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就让出了一个位置,对身后的装备介绍道:“就是这个……它是由战斗部和操控部组成,两部份平时是分开携带的,需要作战时就用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

    康拉德一边说一边演示:“就是这样,然后当战斗部的火箭弹发射出去后,操控部就可以使用这几个按钮对火箭弹实施操控!”

    “实验过了吗?”秦川问。

    “是的!”康拉德回答:“效果相当不错,你知道的……火箭弹风偏率较大,它进攻较远的目标就会严重偏离但如果有了操控系统进行调整,就可以不断的对它进行调整。问题就在于操控手对调整的程度不是很熟悉,但这只是训练问题!”

    秦川打量了下那枚可控火箭弹,它就像是一枚单轨的喀秋莎,只不过体积会更大些,而且尾翼也加长加宽了,显然是为了更好的控制。

    曼施坦因有些疑惑的问着秦川:“听说这是你设计的,可你看起来好像对它一无所知!”

    “是的,元帅!”秦川回答:“因为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它!”

    “许多东西都是这样!”康拉德有些无奈的回答:“这很容易解释,元帅阁下。中校就相当于大脑,他提出想法,然后我们来完成……不过我似乎也乐在其中。因为你瞧,中校想出来的东西实在太棒了!”

    “的确是这样!”曼施坦因元帅回答:“我听说它的射程能达到两公里?而且能穿透150MM厚的倾斜装甲?”

    “是的!”

    “你确定?”

    “当然!”康拉德回答:“它的弹头其实跟火箭筒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体积更大,所以我们能在弹头里装上多得多的炸药,它射出的金属射流就拥有更高的温度、速度及压力,于是能穿透的装甲厚度就成级数的提高!”

    曼施坦因将信将疑的蹲下身打量了下这枚火箭弹,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小玩意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想了想,他就对康拉德说道:“上校,我想你应该要演示一下给我们看!”

    “是,元帅阁下。不过我们应该到外面去……这屋子里可找不到两千米的距离!”

    “不需要两千米,试试一千米!”

    “是!”康拉德应了声,朝身旁招了招手,几名德军士兵就走了上来将ME63装回箱子里跟着军官们走出室外。

    “一般情况下!”康拉德说:“我认为它应该要由8个人操作:两人负责遥控,你知道的……这两人是ME63能命中的目标的关键,所以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准备替换的人。两个负责架设同时携带另一枚ME63,其它四人负责掩护,他们最好装备STG44用于压制敌人火力,原因很简单,火箭弹发射出去之后,操控员必须在15秒……我是说如果目标在一千米外的话就需要15秒,这段时间它必须通过操纵部的望远镜观察并持续操控这枚火箭弹,这也就意味着他会成为敌人很好的目标。而一旦他被敌人击毙或击伤,那么ME63就会失去目标!”

    在康拉德说话的时候,德军士兵们就在靶场上朝一千米外的目标架设好了ME63。

    “哦,抱歉,元帅!”康拉德说:“对面那块钢板是100MM的,我是否需要换一块?”

    “不,不需要!”曼施泰因回答:“100MM与150MM没有多大的区别!”

    曼施泰因说的是对的,目前苏军的主力坦克T34的前装甲只有75MM,所以不管是150MM还是100MM的穿甲能力都能轻松将其击穿,于是也就无所谓了。

    正说着,射手就向康拉德报告道:“我们准备好了,上校!”

    “预备!”康拉德拉长了声音,然后下令道:“发射!”

    操纵员一按按钮,火箭弹就“啾”的一声朝对面的钢板飞射而去。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见多了火箭弹发射的场面。

    关键的部份在于……随着操控员的操纵,火箭弹会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做曲线运动进行调整。

第七百九十六章 库尔斯克() 
    “轰”的一声,火箭弹在半路上一头栽倒在地面爆炸了。

    康拉德尴尬的望了望秦川又望了望曼施坦因,说道:“抱歉,元帅阁下,这是人为操作失误!如果控制不熟练把弹体压得太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嗯哼!”曼施坦因点了点头:“我看到了,再试一次!”

