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就不同了,这一次剑指斯大林格勒那是整个南方集团军的问题,霍特向冯。博克元帅一汇报,马上就集合了整个南方集团军所有的能量进行改装。

    另一方面,则是这次进攻战苏联一方根本就没想到会败得这么惨、这么快……事实上,苏联原本还是占优势的一方,也就是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他们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和更多的资源,于是想当然的就以为已经到了反攻的时候。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许多工厂和物资根本就来不及撤走……这与莫斯科保卫战不同,莫斯科保卫战时,苏军是有计划的撤退,一边撤退一边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于是德军虽然沿途占领大片的土地但能得到的就只是一些废墟。

    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完全相反了,甚至苏军为了能够为前线进攻的部队提供充足的补给还有意思的将部份工业和物资前移。

    于是德军所获颇丰,外高加索的工厂和油田就不用说了,顿河下游的平原一带也缴获了许多食品厂、钢铁厂等等。

    钢铁厂第一时间就被利用起来。

    隆美尔亲自负责这个项目,他甚至还紧急联系了曼施泰因从第11集团军调来了那些在刻赤半岛制作过铺路坦克的技术人员……这种做法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改装过,所以很清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或是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比如这回技术人员就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改进,将铺路设备前置也就是放在坦克的前方,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简化铺路设备的运输空间从而减少故障。

    原理不变,有所改变的就是将刻赤港用的原木变成了钢板。

    与原木相比钢板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原木不够坚固容易断裂、体积庞大铺路困难,大小不一制作麻烦等等。

    钢板制作起来就简单了,钢铁厂流水线上要多少宽度、长度只需要告诉工人,没过多久成批的规模完全一致的钢板就一车车的出来了。

    当然,因为担心泥泞潮湿会打滑的问题,这些钢板上都印有能增大磨擦力的条绞。

    之后再将这些钢板用钢丝一块块的串在一起,加上一个外置滚动轴输送也就完成了。

    两天后,二十辆由“三号”坦克改装的铺路坦克就运到了第21装甲师的手里……这是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主攻任务肯定是落在了第21装甲师手里。

    当天傍晚,第21装甲师的防区就与第24装甲师换防。

    这是很正常的,第四装甲集团军总共有三个装甲师,他们总是让一个装甲师在二线休整,然后隔几天时间就与前线的装甲师替换,这样可以轮番休息以保持战斗力和士气。

    所以,苏军方向就算看到这情况也不会怀疑什么,就算会怀疑也以为德国人是准备再次用装甲部队沿原路线进攻……通常新换上一支部队后都会组织一次小规模的进攻。

    这一点他们猜对了,德军的确要进攻,只不过主攻方向不再是右翼。

    第21装甲师从前线下来就撤到了防线三公里后的一个村庄。

    这个不知名的村庄的苏联百姓已经被苏联人全部迁往斯大林格勒了……苏联需要大量的人员在斯大林格勒周围构筑防御工事,所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劳动力。

    第21装甲师就在这里进行了必要的休整,坦克加满油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坦克乘员下发水和食物后就受命抓紧时间休息。

    后勤处得到了一个装备清单,那是这场战斗所需要的弹药,他们要按照清单到三十七公里外的齐姆良斯卡亚将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并一批批的送往前线。

    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之前分配给第21装甲师的罗马尼亚第20步兵师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不轻松,因为德军刚占领的地域到处都是苏军的散兵,他们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偷袭德军的后勤补给部队,但用一个步兵师尽管是战斗力低下的罗马尼亚步兵师来完成,还是绰绰有余。

    “进攻时间定在凌晨五点!”斯特莱克将军在会议室里对军官们说道:“我们沿着顿河往前推进,第297步兵师和第371步兵师会紧跟其后为我们提供掩护。一旦进攻开始,我们就不能停下,一路占领顿河沿岸的港口,卡拉奇,韦尔佳奇,然后往右突进到叶尔佐夫卡地域,直到看到伏尔加河,明白吗?”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与会的所有军官都目瞪口呆,要知道突进到韦尔佳奇就有一百公里,然后从左往右突进到伏尔加河又有一百公里……全程两百公里的路程,而且全是敌后,任何一点出了问题比如后续步兵没能跟上,都会使第21装甲师被包围。

