张、亢奋的状态下有时明知道自己饿了、困了,但就是没胃口吃东西也无法入睡。

    有些法国士兵就会千方百计的找德军士兵们聊天,因为他们认为德军士兵经历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并且生存了下来,那么一定有某些秘决。

    但最后他们无一例外的都会失望战场没有秘决,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反应速度和运气。

    秦川猜的没错,五天后英军就对加贝斯防线展开了进攻由此秦川猜测英军的运输状况并不良好,否则在拥有的黎波里这个港口以及大批美国运输船的情况下,根本就不需要五天的时间来积累进攻所需要的补给。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德军一路宣扬支持非洲人独立的情况下,英、美的运输虽不能说举步维艰,但也可以用层层受阻来形容了。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就常有游击队用迫击炮等武器对过往的船只实施偷袭,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堵塞,这迫使英军不得不分配一整个机械化步兵师用来维持运河的正常通行,但即便是这样时不时的还会出现几次“事故”。

    过了苏伊士运河就会顺利些,拥有制空权的英、美军可以直接将补给运送到的黎波里。

    但是到的黎波里又有麻烦事,利比亚游击队沿途袭扰制造麻烦。

    这些事做起来十分简单,比如乘着黑夜在公路上埋几枚地雷有些路段是通往突尼斯也就是前线的,也就是会在这些路段上行走的基本是英军,于是当英军车上来时就“轰”的一声。

    除此之外在英军的营地周围,甚至是居民区都有人朝落单的英军打冷枪这些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却像苍蝇似的一刻不停的纷扰着英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效率并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和士气。

    “哧!”的一声,这天早上,高地上的广播准时在八点整响起了火柴点燃的声音。

    或许是因为秦川在亚历山大使用宣传攻势取得的巨大成功,又或许是因为德军在北非一带要实行拉拢非洲人一同反抗盟军的战略,隆美尔对宣传单位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他随即建立了一个独立于通信单位的宣传团。

    其职责就是负责在非洲地区的宣传及战时对敌人的分化。

    为此,隆美尔还专门从德国调来了几个会说一口娴熟的英语的专业女播音员,其中一个叫尤莉亚的负责战地对敌宣传也就是在喇叭中对盟军喊话,她每次说话前总会习惯性的点上一根烟,接着就用妩媚的声音开始了她口若悬河的表演:

    “早上好,盟军士兵们,欢迎参战!我们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你们是否知道德国军队一直在挖战壕构筑工事,并在高地上准备好机枪和大炮等着你们?当然,你们的指挥官是不会告诉你们真相的,因为他们不会在乎你们的死活”

    说的当然都是这些,让盟军士兵们意识到在他们面前的这道战壕是不可能攻破的,他们的冲锋就只有死亡。另外,还会说起他们在家的妻子,或许在这一刻已经与别的男人在床上之类的。

    “播音女孩”德军士兵给尤莉亚送的外号,她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这些话不仅会影响到盟军,更会影响到一年多都没能回国的德军士兵。

    “去他妈的!”面包师在听到这些声音就低声骂了句:“盟军士兵每隔几个月就可以换一批回家享受一番,而我们却必须一直呆在这里!”

    “说得对!”维尔纳说:“我们也应该有人来换一换了!”

    “算了吧,维尔纳!”多米尼克说道:“他们都被派往东线与苏联人作战了,能有人来增援我们就不错了!”

    “嘿!”秦川打断了士兵们的讨论:“如果你们想活着回去的话,就不要想着这些,它会让你们因为分神而反应迟钝!”

    “是,中尉!”

