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闭上你的嘴,瓦尔达尼!”电话那头传来普卡耶夫大将愤怒的吼声:“三千余名敌人?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霍尔姆总共只有五千个德国人,你是否想告诉我现在那里只有一千多人了?那么你还在等什么?这点人他们甚至都无法守住战壕,你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把霍尔姆拿下了!”

    瓦尔达尼少将不敢回答,因为他知道这个谎圆不起来……一开始的情报就详细说明了霍尔姆德军的兵力甚至是构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普卡耶夫大将就下令道:“我很抱歉,瓦尔达尼,我不得不解除你的职务……”

    “可是普卡耶夫同志!”瓦尔达尼少将不甘心的说:“我还有三天时间……”

    “瓦尔达尼!”普卡耶夫大将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你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我还会让你继续浪费苏联的军队和我的时间吗?”

    顿了下,普卡耶夫大将就接着说道:“你把指挥权交给马特维奇同志,回莫斯科向斯大林同志解释吧!”

    说着普卡耶夫就把电话挂断了。

    瓦尔达尼拿着电话愣在原地,半天也没有动。

    马特维奇则满脸不忍的望着瓦尔达尼……他知道“向斯大林同志解释”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瓦尔达尼才放下电话,然后神情恍惚的走回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马特维奇知道瓦尔达尼要做什么,但他却没有阻止瓦尔达尼,因为他知道这事已无法避免。

    果然,几分钟后隔壁房间就传来一声枪响。

    马特维奇和警卫员推开了房门,看到瓦尔达尼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垂下的右手拿着一把跟随了他几年的托卡列夫手枪。

    马特维奇叹了口气,看了看别在腰间的手枪……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

    苏军警卫员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他们很坦然的将瓦尔达尼的尸体抬了出去。

    马特维奇知道,他们会叫辆汽车把尸体运回去,然后不用多久就会有另一个人来代替瓦尔达尼的位置。

    电话铃又响了,马特维奇接起了电话。

    “你是指挥官了!”普卡耶夫大将问:“你需要多少时间?”

    “我不知道,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回答:“德国人很狡猾,他们构筑了地下工事。这也就是说……我们大炮轰炸对他们完全不起作用!”

    马特维奇当然不敢再定下什么日期,因为他知道那会要了自己的命。

第四百九十一章 补给() 
    “我必须要知道一个日期,马特维奇!”普卡耶夫大将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马特维奇:“我甚至可以给你更多的部队,但霍尔姆一定要拿下,明白吗?”

    “我明白,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迟疑了下,然后就回答道:“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普卡耶夫有些意外:“你要求的时间可要比瓦尔达尼多得多!”

    “很明显,他错了!”马特维奇回答:“我们要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敌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再次传来普卡耶夫的声音:“告诉我,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更多的防空部队、步兵和坦克!”

    “你会得到这些的!”普卡耶夫回答:“我希望你能记着瓦尔达尼的教训!”

    “是的,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挺身回答,心里忍不住冒出一丝寒意。

    普卡耶夫说到做到,第二天就给马特维奇调来了一个防空团。

    马特维奇将这个防空团以营为单位呈三角形将霍尔姆包围在中间。

    这样一来,无论德国空军无论从哪个方向接近霍尔姆,都会遭到来自两个防空营的夹击。

    “你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任何一架运输机进入霍尔姆空域!”马特维奇对防空团团长说道。

    “是,政委同志!”防空团团长回答。

    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总会有几架运输机突破苏军防空网,毕竟德军的运输机是安全性很好的“容克52”,它们只需要一眨眼的工夫就能飞临霍尔姆的上空并投下补给。

    马特维奇知道这个,所以他也没有寄希望于此。

    重点在于德军运输机在防空火力的威胁下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进行低空空投,于是空投准确率就成级数的降低。

    秦川这边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空军还像往常一样每天用六架运输机空投十八箱补给,之前还能收到十箱,不久就只能收到五箱,再接下来能收到两、三箱就算不错了。

    而霍尔姆的补给需求却越来越多。

    原因一个是苏军几乎连续不断的对德军进行骚扰式进攻显然,苏军是在用这个方式消耗德军的弹药。

    另一个,是苏军俘虏人数在不断增加苏军俘虏对德军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他们的数量相当庞大,仅仅只是之前成功的一场包围战就俘虏了一千多人,在之后陆陆续续的作战中一共俘虏了将近两千人。

    这两千人可不像苏联百姓,苏联百姓大多都是老弱病残要么就是女人和小孩,俘虏都是青壮年而且还都受过军事训练,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叛乱从内部给德军造成大麻烦。

    所以,德军就将这些俘虏关押到在学校里,分成一间一间的然后在外围着铁丝网严加看管。

    这些倒还是次要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两千名俘虏也是要消耗食物的,也就是说德军自身都勒紧了裤带紧巴巴的,却还要给俘虏食物。

    “我头一回觉得抓到敌人俘虏并不是好事!”斯莱因上校说。

    “这很简单!”哈特曼少将说:“我们可以把这些俘虏都处理掉!”

    看着军官们投向他的眼神,哈特曼少将一摊手,说道:“难道不是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我十分愿意代劳!”

    “那可是两千人,将军!”斯莱因上校说。

    虽然在战场上枪杀俘虏并不算什么大事,尤其在苏德战场就更是如此,但两千人的规模却会让所有人都有些无法想像。

    “嗯哼!”哈特曼少将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至少要消耗两千发子弹!”