    “我们怎么保障自己的补给线?”第五装甲团团长奥尔布里奇上校问。

    “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斯特莱克将军回答:“因为……一旦我们沿着顿河占领了港口,那么保卢斯将军的第6集团军就可以轻松渡过顿河与我们会师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战略欺骗() 
    半夜十一点,第21装甲师的士兵们就被一个接一个的叫醒……本来应该是要用哨子的,但第21装甲师的这次行动尽量保持低调,尽管坦克发动机的声音无法掩饰。

    经过二十分钟的准备后,装甲师的坦克部队就在前头工兵荧光灯的指引下出发了。

    部队在黑暗中先是往西向行驶,然后再往北,经过了五小时的行军,在凌晨四点到达了预定区域也就是第297步兵师的防区。

    这里,第297步兵师已事先为第21装甲师的到来做了些准备,比如铺设了一条坦克可以通行的路直达他们的阵地……坦克通行的公路与汽车通行的路在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坦克要比汽车重几倍决定的。

    当然,准备工作还不只这些,德军在此之前还对苏军做了些战略欺骗。

    首先是对苏军正面防线展开的炮击和进攻。

    主攻方向当然是右翼的两个装甲师。

    在苏军紧张的做出反应时,位于侧翼顿河防线一带突然就炮声大作,甚至还有许多战机借着照明弹对卡拉奇港实施轰炸。

    苏第62集团军洛帕京中将见这形势不由大吃一惊,因为他一度怀疑德国人会从侧翼也就是顿河强渡,因为他已经侦察到了德军第6集团军主力正在顿河对岸集结。

    “南面的进攻是敌人的战略欺骗!”洛帕京中将第一时间就做出这样的判断:“他们在顿河方向的进攻才是真的!”

    “洛帕京同志!”政委舒米耶茨看了看时间,对此表示怀疑:“现在是凌晨四点,还有一小时时间就天亮了,德国人在这时候发起强渡作战似乎并不合适!”

    舒米耶茨说的没错,渡河作战最适合的应该是在夜里,如果是在白天的话,德军用于渡河的船只会在宽阔的河面上一览无疑。另一方面,则是德军士兵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会通过武装泅渡等战术事先混过一些小部队渗透进德军的岸防部队,素质较差的苏军在这种战术下就很容易出现混乱使德军有隙可乘。

    苏军在顿河下游的渡河战斗中已经吃过亏。

    “他们或许认为能在一小时内就能成功渡河!”洛帕京回答:“我们不能有任何疏忽,德国人一向都会出人意料!”

    这一点洛帕京倒是说对了,德军的战术千变万化,与之相比苏军的战术就显得呆板、单一。

    只不过洛帕京没想到的是,他再一次被德军这种“千变万化”的战术给欺骗了。

    洛帕京在第一时间就把原本部署在南面防线的坦克第169旅调往卡拉奇方向……这是苏军在顿河河岸唯一能挡住德军第21装甲师的部队。

    凌晨4点45分,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

    日出时间是计算好的,这也是德军将进攻时间定在凌晨五点的原因。

    对于德军来说,他们拥有制空权,如果在左翼以装甲部队的优势进攻敌人的防线的话,那么也更适合在白天。

    另一方面,又不能让苏军发现德军有大量的装甲部队转移到了左翼而使他们有所准备。

    于是,最适合的进攻时间就是在黎明天色放亮这一刻。

    随着突突几声,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就冉冉升上天空,霎时就炮声大作,十余架轰炸机和侦察机也越过第21装甲带着啸声飞向苏军方向……轰炸机是用于轰炸苏军有可能存在的炮兵或是坦克,侦察机一方面是为炮兵较正弹道另一方面也是侦察苏军的防御情况并向德军汇报成为德指挥官掌控战局的依据。

