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川回了个礼,然后就回到马车上。

    当马车再次跑起来时,秦川就有些百感交集……这些孩子,他们本应该在自己的父母身边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现在却在为将来走上战场做准备。

    不久,马车到达了火车站,秦川刚要给车夫付上报酬,车夫却恭敬的回答道:“上尉,您不必付我任何费用,很荣幸为您服务,感谢您为德国所做的一切!”

    秦川以为这只是偶然现像,或者说这名车夫会认得自己是因为少年团所说的话。

    但很快他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之后在火车站售票处排队,还没几分钟就被人认出来了。

    “上帝,‘传奇上士’!”有人看到秦川时就惊呼出声。

    “没错,我亲眼看到元首为他戴上了那枚骑士勋章!”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很快就有人上来对秦川说道:“上尉,您到前面来吧!”

    “不,我怎么可以……”

    “您当然可以!”乘客们接二连三的说道:“您在前线为我们的自由和尊严英勇战斗,为您行个方便是当然的!”

    “是的,而且您的时间当然比我们都更加宝贵!”

    ……

    盛情难却,秦川就只能一边道谢一边走到售票窗口。

    “您是要返回法兰克福吗,上尉?”美丽动人的售票员带着崇敬的笑容问。

    “是的!”秦川回答。

    “这是您的票!”还没等秦川递上证件和配给卡,售票员就把票递了出来:“当然不需要费用,不过你应该快一些,这列车此时原本应该要开了,我们已经通知调度处的将它拦下了!”

    “哦,谢谢!”秦川一脸懵逼,为自己把整列火车拦下,这可不是普通的待遇。

    秦川不知道的是,列车上许多乘客初时还怒气冲冲的抱怨:“时间已经到了,为什么还不开车?”

    “因为我们在等一个人!”列车员回答。

    “什么?为了等一个人而停下一列火车?这太过份了!”

    德国人一直都有守时的习惯,于是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列车员却理所当然的回答道:“闭上你们的嘴吧,如果你们知道是在等谁的话,你们会感激我们的!”

    这话更是激起了乘客们的怒火:

    “我们不需要感激谁,我们只想快把这破火车开起来!”

    “这是在耽误我们所有人的时间!”

    ……

    但是,当他们看到身穿军装的秦川出现在月台上并急匆匆的跳上火车时,他们不由愣住了。

    有人一时还没有认出秦川来,带着匪夷所思的表情说道:“什么?我们就是在等这个军官吗?”

    他的话很快就遭到乘客们的反击:“闭嘴吧,他是‘传奇上士’!”

第五百四十六章 医疗团队() 
    第二天,秦川就顺利赶回了法兰克福。

    回到保安局后,科赫上校第一时间就把秦川带到一旁的休息室里,紧张的看了看窗外,然后就压低声音说道:“计划失败了,这些可恶的捷克人!”

    “失败了么?”秦川反问。

    科赫上校递上了一份文件,说道:“这是从布拉格传来的情报!”

    秦川打开一看,是关于海德里希的医疗报告:“左胸大约在第八到第十胸椎的椎旁区域裂伤,伤口大约10厘米。血流不止,诊断结果为左侧外伤性气胸;偏侧隔裂伤;脾脏和胰腺存在裂伤可能!”

    “他们进行了手术!”科赫上校接着说道:“原本他是拒绝的,因为他不相信捷克医生,直到他们找来了身在布拉格的德国医生霍尔鲍姆教授,这家伙是德国外科大学主席,他们发现一大块嵌入脾脏的手榴弹碎片,进行了脾切除手术,手术据说进行得很成功。”

    科赫上校一会儿“他”一会儿“他们”的,说起来有些混乱……这是因为科赫上校不敢直呼人名,但其实就算不直呼人名,任何人听到这话也能猜到指的就是海德里希了。

    秦川随手就将手里的医疗报告递了回去。

    “你看起来并不紧张?”科赫上校有些疑惑的望着秦川。

    “为什么要紧张呢?”秦川反问。

    “上帝!”科赫上校说:“他们只是炸伤了他,如果他……”

