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释一下,李好不确定那些人能否看懂。

    “这不是兵书,只不过用一种新的观念来阐述栓释一场战争而已。从经济,政治方面来阐述。”李好笑了笑,事实上真要回头看过去,李好的吐蕃之战能够点评的东西并不多。

    唐军的善战这个不用证明,以少胜多的战斗不是没有打过。如果不是用了土炸弹和土燃烧弹,这场战斗很难胜的如此轻松,虽然这场大战在军事上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东西。

    但是经济政治手段李好就用了不少,吐蕃那边的土改方式更是一个大雷,这个不解释好很容易被某些人利用起来。然后自己用信誉抵押借款购买粮草,回头再还那些商人,这又是经济手段。

    所以李好需要把自己这次的吐蕃之战用的所有手段都好好的分析剖解一遍,最好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明白。再把自己稍稍美化包装一番,然后把这些东西交给李二,还有老房他们看看。

    房二没有等自己的军功到手就回长安去了,李好没拦住他。不过这家伙经历了吐蕃之战后,变化很大,估计老房应该会为自己这个儿子的变化高兴吧,暴揍一顿似乎不太可能。

    小武同志还会在茂州这边呆一段时间,到时和二郎的老婆,以及忠叔他们一起回去。因此正好帮李好整理那些资料,这妹子的政治眼光比武顺要强不少,还能给李好一些建议。

    至于征战吐蕃的功绩,这个应该没那么快到手。估计要等侯君集他们下了高原之后再说,那边结束战争的时间也快,就在这段时间里。

    “李都督手段果然不凡。”在李好蛰伏在茂州整理资料,整整民生的时候,蜀王再次来到茂州这边转转。这家伙依然是一副纨绔分子的样子,不过有些东西倒是会避讳下。

    比如出去打猎的时候不会再去随意的践踏别人的良田之类的事情,但是喝酒玩耍这些事情他一样爱做,偶尔心血来潮,会去干点修路修水利的事情。

    这次他过来是来转运一些奴隶过去修路的,顺便过来看看李好。吐蕃之战李喑真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他更没想到眼前这家伙竟然凭着那么一点兵力居然灭了一个国,还胜的那么干脆。

    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正视李好起来,第一次重新审视李好。或许正如他三个李恪想的那样一般,李好是一个真正有大才的人,这人不仅经济医术厉害,打仗治国一样擅长。

    “蜀王过奖了,不知道蜀王这次过来所为何事?”李好招待了这位蜀王,态度不远也不近。蜀王不是李恪,他跟李好的交情没到那么深,有些规矩自然要讲。

    “也没什么事情,只是想跟你请教下几个问题。”蜀王笑了笑,对李好的态度不以为然。他能装纨绔,自然知道李好在想什么。这个不重要,他是真想从李好这里弄到几个法子。

    比如能让自己多挣点钱的法子,顺便也能让蜀地这边收入和各种条件变好的法子,然后再来一个让自己挣了钱后不会太让人注意,又不会让李二不爽的法子。

    听了蜀王的话后,李好笑了笑,这家伙比起原历史似乎真的改变了。按照原历史的进程的话,这个时候蜀王应该回长安去了,老实的跟在李二身边。但是现在没有,这家伙依然在蜀地这边活蹦乱跳。

    蜀王的问题并不难,蜀地虽然多山,但是这边也有很多有特色的东西,只要能够方便的拉出去销售,这些都是钱,提高这边的收入就有了。其实古代很多地方发展不起来,一个最大的因素就是交通了。

    “其实你现在做的这事情就可以,不用你做太多的事情,也不用你去刷什么好名声。只要你在蜀地这边的时候,没事就折腾这些奴隶多修路,把这边通往长安,通往东边,以及蜀地内部的路修好。这边的发展自然起来了,这也不会让人注意到你这边。”

    “你要想挣钱也容易,可以自己弄几个作坊,生产一些这边百姓常用的东西。大钱或许挣不了,但是挣些钱问题不大,而且这个还不用你去占别人的地来生财,更不会让皇上不满。”

