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方面来说,之前康拉德的担心还是正确的,在防空火力下直升机还是太脆弱了。

    但直升机这玩意玩的就是以快打慢,比如此时所有突击成员都已经成功登陆,同时十架直升机还有八架能成功逃离并回到基地,它们甚至在离开前还用机身上的机枪冲着沿途能发现的苏军士兵一阵疯狂的扫射。

    所以,这已经可以算是一次很成功的登陆。

    接着有麻烦的就是苏军了……登陆到沙洲的两百名德军精锐将会是苏军的噩梦,尤其这里还是沙洲,其它苏军也就是在伏尔加河东岸的东南方面军即便是接到了险情一时半会也无法增援。

    根本不需要秦川指挥,战斗几乎就在秦川等人双脚着地的那一刻就进入了白热化,因为他们直接空降进了苏军的高炮阵地。

    苏军士兵此时甚至都没意识到敌人已经在地面甚至就在自己身边,高炮部队的苏军还是习惯性的进入炮位然后紧张兮兮的瞄向空中……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受的训练就是这个,同时他们也清楚这是沙洲,敌人不可能一开打就进入这腹地,所以对地面根本就没有防备,尤其是他们才刚睡醒且天色还没大亮。

    这让德军士兵都有些匪夷所思。

    但想是一回事,手里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扳机一扣就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决掉视线中所有可以看到的目标。

    这战斗将其视为是一场屠杀也不为过,这些苏军炮兵几乎可以说是手无寸铁……确切的说他们不能说是手无寸铁,他们手里操作的是高射机枪是高射炮,而且这些高射机枪严格来说还是可以调低射界与德军士兵对抗的。

    (注:二战苏军的高炮大多是M1939式37MM高炮,其高低射界为…5度至85度)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没时间调整,德军士兵就像是闯入羊群的狼似的在其中见人就杀,一时间高炮阵地中到处都是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惨叫声。

    秦川扣动扳机将两名躲在高炮后正要将手榴弹甩出的苏军士兵击毙……苏军37MM高炮一个炮班有八人,这个高炮班的八人算是配合密切的,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让两名队员不断的往外抛手榴弹激起烟尘或者也可以说是暂时阻止德军进攻,而其它人就乘着这时间调整着高射炮转向德军。

    如果他们成功的话会发生什么就不用想了。

    秦川相信,即便是德军与苏军混战在一起,这些苏军依旧会不分敌我的开火……一般情况下苏军是不会有“投鼠忌器”这种说法。

    事实上,这也是突击队先攻击苏军的高炮部队而不是榴炮部队的原因之一,在这种近身作战的情况下,对德军威胁更大的是可以平射而且射速很快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而不是大口径榴弹炮。

    秦川当然不会让他们成功。

    然后,在秦川狙击枪的掩护下,维尔纳和凯勒踩着“Z”字形脚步十分灵活的一左一右包抄上去,几声枪响就将他们全部解决掉了。

    稍远处,有几门高射机枪已经被架平了冲着这个方向一阵猛扫,但这同样也无济于事……一发反步兵火箭弹带着尖啸声射出,枪声很快就停了下来,取而代之是苏军一片惨叫。

    几发炮弹在德军附近炸开,那是苏军榴弹炮部队干的好事,这又一次证明了苏军在敌我混杂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无差别攻击。

    事实上,苏军的这种做法还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军不是这么做而是拿起武器比如步枪、手枪抵抗的话,最终他们毫无疑问的都会死在德军手里,尽管他们的兵力要比德军多得多。

    但他们如果能组织起更多火炮朝敌人方向一阵乱轰……那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然而,这依旧无法改变什么。

    因为德军除了空投下来的突击队外还有制空权。

    盘旋在空中的德战机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威胁,当即就有几架“斯图卡”轰炸机俯冲下来将炸弹投进了苏军的炮兵阵地,接着又有六架BF战机冲着下方一阵疯狂的扫射,打得苏军炮兵一片狼籍抱着头四处乱躲,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接着,德军突击队已解决完了高炮部队冲进了榴炮部队,毫无疑问的又是另一场屠杀。

