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官说的没错,英国人可不是这么容易上当的,而且英国空军也有这条件……“蚊”式侦察机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十几个小时,所以英国人不会那么轻易上当的。

    于是军官们又把目光投向了秦川。

    秦川回答:“他们可以看得到水面军舰,却看不到水下的潜艇!”

    “可是意大利人根本就没有派潜艇来!”卢卡斯反对道。

    军官们就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卢卡斯,只看得卢卡斯不解的问了声:“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不,卢卡斯!”斯莱因上校说:“你没有说错什么,你只是没有搞清楚,重点是英国人并不知道意大利人有没有派潜艇来,我们也不会让他们知道!”

    “这是个好主意!”巴泽尔说:“我们可以对外声称潜艇派来援军,而我们正封锁着港口,没有人知道是否真的有潜艇!”

    “意大利人的军装和头盔这些玩意就可以用上了!”库恩说:“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士兵穿上那些军装戴着那些头盔,甚至还可以背着意大利人的曼利夏步枪排着整齐的队形穿过托布鲁克去增援防线!”

    秦川点头补充道:“我们可以在阵地上制一些假人,让他们戴着意大利人的头盔穿着意大利人的军装……”

    “接着我们的士兵返回港口再走一次,于是就是另一批援军!”

    “对,就像隆美尔将军在的黎波里用假坦克骗了英国人那样!”

    ……

    “我们能骗得过英国人吗?”巴泽尔有些担心的问。

    “我们别无选择不是吗?”斯莱因上校说:“何况试试对我们也没有坏处!”

第七十六章 疑兵之计(二)() 
时间紧迫,军官们是说做就做,斯莱因上校马上就把任务分配了下去。

    首先是从防线调回一个营的部队,当然这调动是秘密进行的……否则如果让英军发现前线不断有人调回去,不仅会使德军的计划露出马脚还会使防线陷入危险,因为英国人很有可能会乘着这时候进攻。

    想要秘密把部队调回去并不困难……为了保证防线上的弹药补给,德军必须开着汽车从仓库运送大批的弹药、食物等到防线然后空车返回。

    当然,这时就不会是空车返回了,里头坐着一排排的德军士兵,一辆汽车可以装三十个,十几辆汽车就可以把五百名士兵一股脑的装回去。

    这还有赖于英军“斗牛士”汽车的封闭空间,德军士兵躲在里头帆布一拉可以说什么人也不知道里头原来还躲着那么多人。

    士兵们回到托布鲁克港后,就会接受一些简单的训练,比如学习一些意大利语的口令,还有意大利军队的一些习惯……这时候阿尔佛雷多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整支部队的着装都要经过他的检验,秦川相信,如果能过得了阿尔佛雷多这一关那也就能骗得了英军情报人员了。

    对此维尔纳还不无嘲笑的说道:“上帝,现在我们居然要那让那个意大利人教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了!”

    附近的德军士兵听着这话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闭上你的嘴,士兵!”库恩压低声音对维尔纳下令道:“如果这个意大利人不乐意,或者有意露出点破绽,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是,少尉!”维尔纳闻言就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维尔纳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算不为部队,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也该暂时放下对阿尔佛雷多的偏见。

    接着全副意式武装的部队就出发了,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走着正步穿过托布鲁克……这让秦川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我不知道这样是否合适!”秦川对阿尔佛雷多说:“这里是战场,虽然托布鲁克可以算是二线,但炮弹偶尔还是会打到城里,让队伍列队前进……”

    “如果是意大利军队就会这样做,中士!”阿尔佛雷多回答。

    秦川“哦”了一声就没说话了,毕竟在这方面阿尔佛雷多才是内行。

    后来秦川才知道,意大利军队其它方面或许不行,比如军事素质、作战意志等,确切的说不是不行而是糟糕得令人发指……就在不久前,意大利以数倍的兵力进攻希腊,结果短短的3个星期就让希腊给击退,不但击退了还让希腊给反攻进入了阿尔巴尼亚地区。

    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因为希腊没有自己的军工,他们的步枪和子弹甚至还依赖英军从北非缴获意军的装备运过去……英军在敦克尔刻后自己的武器都需要美国援助,而且英军装备与希腊军队的装备不成体系,所以只好把非洲战场从意大利军队手里缴获的装备支援希腊。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兵力和装备程度完全不成比例的部队却能打赢意大利军队。

    不过这似乎也不意外,因为意大利总是干类似的事:

    意大利在法国投降后以为法国唯希政府好欺负,于是越过法国边境趁火打劫,没想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两下就被法国给赶出了边境。

    意大利以为英国被德国围攻无暇顾及北非殖民地,于是发动对埃及的战争,没想到英国只是随便集结了几支部队就差点把23万意军赶下地中海……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其队列却走得很好……甚至还有人称意大利军队队列天下第一,原因是墨索里尼过分重形式,或者也可以说意大利人重视面子,于是要求队列绝对整齐、威武。

    这使意大利各级军官无论从尽职尽责角度还是从为保住自己的官职角度,都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操练形式上而不是军事战略战术的演习研究。

    接着托布鲁克的好戏就开演了。

    首先传来了一片欢呼声,几名德军兴奋地挥舞着帽子大喊:“援军,感谢上帝,我们的援军来了!”

    接着一队队“意大利士兵”就排着整齐的队形雄纠纠气昂昂的跨着正步出现在码头上,接着又在欢呼声中走出码头步入城中,偶尔还有几名“意军士兵”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朝周围的百姓挥手,军官用娴熟的意大利语大声喊着口令,偶尔还有几名意大利军官在路边一边抽着烟一边抱怨:“去他妈的潜艇,我都快憋死在里头了!”

    “可我们安全到达了不是吗?”另一个军官回答:“比起那些在军舰上的家伙,我们算是幸运了!”