    这就是拥有制空权的好处,它总是能在战场上了解更多的情况使陆军做好应对准备或是先一步打击重点目标,它们就像陆军战斗力的倍增器,而失去制空权的苏军就难免有些像无头苍蝇搞不清状况。这也是苏军在战场上总是被兵力更少的德军击败的原因之一。

    炮击进行了十分钟……德军不能进行太长时间的轰炸,因为正如之前所说的,德军从一开始在补给和兵员补充的速度上说不如苏军,这是由德军的后勤补给线长且苏联铁路、公路状况差等原因绝定,所以德军总是需要仔细打算好自己的每一点弹药。

    比如现在,德军就要考虑到不远的将来对斯大林格勒展开的进攻。

    斯特莱克将军一挥手,德军坦克乘员就接二连三的启动了坦克,然后一辆辆坦克就从隐蔽的树林中开了出来,偶尔还将几棵小腿粗的白桦树撞倒,发出刺耳的咯嚓声,披在坦克上的伪装网也被士兵们用最快的速度扯掉。

    对面的苏军看到这一幕就懵了。

    一名大尉在接到报告后从指挥部里钻了出来,趴在战壕前用望远镜朝对面望了望,然后赶忙对身边的通讯员说道:“马上接指挥部!”

    “是,大尉同志!”

    指挥部接通后,大尉就在炮声中用吼叫的音量向苏第35步兵师师长汇报:“格罗托夫同志,我是一团,敌人大批坦克朝我防线进攻,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注:团长一般由少校担任,但在军官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军衔会逐渐降低,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时甚至发生士兵能生存几天就升任营长的情况)

    “坦克?”格罗托夫少将疑惑的问:“你们防线怎么会出现敌人坦克?它们怎么过来?难道德国人已经把路修到你们防线前了吗?”

    大尉这时才意识到自己阵地前的泥泞的确不适合坦克冲锋,于是带着疑惑的他抓着话筒缓缓将脑袋伸出去查看。

    看到的一幕使大尉大吃一惊:“格罗托夫同志,他们有一种坦克,一边前进一边往地上铺设钢板,距离我们防线只有八百多米了!”

    格罗托夫闻言不由张了嘴巴,他听说过德国人用这种方法进攻,那就是不久前刻赤港被攻陷时的情况,但他没想到德国人会将这种方法用到他的部队身上。

    “不管用什么方法!”格罗托夫大叫:“一定要挡住它们,就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明白吗?”

    “是,格罗托夫同志!”大尉应了声,然后就意识到,对他们来说……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第六百四十章 防线() 
    发动机“隆隆”作响,履带辗在钢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让人感到骨头阵阵发痒的尖锐的刺耳声。

    秦川与一众士兵紧跟在坦克后朝苏军阵地缓缓推进,炮弹在前方一阵阵炸开,那是在后头为他们提供火力掩护的步兵所提供的迫击炮火力……迫击炮相对于远程火炮来说更容易协同,因为炮手就在不远的后方观察着装甲部队,然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将炮弹往前层层推进。

    不久苏军就开始还击了。

    但不出秦川的意料之外,面前的这支苏军步兵缺乏反坦克装备,因为从对面飞来的都是子弹和迫击炮炮弹。

    不过当然,这些东西无法给坦克造成多大的损伤,坦克依旧以时速十公里左右的速度朝前推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如果是在其它时候,苏军应该从战壕里翻出来成批的逃跑了,但现在却并非如此。

    秦川知道他们这是为了什么……第227号命令,不准后退一步。

    其实,更确切的说是斯大林亲自飞到斯大林格勒做了某方面的动员,也就是“惩戒营”和“阻截队”更具有威摄力……命令毕竟只是一道命令,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苏联军队军纪涣散,不服从命令的事常有发生,时间一久相当一部份士兵不太把命令放在心上。

    但是“惩戒营”,这就是一种具体措施了。

    每个士兵在心里都会做这样一番考虑:与其被安排到惩戒营里带着耻辱甚至是给家人的耻辱送命,还不如作为一名英雄英勇的战死。

    所以,就算他们心里害怕到极点,纵使他们百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