    其实这次虽然没能命中目标但已经成功一半了,因为曼施坦因元帅已亲眼看到那枚火箭弹在操控员的手里调整着轨迹。

    康拉德上去给了操控员一脚,毫不客气的叫道:“滚开,你这个蠢货,去把比德曼叫来!”

    “是,上校!”操控员哪里还敢回话,屁颠屁颠的爬起来就去找人。

    康拉德走回秦川身边,小声说道:“操控部是比德曼设计的,他很擅长这个。这又一次证明他是值得你救的,是吗?”

    秦川只是笑了笑,没想到康拉德还在记着这事。

    不一会儿比德曼就上来了,或许是因为曼施坦因在场,所以他看起来有些紧张。

    曼施坦因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安慰道:“放心,少尉……我不会像上校那样踢你屁股的!”

    几个人不由笑了起来,比德曼也不例外。

    于是这枚ME63就不负众望,“啾”的一声,在比德曼明显灵活得多的操控下飞向目标,接着“轰”的一声就命中了对面制着坦克截面形状的钢板。

    曼施坦因和秦川几个人跳上吉普车,一溜烟的开到钢板前然后停下,在一阵硝烟味中,只见那块足足有100MM厚的钢板的背部留着几个焦黑的不规则的穿孔,孔上还隐隐冒着几缕青烟。

    “很好,上校!”曼施坦因对这次实验十分满意:“所以,你们要尽快的训练出一批合格的操控员。当然,我们要马上把这……”

    “ME63,元帅!”

    “是的,ME63!”曼施坦因说:“我们要马上对它进行批量生产!”

    “等等,元帅阁下!”康拉德说:“它还有一些缺陷没有解决!”

    “比如什么?”曼施坦因问。

    “比如……”康拉德想了想,就回答:“它的射程虽然有两千米,但其实在两千米的距离很难命中目标,因为它的体积不够大,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操控员即便是使用望远镜也很难观测到它!”

    这话曼施坦因和秦川是听懂了,要操控它是可以做到,但如果看不到火箭弹,那么就无法判断它偏离目标多远或是往哪个方向偏离,于是也就无法进行操探。

    “我们不需要两千米的射程!”曼施坦因回答:“只要一千米就足够了!”

    “我认为这不够,元帅阁下!”康拉德回答:“因为战场有很多干扰,比如灰尘、硝烟,还有烟雾弹等等,这都会使操控员无法准确操控弹头命中目标!”

    康拉德说得对,坦克目标比较大更容易看见,但火箭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何况火箭弹本身其尾部就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影响视线。

    “那就解决它……”曼施坦因说:“或者先生产一部份,等问题解决了再生产另一部份!”

    “可是……”康拉德摊了下手,这表明他没有解决的办法。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上校,我们为什么不在ME63尾部装上一个曳光管呢?”

    “曳光管?”康拉德疑惑的望着秦川。

    “是的,就是曳光管!”秦川说:“就像曳光弹那样,即便是在烟雾、灰尘或者是在黑暗中,我们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个亮点!”

    “哦,是的!”闻言康拉德不由睁大了眼睛:“然后我们就知道火箭弹的位置了,然后我们就能正常操控了……你简直就是个天才,中校!这是个又简单又实用的解决方法!”

    秦川当然不是什么天才,而是早期的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就是这么做的,在尾部安装一个曳光管产生的亮点用于观察和瞄准。

    接着康拉德就对曼施坦因说道:“元帅阁下,我认为它已经可以投入量产了!”

    “很好!”曼施坦因点了点头。

    想了想,曼施坦因就把秦川邀到一旁,问:“中校,你原本打算过几天再回去是吗?”

    “是的,元帅阁下!”秦川回答:“马奇诺计划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认为你应该暂时把目光转到这里,中校!”曼施坦因说。

    “苏联人有动作了?”秦川问。

    曼施坦因点了点头:“要不你以为……我为什么这么急着让上校生产ME63?”

