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时间不在德军这一边,所以即便曼施泰因对刻赤防线有些无可以奈何,但还是制定了一个进攻计划。

    首先展开的当然是空战。

    在这方面曼施泰因布置得很成功,他估计苏军如果在坦克方面得到增援的话,那么在空中力量上肯定也有加强。

    于是,曼施泰因就先出动轰炸机,五十架BF109和FW190则躲在稍后一些的云层中埋伏。

    斯图卡轰炸机一上来重点就是冲着苏军的KV坦克一阵狂轰滥炸……这就是苏军将坦克摆在前线的失策之处,坦克那么大架一个玩意尤其是KV坦克还有一座高耸得吓人的炮塔,使它第一时间就会暴露在德军的视线之下。

    然后,曼施泰因就让通讯兵为飞机员指示这些坦克的位置……德军在协同方面做得很到位,或者也可以说是出于闪电战的需要,空、步之间的通讯和协同一直很紧密。

    KV坦克虽然正、侧面装甲都很厚,甚至对背面装甲德军也要用钨蕊穿甲弹在30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据说在列宁格勒战役的时候,有德军步兵冒着生命危险靠近KV坦克然后用两倍的炸药企图将其炸毁,结果它除了履带断了之外依旧安然无恙,吓得德军撒腿就跑。

    但就算这种KV坦克各面装甲怎么厚,顶部30MM的装甲厚度还是成为它的弱点,尤其斯图卡轰炸机是高速俯冲轰炸机,它在天空一个翻滚几乎是以九十度的大角度往下方俯冲……投下的炸弹即准确冲量又大得惊人,不说能轻松的击穿KV顶部装甲,就算不能击穿震都要把KV坦克里的苏军成员震死。

    于是豪无悬念的,几辆KV没能发挥一点作用就被炸成了一团火球,“斯图卡”轰炸机紧接着又朝其它能找得到的坦克、炮兵以及汽车下手。

    苏军当然不会任凭德军的轰炸机这样一辆又一辆的将其坦克摧毁,马上就叫来大批的“海鸥”战机前来支援。

    但这早就在曼施泰因的计划之中,远远望见苏军机群赶来时,德军轰炸机转身就脱离战场。

    如果科兹洛夫或是梅赫利斯是个聪明的指挥官的话,这时就该命令机群放弃追击改为轰炸、扫射德军然后返航。

    原因很简单,“海鸥”战机的最高时速442公里,德军“斯图卡”轰炸机最高时速410公里,两者时速差不多,等苏军机群追上“斯图卡”时只怕燃油都耗光没法返回了。

    但梅赫利斯却歇斯底里的大声命令着:“追上他们,把他们全都消灭掉!”

    梅赫利斯的脑海里只想着,如果这样下去回避战斗的话,那么德国轰炸机还不是来来回回的就能把防线的坦克全都消灭光了?!

    他没想到的是,德军之所以还有所顾忌,完全就是因为知道苏军还有数量不俗的空军,一旦这些空军被消灭掉的话,那么德军的轰炸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接着的空战就不用多说了:早就做好准备的德军五十架战机从云层中突然俯冲下来,然后就是一片猛烈的机枪声……一架架“海鸥”战机接二连三的冒着黑烟从空中栽了下来。

    德军的BF109和FW190战机的最大飞行时速分别是710公里和760公里,以这速度进攻时速只有442公里的“海鸥”战机那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空战中战机的速度极为重要,因为这意味着速度快的一方可以随意以任何姿态、方向攻击对方,而对方却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机舱里傻愣愣的看着目标一会儿在眼前猛然间又窜到后方了。

    空战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就是苏军大败,尽管苏军的战机有150架之多,但空战这东西不存在“以多打少”的问题……存在代差的战机往往是连对方的毛都没摸着就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这一回也是如此,一百五十架苏军战机能返回的就只有十八架,而且还都带着伤,德军就只有一架战机被流弹击伤驾驶员跳伞且被成功救回。

