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并不是因为空投目标不明确。

    事实上,飞行员在空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空投地点……它就在梅斯要塞三个“岛”的中央,第17装甲团一百多辆坦克一排排的聚集在其中。

    问题就在于空投时无法将补给准确的投到正中央也就第17装甲团所在的位置,它们总会因为高度、风向等问题偏离空投点。

    其结果就是大部份补给要么落到德军驻守的三个“岛”上要么就落在德军火力控制的范围内。

    前者,德军就笑着说那是罗斯福送来贿赂他们的礼物,希望他们能对美军士兵手下留情……虽然这些补给大多都是没用的,因为制式不同导致子弹、炮弹德军都无法使用,除非是将那些炮弹制成“木桩炸弹”。

    后者,美军士兵必须费一番力气才能将那些补给夺回去……有时他们为了夺回这些补给所消耗的弹药都比补给本身还要多。

    不过最终第17装甲团还是积蓄了足够发起一次进攻的弹药。

    这时托雷斯上校就给第17装甲团团长内森上校一个建议。

    “我认为你不应该发起进攻!”托雷斯上校说:“相反,你应该防御,用你这些弹药组织防御……否则,一旦你攻不下香比尔岛,那么就全都完了,你们的弹药根本就不足以守到第二天天亮。到时你们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被德国人歼灭!”

    托雷斯上校的建议与巴顿将军的命令是相反的,内森上校并没有将这个建议放在心上。

    “上一回,我们就几乎成功了!”内森上校回答:“我相信这一回我们会更容易。而只要我们拿下香比尔岛,我相信德国人的补给以及香比尔岛的防御工事会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

    但是,在内森上校下令发起进攻的几分钟后,他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美军的进攻还是像之前一样,用两栖登陆船搭载着步兵在前头先行发起冲击,然后两栖坦克再尾随其后强渡……只要两栖坦克上岸,就很难有什么能阻挡住它的履带、装甲及火力的冲击。

    但是,就在两栖坦克进入河道的时候,河水突然爆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十几辆两栖坦克一瞬间就消失在内森上校的视线里。

    “停止进攻!”内森上校气急败坏的叫道:“停止进攻!去他妈的,德国人的这种炸弹已经到处都是了!”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九百五十二章 香比尔岛() 
“继续进攻!”巴顿将军命令:“你们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不,将军!”内森上校拒绝执行这个命令:“进攻是没有意义的,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吗?我们需要一艘扫雷艇!”

    内森上校说的或许有道理,因为他不知道河道里有多少像之前一样的“水雷”,同时也不知道德国人是否在继续往河道中投放补充“水雷”……如果这些因素存在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多少两栖坦克下水都会被炸沉,即便有几辆坦克幸运的登陆到对岸,也无法给德军造成多大的冲击。

    这也是“水雷”的作用之一,它会像地雷一样给敌人造成威摄,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上的威摄,让敌人草木皆兵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客观的说,巴顿的命令才是正确的。

    内森上校和托雷斯上校作为冲锋在一线的指挥官,他们更多的是考虑战术上的问题,当战术进攻碰到困难时他们想当然的会以为巴顿是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的命令他们做无意义的进攻。

    但实际上,巴顿却是从战略方向上考虑……他一直在担心一点,德国人的援军。

    如果今天失去了这个拿下香比尔岛的机会,那么德国人的援军就有可能进入香比尔岛。

    从某种程度来说援军或许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盟军的战机早在白天的时候就对梅斯要塞外数十公里范围的交通线实施轰炸,在夜里也有夜间战机实施封锁。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就算能增援梅斯要塞也只是轻装步兵,不会有什么对美军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机械化部队和装甲部队。

    巴顿担心的是德国人的“可控火箭弹”……巴顿从苏联人那了解到,德国人的这种“可控火箭弹”全弹重。7公斤,也就是二十几斤的东西,一名步兵就可以将其背在身上行军,德国人只需要带着几十枚“可控火箭弹”进入梅斯要塞,就会给位于中间部位的第7装甲团带来严重威胁。

    当然,“可控火箭弹”是可以压制的,巴顿将军从苏联那得到了这方面的情报:“可控火箭弹”需要操控手实时控制,这其间只要找到操控手的位置并用火力实施压制干扰,“可控火箭弹”的命中率会顾会成级数降低。

    想到这里,巴顿将军就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内森上校命令道:“我不管你有什么原因,执行命令,要么你就给我滚回来走上军事法庭!”