    蜀王听了李好给他分析了一番后,感觉这些想法不错,眉开眼笑的离开了。事实上他啥也不用干,那些修路有地方官员指导,人手有免费的奴隶。再从各地大户手上募捐一点钱,啥都有了。

    当然他还能去长安问朝廷要点钱,修路修水利,这些钱每年都会有一笔指定的数额。正好用来干李好说的这些事情,加上那些能稳挣钱的作坊,蜀王自然十分满意。

    送走了蜀王过后,高原上的大战已经完全结束。侯君集和牛进达一路猛赶,刚好在逻些城被拿下的那天赶到,两人随即带兵加入破城的战场,堪勘的分到一个破王城的功劳。

    整个逻些城这些年收集的财富全部成了他们的缴获,或许因为李好之前做的那一手。侯君集几乎都是有样学样,除了一些重要的贵族要被抓到长安去,其他全部打了土豪分了财产。

    只是让侯君集他们不明白的是,他们赶过来的时候,这些吐蕃的部落的人似乎到处都在追杀那些僧人,所有的寺庙都被推翻一空。抓了几个重要的贵族审问了几次后,让他得到了一些重要情报,然后若有所思起来。

    “这场战争没那么简单啊,只是给一个二愣子直接用最粗暴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时候侯君集全身出了身冷汗,自己这个便宜捡的实在是太顺手了点,现在就捡到一个烫手山芋上来。

    同样的牛进达也得到了一些消息,两人都没跟对方说,而是各自盘算起来。打下罗些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班师回朝。长安那边的旨意也在这个时候到了侯君集的手里,让他安排一部分将领留守这边,其他回朝领封。

    整个吐蕃地区设安西都府,由庐陵公主驸马乔师望镇守,辖大唐在西边的一切事务,包括吐蕃。这个地方跟历史又发生了出入,历史中的安西都府要等侯君集平高昌后才成立,现在已经提前。

    而第一任督府却没改变,都是乔师望。这种事情跟李好的关系没多大,不过安西都督府要做的事情李好稍稍了解了下,这里也有出入。

    原本的都护府只管军事,现在这个都护府军事政治军事都要管,比起李好现在的这个茂州都府要高上几个等级。这个李好还羡慕不来,人家那可是娶了公主的主。

    吐蕃那边现在的一些东西不知道李二什么意思,也没改变,还是按照李好上高原定下的计划继续。而薛礼,王玄策和席君买他们全部被留在了吐蕃,然后划到了安西都护府下面。

第两百零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们这段时间暂时就留在这边了,我和薛礼,老席三人没有在一起,各自镇守一方。”三人的官职都升了,老王受封后就让茂州的商人给李好带了信回去,介绍了高原这边战后的情形。

    比起王玄策席君买他们,他们这些受封的人中间还有几个是李好身边的人。不过他们这次不会回长安受封,而是留在吐蕃这边镇守,什么时候换地方,这个李好也不知道,大致这些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老王他们不回长安受封,但是李好要,他要回长安。不过是不是受封就很难说,也许被问罪也不一定。随着侯君集他们的回归,李好被抹黑的呼声也越发多了起来,朝廷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在反李好。

    而这种情况恰恰又跟民间相反,民间提起李好来,那就是一个打败番邦的少年战神,一个大唐的新英雄豪杰,让多少长安少女梦中思念的对象。

    民间甚至出现了李好征西的评话出来,让那些说书人把李好的事情传扬的更广。李好说过的一些话也流入了民间,让一些人对李好越发认可起来,李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也越发清晰起来。

    评话这东西需要那些说的人认识一些字,或者他们知道某个故事。所以这个东西在原历史中,在唐朝还没出现,要到宋以后,随着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才把这东西发扬光大起来。

    只是李好搞了天然居后,又弄了个歌剧院性质的夜总会,对评话这东西的需求就变的明显起来。加上一些必须的需要,所以他就跟些人聊了下,然后这东西就出现了。

    这些人要讲的故事很多,比如《三国演义》,比如《封神演义》。大唐读书的人终究只是少部分人,有些东西要扩大影响力,就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个东西。

