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维尔纳也有样学样,抓起一枚反坦克手榴弹就朝另一个方向的“十字军”坦克甩去,又是“轰”的一声,坦克毫无意外的也着起了大火。

    坦克的发动机和油箱一般都后置,而且这时代的坦克大多是用汽油,一旦被炸穿不起火才是怪事。

    在秦川等人冲进敌人阵营与英军拼死搏杀的时候,另一面的德军就看得目瞪口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前线指挥奥尔布里奇上校,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道由英国坦克及士兵组成的防线居然会这么轻易被步兵突破,而且这些坦克还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新型坦克。

    不仅如此,那些步兵还以一个连的兵力杀得英军乱成一团接着还炸毁两辆……不,是三辆坦克。

    因为就在奥尔布里奇上校吃惊的时候,又有一辆英军坦克在一声爆炸声中化为一团火焰。

    “上校!”副官在旁边问了声:“我已经查到了,那是一营二连的部队,连长是巴泽尔上尉,需要我把他们叫回来吗?”

    奥尔布里奇上校愣了下,然后就表情复杂的回答道:“不,我们应该让所有的部队都像他们一样冲上去!”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奥尔布里奇上校说,下一刻,整条防线的德军都朝英军发起了进攻……确切的说是步兵,他们的进攻方式与巴泽尔类似,往中间打上一排烟雾弹,然后在50MM迫击炮的掩护下发起冲锋。

    这么一冲,德军士兵才发现敌军坦克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对他们毫无威胁,如果说有什么用的话,那就是在英军前构筑起了一道有名无实的钢铁防线。

    英军的防线很快就崩溃了,坦克后的英军步兵在意识到他们败局已定后就像潮水般的抛下坦克朝后退去,只留下那一辆辆“十字军”坦克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几辆“十字军”想转向凭借速度优势逃跑,但很快就被德军击毁。

    坦克在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可以说到处是视线死角,尤其是像“十字军”这种没有航向机枪的巡洋坦克就更是很难抵挡步兵的攻击,更不用说对面还有德军的“三号”坦克了。

    没过多久,剩下的“十字军”坦克只能纷纷打开舱盖举手投降,因为担心投降迟了德军把他们当作目标,他们甚至还将不知道从哪找来的白旗伸出舱盖摇晃着。

    最后一清点,投降的坦克居然有26辆,要知道英军“十字军”坦克总共也只有50辆,也就是说投降的坦克比战损的坦克还要多。

    秦川这边就是压力一轻,原本有如潮水般的朝他们涌来的英军突然间就消失了,秦川及战友们一时不敢相信,直到看到从两侧冲过来的德军士兵时才欢呼了起来。

    “我们胜利了,中士!”维尔纳一把抱住了秦川:“不敢相信,我们真的胜利了!”

    “我还以为我们这回肯定完了!”面包师也加入进来:“但是弗里克中士,你再一次救了我们,救了我们所有人!”

    “我我……”激动的凯勒像往常一样还是说不出话。

    “算了吧,凯勒!”维尔纳笑道:“你只需叫出来就可以了!”

    凯勒果然就朝天大喊了一声。

    “很好的建议,中士!”巴泽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事实证明你又一次对了,不过战斗还没结束,现在还没到庆祝的时候!”

    “是,上尉!”秦川回答。

第九十五章 难题() 
巴泽尔说的没错,战斗的确没有结束,德军消灭的甚至只是英军穿插部队的其中一支。

    但这支部队被消灭也足够让韦维尔肉痛了。

    “什么?”韦维尔在听说“十字军”坦克团已经被全歼的时候,不由震惊的问:“被全歼?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做到的?!”

    “将军!”参谋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看出了‘十字军’坦克对步兵火力不足的弱点,用步兵冲锋击败了第一坦克团!”