    说着巴顿将军就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电话那一头的内森上校愣了下,抱怨道:“这家伙简直疯了,他把我们当成他与蒙哥马利争权夺利的工具!”

    由此也可知,巴顿与蒙哥马利之间的明争暗斗在潜移默化中给盟军造成了不良影响。

    但说归说,内森上校还是不得不执行巴顿的命令,不过这一回他选择与托雷斯上校讨论进攻方案。

    “我们不得不进攻!”内森上校说:“将军或许有他的道理,我们也有我们的困难。但是,我只想知道,在不得不进攻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长官!”托雷斯上校回答:“我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行得通,因为我没尝试过!”

    “上帝,不管是什么办法,说出来!”内森上校说。

    “我们对河道实施轰炸!”托雷斯上校回答:“用火炮、炸药包,甚至是飞机的航空炸弹,如果河道里有德国人的炮弹的话,那么它们就会被引爆或是别的什么。我想这会给他们布在水里‘水雷’造成某种破坏减少我们损失!”

    “好办法!”内森上校点了点头。

    接着,内森上校马上联系了指挥部,让他们派轰炸机对河道实施轰炸。

    “它们必须把炸弹投到水里!”内森说:“越多越好,然后我们就可以进攻了!”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因为德军在香比尔岛的这些“水雷”都是用绳索固定而且用电导线连接的,他们会在猛烈的轰炸中被抛往空中扯断绳索甚至殉爆。

    就像现在这样,十几架轰炸机排着长队带着啸声从空中俯冲下来,然后一架接着一架朝河道俯冲并抛下炸弹……在一道道冲天水柱中,德军设在水里简易“水雷”就被清除了。

    这一点德军士兵可以从连接简易“水雷”的电导线可以察觉到。

    “他们要过来了!”面包师对身后的德军士兵们大喊:“反坦克小组,注意坦克的死角!我们能打退他们一次,同样也可以打退他们第二次!”

    顿了下,面包师又补了句:“美国人是强弩之末,他们的运输通道被我们封锁,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德军士兵们异口同声回应着,然后就准备好了火箭筒、反坦克手榴弹等。

    战斗在两栖登陆船冲上来的那一刻就打响了。

    对德军来说两栖登陆船也是个很大的麻烦,原因是其正面有加厚的钢板,德军大部份装备甚至是机枪都无法穿透其正面装甲。。。

    (注:德军由于战前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机枪口径只有7。92,射速虽高但穿透力无法与美、苏2。7口径重机枪相提并论)

    幸运的是两栖登陆船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它的弱点没有解决……轮胎被打爆了就无法机动,接着德军火力就会从侧面将其击毁。

    不一会儿,德军防线前就横七竖八的停着美军被击毁的两栖登陆船,美军步兵一个个以两栖登陆船残骸为掩护在后头大喊着一边构筑工事一边还击。

    在他们的掩护下,一辆辆带着围帐的美军坦克就缓缓登陆,然后在步兵的帮助下为围帐放气露出躲在里头的“谢尔曼”坦克真身。

    秦川和斯莱因上校等人在小索尔西岛举着望远镜看着香比尔岛的战况。

    香比尔岛距离小索尔西岛超过三公里,他们无法为它提供什么增援。

    能不能挡住美军装甲部队的攻势,就只有看他们自己了。

第九百五十三章 战斗() 
“轰!”的一声巨响,“谢尔曼”坦克打出一发炮弹。

    炮弹命中德军机枪阵地……德军机枪总是美军坦克首要的目标,原因在于德国mg42机枪有着令人恐怖的射速,理论射速达到1200发每分钟,也就是每秒20发,这使它成为二战中射速最快的机枪,可靠性和压制能力极高。

