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危险。

    “他们只需要使用等重的模拟炸弹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罗斯福问:“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

    “我不知道!”丘吉尔一摊手:“所以它才是一款新武器,不是吗?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但我们却确定它能造成这样的伤亡……”

    罗斯福不由沉默了。

    从某方面来说丘吉尔是对的,虽然他无法解释罗斯福提出的疑惑,但对于毒气弹这种东西就是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如果德军真在战场上使用,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是,我们要怎么做呢?”罗斯福问:“给士兵们发防毒面具?”

    从照片上的腐蚀程度来看,防毒面具显然只能起来有限的作用。

    “首先!”丘吉尔说:“我们不应该转移战略重心,否则,德国人很有可能会利用这种武器一路发起反攻,直至占领整个北非甚至是苏伊士运河!”

    罗斯福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虽然他有些怀疑这是丘吉尔别有目的的夸大了事实,但正如之前所说的,“宁可信其有”。

    “其次!”丘吉尔接着说道:“我们应该做好反制的准备!”

    “你是说……毒气?”罗斯福皱了皱眉头。

    毒气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普遍,交战双方都在使用……许多人以为禁止使用毒气是一战后的事,其实一战前《海牙公约》就已经禁止使用了。

    但“公约”而已,它在战争中其实并不具有约束力,就像其它的合约或是协定一样,就是为了撕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之所以很少使用,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什么“公约”,而是交战双方都有毒气,而且投放很容易,可以空降可以炮射……这最终会形成一个双输的局面。

    于是就会有丘吉尔所说的“反制”。

    这也是秦川担心的一点,如果丘吉尔误以为德军的这款新武器是毒气弹而使用毒气弹进行反制,那么双方很快就会打成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

    因此,秦川就需要用这款武器证明它并不是敌人想像的那样。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是“靶机”的试飞已经超过了150公里,这射程已足够非洲军团用于对距离西西里岛90公里的马耳它岛实施反制了。(原本打算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为发射基地,但事发突然不得不做出些改变)

    于是两个发射架一夜之间就在搭设起来。

    这次搭设发射架比较小心,整个过程都在夜里进行,一边搭设一边用篷布覆盖进行伪装……在西西里岛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形里要信装一个发射架并不困难,发射架的坡度可以伪装成一座高地,然后在上面覆上一层帆布再堆一些树枝,即便是低空侦察都很难看出端倪。

    “它叫什么?”隆美尔看着一枚已经装配好的“靶机”问。

    “1号复仇武器,将军!”康拉德回答:“或者叫V1”

    “嗯哼,有意思的名字!”隆美尔点了点头,看到旁边胳膊上缠着绷带吊在脖子上的秦川,就说道:“上尉,复仇武器……它就是为你复仇的!”

    周围的人不由笑出了声。

    隆美尔继续说道:“考虑到你的伤势,这次偷袭敌人的机场的任务我们就不派上你了!”

    众人再次发出一声哄笑。

    “干得好,上尉!”隆美尔拍了拍秦川的左肩:“你在萨拉特的表现报告我看过了,而且不只一次。精彩的一次战斗,你不顾安危救出汉娜少校的这种精神尤其值得称赞,我认为这足以让我们再为你申请一次勋章!”

    说着隆美尔就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汉娜,打趣道:“当然,如果你是因为私人原因救的少校,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军官们不由一阵起哄,甚至还有人一语双关的对秦川说道:“上尉,勇敢点,就像你在战场上一样!”

    “不不,这不是时候!”隆美尔说:“现在,是我们看看它表现的时候!”