    士兵们纷纷表示同意,他们都知道秦川说的是对的,但行为容易控制,思想却是情难自禁。

    广播里,尤莉亚甜美的声音继续谈笑风声:“想想你的孩子吧,在故乡,你的亲人正期盼你回去。你在这英勇作战,但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却在家乡蹂躏着你的妻子、女儿,甚至你的儿子如果你在这里死了,谁去阻止他们?你以为你们的政府会关心这些吗?不,他们只会把你们推上战场,而此刻的他们,正享受着舒适温暖的床,喝着甘醇的红葡萄酒”

    这其中有些是真的,因为英军的指挥车就是这种情况,在士兵在外头与烈日和干渴作斗争时,他们却躲在舒适的指挥车里。

    英军受不了了,当即就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打来一片炮弹。

    但炮弹声一过,尤莉亚的声音又继续无孔不入的从高处往下方的盟军展开“扫射”。

    最终,英军就在当天中午朝加贝斯防线发起了一次进攻。

    首先照例是用于清雷的炮弹,一阵阵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是彻底把尤莉亚的声音给压了下来。

    而德军的炮兵却基本不敢还击,因为这是在白天,天空有许多英军的侦察机正注视着下方,一旦德军炮兵开火暴露了目标,马上就会有成片的炮弹飞过来甚至是轰炸机飞到炮兵阵地上空将它们炸得粉碎。

    接着,英军就派出了一辆辆扫雷坦克进行更细致的清雷之前英军坦克改装的扫雷坦克无法发挥多少作用,此时这些扫雷坦克却是用“谢尔曼”坦克改装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煅炼() 
    扫雷坦克后就是英军的主攻部队,数十量型号各异的坦克掩护着一个团的步兵朝零号高地发起了冲锋。

    这应该说是英军的一种试探性进攻,他们希望探明德军的火力及防御弱点或是进一步清除防线前的障碍让后续部队更快速的前进。

    炮弹依旧在高地上轰鸣着,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所增强,这其中还有许多炮弹打到了反斜面很明显,英军的迫炮部队也加入了轰炸的行列。

    不久,轰炸机又成群成群的飞到了高地的上空往下投掷着炸弹,霎时整个战场就陷入一片炸弹的尖啸声和爆炸声中,躲在坑道里的士兵们就像是一个个被装进瓶子里小虫子,在惊涛骇浪中翻滚摇晃。

    黑暗中,秦川感觉有人吐了出来,因为呕吐物已经溅到了他身上,同时空气中还有一股酸臭味,但却无法发现是谁干的“好事”,这时说话或是下令也没多大意义,因为炮弹的炸弹的爆炸声已掩盖了大部份的声音,秦川只能在坑道里等着,等着

    “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在坑道口处炸开,带着硝烟味的浓烟遮住了唯一一点亮光并像魔鬼的黑手似的往坑道里猛窜,坑道里当即就传来一阵咳嗽声。

    轰炸持续了二十几分钟,坑道外终于传来了尖锐的哨声,秦川当即一挥手就带着士兵们从坑道里窜了出去。

    这是坑道战的一种战术。

    一般来说,士兵们是呆在战壕里隐蔽,就像秦川之前在亚历山大防线一带防守时那样。

    这样做的缺点是无法有效防炮,因为其顶多就是在战壕上布置一层伪装网使敌人炮兵无法确定战壕的位置但这显然又是不靠谱的,因为敌人只需要发起一次冲锋就很容易侦察到这一点。

    然后,敌人的炮弹就会成片的朝战壕打来,这其中有许多炮弹甚至是可以直接打进战壕的,比如弹道较弯曲的迫击炮。

    于是,这时攻防双方往往需要硬碰硬。

    比如用炮兵压制对方炮兵,而炮战很快又会延伸到制空权的争夺这就是一场正规攻防战。

    在美军参战前,德军是打得起正规攻防战的,甚至因为隆美尔战术使用得当,也就是用劣势兵力发起进攻反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但是,美军参战后,由于空中力量全面朝盟军倾斜,于是正规攻防战对德军来说就无异于自杀盟军的飞机会炸毁任何敢还击的德炮兵部队,而德军战机由于数量处于劣势也不敢轻易出击。

    于是坑道战这种非正规防御战才有了用武之地。

    德军士兵不是在战壕防守,而是躲在坑道工事里。这样一来,他们在敌人占据了全面的空中和炮火优势的情况下依旧能保存有生力量。

    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躲在坑道里的士兵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冲上高地或是冲到什么位置,甚至有可能一个冲锋就占领了高地躲在坑道里的士兵还是一无所知。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侦察组。

