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

    如果是在此之前,秦川是很确定第一步兵团不需要参加刻赤半岛战役,但是现在

    “上尉!”门外传来斯莱因上校的敲门声:“会议,将军让我们去一趟!”

    面包师不由翻了翻白眼:“看来还是免不了!”

    秦川没有理会他们,扣上武装带戴上帽子走出房门,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两人前脚才走进了会议室,曼施泰因后脚就跨了进来,他神色凝重的说道:“先生们,也许大家已经知道了,苏联人十五分钟前对我们发起了反攻。而且不仅是刻赤半岛,我们收到的情报是他们在哈尔科夫一线也发起反攻,预计苏联人在该线投入两个方面军90万兵力一千多辆坦克从左右两翼夹击哈尔科夫!”

    这个数据立时就把会议室里的德军军官给吓着了,因为他们知道德军在哈尔科夫只有一个集团军20余万人,坦克甚至还不到苏军坦克的五分之一。

    当然,根据希特勒的最新命令,曼施泰因的第11集团军不应该过多的讨论哈尔科夫方面的战役,他们更应该关注眼前。

    “这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就是!”曼施泰因接着说道:“空军不得不将他们的主力调往哈尔科夫方向!”

    “将军!”一名军官担忧的说道:“敌人的兵力将近是我们的两倍,坦克也比我们多得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依靠空军取得对敌人的优势,可是现在空军也被调走了”

    “这些我都知道,亚当上校!”曼施泰因不耐烦的说道:“我不需要你来告诉我这些,我需要知道我们该怎么挡住敌人的进攻!”

    会议室里的德军不由议论纷纷,虽然他们一直都看不起苏联军队,但是这一回实力实在相差太大了。

    应该说这是正常现像,敌我之间的兵力对比的确很悬歼,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被吓着,但秦川却一点都不以为然。

    “将军!”秦川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讨论的不是该如何挡住他们,而是该如何击溃他们甚至占领刻赤半岛!”

    “什么?”闻言军官们包括曼施泰因都吃惊的朝秦川望来。

第五百七十五章 空隙() 
    

    “上尉!”曼施泰因带着些不满的语气对秦川说道:“我似乎有必要提醒你,我们的兵力、火炮、坦克甚至现在连飞机都只有敌人的一半!”

    “我知道,将军!”秦川回答。

    秦川当然知道,在此之前德军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空中力量,冯里希特霍芬大将带领的第8航空军投入1000多架战机完全控制了克里木半岛的上空……这个数字占据了德军在东线所有各型战机总和的五分之二。

    但是现在,因为苏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里希特霍芬匆忙并其中的八百架战机转向支援哈尔科夫,在克里木半岛上仅仅只留下两百架战机,而苏军仅仅在刻赤半岛就有四百架战机,这还没算上有可能新增援的战机。

    “你知道这些?”曼施泰因问:“你依旧坚持自己发起进攻而不是防御的观点?”

    “是的,将军!”

    “好吧!”曼施泰因摊了摊手对着地图说道:“我倒是想知道……敌人正排山倒海的朝我们猛扑过来,而且刻赤半岛又没有其它的通道,我们怎么才能对敌人发起进攻?从海路绕过去?”

    “不,将军!”秦川回答,然后就指着地图说道:“从目前来说,我们的确没有进攻的机会,因为敌人47集团军和51集团军正一左一右的朝我们发起进攻,第44集团军紧随其后做预备队!”

    这也是刚才曼施泰因话中的意思……刻赤半岛只有18公里宽,两个集团军一左一右的齐头并进,会把整条防线都防守得滴水不漏,德军从任何一点发起进攻都会迎头与苏军撞上然后陷入艰苦的拉锯战和消耗战,而消耗战和拉锯战就正是苏军希望的,因为他们人多装备多耗得起。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包括曼施泰因在内都不赞成进攻。

    曼施泰因知道泰川还有下文,就没有打断秦川的话,只是“嗯”了一声示意秦川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们要人为的制造出一个机会!”秦川说:“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空隙!”