    说着就把目光转向了V1导弹。

第四百五十七章 FA330() 
    两枚v1导弹被搬到了发射架上,在微弱的灯光下进行加注燃料的操作。

    之所以要在夜里操作,一方面是因为夜晚温度低加注燃料更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夜晚不容易遭到敌人的轰炸。更重要的还是在夜晚更便于观察炸点和路线……

    这可以算是v1导弹的第一次实战,也可以说是它的另一次实验……冯布劳恩等人要收集其实战的数据并进一步的修正和改进。

    白天是基本无法收集数据的,整个天空都是敌人的。

    夜里就好多了,火箭发射后黑暗中会有一条条长长的火焰轨迹……隆美尔早就安排好了五艘潜艇在v1导弹可能经过的海面上冒出水面并做好了观测定位准备。

    另一方面,为了能观测到v1导弹的落点,另外还有两艘潜艇被安排用于观测炸点。

    “潜艇为什么能观测炸点?”隆美尔绕有兴趣的问,隆美尔热衷于陆战,所以对海战尤其是潜艇了解不多。

    “潜艇的确不能观测炸点,将军!”康拉德回答:“但潜艇上却有飞机!”

    “潜艇上有飞机?”隆美尔转头望向康拉德。

    “上校说的是f330!”汉娜笑道:“那甚至不能算是一种飞机,而是一种滑翔机!”

    “是的!”康拉德回答:“原因是这样,潜在海上很难发现10公里以外的目标,这使我们的潜艇往往要无谓的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在海上搜寻目标,我们知道的,德国缺乏燃料!”

    “以前缺乏!”隆美尔纠正道:“在上尉发现北非油田后,我们就变得富有了!”

    军官们“哄”的一下笑出了声。

    汉娜靠到秦川耳边小声说道:“看来将军很看重你,他整晚都在说起你!”

    秦川笑了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回答道:“少校,我更希望你‘看重’我!”

    汉娜闻言不由一愣,忍不住笑了起来:“你真幽默,上尉!”

    秦川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因为他知道如果女生用“开玩笑”、“幽默”之类的词来回应的话,那基本就是婉拒了。

    康拉德继续说道:“好吧,是‘以前’缺乏燃料。然后,在‘以前’缺乏燃料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试图找出一种能节省燃料的方法,于是就有了f300……它通过旋翼起飞,然后依靠潜艇拖挂滑翔,在200左右的空中进行侦察拍照,我们就是依靠它观测导弹的炸点的!”

    隆美尔满意的点了点头:“不会有什么危险吗?”

    “危险当然有!”康拉德说:“不过很小,其缺陷是反射面积大很容易被敌人雷达发现。但这不算什么,因为它可以观察到50公里外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距离敌人50公里,等敌人赶到时,我们已经收回飞机然后潜入水底了!”

    秦川对这个f330也有所了解,它实际上是第一款用于实战的直升机,只不过没有独立动力的。

    而且它的产量也不小,确定的产量至少在200架,性能十分优异,安装只需要13分钟。但可惜的是,潜艇最担心的就是被敌人发现大致方位,所以反射面积大就成了它的致命缺陷,结果在实战中并没有多少出彩的表现……因为潜艇本身就很少使它。

    “什么时候我希望能看看它,上校!”秦川说。

    康拉德一听这话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不用什么时候,上尉……任何时候都可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马上替你安排!”

    康拉德最希望的就是秦川把每样装备都看一遍,然后提出点什么建议。

    这一回康拉德算是猜对了,秦川也正有这方面的想法。

    德国或许有很强的工业和制造业,同时也很有创意,比如导弹、直升机等,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战场上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秦川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并对其做出改进。

    “我可以做飞行员!”汉娜自告奋勇。

    “哦,汉娜!”康拉德说:“虽然你是最优秀的飞行员,可是你的脚伤……”

    隆美尔插嘴道:“我相信上尉一定很愿意等少校伤好了再去看这个f330的!”

    “当然!”秦川看了汉娜一眼,说道:“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好样的,上尉!”军官们不由一阵起哄,就连康拉德也不例外。

    等场面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秦川就低声对汉娜说道:“只是一个玩笑,少校,别介意!”

