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忐忑的心理,马特维奇接通了普卡耶夫大将的电话。

    “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报告道:“我很遗憾向你报告,昨晚我们遭到偷袭损失惨重!”

    “我听说了!”普卡耶夫回答。

    “请求您给予我处分,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说:“我没有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

    马特维奇脑海里想的就是瓦尔达尼少将自杀时的画面。

    马特维奇也想过要逃避,可是他知道自己无处可逃,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硬着头皮面对。

    但情况却比马特维奇想像的要好得多。

    “马特维奇同志!”电话那头传来普卡耶夫大将的声音:“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在战场上始终胜利的,你做得很好,不要把昨晚的失败放在心上,组织相信你可以最终战胜德国人收复霍尔姆,继续努力!”

    马特维奇听到这话不由半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接着就松了一口气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他知道自己已经逃过一劫了。

    普卡耶夫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也在跟进霍尔姆的战事……霍尔姆这个小镇已经在苏、德两军中越来越显眼了,双方的集团军群指挥部都把目光盯向了这个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镇上。

    所以,普卡耶夫知道霍尔姆战役的困难,同时也知道马特维奇在这场战役中表现相当不错,甚至几次都到了取得胜利的边缘,只不过德国人的表现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但是,马特维奇同志!”接着普卡耶夫话锋一转,说道:“我希望你明白一点,斯大林同志从来都不问过程,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是!”马特维奇一挺身,回答道:“我保证不会让斯大林同志和您失望的!”

    挂上了电话之后,马特维奇就把目光投向彼得诺列夫,然后两人忍不住拥抱了下以示庆贺。

    这或许是这时代的苏军将领的一种悲哀……他们最常见的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所以他们更担心的不是如何对付敌人,而是如何面对自己人。

    德军方面就发出一片欢呼声,也不知道是谁开始喊的,士兵们一声又一声整齐的叫着:

    “弗里克!”

    “弗里克!”

    ……

    “上尉!”斯莱因上校握着秦川的手并热情的拥抱了下,说道:“你胜利了,又一次!虽然我知道自己应该要习惯这个,但我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你知道的,你的每一次胜利对我们来说几乎都是死里逃生!所以,拜托你上尉,如果可以的话,下次你早点想到办法,最好是一上来就把敌人打败,这样我们都会轻松点!”

    周围的官兵们都被斯莱因上校这话给逗笑了。

    “让人印像深刻的一战,上尉!”哈特曼少将上来握了握秦川的手,说道:“就像我说的,是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秦川当然知道哈特曼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却故作糊涂,简单的回答道:“谢谢,将军!”

    夺回洛瓦季河防线后对德军的防御有很大的优势,因为这样就会使苏军始终处于一大片无人遮挡的低洼被德军压制,更重要的还是苏军的填壕计划由此也无法实施……在落差线的地道打通后,东岸防线就多了一个个地道口,这些地道口就像是一个个面向苏军的碉堡射孔,如果苏军还像之前一样用架桥车和推土机施工,毫无疑问,地道口会在它们靠近时用一发发火箭弹将其打瘫。

    于是,苏军唯一能做的,似乎就像之前一样再从补给入手:一方面加大对霍尔姆的封锁,另一方面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消耗霍尔姆的弹药。

    这一点虽然很重要,但说实话对秦川这些步兵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这是属于空军的问题。

    秦川只是在与斯莱因上校通话时才从他那里得到相关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苏联人加大了空防的距离及密度,德军所掌握的情况是苏军至少投入了三个防空炮团,这三个防空炮团分别布置在霍尔姆外围的近段、中段和远段。

    近段是苏军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中段和远段则分布在距离霍尔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这恰恰是滑翔机与运输机脱勾的距离。

    苏军的做法是,一旦在哪个方向听到了空中运输机的轰鸣,就假设德军在这个方向有支援霍尔姆的滑翔机,于是马上命令远段和中段的防空火力机动到最近路线上进行拦截,近段也做好准备。

    这个方法的确很有效,因为它实际上就是起到一种预警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也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原因是听声音实在不靠谱,而且很容易上当受骗……德空军只需要先派几架运输机朝某个方向佯动,用声音骗着苏军防空部队屁颠屁颠的赶往某个方向,另一边就在相反的方向派出真正的支援部队飞往霍尔姆。

    而苏军防空部队则因为是地面机动的,其速度尤其是在夜间雪地上的机动速度很慢,所以永远跟不上运输机的节奏。

    其次就是德北方集团军群撤退已经差不多了,使德空军空出一些战机来,于是可以加大对霍尔姆的补给和火力援助。

    这对霍尔姆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一个显著的改变就空降补给又再次展开……每次空降空投都是用战斗机和轰炸机对苏军防空阵地一阵狂轰滥炸,然后使用亨克尔he111型轰炸机进行空投。

    用轰炸机空投的效率显然要比运输机空投要高得多,毕竟运输机飞行员从原则上说都是非战斗部队,他们执行的任务一般都是运输而非空投,而轰炸机执行的任务就是投炸弹而且要投得准。

第五百零四章 营救() 
    用亨克尔he111轰炸机实施空投补给除了飞行员更专业外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一是亨克尔he111的时速是容克运输机的两倍,达到400多公里,这速度虽然不敢说能与bf战机相媲美,但至少已经能与它进行协同了。而且速度越快也就意味着留给地面的苏军防空部队的反应时间就越短,于是空投补给的成功率也就越大。

    另一个,就是德军很有开创性的制造了一个专门用于空投的炸弹这种炸弹其实就是用一层铁皮做成航空炸弹的样子,里头装的不是炸药而是补给,尾部还装有一个降落伞。

    于是这些补给炸弹就可以像真的炸弹一样挂在轰炸机上。

    这种做法与运输机空投那就高明多了运输机空投在飞临目标区域上空后还需要打开舱门,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的将补给箱从舱门推出,只要动作一慢补给箱就会被空投到目标区域外。

    有了补给炸弹后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飞行员所有的操作都与轰炸一模一样:降低高度、瞄准目标,然后把炸弹投下去其它的事就交给上帝了。

    这使霍尔姆一直都能得到补给,有时那些飞行员们还会在补给炸弹上写上各种各样的祝福语:

    “致坚守在霍尔姆的战友们,你们是好样的!”