    战斗在半小时内就全面结束。

    之所以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更多的是因为沙洲的面积较大需要清理的区域较多而不是苏军的抵抗。

    事实上,苏军的抵抗几乎在十分钟后就已经全面崩溃了。

    虽然苏军数倍于德军,确切的说是七倍有余……苏军总兵力约有1500人,而德军只有200人。

    但德军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说,展开的还是空地一体再加上MP43这种类似现代化特种作战的进攻,脆弱苏军炮兵当然无法抵挡。

    德军士兵们没来及统计战果,因为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好沙洲的防御工作。

    事后估计,这场战斗中至少有八百名苏军伤亡,一百多名俘虏……俘虏这么少的原因是德军不愿意抓俘虏,因为这些俘虏很有可能还会成为他们的麻烦。

    另外还有五百余名苏军则是会游泳的,他们跳进了伏尔加河逃到了东岸。

    各个方向报告“安全”之后,秦川就通过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成功夺取沙洲!”

    指挥部霎时就发出一片欢呼。

第七百零六章 开始() 
    克雷洛夫得到沙洲失守的情报时就马上向崔可夫报告。

    “崔可夫同志!”克雷洛夫说:“沙洲失守!”

    正看着地图的崔可夫只是嗯了一声然后随意点了点头,他的防区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根本就没有沙洲,所以他想当然的以为是第64集团军或是东南集团军防守部位的沙洲失守,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在进攻第64集团军的同时还几次试图渡过伏尔加河,不过都没有成功。

    顿了下,崔可夫就将目光移到伏尔加河下游,然后问了声:“在哪?”

    克雷洛夫在地图上指了一个点,崔可夫吃惊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确定没有搞错吗,克雷洛夫同志?这是在我们腹地的沙洲!”

    克雷洛夫很确定的点了点头:“我确认过了,崔可夫同志!”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崔可夫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就在今天早晨!”

    “可是现在才刚刚天亮!”

    “是的!”克雷洛夫回答:“他们就是趁着天亮的那一刻发起进攻,然后就占领了那里……”

    “可是他们怎么进攻?”崔可夫说:“这个沙洲几乎就在我们的包围之中,他们难道是飞进去的?”

    “崔可夫同志!”克雷洛夫艰难的回答:“他们的确是飞进去的,据幸存的士兵报告……德国人有了一种奇怪的飞机,他们可以在空中悬停,然后敌人就从悬停的飞机沿着绳索滑下。虽然他们兵力不多,大慨只有两百人,但是你知道的,崔可夫同志,我们在沙洲上的都是筑垒地域、工兵和炮兵……”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细说了。

    崔可夫脸色苍白,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沙洲就是另外一个马马耶夫岗,确切的说,沙洲可以发挥对中央渡口乃至整个斯大林格勒更有效的封锁。

    果然,下一秒各种情报就从参谋那传了过来:

    “中央渡口遭到敌人精确炮火打击,损失惨重!”

    “运输船队遭到敌人轰炸,三艘船被炸沉!”

    ……

    想了想,崔可夫就将电话打到了东南方面军指挥部。

    此时在东南方面军指挥大局的叶廖缅科也忙成了一团,所以参谋就把电话交给了政委赫鲁晓夫。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崔可夫同志!”赫鲁晓夫接过电话不等崔可夫说话,就抢先说道:“我们知道沙洲对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你们放心,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赫鲁晓夫对此很有信心,因为他从苏军幸存者……确切的说不是幸存者,而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懦夫,苏联的耻辱,尤其是赫鲁晓夫知道进攻沙洲的德国人只有两百人的时候。

    “你们的人数是敌人的七倍!”赫鲁晓夫怒气冲冲的对那些一个个像落汤鸡似的苏军士兵骂道:“甚至你们这些逃回来的人都比德国人多,你们只需要拿起武器并勇敢的朝德国人发起冲锋,他们就不堪一击,但你们却选择了逃跑,任由德国人占领沙洲在我们和斯大林格勒中间打下一枚钉子!”