    这个侦察组大慨有一个连,他们一般不直接参加战斗,其任务就是侦察、警戒他们的坑道修建在山顶阵地附近,或是棱线附近。(所谓的棱线,指的就是山顶一带伸出头就能看到正斜面的一条线。)

    侦察组在敌人实施轰炸时就负责在山顶阵地及棱线一带观察、警戒即便是有被炸死的危险也必须在外面,而且被炸死几个就得补上几个,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着对敌人的关注。

    然后,当敌人前进至危险线或是轰炸发展到准安全阶段时,侦察组就发信号让坑道里的主力部队出坑道防御

    此时就是准安全阶段敌人轰炸机已经丢完炸弹离开,坦克炮、加农炮等只能打到正斜面,只有少量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炮弹还能打到反斜面已无法对德军造成大规模杀伤。

    秦川带着士兵们沿着几乎被炸成小水沟的交通壕爬上了山顶阵地往下一看,成群成群的英军士兵正呈散兵队形朝高地上摸来。

    “他们应该是奥大利亚人!”巴泽尔对赶上来的秦川说。

    秦川明白巴泽尔的意思,英国人是没有这胆量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对高地发起进攻的。

    “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巴泽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

    秦种一挥手,法国营的士兵就拿着步枪进入了阵地。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打法,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混和作战法国是法国营,德国是秦川所在的二连。

    法国营的士兵在第一线,二连则在巴泽尔的带领下做后补部队。

    这是秦川的建议,原因是他打算让法国营在不久的将来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这个任务是什么就不用说了,伪装成自由法国更确切的说是“战斗法国”的士兵混进加夫萨作战。(注:戴高乐政府原本为“自由法国”,后改为“战斗法国”)

    这毫无疑问是个危险的任务,如果法国营没有经过煅炼甚至连人都没杀过的话只怕没两下子就漏出马脚了。

    现在,就正是法国营的一个煅炼机会。

    炮声渐渐弱了下来,这是由于英军士兵已接近了山顶阵地,再往上开炮,炮弹炸开的弹片就难免会伤到自己人。

    于是在一阵阵飘过的硝烟中,分成几组借着地形和弹坑互相掩护推进的英军就若隐若现的出现在法国营的眼前。

    在这些英军的后方,一排坦克正在山脚下严阵以待,高射机枪及迫击炮对准着英军突进的前方并进行调整,以便随时为他们提供掩护。

    “稳住!”秦川说:“就像你们训练时做的那样,瞄准目标并扣动扳机,然后你们就能赢得这场战斗!”

    越是艰难越是危险的时候,秦川就越会把它简单化,因为秦川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新兵蛋子轻松些。

    至于能不能过得了这关,就看他们自己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逃兵() 
    “开火!”秦川大声下令。

    法国士兵们当即扣动了扳机朝英军射出了子弹,当即就有十几名英军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中。

    然而,枪声就大慨的暴露了法国士兵们的位置,于是英军的掩护单位很快就发起了反击。

    这些掩护单位包括在山脚下的坦克,当然,坦克炮在这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首先是仰角问题,其次是直射炮很难对躲在山顶阵地棱线处的法国士兵构成威胁。

    实际上,不只是坦克炮,那些高射机枪打来的子弹也大多都是看着吓人却很难命中法国士兵,原因很简单,法国士兵在高处而且还躲在战壕里,山脚下的机枪很难对他们形成有效压制。

    但法国士兵们却被那些在头顶上到处飞舞而且还发出尖锐啸声的子弹给吓坏了,或者说他们被敌人的鲜血和叫声给震住了,许多人只端着枪傻傻的看着敌人往上冲却不敢扣动扳机,或者躲在战壕里不敢冒头。

    “继续射击!”秦川大声命令着:“否则他们会冲上来杀了你们!”

    但秦川的努力却是途劳,法国士兵似乎忘了训练时的一切,还不到一半的人能正常作战,有些甚至还惊叫着逃跑当初说要给英国人好看的斯特凡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他们没能成功逃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