    “可是……”秦川不由疑惑道:“我们破坏了他们的公路和铁路,而且现在还是冬天,苏联人不应该这么快就进攻才对!”

    “你说的没错!”曼施坦因回答:“他们的修路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而且随着气温的下降速度成级数下降!”

    “那么,他们怎么进攻?”秦川对此表示不解。

    “不是进攻我们!”曼施坦因给秦川递上了一根烟:“是进攻中央集团军群!”

    秦川不由“哦”了一声……德军主力集中在了南方集团军群,新兵和装备大多都是补充进南方集团军群准备明年对苏联再次发起进攻。

    而中央集团军群却因为莫斯科保卫战的惨败元气一直没能恢复,同时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苏联交通还没有被破坏,于是苏军就有条件从中部发起进攻。

    “我们没有退回原来的防线!”曼施坦因接着说道:“我们是沿着顿河布防的,而顿河是自西往东延伸,这样一来我们的防线就不是一条直线,在中央集团军处形成了一个凹陷区。原本这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凹陷区对我们有利,如果苏联进攻这个凹陷区的话……随时会遭到南方集团军群的包围。但是……”

    “我们破坏的公路和铁路?!”秦川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的,我们破坏了公路和铁路!”曼施坦因回答:“再加上大雪覆盖,苏联人没有修过的地区几乎无法行军,苏联人认为这是个机会,攻击我们薄弱处的机会。所以,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大量集结兵力!”

    “库尔斯克!”秦川听到这个地名时不由大吃一惊。

第七百九十七章 包围() 
    “是的,库尔斯克地区!”曼斯坦因元帅一边抽着烟一边回答道:“我认为苏联人会在我们前头抢先发起进攻……”

    说着曼斯坦因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地图,顺手就在旁边的炮弹箱上铺开,说道:“由于我们破坏了交通并且有大雪覆盖,使我军无法沿着原路打回去,苏联人就不需要防守顿河一线了,也就是说他们暂时是安全的。这使苏联人可以将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主力调往中部。同时我们也知道,苏联人在兵员和装备的动员和补充上会比我们快得多,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联人在库尔斯克一带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是肯定的,不说德军主力在南方集团军群,即便是把南方集团军群调往中央集团军群只怕还是无法改变这一点。

    曼施坦因继续说道:“一旦苏联人突破中央集团军的防线,他们就会往南攻占基洛夫格勒,进而直取敖德萨,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注:基洛夫格勒也称基洛沃格勒,是乌克兰中部的一个城市,与外高加索的基洛夫堡不是同一地点)

    秦川震惊的抬起头,说道:“我们会被包围!”

    “是的!”曼施坦因点了点头:“我相信这就是苏联人的计划。我们的确是在南部利用克里木半岛和高加索山脉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但苏联人如果连同克里木半岛一起包围呢?”

    曼施坦因说的没错,虽然外高索地区能生产粮食、石油,甚至还有几个兵工厂能解决部份弹药的供给,但问题是这是一个集团军群,如果被切断与德国的联系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弹药不足无法作战的境地。

    “所以!”秦川说:“苏联人的目标还是我们!”

    “当然!”曼施坦因说:“当然是我们,原因很简单,我们占领了巴库控制着苏联的命脉……苏联工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包括装备的生产等等,如果没有美国人成倍的增加援助,此时的苏联应该已经不堪一击了!”

    “所以苏联想绕这么一个大圈来夺回巴库!”

    “这就是他们意图!”曼施坦因说:“顺便再把我们解决掉!”

    可想而知,如果苏联这个战略能成功,那么德军东线就会毫无疑问的陷入崩溃。

    “我们该怎么做?”秦川问。

    “增援中央集团军!”曼施坦因说:“挡住苏联人的进攻。我们的情报显示,苏联人在库尔斯克一带集中了大量的坦克、飞机及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