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万岁!”

    “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

    ……

    秦川等人就是在苏军士兵的欢呼声排着队走进了斯大林格勒工业区。

    斯大林格勒。

    秦川在踏进这座城市时心下不由一阵感慨,历史上这座城市即将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绞肉机,被派进这座城市里的士兵平均寿命只有三天……成批成批的人涌进来又成批成批的成为尸体,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他们所知道的就只有两件事:活着,杀死敌人。

    而现在,自己却如此轻松的走进这座城市,甚至深入它的腹地。

    看了看周围对他们欢呼挥手的军民们,秦川和德军士兵们也带着灿烂的微笑挺着胸膛朝他们挥手。

    苏联人想要识破这支队伍是不是真的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这情况上报给指挥部,指挥部发个电报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电话线全被德军切断只能发电报),一验证很快就知道苏军有没有部队突破德军防线抵达斯大林格勒了。

    但这说简单也不简单,原因一方面是苏军电台很少,整个斯大林格勒能用的电台只有两部……第62集团军一部,第64集团军一部。

    另一方面,则是坦克第7军第3旅的确在朝北部防线进攻,黑暗中谁又知道是不是真有一支部队碰巧杀进了斯大林格勒。

    所以,秦川并不担心这一点,等他们调查完了,只怕第一步兵团也已经完成任务了。

    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顺利。

    正在第一步兵团沿着街道一路往“红色街垒”火炮厂前进的时候,一辆美制吉普车就开到队伍前头拦住了去路。

    吉普车上跳下了一名大尉,冲着队伍喊道:“你们的指挥官是谁?”

    一名“苏联少校”迎了上去,用熟练的俄语回答道:“我们的指挥官是戈罗涅夫上校,他应该在队伍的后头!”

    “你们现在归第62集团军指挥了!”大尉说道:“洛帕京同志命令你们在硅酸盐新村驻扎并等候命令!”

    “好的,大尉同志!”少校应了声然后望了望同样是少校军衔的秦川。

    秦川花了一点时间回忆了下来此之前记下的地图,知道这个硅酸盐新村的方向偏离了第一目标也就是“红色街垒”火炮厂的方向。

    不仅如此,秦川还知道所谓“某某新村”原本是密集的工人宿舍区,但是在现在这种非常时刻……职工宿舍早已不是职工宿舍了,它们已经堆上了沙袋改装成了一个个碉堡,职工也分发到了步枪和手榴弹被武装起来。

    如果第一步兵团进入这个所谓的“硅酸盐新村”的话,只怕就会深陷泥潭很难再从里头出来了。

    于是秦川给身边的几名士兵打了个眼色,几个人就迎上了那名大尉和吉普上的司机。

    看看四下没有多少人注意,突然就捂住他们的嘴巴然后一把军刺就扎进了他们的胸膛,最后再将尸体搬到吉普车用帆布盖上,一名德军士兵跳上吉普车将其发动了跟在队伍中继续前进……这么做并不是要缴获这辆吉普车,而是担心将吉普车留在原地会让其它人发现其中的尸体。

    所有的动作都在一分钟内完成,那几名士兵是勃兰登堡分队的人,从他们的手法就看出经过专业训练,就连地上的鲜血也都被他们用泥土履盖上,可以说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但正所谓百密一疏,他们没有发现旁边楼房的天台上有一名瞻仰“援军”风采的百姓正吃惊的看着这一幕。

第六百六十二章 洛帕京() 
    然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由目击者告诉一名苏军哨兵,苏军哨兵将半信半疑的将这件事向上级汇报,然后一级级的往上报告到第62集团军司令洛帕京中将那里。

    洛帕京中将听到这个情报不由吃了一惊,但他也无法确定这是个别事件还是一个大阴谋,他第一时间就问着参谋:“德罗耶夫大尉呢?”