    说到这里科赫上校就不再往下说了。

    但秦川已经听明白了科赫上校这话的意思……海德里希是何许人也,如果他能恢复必然会动员盖世太保全面反击。

    虽然科赫上校和秦川几乎做得滴水不漏,但问题是这刺杀就发生在海德里希与秦川的冲突之后,最大受益者就是秦川、科赫上校……确切的说应该是希姆莱。

    海德里希很清楚这事与秦川等人有关。

    但海德里希却有苦说不出。

    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源自海德里希试图阻止秦川制造伪钞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甚至得到了希特勒的许可和支持,一旦曝光就连海德里希也糊混过去。

    “接下来就看全国领袖的了!”秦川说。

    “什么意思?”科赫上校问。

    “你知道的!”秦川说。

    科赫上校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微微点了点头。

    此时的希姆莱还在柏林总理府,希特勒正在总理会议室上大发雷霆:“国家安全总局局长,他负责帝国的安全……他的出行尽然没有护卫队!尽然在两个蹩脚的捷克游击队队员的刺杀下身负重伤,这是帝国的耻辱,是严重的玩忽职守,我们不但要严查那些凶手,还要追究这些护卫队的责任!”

    但其实这与德军护卫队没有很大的关系,原因还是因为海德里希的自傲或者也可以说自负……海德里希为了加强他的亲民形象并显示自己是将波西米亚治理得多好,出访巡视时一律不携带随身侍卫且常乘坐敞篷车。尽管两个月前他的一个得力助手党卫队旅队长瓦尔特。斯塔莱克被捷克游击队刺杀也没能使他改变这个习惯。

    “我要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希特勒气愤的挥着手说道:“让他们逮捕10000名捷克人并立即处决所有在监狱的政治犯。悬赏100万马克抓捕嫌犯,任何被发现协助袭击者的将连同其家人全部被枪毙!”

    这个命令最后并没有被执行,原因是暂时负责波西米亚保护国事务的赫尔曼。弗兰克提出了异议……

    德国攻占欧洲国家后往往会重用当地的德裔。

    原因一方面是希特勒的种族主义认为德意志人天生就比其它民族优秀,认为德意志人就该团结在一起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与敌人作斗争。

    另一方面是当地的德裔更接地气……他们会当地的语言,在当地长大,有当地的人脉等等,所以借用他们来统治更容易为当地人所接受。

    弗兰克是一个出身于原奥匈帝国的德意志人,他在波西米亚的职务是国务秘书和党卫队及警察指挥。

    他在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后,就向元首报告道:“元首阁下,在调查中我们得到的所有证据都证明这是英国的参与,英国人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与保护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果采取如此严苛的措施的话,就正中英国下怀,而且在保护国内引起更多的问题,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在电报后还详细陈列了英国参与这次刺杀的证据以及俘虏的供词。

    于是希特勒就意识到这是英国人在利用捷克流亡政府的人手在挑拔离间,最终撤回了那道命令选择了其他行动。

    希姆莱关心的当然就不是这些问题,他在这些事件上一直保持沉默。

    因为在他的脑海里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这事件是否与那个“传奇上士”有关?

    如果说没有关系的话,自己才刚刚把“传奇上士”推到正面与海德里希对抗,然后海德里希就出事了……这会不会太巧了些?

    如果说有关系的话,这个“传奇上士”的手段是不是也太凌厉了点?

