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明年就能正式开发起来。”

    正常情况下,李好自然不需要跟广州刺史交代什么,因为李好才是上级。但是他们现在的关系不错,而且李好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不给一个解释也不行,让人等了那么长时间。

    “将军现在可是代表着我们整个岭南道的安危,还请将军多为大局考虑一番。岭南道能有一个如将军一般文武双全的上司,还能为岭南百姓着想的大官不易。这边以后的发展全靠将军支撑,所以请将军以后务必不要拿自己的性格冲动来做事。”

    跟李好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广州刺史这边也大致清楚李好什么性格。眼下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兴起,全靠李好的手段,如果李好出了什么意外,这些东西可能就会功亏一篑,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所以忍不住说了下李好。

    从珠江东岸上的岸,李好自然不是直接回广州府。直接回广州府的话可以直接坐船到广州港下,那样更近。李好同广州刺史沿着这边的港口的一条新修好的大水泥路,往广州府而去,顺便看看沿路的情况。

    这条大水泥马路从广州府一直到鹏城的码头,这是几万山越俘虏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这条水泥路修成。现在这条路来往的马车络绎不绝,车上不时传来的腥味证明这些是往各地输送海鲜的马车。

    洪门的发展出乎李好的意料,李好年头才告诉他们发展车马行的事情,短短一年,在李好的那些学生的安排下,洪门的马车就已经从长安排满了大唐的所有大城市。

    而岭南道这边不过是成了重点照顾的地方,所以这边的车马安排的比别处的多点。当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要不然道哥也没那么傻往这边跑。

    “这边的开发程度比西线要快,那边的河流和水域比这边多不少,对于各种工程修建起来就慢了不少。而那些河流宽大的地方,桥梁的修建现在也是一个难题,现在工程队还在研究这些。”

    刺史和李好坐姿一辆马车上面,透过车上的玻璃窗子,外面的一切都映入眼帘。这边比李好离开时候变化了不少,更多的是沿着水泥路两边修筑了不少村庄,这些都是新起的房子。

    这些房子的风格跟以往的也不一样,这些都是用水泥修筑的墙,窗子全部用上了玻璃。看起来比以前的房子更高大一些,而且更入目一点。只是这样一幢房子,得花不少钱了,这些村民突然哪里的那么多钱修筑这个?

    “他们现在能挣钱的地方多着呢,看那些路上买吃食的,这是一条收入来源。然后沿着路边现在开了两个作坊区,他们可以做作坊做工挣钱。而且州府修建各种工程一样需要人手,他们只要稍稍勤快点,到处都是挣钱的机会,起个房子也用不了多少钱。”

    刺史似乎知道李好在疑惑什么,笑着跟李好解释起来。“这珠江两岸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这次开垦出来,那些山越人修路之后,这边允许他们一样可以沿着这些地方修房子,所以这些房子还有部分使他们的。”

    “除了买水泥砖石花了些钱,那些人力他们还可以利用休工期邀上一些人手自己来建,只要管饭就好,所以这边的房子修建的比较快。另外这边的可用地也多,比西边好开发不少。”

    广州府刺史脸上得意的神色掩盖不住,这一年来,广州府的人口因为有这些山越人的充数,加上新生的小孩,以及战争的平息,人口几乎翻了一倍。就这一项,他今年的考评就能评优。

    而他现在并不止这一点,除了人口,这一年他们的耕地面积因为开垦的原因,翻了近三倍。加上几个港口的兴建和运营,整个州府的税收也提高了一倍有多。

    这一切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而已,再给他一点时间,他真的能创造一个奇迹出来。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李好的功劳,没有李好的规划,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车窗外的两边都是已经开垦好规划的土地,很多土地上面还种了不少这个时节能种的蔬菜。现在对于大唐人民来说,他们可以吃的蔬菜太多了,多的让他们不知道怎么选择。