    “你们是德国的骄傲,向你们致敬!”

    “希望这些补给能缓解你们的一点压力,祝福你们!”

    这些祝福语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在霍尔姆被苏军重重围困成为一个孤岛的情况下,这些问候语却像是一个火把温暖着德军士兵们的心。

    所以,斯莱因上校命令将这些补给炸弹筒平均分配给每个营,这样每个士兵需要时都可以看一看上面写的这些祝语。

    “上尉!”这天秦川被斯莱因上校叫到指挥部,然后递上一份文件说道:“记得几天前你们在西岸俘虏了一个少将吗?”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他叫雅可夫!”斯莱因上校说:“他向我们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一切,比如突击第3集团军的装备、兵力、大慨的位置等等。”

    秦川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苏联人对军官的要求太过苛刻了,斯大林要求任何一名士兵尤其是军官都不能成为战俘,否则就是“祖国的叛徒”、“人民的敌人”。

    这个要求虽然从某方面来说能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因为士兵知道成为战俘后就会失去回到苏联的机会并被家人唾弃,于是就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但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这种军规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有谁一旦不幸的成为战俘,比如这个雅可夫少将,那么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到苏联就必死无疑了。

    这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是士兵成为战俘的话回去还有活的可能,原因是苏联需要大量的兵力,他们会把这些兵再次派到战场做为炮灰使用。

    但一名将军如果成为战俘回到苏联后那就要作为典型被叛处死刑了。

    于是他们往往会短时间内投降并配合敌人的工作。

    “可是上校!”秦川说:“这与我似乎没有关系!”

    “不,当然有关系!”斯莱因上校说:“翻到第三页!”

    秦川翻开第三页,赫然就看到“传奇上士”几个字。

    看着秦川吃惊的目光,斯莱因上校就点头说道:“是的,上尉。苏联人已经知道你在这了,而且他们还从英国人那得到了关于你的详细情报。你知道的,苏联人与英国人是盟友!”

    “嗯哼!”秦川将目光重新转移到文件上。

    斯莱因上校起身给秦川倒了杯咖啡,然后接着说道:“我们从雅可夫那知道,在他被俘前,苏突击第三集团军司令普卡耶夫大将就在怀疑霍尔姆能坚守到今天就是因为你。当然,这里有两重意思,一个是你可以带动整个霍尔姆的士气,另一个就是你总是能想到办法击退苏军!”

    “所以”秦川说:“这有什么区别吗?”

    “其它的我们就无法知道更多了!”斯莱因上校说:“雅可夫也只知道这些,但我们认为苏联人可能会发动一些针对你的行动!你知道的,如果他们真是这样认为的话,事实上这也是事实,那么他们就会希望能除掉你!”

    “问题就在于他们做不到!”秦川摊了摊手。

    “我把这个问题向指挥部报告了!”斯莱因上校端起来咖啡:“他们建议把你从这里救出去!”

    秦川不由一愣,然后笑着问:“怎么救?”

    “我们将在医院前推开一片空地!”斯莱因上校朝窗外扬了扬头:“会有一架飞机在那降落然后把你带走的!”

    “那里还不到50米的长度!”秦川说:“没有飞机能在这里起飞的!”

    “有一个人可以!”斯莱因上校说:“你认识她!”

    “她?”秦川问:“汉娜?”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

    “这太荒唐了!”秦川说:“我拒绝这样的营救!”

    “说说理由!”斯莱因上校问。

    “因为我是一名士兵!”秦川说:“不是需要营救的对像!”

    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如果秦川今天能这样从这个战场逃离的话,那么还有以后的战场怎么办?难道每次都避开?事实是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净土,就算是后方也不例外。

    “你要考虑到一点,上尉!”斯莱因上校说:“如果苏联人成功的除掉你,那么就会给我们的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

    “但是上校!”秦川反问:“难道我离开霍尔姆,对士气就不会造成打击?”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而且这个所谓的“营救行动”本身就有很大的危险这危险不仅是短距起降的问题,更是苏军在霍尔姆外安排有大量的空防部队的问题。

    所以斯莱因上校相信,这或许都是汉娜的感情用事。

第五百零五章 前瞻() 
    斯莱因上校猜的没错,汉娜养好伤后就听说秦川所在的部队被围困在霍尔姆。

    其实这根本就不需要听说,柏林各大报纸都争相用在最醒目的位置登载了第一步兵团在霍尔姆的艰难以及与苏联一个突击集团军斗争从而保证了德北方集团军平安撤退的消息。

    只是汉娜没有看报纸的习惯,她更关心的是飞机及试飞,而不是战争本身。

    所以,她只知道有支德军部队被困在霍尔姆一个多月,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支部队就是秦川所在的部队……她潜意识里以为秦川的部队应该在非洲而不是苏联。

    直到人们说起“传奇上士”指挥着部队在霍尔姆发起偷袭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汉娜才意识到秦川被困在霍尔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汉娜马上飞到了东线,并用她自身的影响力与克鲁格等人商议了一个营救计划。

    原本克鲁格还不愿意这样做。

    “我们不能这么做,汉娜!”克鲁格说:“军队是个集体,这么做会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