    “只是一个玩笑?”汉娜撇了撇嘴。

    “那么……”秦川问:“你不希望它是一个玩笑?”

    这时v1已经完成了燃料加注以及最后的检查。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上尉!”汉娜目光望着v1导弹:“就像隆美尔将军说的,你救我是为了勋章,还是因为私人原因?”

    “这很重要吗?”秦川反问。

    “对我来说,的确很重要!”汉娜回过头瞥了秦川一眼。

    “我可以选择击毁‘靶机’!”秦川回答:“就像多米尼克说的那样!”

    汉娜没有说话,目光继续盯着导弹,但秦川已经能感觉到她呼吸越来越急促。

    这让秦川感到有些奇怪,只不过是一次表白而已,汉娜不应该这么激动才对,因为像她这么优秀的女人应该有很多男人追。

    秦川不知道的是,像汉娜这样的女人往往会陷入了一个陷阱:许多人自惭形秽根本不敢向汉娜表白,而汉娜又一心扑在她的飞行事业上,同样一般人也入不了她的法眼,于是就成了一个“剩女”。

    冯布劳恩开始倒数秒:“十、九、八……”

    在冯布劳恩大喊“点火”的那一刻,汉娜突然转过身来在秦川嘴上吻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跟其它人一样举起手来大喊:“吔,我们成功了!”

    秦川摸了摸自己的嘴唇,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看到了吗?上尉!”汉娜竟然还会转过身来问着秦川:“我们成功了!”

    “不,我什么也没看到!”秦川苦笑着回答:“我还想再看一次!”

第四百五十九章 惯性导航() 
    v1在空中带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划着一道弧线朝马耳他岛飞去。

    不一会儿,通讯员就喊道:“u928报告发现v1,飞行状况良好,时速350,高度300!”

    这时的v1还在爬升阶段,速度高度都有限。

    “u921报告,飞行状况良好,时速512高度530!”

    发射点距离目标100公里,如果以平均时速500公里计算,整个过程只需要12分钟,也就是说大慨每3分钟就飞越过一艘潜艇。

    冯布劳恩等人就紧张的根据潜艇传送过来的数据和方位计算导弹的弹道虽然冯布劳恩没有说话,但秦川却可以从他的脸色看出来发射情况并不理想。

    这在秦川的意料之中,原始的v1导弹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精度,它的导航系统的确可以保持导弹在空中飞行,而且方向也是正确的,问题是目标可是在一百公里外,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初始的角度只要有一点点小问题,或者中间只要有一点气流改变了导弹的角度,最终就会偏离目标,而且偏离的不是一点点历史上的首发v1导弹就偏离目标24公里,之后的v1导弹基本都是漫无目标的乱炸一通,只要能发射到英国并落地爆炸也就可以了。

    不过因为德国人生产的这种廉价导弹数量很多,从1944年6月第一枚导弹发射往伦敦起,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生产了两万到三万枚,其中大约有一万枚射向英国。

    这几乎就是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所以也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怎么了?”康拉德看出冯布劳恩的脸色有点不对,就问了声。

    “它偏离预定轨道了!”冯布劳恩回答。

    隆美尔看了秦川一眼,秦川微微点了点头。

    秦川之前就提醒过隆美尔这一点,但这并不影响隆美尔与秦川所希望达到的战略效果,他们要的只是这东西能打到马耳他岛。

    最后,通讯员报告道:“两枚导弹顺利在马耳他岛爆炸!”

    军官们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掌声,但冯布劳恩和康拉德的脸色却十分难看,因为他们知道导弹没有命中预定目标也就是位于马耳它岛上的机场。

    偏偏这时有一名军官问了声:“我们能知道它命中了什么吗?”

    “不!”隆美尔说:“我们不需要知道命中了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它落在马耳它岛,这就足够了!”

    隆美尔都这么说了,那么其它人也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布劳恩就召集科研人员开了个会,秦川当然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