    说着秦川就指着地图说道:“我的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撤退,确切的说是一边撤退一边死守。这样一来,苏联人的第47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就不再是齐头并进了,他们之间会错开形成一个空隙!”

    曼施泰因立时就明白了秦川的话,接嘴说道:“然后,我们就以机械化部队快速的穿入这个空隙突入敌人的后方?”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上尉!”亚当上校反对道:“我不相信苏联人会这么大意,他们会让紧随其后的第44集团军补上这个空隙的!”

    亚当上校会这么说是正常的,因为如果是德军就不会犯这个错误。

    但是……

    “他们是苏联人!”秦川说:“我们都知道苏联军队通讯设备落后协同能力很差。是的,他们或许的确会让44集团军来补这个空隙,先不说他们能否及时赶到,就算他们赶到了……我们集中力量突破第44集团军的防线也不是难事!”

    会议室里的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他们与苏军作战已经有些年头了,知道苏军的确有这些毛病。

    “我还有一个问题!”亚当上校又说道:“我们知道,克里木半岛因为冰雪融化和春雨的问题,道路一直泥泞不堪,这会使机械化部队很难快速前进,如果被困……我们的主力部队就会被包围在狭窄的刻赤半岛内无法脱身,这会给我们集团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上校!”秦川回答:“这个问题……苏联人应该帮我们解决了!”

    “什么意思?”亚当上校疑惑的望着秦川。

    “我相信苏联人的这次进攻不是突然发起的,而是准备了一段时间!”

    “是的,当然!”亚当上校说:“他们当然计划好的!”

    “所以……”秦川说:“你认为他们会做什么准备呢?”

    亚当上校不由“哦”了一声,接着就明白秦川这话的意思了。

    “上尉是对的!”曼施泰因说:“为了能让坦克投入到前线,同时也为了能保证前线的补给,他们会在刻赤半岛上修路!”

    顿了下,曼施泰因就接着说道:“苏联人把三个集团军放在前面,内部数十公里只有一个集团军。只要我们速度足够快,攻击力足够强,就可以沿着他们的补给线一路进攻至刻赤港,我们可能都不需要补给,因为那就是苏联人的补给线,一路上都用不完的燃油、弹药和食物!”

    德军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他们当然不会拒绝这个计划,这正是他们一直都期待的闪电战,只是之前找不到发动闪电站的机会而已。

    “干得好,上尉!”曼施泰因对秦川点了点头:“很好的计划!你说得对,我们只想着挡住敌人的进攻,却没看到进攻的机会就在眼前。如果我们打不赢这场仗的话,那就是第11集团军和我……太无能了!”

    不知道是谁开始的,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只有秦川自己知道,这功劳其实不能算他的……史上的这一仗苏军也像现在这样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德军的防线左右两边不均衡,右翼也就是南面靠海部份是克里木半岛另一个重要的港口弗奥多西亚,所以这里由战斗力强的德第30军驻守。左翼由战斗力差的第42军驻守(注:德第42军主要由罗马尼亚部队组成)。

    于是,战斗自然而然的就发展成了:苏军在左翼势如破竹而在右翼却是寸步难行,两翼交错开来很快就形成了一个致命的空隙。

    如果苏军是由托尔布欣指挥,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出现,毕竟苏军有太多的兵力可以调动。

    但苏军的克里木方面军的指挥部却是由一个平庸的司令员(科兹洛夫),一个对军事一无所知却又霸道、频频插手干预的政委(梅赫利斯)和一个同样是毫无经验甚至可以说是梅赫利斯的跟屁虫参谋长(韦奇内)组成,于是悲剧无法避免。

第五百七十六章 山地师() 
    作战计划很快就在曼施泰因和一众军官手里完成。

    就像秦川想的那样,计划就是死守弗奥多西亚放弃弗拉季斯拉沃夫卡……也就是第30军寸土不让而第42军步步后撤,同时再把第11集团军里唯一的装甲师也就是第22装甲师调至弗奥多西亚做好突击准备。