    德罗耶夫大尉就是那个洛帕京派去迎接“援兵”的那名苏联军官。

    “不知道,洛帕京同志!”参谋回答。

    苏联人的通讯状况决定了他们的反应速度较为迟钝,比如现在,如果德罗耶夫大尉带有步话机并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络,那么现在早就该发现问题了。

    但德罗耶夫大尉并没有装备步话机,所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联系不上还是像情报里描绘的那样被一些奸细给杀了。

    接着,洛帕京看了看地图就下令道:“打电话通知沿路关卡,把这支援军拦下来,命令他们原地待命接受检查!”

    “是,洛帕京同志!”参谋应了声。

    洛帕京这个决定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他以为这可能只是少量装扮成苏联士兵的德国人混在其中干的这事……这对于苏联军队来说已经不稀奇了,德国勃兰登堡部队常常这样混进来窃取情报,即便是斯大林格勒也不例外。

    因为这个错误的判断,洛帕京就以为只要将部队拦下来并进行搜查就可以了。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与往常不一样,这次混进来的不是一支小部队,其目的也不是套情报,而是进行一次类似特种作战的突击。

    应该说,洛帕京错失了一次机会。

    如果他能准确的判断这一点的话,然后不动声色的调集部队在“援军”前方设下埋伏,那第1步兵团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只可惜洛帕京没有这样的智慧。

    幸好洛帕京没有这样的智慧,否则第1步兵团就将会是被斯大林格勒这个绞肉机绞碎的第一块肉了,而且还会被绞得连渣都没剩下。

    接到电话的是苏军少尉挺身连连应答,不久就看到电话里描述的“援军”的坦克“隆隆”的开了上来。

    少尉放下电话走上前,举手将队伍拦了下来。

    “嘿,你们不允许通过这里!”少尉说:“上级命令你们原地待命等待检查!”

    “发生什么事了?”

    “我不知道!”少尉回答:“总之你们就在这呆着!”

    秦川知道事情可能露了马脚了,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的错,但总之就是瞒不下去了,于是当机立断,下令道:“打!”

    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少尉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打成了筛子,哨卡里的几个苏军士兵慌忙举起枪,但一排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已经抛到了他们的脚下……随着一片轰响,十余名苏军士兵就被炸上了天。

    还有几个机灵的翻身躲到了沙袋后方躲过了手榴弹的爆炸,但这却不会有什么用,因为下一秒坦克“隆隆”的开了上去将沙袋和躲在其后的苏军士兵一起辗得粉碎。

    “沿着这条街前进!”秦川下令道:“一直到伏尔加河,右方就是‘红色街垒’火炮厂,左方就是拖拉机厂!”

    “是,少校!”德军士兵一边应声一边取出白毛巾为自己左臂绑上白毛巾……这是为了避免在黑暗中无法识别敌我。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套暗语,一方问“斯大林万岁”,另一方就答:“红色街垒”。这样既不会让苏联军队怀疑又能有效的辩别敌我。因为对方如果是苏联人的话,当然也会回答“斯大林万岁”而不是其它答案。

    部队按照计划分成以营为单位分成三个部份前进,每个部份都有三到四辆坦克做掩护。

    这么做是为了能展开兵力发起更有效的冲击,不致于某个街道被敌人用火力封锁后就无法前进了。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因为在之后的战斗中就有几辆坦克从拖拉机厂开了出来堵死了一条街……这些坦克是刚刚从拖拉机厂里生产出来的,驾驶它们的甚至都是工厂里的工人。

    由此也可知苏联工人阶级的觉悟还是很高的,通常在这时候他们都应该逃走了,但他们却会主动开着坦克迎战。

    但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德军坦克没过多久就从另一条街绕了过来,照着它们的侧面就是一阵猛轰……

    苏联工人驾驶的坦克一是专业技能不足,另一个则是他们根本就无法分辩敌我,毕竟双方用的都是T34坦克。

    但这个对德军却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在坦克的炮管、车身以及天线这些醒目的位置都绑上了一块红布。

    再加上苏联工人驾驶的坦克没有步兵协同,于是没几下就被打成了一堆废铁。

    消息传到了洛帕京那里,他不由大吃一惊。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混进来的不是一小部份而是一整支部队。

    接着洛帕京很快就明白了这支部队混进来的意图……工厂。

    “快,马上向工厂区派出援兵!”洛帕京下令:“同时命令沿途关卡,一定要把这些可恶的德国人挡住,不惜一切代价!”