    希姆莱甚至还没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就胜负已判、高下立分了……要知道那可是海德里希。

    希姆莱原本还有些担心会有什么线索会指向保安局或者“传奇上士”,但在波西米亚方面断定幕后操纵者是英国后希姆莱就放心了……如果是“传奇上士”做的,那也做得干净利落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因此,希姆莱才敢着手进行下一步。

    “元首阁下!”希姆莱说:“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海德里希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你有什么想法?”希特勒问。

    “我向您推荐一个人!”希姆莱说:“我的朋友兼我的私人医生,卡尔。戈布哈特,他是霍亨里岑医疗机构的外科主治医生,柏林大学的外科教授,党卫队医疗部门的首席外科医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向波西米亚派去更值得信任、更专业的医疗团队!”

第五百四十七章 验证() 
    希特勒生性多疑,尤其是对于那种已经有不良表现纪录的人或地区……这一点是完全被希姆莱掌握了。

    比如现在,波西米亚的捷克人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刺杀事件,希特勒当然不会放心再把海德里希的生死交给捷克医院,就算是主治医生是德国人也是如此。

    于是希姆莱的建议很快就被接纳,一个以卡尔。戈布哈特为首的党卫队医师团当晚就飞往布拉格并完全接管了海德里希的治疗。

    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法兰克福。

    科赫上校看到这封电报后,一颗悬在心上的大石就放下一半了,他在把电报递给秦川时心里莫名的感到另一种害怕:眼前的这个上尉虽然军衔不高,但对所有的一切都成竹在胸,就像一切都逃不过他的掌握似的。

    科赫上校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不是他的敌人,否则的话,有朝一日可能也会像海德里希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上校!”这时通讯员向科赫上校报告道:“实验室来电,希望您和上尉去一趟!”

    科赫上校和秦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二话不说就往楼上的实验室走。

    “什么情况?”走进实验室后科赫上校迫不及待的问。

    德维希不说话,摆了两张10镑的纸币在两人面前,然后说道:“一真一假,选一张!”

    秦川就不打算动手了,因为他对这时的英镑根本就没什么研究。

    科赫上校拿着两张英镑仔细看了看,接着放在灯光下认真观察,然后惊喜的说道:“不敢相信,德维希,完全无法分辩,你不会是拿两张真的英镑骗我吧!”

    “你们给过我第二张英镑吗?”德维希反问。

    这话倒是真的,秦川从头到尾只给过德维希一张英镑。

    接着德维希又补充道:“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给你们更多,事实上,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太棒了!”科赫上校点头说道:“干得好,你们成功了!”

    “编码不会有问题了吗?”秦川问了声。

    “这你要问舒尔茨!”说着德维希就把目光转向了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瘦高个。

    那是负责研究编码的数学家。

    “没有问题!”舒尔茨自信满满的回答:“我们已经从一系列的编码中找到了方程式,只要按照这方程计算出来的编码就必定会是在市面上正在流通的纸币编码。当然,这编码是已经用过的,但这不会有什么问题不是吗?除非是两张编码完全一样的纸币碰巧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而且使用者还无聊到会去对照,否则不会有人发现问题!”

    舒尔茨说的没错,只要编码确定在流通就没有问题,因为就连英国人都无法确定该编码的另一张英镑在什么位置,除非他们为每一张英镑都装上一个定位系统……如果这时代有定位系统的话。

    秦川拿着两张英镑看了看,说道:“我们自己检验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能通过他们的检验!”

    德维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她说:“所以,我们应该先小批量生产一部份用于测试,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大批量生产!”

    秦川也是这意思。

    这有点像是武器装备的生产,在大批量生产之前要谨慎再谨慎,或者也可以说尽量发现某些不足然后将其改正,否则,带着缺点进入批量生产程序……改正所带来的损失就大了。

    小批量生产伪钞对实验室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两天后一捆高仿真的伪钞就摆在了科赫上校的办公室里。

    “我们要把它们送往哪里?”科赫上校说:“或许,我们应该先把它们送往北非试试,我是说……让利比亚人或是埃及人使用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骗得过英国人!”

    “不!”秦川回答:“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这一捆伪钞花出去,而是想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