    “见鬼!”韦维尔骂了声,但对这个结局又毫无办法。

    韦维尔原本也想让“十字军”坦克与“玛蒂尔达”坦克配合作战,因为这两款坦克可以做到互补……“十字军”坦克速度快,在战场可以快速应变,“玛蒂尔达”坦克装甲厚,可以当作移动的堡垒缓慢推进。除此之外还有弹种、火力等方面也可以互相掩护。

    事实上,韦维尔就是给负责穿插的第七装甲师装备了100辆坦克,其中50辆“玛蒂尔达”另50辆是“十字军”,韦维尔有理由相信,在这两种坦克的而且总数达100辆的部队的推进下……任何德军都无法挡住它们的进攻。

    但这些互补其实都是纸面上的互补,真把它们投入到实战中时才发现问题:

    “玛蒂尔达”坦克时速只有10公里,而且还不断发生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十字军”坦克要与它一起协同作战……就意味着“十字军”也要以10公里的时速前进,这就完全无法体现“十字军”速度快的优势。

    这也是英军二战时在坦克发展方向错误的一点,他们把一类坦克定义为步兵坦克且不要求速度,另一类定义巡洋坦克要求高速。

    这速度上的巨大差距就决定了他们往往在战场上无法有效协同。

    就比如说这场战斗,同是在右翼执行穿插任务的英第七装甲师与德第五轻装师……从坦克拥有量来说第七装甲师100辆坦克足足是第五轻装师50辆坦克的两倍,而且“玛蒂尔达”坦克及“十字军”坦克火力、防护性能都优于德军的“三号”坦克。

    在这种情况下,英军应该是毫无压力的击败甚至围歼德军,但英军却因为坦克速度上的差距不得不把部队一分为二,结果走在前头的十字军坦克就全军覆没。

    “他们剩下多少辆坦克?”过了好一会儿,韦维尔才问了声。

    “大慨还有二十辆左右!”参谋回答。

    韦维尔点了点头,然后下令道:“让第二装甲团全速前进,同时命令空军予以配合,一定要把德国人左翼的部队消灭掉!”

    “是!”参谋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现在敌我的形势很简单,在正面防线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双方都从侧翼穿插,而且穿插部队还撞在一起……那么焦点就转移到了这些穿插部队身上。

    如果德军穿插部队获胜,就可以一路追着英军并绕到英军正面防线的侧后使英军防线崩溃。

    同样,如果英军穿插部队获胜一样可以绕到德军防线侧后将其包围击溃。

    在这一点上,韦维尔有十足的信心,因为第七装甲师还有50辆“玛蒂尔达”,而德军却只有20辆“三号”,再加上英军在空中力量上还占有优势……韦维尔认为这场仗依旧是胜券在握,只不过因为“十字军”坦克的覆灭使这场仗赢起来没那么好看。

    于是很快,韦维尔就在考虑该怎么因为这个问题去应付丘吉尔以及在伦敦的那帮议员了。

    英军第二装甲团一动,奥尔布里奇上校那就得到了消息。

    “上校!”副官把一封电报递到奥尔布里奇上校手里,说道:“空军侦察的情报,英国人另一个装甲团距离我们10英里,它们大慨有50辆‘玛蒂尔达'坦克,大慨两小时后到达!”

    “什么?”闻言奥尔布里奇上校不由愣住了。

    其实德军的状况比英军想像的还要糟,第5轻型装甲团只有15辆坦克可以使用,15辆坦克对付敌人50辆坦克……而且还是装甲奇厚的“玛蒂尔达”坦克!

    “英国人居然有这么多坦克!”奥尔布里奇上校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情况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接着奥尔布里奇上校就想明白了,英军坦克之所以分成两批,一方面是由于“玛蒂尔达”速度不及“十字军”,另一方面则是韦维尔希望能出奇制胜……“十字军”坦克伪装成汽车,如果后头有坦克跟着的话,就不能达到奇袭的效果。

    奥尔布里奇上校就上当了,不过好在最后他们还是反败为胜。

    然而,现在他又不得不面对英国人的另一个装甲团……

    想了想,奥尔布里奇上校就命令道:“让斯莱因上校来一趟!”

    “是!”

    几分钟后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就停在奥尔布里奇上校的装甲车前,斯莱因上校跳下车走到奥尔布里奇上校面前,两人互相敬礼。

    奥尔布里奇上校握着斯莱因上校的手说道:“恭喜你,上校,你又取得了一场几乎不可能取胜的胜利,你的士兵很勇敢,你的指挥也很完美!”