    怒不可遏的赫鲁晓夫毫不留情的把这些士兵全都编入了惩戒营。

    其实客观的分析这个问题,赫鲁晓夫的说法和做法是不公平的:这件事应该说士兵们没多大的错,炮兵没有步战训练更别说实战经验了,他们甚至连装备都不足,对抗的却是武装到牙齿的德军,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像赫鲁晓夫说的“只要勇敢的发起冲锋就能击溃敌人”的这种说法,这明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更多的是苏联高层指挥及情报方面的失误……德军发起这样的进攻其实是有迹可寻的,毕竟这是在苏联,到处都是苏联百姓会向苏军汇报情况,而德军的“龙式”直升机又在顿河一带训练了一个多月而且这些直升机还是飞在天上的,想隐藏都难。

    所以,苏军方面不只一次得到百姓报告,说德国人有一种奇怪的飞机。但一直都没能引起苏军高层的注意……他们想当然的就以为那是百姓因为害怕或是希望得到奖励而胡编乱造出来的。

    如果苏军高层能够稍许重视,派一些侦察兵、情报人员去侦察或确认一下,那么情况或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苏军高层是不会把问题归咎到自己身上的,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借口“只要士兵足够勇敢,就能打赢任何一场战斗”。

    赫鲁晓夫放下电话后,就向叶廖缅科建议道:“敌人只有两百人,我们应该乘他们立足未稳的时候将他们淹没在我们的进攻中!”

    叶廖缅科当然同意赫鲁晓夫这个观点,这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人的战斗计划通常是简单粗暴,另一方面是叶廖缅科担心继续这么等下去,不仅斯大林格勒撑不下去,德军还会利用那种奇怪的飞机继续往沙洲运兵增加其实力。

    于是,叶廖缅科二话不说,马上就调了两个炮兵团对沙洲实施轰炸,另一方面又调了一个高炮团布署在东岸靠近沙洲的位置封锁其空域。

    与此同时,叶廖缅科又积极组织部队和船只准备对沙洲实施登陆。

    叶廖缅科实施的这三个步骤中至少有一个是有效的……高炮团封锁沙洲空域。

    当然,这种封锁并不是说对德战机、轰炸机的封锁,这时代的防空炮除非是拥有秦川整出来的那种“近炸引信炮弹”,否则要命中空中高速飞行的目标只能说是靠运气。

    问题就是直升机飞行速度太慢了,所以叶廖缅科这个做法就使德军无法再使用直升机对沙洲派遣援兵。

    其实对于这一点,秦川事先已经想到了。

    毕竟在东岸的是苏联人的一整个方面军,同时苏联人又不是傻瓜,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就对沙洲实施封锁并展开猛烈的进攻。

    所以,战斗对于秦川等人来说远没有停止。

    应该说,这仅仅只是开始!

第七百零七章 巧克力() 
    然而叶廖缅科的另外两个做法就不是那么有用或者也可以说接下来的战斗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轻松了。

    一个是用炮兵团对沙洲实施轰炸。

    轰炸本身不存在问题,沙洲距离伏尔加河很近,只有三百多米,可以说在东岸用迫击炮都可以打到沙洲,更何况是射程少说也有几公里的榴弹炮。(注:苏军大量装备的M1910榴弹炮射程7。7公里)

    但问题就在于沙洲的整体形状细长,就像是一片柳叶。

    这样形状的沙洲是天生自带躲避炮弹的功能的,因为炮弹不管是打远了还是打近了,都会落到河里,只有少量的炮弹或落在沙洲上,更糟糕的还是这些落在沙洲上的炮弹还不一定会正常爆炸,沙洲上有许多礁石……这也是沙洲能大面积成形的原因之一,因为礁石阻挡了水流,河水里的沙土慢慢在这一带沉积,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面积庞大的沙洲。

    因为这些礁石长期被河水、雨水冲刷所以表面十分光滑,从苏军方向打来的炮弹就会出现跳弹现像,也就是跳跃着落入另一面的河水里爆炸。

    所以,苏军炮兵看起来打得很有威势,成片成片的炮弹在沙洲附近炸开激起一道道水雾,但其实真正能打到沙洲上炮弹却不多,尤其德军已经躲在钢筋水泥工事里,就把外头炸出的狂风暴雨当作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