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似乎是没有必要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两栖坦克过于脆弱,一旦被子弹、炮弹击中就会在水里沉没,另一方面则是驻守在河流另一面的苏军显然只是一些战斗力不强的后勤部队。

    秦川没有猜错……苏军将主力部队布署在防线外围,驻守内部的部队都是些维修道路的工兵以及保障运输的部队。

    普肖尔河对岸的苏军也不例外,那是苏军第691工兵和第28运输队拼凑在一起的混合部队,其中还有临时被武装起来的汽车兵和民兵。

    兵力是不少,有三千多人……苏联人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相当可观的部队,他们甚至组织起百姓在对岸构筑了一道反坦克壕。

    但这些显然阻止不了德正规军尤其还是身经百战的正规军的冲击。

    第3装甲师将坦克在岸边一字排开,用迫击炮、坦克炮朝对面轰上一阵,接着步兵就驾驶着橡皮艇朝对面发起进攻……用橡皮艇强渡这一点有些无法想像,因为它对士兵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甚至几发子弹就可以使它漏气并沉入水里,用它强渡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第3装甲师的士兵遭受了一定的伤亡,二十几名士兵阵亡,五十几名负伤。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渡过了普肖尔河并在对面开辟了一个桥头堡,接着工兵团就涌了上去在河上架设起浮桥,坦克“隆隆”的开过浮桥掩护着步兵继续扩大战果……到这时候就胜负已定了。

    当秦川等人从浮桥上通过时,就看到第3装甲师的士兵在打捞河里的死尸……他们会把尸体捞起来就地埋了,然后在坟前钉上一个木制的十字架,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维尔纳忍不住说了句:“如果是让我们进攻的话,我想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哦,是吗?”多米尼克反问:“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会选择武装泅渡!”维尔纳回答。

    维尔纳是对的,武装泅渡的伤亡会比橡皮艇的伤亡要小得多,这一方面是目标较小,另一方面则是水对子弹有很强的拦阻作用……子弹是高速旋转的,水会使其旋转和穿透力成级数下降。

    “但是,并不是每支部队都会武装泅渡!”面包师说。

    “可是我们会!”维尔纳回答。

    “我们无法包办所有战斗,维尔纳!”秦川回答:“所以不要对此有什么愧疚,这就是战争!”

    走在前头的阿尔佛雷多回过头来看了维尔纳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似乎是无法想像仗打到现在还会有这么天真的人。

    但秦川却知道,不只是维尔纳,许多德国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对待敌人和对待自己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或许就是他们比较团结的原因。

    跟着坦克往前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一道反坦克壕。

    只不过反坦壕被用来当作临时俘虏营了,一队队举着手的苏军士兵蹲在里头,惊恐的望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德军士兵,旁边几名卫兵举着枪看守着,不远处还有几具从背部中枪的尸体,不难猜出那是想乘乱逃跑的俘虏。

    德军坦克和士兵则从一段由工兵铺设好的斜面继续前进,爬上北面地势稍高的一些丛林。

    接着命令就下来了:“战斗准备,敌人就在前方五里!”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八百二十九章 普肖尔河() 
    今天就四更了,有些累了想早点休息。兄弟们休息前别忘了投月票!

    ************

    所有人都以为苏军会马上发起进攻战斗会马上爆发,但情况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除了偶尔从苏军方向飞来几架战机丢几枚炸弹外,苏军没有任何动作。

    等了半个多小时后,秦川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对斯莱因上校说道:“苏联人不会进攻的!”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问:“他们急着赶到这里,为的不就是把我们挡住吗?”

    “他们已经把我们挡住了!”秦川回答。

    斯莱因上校一愣,然后就点了点头

    之后苏军果然没有进攻,一直到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斯特莱克将军在反坦克壕内召开了一次会议……俘虏已经被押到其它地方了,警卫员就在这里用原木和土层架起改造出了一个简易的指挥部,几名军官在遮满黑布的里头对着炮弹箱上的地图展开了讨论。

    “情况是这样的!”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的左翼是普肖尔河,右翼自北往南是一条平直的铁路,苏联人在我们三公里之外的地方集结,坦克不计其数,但没有进攻的迹像!”

    “他们当然不会进攻!”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库克斯克草原,除了有限的几个高地外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地方,这样的地形,对进攻一方十分不利!”

    这是当然的,就像之前德军与苏军近卫坦克第5军作战一样,中间是开阔地,进攻一方就是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

    尤其是坦克间的大战……这时代坦克的悬挂系统比较落后,行进中射击基本上无法命中目标。

    据说只有两种坦克能做到这一点:

    一种是“玛蒂尔达”,因为它负重轮多而且速度奇慢,于是行驶时比较平稳炮手可以瞄准目标。

    另一种就是美国佬装有先进悬挂系统的“谢尔曼”坦克。不过实战中行进中射击的“谢尔曼”也没有多少准头。

    于是,坦克大战中进攻一方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冲锋时就无法开炮,开炮时就无法冲锋……不管选择哪个都会使自己成为敌人的靶子,而对方却可以在原地一发接着一发的朝对面射击。

    当然,如果让敌人闯入防线混战在一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校认为这其中还有战略方面的因素!”斯莱因上校说:“苏联人只需要挡住我们,所以不需要进攻!”

    “我也是这么想的!”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他们在拖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

    军官们都明白这话的意思。

    一方面,时间拖得久,位于中间地带的苏军就可以从容逃脱。

    另一方面,苏军后续还有部队接连不断的赶来,苏军甚至还可以包围德军。

    “所以!”斯莱因上校皱着眉头说道:“这一回,要轮到我们进攻了?”

    “似乎只有这个选择了!”斯特莱克将军回答。

    “不!”秦川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们可以让苏联人进攻!”