    “是,洛帕京同志!”参谋们霎时就忙成了一团,下命令的下命令,调部队的调部队。

    但这时才做这些已经太迟了。

    斯大林格勒兵力不足,兵力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能将部队主力分布在外围。

    这原本当然没有问题,外围由部队防御,城区则由百姓构筑防御工事,甚至将百姓武装起来。

    然后,当德国人进攻时,外围部队就可以层层防御沿着百姓构筑的工事一步步后退。

    但现在这些德军却是一上来就打到了内部,而且还深入腹地两公里有余……(注:斯大林格勒大致是个长方形,长40公里、宽5公里)

    这样一来,洛帕京手里甚至都没有部队能及时的向工厂派出援兵。最后洛帕京只能将自己的警卫连都派了上去。

第六百六十三章 燃烧的工厂() 
    警卫连派上来当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一百多人,而且警卫连的战斗力还不怎么样。

    这与警卫连的工作性质有关。

    就像之前所说的,作战部队讲究的是协同、掩护然后杀伤敌人,而警卫连的任务则是不管整个战场态势只讲究保护首长。

    所以,长期担任警卫任务的部队已基本把战术动作和要领都忘光了。

    真正起作用的倒是那些工厂里的工人……此时的他们都有配发步枪,这些步枪平时就放在想有枪械室里,在工作间隙时就会有教官为他们讲解枪械的保养、使用以及射击。

    事实上不只是工人,整个斯大林格勒的百姓几乎都在进行着这样的训练。

    这些工人如果从战斗力角度来说当然无法与德军相比,他们的优势就是熟悉地形而且人数众多。

    这在秦川等人攻进“红色街垒”火炮厂后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了。

    初时的进攻还十分顺利,工厂外围的围墙对于德军来说形同虚设,坦克“隆隆”的开了上去几下就将它撞倒在地,进入厂区后就调整炮口“轰”的一声朝厂房打去了一发炮弹,厂房内立时就爆起了一片火光。

    德军士兵则从围墙的缺口处冲了进去,猫着腰借着火光往前冲。

    黑暗中很快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枪声,秦川不由皱了皱眉头,原本他以为在工厂不会遇到什么抵抗,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很快秦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几个德军士兵已押过来了几名俘虏,这些俘虏不是士兵,他们穿着工厂的工作服,但身上却挂着子弹袋。

    “少校!”德军士兵报告道:“工人手里有枪,我们遭到了工人武装的抵抗!”

    如果说,这是一场白天的作战,武装工人或许还无法给德军造成这么大的困扰。毕竟双方的素质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这时却是在夜里,苏联工人对地形的熟悉就占了很大的便宜,他们时而从这里钻出来时而从那里钻出来,冷不防的就朝德军打上几枪。

    不过这当然无法阻止德军对工厂的进攻……德军是来炸毁工厂而不是来占领它的。

    后者就有必要与敌人一间房一间房的争夺,前者则只需要想办法将其摧毁,显然会容易得多。

    一队德军从工人口中逼问出了燃油仓库……这时代的机器大多使用燃油而不是电力,这是由发电厂大多还是依靠水力发电决定的。

    (注:此时还没有核电站,苏联的水力发电又有很严重的季节性,一到冬天结冻时间就无法发电)

    接着,德军士兵就将这一桶桶燃油从仓库里推了出来,然后打开了盖倾倒在厂房外,地下部份的厂房也同样不放过,在入口处用燃油一桶一桶的灌,甚至还将整桶的燃油都推了进去。

    最后时刻,一名勃兰登堡分队的德军士兵用小喇叭朝厂房里叫道:“工人同志们,只要你们放下枪出来投降,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甚至可以走出去逃离我们的视线!”

    这名德军士兵没有说谎,他们其实对这些拿着步枪的工人没什么兴趣,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并没有把这些工人当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