    曼施泰因对这场空战很满意,他进攻计划的第一阶段也就顺利完成了。

    接着,等“斯图卡”战机返回基地重新挂满炸弹再次飞到刻赤上空的时候,曼施泰因的第二阶段进攻就发动了。

    首先打去的就是一排排炮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炮弹大多都是从苏军那缴获的……德军是秉着先用苏军炮弹再用自己炮弹的原则,毕竟地毯式轰炸对精度要求不高,打缴获的炮弹也不觉得可惜。

    炮弹与“斯图卡”轰炸机的轰炸相结合,只打得苏军阵地一片片火光到处都是浓烟。

    接着,随着曼施泰因一声令下,步兵的冲锋就跟着往后延伸的炮火展开。

    这与德军之前的冲锋有些不同……往常基本都是坦克掩护着步兵冲锋。

    但是现在,在这种泥泞的战场上还这么做,那显然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步兵后跟一队队工兵,他们乘着步兵冲锋的时候就开始用石头、原木、沙袋等希望能为坦克填出一条进攻的道路。

    曼施泰因这种进攻的策略当然是正确的:

    步兵跟在炮火后发起进攻或许能突破敌人的防线,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工兵就会在后方步步为营的引导坦克前进并为下一次进攻做好准备。

    但这些似乎都是徒劳。

    在德军士兵逼近苏军防线五百米时苏军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在战场上到处乱飞,没有任何掩蔽物可以藏身的德军成片成片的倒下……虽然他们不时的趴在地上躲避子弹然后再突然跳起来朝前跃进,但还是无济于事,泥泞的地面使他们的战术动作就像新兵一样笨拙,泥地上不一会儿就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

    无奈之下,曼施泰因只得把他们撤回来。

    “上校!”想了想,曼施泰因就对斯莱因上校喊道:“我在想,第一步兵团的火力是否能压得住他们?”

    闻言秦川不由愣了,曼施泰因这家伙是要把第一步兵团派上这样的战场。

第五百八十四章 铺路坦克() 
    从某方面来说,曼施泰因的这个想法还是正确的……德军正处于危险之中必须尽快突破刻赤防线,否则苏军尤其是身后三个集团军的苏军就会慢慢恢复战斗力最后将德军包括曼施泰因、第一步兵团,当然还有秦川在内全部歼灭。

    因此,在这关键时刻就正是该用到第一步兵团的时候

    另一方面,第一步兵团似乎也的确适合打这样的仗……苏军士兵大多使用的是拉栓式步枪,在苏军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德军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只能一批批的倒在防线前。

    但第一步兵团手里却装备有大量的MP43,只要第一步兵团配合得好,两到三把MP43交替射击就能压制住敌方一挺机枪,敌人手里的拉栓式步枪就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即便是道路泥泞难以前行,第一步兵团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突破苏军防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可想而知,第一步兵团也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斯莱因上校也不愿意让第一步兵团承受这样的伤亡,于是就带着些犹豫说道:“将军……”

    “我知道,上校!”曼施泰因说:“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只能这么做!”

    说着曼施泰因看了看手表,接着说道:“离天黑还有五小时,天黑后你们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秦川当然知道,天色一黑就代表德空军就无法发挥作用了,然后苏军会乘着这时间再次补充坦克、兵力等,毕竟塔曼半岛与刻赤只隔着一道几公里宽的刻赤海峡,他们要做到这些并不困难。

    然后,明天的进攻就要重新来过甚至更加困难。

    想了想,秦川就问了声:“将军,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天黑之前能突破敌人防线就没问题是吗?”

    “可以这么说!”曼施泰因回答:“因为我们的空中力量会对刻赤海峡以及黑海实施封锁,我们前后的苏联人都无法得到补给!”

    “那么……”秦川说:“我建议我们等到天黑前发起进攻!”

    “那有什么区别吗,上尉?”曼施泰因有些不悦的反问。

    秦川理解曼施泰因的态度,战场上往往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有可能尽早取得胜利的话就应该当机立断。

    但秦川却另有想法。

    “有区别,将军!”秦川回答:“因为到了傍晚,我们的坦克就可以朝敌人防线推进了,到时我们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突破防线,即便这其间有什么意外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

    “你的意思是用工兵填路?”曼施泰因说:“可是你也看见了,敌人不会让我们这么做的!”