    军官们带着震惊望向哈特曼,他们无法想像哈特曼少将怎么能对生命表现得如此漠然,甚至比他们这些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的士兵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川却并不觉得意外,因为的德军警察部队干的就是这个,枪杀无力反抗的敌方百姓或是俘虏,党卫军也承担了某部份这样的责任。

    这一点与具有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国防军是完全不同的。

    正因如此,历史上刺杀希特勒的团队才希望拉拢并控制国防军,以期在希特勒死后依靠国防军来掌握德国政权。

    “不,我们不能这么做!”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说道:“这会产生副作用,比如苏联人意识到被俘的结果只有死亡,那么他们就会拼死抵抗!”

    “是的!”格哈德中校表示赞同:“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敌人的战斗力,同时他们也会枪杀我们被俘的士兵!”

    “哦,拜托,他们似乎已经这么干了!”哈特曼少将说。

    哈特曼少将说的没错,这是发生在两天前的事。

    或许是为了发泄无法攻上霍尔姆的愤怒,或许是一种威摄,又或者是一种消遣苏军将十几名德军俘虏赶到了两军防线中间,然后用练枪法的方式将他们一个个打倒在奔回德军防线的路上。

    “那是另外一回事!”斯莱因上校对哈特曼说道:“总之,不要再有刚才的想法!”

    “好吧!”哈特曼少将耸了耸肩:“那就用食物去喂养他们!”

    说着哈特曼少将就径自离开了。

    哈特曼少将其实并不太担心补给问题,他们有个优势可以去苏联百姓那翻箱倒柜找到他们隐藏起来的食物。

    这也可以说是德国的一种悲哀,国防军付出巨大的牺牲在前线与敌人作战并且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但他们的地位始终都在党卫军和警察部队之下就像现在这样,危险困难由国防军承担,警察部队在获得到国防军保护的同时还占尽补给方面的便宜。

    “所以!”斯莱因上校说:“现在,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上校!”秦川说:“我认为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指挥部加大对我们的空投!”

    “可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斯莱因上校说:“就像之前说的,我们的空军在阻挡苏联人的穿插部队!”

    “如果”秦川说:“他们意识到霍尔姆的存在恰恰能延缓苏联人的穿插呢?”

第四百九十二章 补给() 
    士兵是个教书匠,期末需要监考、改卷等工作,这几天过了就加更,谢谢各位!

    **************

    “问题是霍尔姆没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斯莱因上校说:“苏联人已经把我们完全包围了!我们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事实上,我们自保都成问题!”

    “不,我们会比所有人能想像的都要重要!”秦川回答。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问。

    “因为霍尔姆是交通枢纽”

    “曾经是!”格哈德打断了秦川的话:“抱歉,上尉。之前或许的确是交通枢纽,因为在它周围到处是难以通行的沼泽,霍尔姆这个小高地就像是沼泽地上的一块跳板。但是现在沼泽已经被冻上了,苏联人可以随意通行!”

    “你说的没错!”秦川说:“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有想过一点,如果我们能在这里守住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呢?”

    闻言军官们不由全都愣住了。

    尽管之前的胜利让德军官兵们竖立起能挡住苏军进攻的信心,但几乎没有在这里抵挡苏军一个月、两个月乃至更久的打算。

    在他们的想法里,德军只是一次失利事实也的确如此,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失败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都能击溃或者包围苏军几十师,比如在向布列斯特要塞方向的钳形进攻中,德军就歼灭了苏联红军30万人。

    相比这些胜利以及德军的总兵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并没有让德军伤筋动骨。

    因此,霍尔姆的官兵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德军主力部队很快就会发起反攻,霍尔姆只需要撑上一段时间等到主力部队赶来为他们解围就可以了。

    事实上,指挥部的命令也是如此:坚守霍尔姆,等待援军。

    但秦川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德军主力根本就无法向霍尔姆派出援兵,因为此时的他们正在撤退中,至少要撤退到150公里外。

    格哈德艰难的吞了下口水,说道:“我们要在这里驻守几个月?”

    秦川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个错误。

    他们如果不知道这一点的话,也就是以为主力部队很快就会反攻这样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几个月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几个月的时间突然抛出来就会把他们吓坏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川说:“我是想说这可以做为一个筹码,如果让指挥部意识到霍尔姆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就会增加对我们的物资投送!”

    这话让军官们的脸色好看了些。

    过了一会儿,巴泽尔就赞同道:“我认为上尉说得对,我们可以跟他们(指挥部)假设,如果霍尔姆能一直守下去苏联人会有什么反应!”

    “是的!”斯莱因上校看着地图说:“霍尔姆对苏联人来说就像一根刺,这会直接导致他们不敢放心的穿插,原因很简单,如果大量的苏联人越过霍尔姆穿插到西面,同时霍尔姆又一直在我们手里,这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冰雪融化,苏联的穿插部队就会因为霍尔姆而全部被包围,那显然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同样因为这一点!”格哈德中校接嘴道:“苏联人不得不将大量的兵力和补给投在霍尔姆而不是用于追击”

    “是的!”斯莱因上校说:“所以指挥部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补给是完全有价值的!”

    “当然!”秦川点了点头。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悲哀都说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其实军队内部有时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部队大撤退的时候。

    试想,如果霍尔姆对德军的撤退没有利益没有价值,只怕早就被指挥部放弃掉了。

    不过这似乎也无可厚非大兵团作战,牺牲小部队保存大部队的事一直都是常态。

    其实,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似乎也察觉到了苏军的异样。

    “苏联人的穿插速度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迅速!”克鲁格说:“这有些奇怪!”

    “是因为我们的空中打击吗?”特莱斯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