    盟军士兵将其称之为“希特勒电锯”,按他们的说法是,旦凡只要有一挺mg42机枪在面前,步兵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发起的任何冲锋都是毫无意义的。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声爆炸过后,德军机枪阵地就被炸成了一个弹坑,几名德军机枪手姿势各异的倒在了弹坑旁边,附近还有一挺已经被炸成零件状态的机枪以及到处散落的子弹。

    美军坦克“隆隆”的开了上去,坦克乘员总以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片地区是安全的。

    但没想到坦克履带刚刚辗上机枪阵地,就只听“轰”的一声爆响,反坦克地雷自上而下的爆开将坦克炸成了一团火焰……德国人居然将反坦克地雷埋在自己脚下。

    他们似乎知道机枪阵地会是敌人坦克的进攻重点。

    这么做虽然无可厚非,反坦克地雷没有足够的重量也不会引爆,但就在地雷上反击敌人怎么也不会是件很舒服的事。

    美军士兵自认他们不会这么干,而德国人就这么干了。

    “哒哒哒”一辆“谢尔曼”坦克用航向机枪压制着敌人火力掩护着步兵前进。

    只要是经验丰富的坦克乘员就知道在近距离前情况下机枪要比坦克炮有用。

    这主要是因为坦克炮反应速度很慢,无法及时应对敌人步兵对坦克发起的冲锋。

    而机枪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它可以灵活且持续对敌人构成压力。

    就像现在这样,几名德军士兵刚刚从战壕里探出身子就被机枪子弹打倒在地。

    然而,就在机枪手将注意力转向其它地方的时候,地上的一具尸体猛然一跃而起冲向坦克,接着在坦克后的美军士兵举枪将其打倒前甩出了一枚反坦克手榴弹……德军士兵虽然倒在了血泊中,但反坦克手榴弹却在空中打开了尾部的小伞然后慢悠悠的划着弧线直奔坦克而去。

    美军士兵惊呼起来:

    “小心!”

    “手榴弹!”

    ……

    他们都看到了这一幕,但却无力阻止手榴弹命中坦克侧装甲然后使坦克瘫痪在原地无法动弹。

    一辆“谢尔曼”坦克刚从河道渡过来,车身周围收起的围帐还不停的往下淌着水。

    但它已迫不及待的顶替了另一辆被击毁的坦克自觉的担负起掩护任务……这是坦克的宿命,就算它们会开在前头成为敌人首要打击对像并被一辆接着一辆的击毁,但他们还是必须等冲在最前头。

    “注意地上的尸体!”跟随在坦克后的美军士兵用坦克后的电话向其警告道:“他们有些是假的,会往坦克抛反坦克手榴弹……”

    这话明显误导了坦克乘员,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地上的死尸并用机枪朝怀疑对像补了几枪。

    就在这时,一枚火箭弹就带着啸声直奔坦克而来。

    “小心……”坦克后的美军步兵在电话里大声警告。

    可是坦克乘员根本就不明白该小心什么,然后就“轰”的一声,几道炙热的金属射流射进坦克舱内,舱内的温度瞬间就急剧上升,狭窄而压抑的空间里弥漫着坦克乘员的惨叫和焦臭味,更糟糕的还是,烟雾里透出了一点火光,而且火光还越来越大……

    在秦川等人望远镜的光圈里,看到的就是成群的坦克和两栖登陆船往前堆,空中还有美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不断覆冲下来将炸弹和子弹倾泻到德军阵地上,但德军士兵们却奇迹般的一次又一次的挡住了美军的冲锋,坦克残骸越来越多,最后都堆到美军后续跟上来的坦克不得不绕路走了。

    “他们是好样的!”斯莱因上校说:“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部队。如果,他们能有时间得到更多的煅炼,将会成为一支很优秀的部队!”

    斯莱因上校话中的意思就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机会得到“更多的煅炼”。

    这或许是个遗憾,但战争有时就是这么讽刺: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敢于付出这样的牺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