    只是民间的思想对于那些世家来说,他们从不看在眼里。这个国家,最终还是由他们这些世家说了算的,只有他们世家才能引领舆论这些东西,所以他们对于这些也没看在眼里。

    有些东西,没有较量起来,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李好总是这样想,所以对于这次的搏击,自己能否全身而退他也不清楚,不过他会把每一步都想好利用起来。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在这种气氛中,李好踏上了回长安的归途。相比茂州这边一些收到消息的世家的远离,那些过来欢送的商人和百姓就成了李好心中最可爱的人了。

    这是自己第一个任职的地方,这些年做的事情还是让这些人认可了,所以自己收获了他们来自内心的尊敬。整个朝廷的舆论对自己都不利,这些人还能来送行,自己种下去的东西有收获了。

    其实不仅茂州,潭州府那边的商人也找了过来,询问李好需要什么帮助。李恪更是借口身体不舒服回到了长安,为李好的事情到处奔走,还从这边要走了一大部分奴隶过去。

    洞庭湖防御体系已经开始动工,李好的这场战争收获的那些奴隶正好用来修水利。蜀王分去了一些,潭州和荆州这边也急需苦力,所以也要调大部分过去。

    “郎君,要不你辞官吧?咱们家里现在钱财足够,日子过的下去,咱们就不住这官了。那些人都瞎了眼,郎君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现在竟然用这种龌蹉手段。”

    比起云淡风轻,甚至还有闲意吟诗的李好,武顺心情就没那么好了。去年年头的关中瘟疫,自己郎君连命都顾不上跑去给那些人治病,这事情过去了多久?

    现在竟然有人说李好心狠手辣,性如屠户,在高原上面杀的血流成河,不少高原上的贵族都被李好砍翻在地。这样的理由如何能让武顺满意,自己郎君什么样的人自己还不清楚?

    “嘴长在他们嘴上,他们要怎么说谁也拦不住。一切到了长安再说吧,这个春节回去,应该能过一段轻松的日子了。”李好笑了笑,这事情还早着呢,谁笑到最后还难说。

    “孙神医,兕子最近怎么样?”长安的老孙现在除了一些疑难杂症,或者给那些年轻人讲解医理,一般都不怎么出去。但是有些事情他推脱不了,比如给晋阳公主看病。

    这妹子是李二的心头肉,只是因为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所以身体一直不怎么样。皇宫的太医都换了个遍,却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好的建议出来,李二就让人请了老孙来看。

    别的事情老孙或许可以推迟,唯独这个他不能推辞。晋阳公主的身体状况李好同老孙一起探讨过,也给过一些建议。这次高原之战,李好特意为这个妹子准备了不少东西,对她身体正有好处。

    “回皇上,子佳说的那些松茸,灵芝和虫草,对晋阳公主的身体增强和恢复却是大大的有效果。这段时间公主按时服用这些东西熬出来的肉汤后,身体明显好了不少,公主的大难或许可以度过。”

    老孙听了李二的话后,在心中斟酌了一下回道“臣以前觉得晋阳公主这病很难根治,是因为不知道这高原上面还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晋阳公主的病治愈非常重要,同时也能治愈其他病人,子佳这是为我大唐找了神药回来啊。”

    这些东西的功效实际上并没老孙说的这么好,只是有效果,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各种好处。而体弱的晋阳公主却是需要这些,不仅能提高体质,还能提高免疫力,更能防御一些其他疾病。

    “我听说,那高原上面还有一种叫什么亚东的鱼,那种鱼经常吃也对身体大大的有好处。还有一个藏红花,这些都是好东西,可惜我大唐不产,只有那高原才有,子佳给公主弄了一些过来,还请皇上到时让御厨按吩咐做了给公主吃。”

    老孙并没说什么李好多厉害,李好怎么样怎么样。他只说了两点事情就可以,一个是李好提供的药对晋阳公主身上的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二是这种药只有高原有产,其他地方没有。

    老孙说了这些话后就走了,留下李二站在晋阳公主房外思考起来。李好知道晋阳公主的情况,这个李二很清楚,实际上晋阳公主就没少在李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