    “上校!”会议后曼施泰因又把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叫到了办公室:“有件事我需要征求下你们的意见。”

    “尽管吩咐,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

    曼施泰因扫了秦川一眼,然后说道:“就像上尉说的那样,我们需要组织一支机动部队直插敌人腹地直至刻赤港。”

    闻言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就明白曼施泰因的意思了。

    果然,接着就听曼施泰因说道:“第一步兵团大量装备P43,这样的火力正是机动部队所需要的。你们知道,苏联人总是以数倍于我军的兵力朝我军冲锋,而机动部队又可能遭到来自前方和后方的进攻,所以……”

    曼施泰因说的这些当然是正确的,这支机动部队或者也可以说是穿插部队,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因为如果速度不快或者被敌人拦截的话……其结果就会被四面八方赶来的苏军包围接着就会被歼灭。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曼施泰因接着说道:“一旦突击失败,第11集团军将全军覆没,所以我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斯莱因上校没有迟疑,当即就应承了下来:“这是我们的职责,将军!”

    “不,问题恰恰出在这!”曼施泰因说着就给斯莱因上校递上一封电报,说道:“这是来自隆美尔将军的电报,第21装甲师被编入B集团军准备投入哈尔科夫战役,隆美尔将军命令你们马上归建!”

    斯莱因上校不由一愣,接着就回答道:“那么,将军……我们必须服从命令!”

    “是的,我知道!”曼施泰因说:“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你们有选择的权力,关于命令方面……我会与隆美尔将军沟通!”

    斯莱因上校把目光投往秦川。

    秦川想了想,就挺身回答道:“将军,鉴于目前第11集团军的形势以及克里米亚山脉主要分布在克里木半岛南部,我建议将军能请求一个山地师的增援!”

    秦川这话说的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一来刚才明明说的是第一步兵团是否愿意加入机动部队的问题,现在突然就说起山地师。

    二来,德军第11集团军明明计划乘势反攻,也就是基本不需要增援也不需要防御,秦川却在这时请求一个山地师的增援。

    不过曼施泰因又是何许人也,他当然明白秦川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山地师不是用来防御克里木山脉的,而是为进军高加索山脉做准备的。

    在这方面秦川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第一步兵团什么仗都能打,可以伞降可以登陆可以冲锋……但就是打不了山地战。

    应该说山地师也可以算是特种部队,原因是山地作战不是普通部队能胜任的……在平原地区行军一公里跟在山地上行军一公里是两回事,尤其是地势十分陡峭的高加索山脉,尤其高加索山脉几千米的海拔上头常年积雪,在上面作战那都要有攀登技能才行的。

    另一方面,希特勒想要攻占高加索的企图由来已久……其目的当然是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所以几年前就训练了一批专业的山地师。其中第1、第4山地师就编在南方集团军群的集团军里。另外还有罗马尼亚第1、第4山地师。

    它们的用处就不言而喻了,就是用来为夺取高加索山脉做准备的。

    秦川说的这个请求,实际上就是给曼施泰因一个很好的借口,一个从集团军借用一个山地师的借口。

    曼施泰因愣了一会儿,然后就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上尉,这个建议很好,更何况刻赤半岛东面也有许多山地,我们同样也需要山地师!”

    一听曼施泰因这话秦川就放心了……其实刻赤半岛东面那不能叫山地,只能算是丘陵,海拔最高只有190米的丘陵。

    走出指挥部后,斯莱因上校就说道:“你成功的说服了他,上尉!”

    “不,不是我说服了他!”秦川回答:“而是这次战斗非死即生,或者也可以说……按照我说的那个计划进行,第11集团军要么被苏联人全歼,要么就是包围苏联人取得空前巨大的胜利。而不管是哪一种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