    卷成球一样的包心大包菜,还有包菜,以及西红柿,洋葱等原本在这个时代不存在的蔬菜,现在全都有了。长安那边还有着大量的温室种植,让那边冬天也不用担心没有蔬菜吃。

    “还是慢了点,这边虽然发展起来了,但是这些地方感觉还不如长安城外的那些小城市。”李好摇了摇头,这边的发展虽然很快,但是离他心中想的那些差太远了,他参考的目标是后世他在这一路看过的情况。

    这个标准太高了点,就算是后世,珠三角地区也是全国最好的地方。现在不过是唐朝,李好就想把这边发展成后世的模样,这个要求确实太高,甚至有点高的不切实际。

    “将军,不慢了,这已经是飞速发展了。再快我怕我们其他方面跟不上,导致根基不稳啊。”广州府刺史一听李好的话,差点一头栽倒,这速度还慢,自己这位上司到底要多快才行?

    不是他吹捧自己,就现在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发展,比起大唐统一岭南道后到之前的所有年段中的发展总量还好。这一年时间走了几十年的总和,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就算长安的皇上看了这些之后,他也得承认现在这边治理的很好!

    “经济发展重要,记得学堂的事情也不能落下,还有那些新生的小孩的生育抚养问题,这些都要重视起来。我们目光要放长远一点,未来终究还是那些少年们的。”

第两百四十八章 李恪来访() 
李好记得自己后世的听过一句话,可惜那句话被当成了口号。“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

    “只要他们都能安稳的活下来,拥有足够的知识,以后这大唐,南方人在中间占上一些分量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刺史回长安后,记得提携下这边的少年们,让这边能够发展的更好。”

    这边的教育搞起来,就真正的是李好和这边两个刺史的功劳。那些学堂里面的少年以后就是继承他们的思想的主要力量,只要这些少年都混了出去,他们的队伍以后就会越来越强大起来。

    广州府这边李好有自己的府邸,而且还是豪华大别墅。他回到这边后立刻就先把这边够级别的官员全部请来吃了一顿饭,然后又提供了一些钱财发给底层的那些官员作为年终奖金,让他们能够舒爽的过一个好的春节。

    这个习惯在泉州府那边开了头,自然不能落下广州府,就算不合例规,这个李好也得把这次抹平。毕竟广州府这边的官员,这一年干的也不错,李好从不亏待自己手下的人。

    只是这些钱都是这边府衙的各种收入,并不是李好自己私人掏腰包。这一年对于李府在南方的产业来说,实际上挣的并不多。很多地方都是跟人合营,加上前期的投资,所以并没挣什么钱,反而是投资大于收入。

    不过新的一年对于李好来说,这才是真正大显身手的时候。几个大项目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就等着春节过后立即上马,这些才是真正吸金的项目,想要挣钱并不难。

    “贤弟!好久不见!”就在这个时候,李恪偷偷摸摸的跟着潭州那边商人的马车,来到了广州府。李好刚刚托人给他带过去的金枪鱼以及其他海鲜,吃过之后这家伙就坐不住了。

    当然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李恪这次过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商量。这些事情都比较重要,李恪身边的人又没法给他提供帮助。如果不是因为各种限制的原因,他真想每个月都往广州府这边跑一趟,跟李好在一起,对他的眼界见识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两边的水泥马路的修通,从潭州府到广州府,坐四轮马车日夜赶路的话,他们只需要两天两夜就能到达广州府。如果是骑马独奔,沿途更换马匹的话,一日一夜便能到达。这比以前不知道快了多少,也让潭州那边的商人往这边跑方便了不少。

    岭南这边产的蔗糖,以及各种水果加上各种海鲜,都能快速的往潭州或者更北的地方运送过去。同样,北边的东西运往南方也方便了不少,加快了岭南这边同其他地方的交流。

    这条路也让李恪对于岭南道这边的情况了解的非常及时,这边有什么味美的海鲜,他在潭州想要吃到也不困难。李好在这边干的怎么样,李恪一样很清楚。不过,他本人想要过来,依然困难重重。

    虽然这些年,李恪身边的一些人被他有意无意的排挤出核心圈子,他现在一些暗地里的收入和人脉,都躲开了某些人。这让李恪比原本的历史多了一些资本,但这些并不够,他需要更多的资本和力量才行。