    “让苏联人进攻?”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怎么才能做到?苏联人不是傻瓜!”

    “上校!”秦川说:“如果我们再退回普肖尔河南岸,你认为苏联人会是什么反应?”

    “苏联人会以为我们要以普肖尔河做为防线!”奥尔布里奇上校说。

    “是的!”秦川回答:“苏联人会让我们这样做吗?如果我们以普肖尔河为防线的话,他们的优势兵力就完全无法发挥,我们甚至可以抽出一个装甲师增援党卫第2装甲师完成对中间苏军的合围!”

    “但苏军也同样会挡住我们的去路!”奥尔布里奇上校说。

    “可是苏联人不知道这一点!”秦川说:“的确,我们的任务是北上包抄库尔斯克甚至救援奥廖尔,但如果面前摆着一个敌人坦克集团军,一个拥有七百多辆坦克的集团军,而我们的坦克甚至连两百辆都不到……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更有可能的是会选择逃跑!”斯莱因上校说:“或者退而求其次,选择与党卫第2装甲军会合包抄中间地带的苏军!”

    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这时候……苏联人就会选择在我们渡河的时候发起进攻!”

    “是的!”秦川回答:“他们不会甘心就这样让我们逃走的,如果我们逃到普肖尔河南岸,他们甚至无法追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离开!”

    沉默了一会儿,斯特莱克将军就说道:“那么,就这么干吧!看看苏联人会不会上当!”

    接着斯特莱克将军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其实部队都做好战战斗准备了,需要讨论的只是“撤退”时间和“撤退”的部队。

    “撤退”的部队是一个坦克营,它只需要在普肖尔河一带来来回回的转圈造成一点声响吸引苏军注意就可以了。

    “撤退”时间就有些讲究。

    如果太早实施,因为天色太黑,苏军就算想追击也不敢追击。

    太迟实施赶上天亮,那么又很容易被苏军侦察机侦察到。

    最后军官们一致同意,将时间定在了凌晨五半,也就是天亮前的半小时。

    另外,为了能让“撤退”更真一些,斯特莱克将军还让炮兵实施配合。

    当然,整个计划与位于前线的第3装甲军也通过气,让他们也制造出一些假像,比如将前线的坦克往回撤等动作。

    最后,斯特莱克问着秦川:“我们有足够的ME63吗?”

    斯特莱克将军为什么会这么问就不用说了,两百辆坦克对阵苏军七百多辆……即便是德军坦克性能上有优势,即便苏军上当发起进攻,德军也很有可能会被淹没在这钢铁攻势中。

    就像上回在科沃平原,苏军只出动三百辆坦克就差点攻入德军防线,这回的地形更开阔,苏军甚至还可以从右翼铁路发起进攻。

    所以,如果没有ME63的话,这场仗通常就只有一个结果……全军覆没。

    “放心吧,将军!”秦川回答:“我们有足够多的ME63!”

第八百三十章 弱点(求月票)() 
    但其实秦川不确定。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ME63的确足够多,自从第1步兵团走上战场时ME63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运输,到现在已经拥有一千枚。

    一千枚ME63,如果发挥得好的话可以击毁三百辆敌方坦克,就算单纯的减去这数字……苏军七百辆坦克被摧毁三百辆就剩四百辆,这数字对比德军的两百辆坦克已经没有很大优势。

    更何况,从科沃平原上的作战态势来看,新式武器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有时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减的问题,更是对全场控制的问题。

    比如苏军坦克洪流对德防线发起冲击,一波上来恰好就有那么十几、二十辆坦克能突破德军的火力封锁杀入德军防线,然后就是这十几、二十辆坦克造成德军防线的混乱导致最后其防御的崩溃最后就会输了这场战役。

    如果ME63能将这十几、二十辆坦克摧毁在路上,苏军坦克就一波又一波上来全都被击毁在进攻的路上而无法杀进德军防线。

    甚至这种冲击力度还会随着坦克残骸越来越多以及士气的问题越来越弱。

    所以,如果ME63真能摧毁三百辆坦克的话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只怕苏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早就崩溃了,德军毫无疑问会取得胜利。

    问题就在于ME63能不能还像之前一样,以高达三比一的命中率摧毁目标。

    秦川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操控手必须持续操控ME63战斗部十几秒,这个缺陷如果被苏联人发现的话,那么ME63的作用就会成级数降低。

    秦川的担心很不幸成为了现实。

    ME63做为一种紧急研发并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在战场上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ME63发射出去但没有爆炸的问题。

    于是,苏联人就得到了两枚几乎完整的ME63战斗部。

    瓦图京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就调来了几名科研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之所以将科研人员调到前线而不是将火箭弹送回去,是因为担心在送回去的过程中意外爆炸。

    然后毫不意外的,科研人员就发现了连接在战斗部后方的导线,接着很自然的就会推导出这枚火箭弹是怎么在空中改变轨迹并命中目标的。

    “他们认为,是有人在操控这枚火箭弹并使其命中目标!”卡扎科夫中将向瓦图京报告道:“就是利用这根连接在火箭弹上的导线,而且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许多人在战场上发现过这样的导线,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的意思是说……”瓦图京一边看着图纸一边拿着手上那根细得肉眼很难发现的导线,说道:“他们是利用这根导线控制火箭弹?”

    “是的,瓦图京同志!”卡扎科夫中将回答。

    “所以,它不是自动跟踪?”瓦图京又问。

    “是的,瓦图京同志!”

    顿了下,卡扎科夫中将又指着图纸后方的曳光管,说道:“我们很多人都在战场上看到它后方的一个亮点,之前一直不明白这个亮点有什么作用,现在结合导线……我们认为它是便于射手观察火箭弹位置并进行较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