    “长官!”斯莱因上校笑了笑:“事实上,我跟你一样!”

    “我不明白!”奥尔布里奇上校说:“什么跟我一样?”

    “我的意思是,那并不是我指挥的结果!”斯莱因上校回答。

    “你是说……”奥尔布里奇上校有些不敢相信:“那是士兵们自发的行动?”

    “是的!”斯莱因上校说:“事实上,也不能说是自发的行动,而是有支部队采取了正确的方式,然后其它部队照办了,在我来得及下令之前……他们就冲上去了!”

    说完斯莱因上校还骂了声:“这群兔崽子!”

    但骂归骂,斯莱因上校脸上却尽是自豪……没有哪个指挥官会嫌自己的士兵骁勇善战的。

    “好吧!”奥尔布里奇上校点了点头:“无论如何,你们打得很好,只是我们现在遇到新的难题了!”

第九十六章 和平主义者() 
“我们是否有援军?”斯莱因上校在听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完情况后就问。

    奥尔布里奇上校摇了摇头:“我们兵力严重不足,连预备队都没有,如果说有援军的话……那就是意大利的部队了!”

    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苦笑了一下:“如果让意大利军队来增援,我们还不如投降算了!”

    接着斯莱因上校又问了声:“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那些缴获的坦克?”

    奥尔布里奇上校再次摇了摇头:“如果是‘玛蒂尔达’坦克或许可以,但我们发现这是英国人的新型坦克,如果要使用它们的话,至少需要一段时间训练。”

    这是德军在战前做的准备,同时也是为了能利用起缴获的“玛蒂尔达”坦克……要知道在非洲任何资源都极为珍贵,尤其可预见的是德军还很有可能在往后的战场上缴获“玛蒂尔达”,如果因为不会使用而无法将其投入战斗那无疑是个极大的浪费。

    “更何况,‘十字’坦克也无法击穿‘玛蒂尔达’!”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押着英军坦克乘员将它们开回去!”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毕竟是上战场与敌人作战,让德军士兵操作不熟悉的坦克与敌作战只有死路一条。

    “或许……”斯莱因上校说:“我们应该调几门88高炮来!”

    此时的德军就只有一种装备对对付“玛蒂尔达”,那就是88高炮。

    但奥尔布里奇上校还是摇了摇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88高炮都布署在哈尔法关了,你知道的,第2步兵团连一辆坦克都没有,他们更需要88高炮挡住敌人坦克群的进攻,同时第十五装甲师也需要它们。”

    于是斯莱因上校就没声音了。

    过了好一会儿,斯莱因上校才说道:“长官,我有个建议,不知道……”

    “没什么不能说的,上校!”奥尔布里奇上校说:“现在是我最需要建议的时候,而且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我的意思是……或许我们该听听一个部下的意见!”斯莱因上校说。

    “是你的参谋吗?”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当然可以,你来时就应该把他带来!”

    “不,长官!”斯莱因上校回答:“他是一名中士!”

    “中士?”奥尔布里奇上校不由疑惑的望向斯莱因上校。

    此时秦川还没从刚才的那场肉搏战中回过神来。

    他一直以为有了之前的战斗经历就有勇气去面对任何战斗了,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远距离作战与近距离搏杀完全是两回事。

    虽然远距作战也一样危险,甚至还可以说危险程度比近距搏斗更高,因为你往往不知道哪里有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你,然后“砰”的一声,一切都结束了。而近距搏杀至少还能看到对手,并且还有时间做出反应。

    但是……

    秦川永远也忘不了那名英军士兵临死前绝望的眼神、那从伤口喷洒出来带着体温的鲜血,以及濒死前的抽搐和挣扎……与这些相比,秦川发现之前面对的那一切都显得不值一提了。

    “你的步枪!”阿尔佛雷多到秦川身边,然后把秦川那把带着狙击镜的步枪递了上去。

    秦川犹豫了下,然后默默的接过步枪……步枪上已经沾满了鲜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