    “我可不认为这是幸运!”说着两名军官就呵呵笑了起来。

    这当然不算结束。半个多小时后又来一批,接着又是一批……

    这个情报很快就传到了埃文斯少将那。

    埃文斯少将不由脸色苍白:“什么?潜艇?!”

    “是的,少将!”参谋回答:“到现在已经至少运去两千名援兵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可是,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内动员那么多艘潜艇?”埃文斯少将问。

    “他们不需要动员太多的潜艇!”参谋回答:“是同一批潜艇,它们运一批进入托布鲁克港后再回到海上与舰队汇合……这样他们就可以不断的把援兵从舰队运往托布鲁克而不至于被我空军拦截!”

    埃文斯少将半张嘴,好半天才叹了一口气,暗道难怪意大利军队会这么轻易的就撤退,原来他们有更安全的运送方法。

    “不行!”想了想,埃文斯少将就腾的一下站起身来,说道:“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补足兵力完善防御,那时我们想要攻下托布鲁克只怕就不是几小时能做到的了!”

    “可是……将军!”参谋反问:“我们又能怎么办?”

    埃文斯少将叹了口气,他知道参谋说的对,英军无可奈何,因为经过昨晚那一仗,第十五装甲师的坦克只剩下三十七辆可以正常使用,而且这三十七辆还都是故障率高的“玛蒂尔达”坦克……想要依靠它们去进攻敌人已经有一定补充的防线,那几乎就跟找死差不多。

    思考一番,埃文斯少将最终还是决定等第七装甲师赶到了再说。

第七十七章 选择() 
英军第七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当天下午一点半赶到,后续部队于两点二十分陆续到达。

    此时秦川已随着部队被调到防线上驻守……仓库只留一个排做好随时炸毁仓库的准备,其它人全部调到防线上防守,毕竟防线如果被攻破就不可能会有守住的希望。

    远远望去,只见英军方向一排排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在灰尘中开来并在防线外散开。榴弹炮被炮兵架起,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高耸着朝向德军防线,托布鲁克防线就像是被一重又一重的钢铁栅栏给围上一样。

    “他们会进攻吗,中士?”趴在秦川身边的维尔纳小声问。

    “我不确定!”秦川回答着,同时看了看周围几个用细茎针茅扎起的假人。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秦川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我们会成功的!”阿尔佛雷多在一旁应了声。

    阿尔佛雷多居然一反常态的呆在防线上,而且还会说出这样信心十足的话……这让秦川和德军士兵们都感到意外。

    “你不是应该呆在港口么?”维尔纳忍不住问了声。

    “呆在港口和呆在这里有什么区别吗?”阿尔佛雷多反问。

    维尔纳被问得没话说,因为这的确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港口离敌人更远些心理上会感到更安全。

    英军摆好阵势后并没有进攻,德军也不开火,于是战场就出现一段诡异的寂静,如果不是战场上还有一个个弹坑以及无法收拾的尸体,还真以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秦川知道,这是英军做决定的时候了,而这个决定……就将宣告第一步兵团以及自己的命运。

    这想法以及战场上压抑的气氛,只让秦川感到就像胸口压了块大石般的喘不过气来。但秦川能做的就只有……等。

    秦川猜的没错,当英军第七装甲师波顿少将赶到托布鲁克时就与埃文斯少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即发动进攻!”波顿少将说:“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越早发动进攻对我们越有利!”

    “我并不这么认为,波顿将军!”埃文斯少将回答:“你会这么想是因为你并不了解托布鲁克防线是怎样的一条防线!”

    “见鬼!”波顿少将回答:“你似乎忘了,三个月前就是我们把托布鲁克防线从意大利人手里夺回来的,而你现在却说我不了解它!”

    英军第七装甲师是当时英军在北非的唯一一支装甲师,他们是打败意大利军队的主力……一支由英军及殖民军拼凑起来的3。5万人的部队,打败意大利23万大军并且还俘虏了其中13万人,这也可以说是二战史中的一大奇迹。(注:当时英军在东非和北非一共只有5万兵力,其中埃及3。5万)

    “你也说了!”埃文斯少将回答:“那是三个月前意大利人驻守的托布鲁克防线,但现在请你睁开眼睛看看,看看面前的这道防线,它还是你之前拿下的那道防线吗?”

    埃文斯少将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这道防线经过英国工兵团三个月的精心改造,与之前意大利人粗制滥造的防线已经有天壤之别了。

    “也许防线是与以前不同!”波顿回答:“但防守的还是意大利人不是吗?”

    “哦,是吗?德国人就被你忽略了?”

    “德国人已经连续作战了几天几夜,他们的兵力连一千人都不到!”

    “相信我,波顿将军!”埃文斯少将说:“不要怀疑这一千人德军的战斗力……就因为我们之前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的犯下错误!”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得面红耳赤。

    这第七装甲师号称沙漠之鼠,因为其之前击溃了数倍于已的意大利军队而名燥一时,此时的波顿少将正在胜利的势头上,所以主张不顾一切的作战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也正是这个装甲师中的第七装甲旅,随后不久就被调往缅甸应对日本侵缅的战斗,结果却一溃千里甚至还用心险恶的将中国远征军推进火坑。

    就在波顿与埃文斯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格林希尔中将就风风仆仆的走进了指挥部。

    “先生们,你们是在举行辩论会吗?”格林希尔中将问。

    “将军!”波顿与埃文斯两人赶忙挺身敬礼。

    在听了两人的叙述后格林希尔中将不由陷入了沉默。

    格林希尔中将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痛苦的选择:打还不是不打?

    打!

    虽然有可能打下托布鲁克对英军的撤退乃至今后的战事都有很大益处,但万一打不下来,就意味着英军错失了撤回埃及的时间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