    “不,将军!”秦川回答:“当然不是让工兵填路!”

    “那是什么?”曼施泰因疑惑的望向秦川。

    “将军!”秦川靠近了曼施泰因一些,然后说道:“我们的坦克无法前进是因为道路泥泞,是吗?”

    “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上尉?”曼施泰因眼里露出几分愤怒,他显然有些失去了耐心。

    “抱歉,将军!”秦川回答:“因为这就是重点所在,如果我们不断的把原木塞到坦克履带下呢?”

    曼施泰因不由一愣,然后笑了起来:“我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上尉……你不认为这个办法很蠢吗?原木会滚动,坦克上它上面根本无法控制,坦克甚至还会带着原木到处乱跑……”

    “不,将军!”秦川说:“我们可以把原木用钢索串在一起,坦克履带一辗,就会因为重力的原因将原木辗进泥地里。换句话说,就是在地面快速铺设一条坦克可以通过的通道……事实上,不只是一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能会有很多条!”

    “你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上尉!”曼施泰因反对道:“如果按你说的这样做,也就是把原木用钢索串上连在一起的话,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它铺到阵地上去?敌人能容许我们这么做吗?”

    “我们用坦克铺!”秦川回答。

    “可是坦克根本就开不上去,上尉!”曼施泰因强忍着自己的怒气,如果不是因为秦川之前的建议都很有用而且还立过功的话,只怕曼施泰因直接就结束这段对话了。

    秦川也不解释,他从斯莱因上校那拿过本子和笔,一边画一边向曼施泰因解释道:“将军,有些事其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困难,只需要我们对它们做一些小改动,然后……”

    说着,秦川又添了几笔,就把笔记本递了上去。

    曼施泰因接过笔记本瞥了一眼,然后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他又仔细看了看草图,然后就点头说道:“好主意,上尉,这简直就是为我们现在的状况量身打造的。”

    顿了下,曼施泰因就带着歉意对秦川说道:“我应该对你说抱歉,上尉!我以为你是在为逃避战斗寻找借口!”

    “你不需要抱歉,将军!”秦川回答:“因为你猜得对,我的确是为了逃避战斗!”

    曼施泰因倒没想到秦川会这么回答,他看了秦川一眼,然后与秦川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他们都明白一点,如果能以更小的伤亡打赢这场仗,为什么又要像苏联人那样呢?

    斯莱因上校疑惑不解的问了声:“我能知道是什么吗?”

    “当然,上校!”曼施泰因把笔记本递了过去。

    斯莱因上校接过笔记本一看,草图上依稀画着一辆坦克……之所以说“依稀”,是因为那辆所谓的坦克只是一个歪歪扭扭的两个长方形,能认出坦克的唯一特征就是下方丑得令人发笑的负重轮。

    这辆坦克有些奇怪,上方顶着一个滚筒,然后串成一串的圆木就会从身后的汽车里源源不断的从滚筒上往坦克前方滚……

    “的确是个好主意!”斯莱因上校看着不由大叫起来:“这样一来,坦克走到哪里就会把圆木铺哪里,只要我们准备足够多的圆木串……它实际上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第五百八十五章 铺路坦克() 
    坦克铺路车其实也是美国佬发明的玩意,他们是在诺曼底登陆时用上的……诺曼底海滩十分松软无法承受坦克的重量,为了能让坦克顺利登陆为步兵提供火力和掩护,美国人就发明这种可以一边铺路一边前进的铺路坦克。

    它的结构很简单,就是在坦克顶部、前部加上一个类似传送带一样的东西,不断的从后方将用钢丝串在一起的铺路物传送到前方然后用履带压实,眨眼间就可以为坦克铺设出一条通道。

    区别只是……美国佬折腾出的这种铺路坦克比较高大上一些,他们用的铺路物资是钢板。

    显然,这会儿让德军去找钢板并将它们用铁丝串在一块难度太大了,一方面是没材料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德军构筑的防线距离苏军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