    那些虽然被他排挤出核心圈子的人,李恪却不敢把这些人完全踢开,要不然这反而会让别人怀疑其他来。所以李恪只不过是有限制的宽松,并不是那么自由,他的身边有人盯着。

    “贤弟,这一年你一直留在岭南道征伐,并不清楚长安那边的情况,那边现在的事情越发严重起来。”李恪过来后,李好让人准备了不少新鲜的各种海鲜和这边的特色吃食,准备招待这个好吃的家伙。

    “这样不是很好么?长安那边的情况越复杂,你就越不会被人关注。托他们的福,我原本还担心我过来这边后被人惦记,现在他们折腾谁做皇帝的事情去了,我这倒是安然了不少。这样很好啊,闷声发大财!”

    李好听后笑道,那些家伙争斗的越厉害,李好就越高兴。反正争来争去,最后谁也没做成皇帝,反而便宜了一个一直装胆小老实的家伙,所以李好一点也不担心。

    “虽然这样确实对我有利,但是他们真要闹起来,这恐怕又要死不少人。而且他们终究还是皇子啊,这样争斗只会把这个国家的正常秩序捣乱。”

    李恪有点犹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去提醒那些家伙不要在这个时候闹事。不过他也清楚,就算他提醒,那些人不一定会听话,甚至还会怀疑李恪。

    “看看吧,那些东西你的身份太敏感,如果真卷入进去,恐怕没什么好后果。最多就是事发后,你跟皇帝说说让他仁慈点,不要动不动就杀上一大堆人,这样杀孽太重!”

    李好想了下,除了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做某些事情,对于其他方面他真没什么优势,只能提议少杀些人。这种事情要是小武在自己身边就好,那妹子有不错的天赋。

    “你那个南方日报怎么回事?我怎么看着这个计划总感觉不太妥当?这报纸在你手上,如果你在报纸上面报道了某些不好的东西,引的皇上不高兴,那皇上不是要把你杀了?”

    李恪的话里面不止这个意思,他还有一个意思没说出来。那就是如果李好有二心,完全可以利用报纸来造谣说一些皇上不好,大唐不好的事情出来为自己的二心造势,这样一样能忽悠不少百姓。

    这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情,所以李恪本能的就觉得这东西恐怕不行。只是李恪没想过的是,他是因为李好跟他讲过舆论的重要性的原因,但是这个时候其他人并没想到这些,只有等到看到报纸真正的威力后才会注意这个。

    而且李好给自己的报纸做了一个掩护,这份报纸只报道一些朝廷颁发的命令,然后跟所有解释下唐律。剩余的则是讲一些百姓怎么种田,怎么做生意,以及一些白话小说之类的东西。

    政治上面的事情,李好不准备让这份报刊沾,特别是皇位争夺的事情。要不然这份报纸不仅要完,南方这边不少的官员一样跟着要完,这个结果李好不愿意看到。

    “这个报纸贤弟还是多上上心,千万别被有心人利用上,要不然很容易成为攻击贤弟你的把柄。这长江以南虽然全是你我两人掌控的地方,但也不排除一些有心人混入其中。”

    李好笑了笑,表示自己接受了这个观点。大唐虽然现在没有什么舆论自由,但是唐朝也没有象猪尾巴王朝一样因文字兴罪,自己就此打打擦边球别乱议朝政就好了,这个是不犯忌讳。

    比如宣传下南方这边的产业,南方官员的作为,粤海楼和得月坊,还有镜子香水之类的东西,再讲点小道理小故事笑话什么的放里面就好了。这样整成一份报纸不仅宣传了自己所有产业的产品,还丰富了南方人民得娱乐生活,多好的创意啊。

    见李恪还是一脸担心的样子,李好笑了笑,让武顺把自己做的样板报拿了出来。这张报纸的版面有些夸张,主版介绍的是有点过期的政治新闻,讲了一些朝廷推出来的各种政策。

    然后讴歌了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