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西境内梅雨季节阴沉着的天空还没有散去。小船上的第三旅旅长石垒及第四旅旅长王新盟根据回信的要求亲去湖广接受张海的召见。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两位旅长都回想起了在海面上同敌人展开水战的场景。

    官兵们没有因为自身拥有绝对的武器和火力优势就忘记了军中的教化乃至战争的根本目的。从张海身边的近卫部队再到第二,三,四旅的官兵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于拥有坚定信仰的部队依然在任何情况下拥有足够的牺牲精神。

    “不知道秋季的决战,我们又要有多少战士牺牲。”第四旅在福建附近的战斗付出的代价更多,王新盟也不由的担心队伍在新的环境下的作战表现来。

    不过对此第三旅旅长石垒却有着充分的信心:“我们陆军水战甚至海战毕竟是外行出道,而这海战又极不利于我军枪炮火力的充分发挥,艰难些并不奇怪。我不信在秋季北方的原野之上全部火器都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我们的步兵营旅。”

第394章 逆流而上() 
新朝三年旧历四月初三,张海所率领的船队在彭泽一带的江面上取得了迎战湖广水师的大胜后,除第二旅南下江西会在之后会同南下部队进攻湘东以外,主力依然逆流而上,仅仅三天的时间就逼近到了湖广的首府也是重镇武昌府。

    洞庭一带的湖广四川等地军队的残余力量甚至在来不及顺流而下增援的情况下武昌就被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以猛烈的火力攻陷了。

    江西境内的水上决战重创了湖广方向上残明主力的力量。整个武昌府留守的堪战兵力不过一万左右。对付寻常军队的攻城或许没问题,不过对于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主力,城头上射来的绝大部分箭弹都无法对全身板甲的近卫部队构成有效的威胁。唯一能够构成威胁的大小炮兵和投石机又遭到了拥有全旅群四十多门身管炮及二十多门铜鼎炮猛烈的火力压制。在仅仅付出了两人因头部中弹而负伤,一人摔伤,几乎没有一个人阵亡的情况下利用船战时梯板的战士们杀伤了几百名进攻突破地段附近的敌人攻上了武昌城头。

    近卫旅及张海所率领的近卫营不论从火力还是官兵素养都要比南下作战的第三旅或第四旅强出不少,特别是防护水平也要强出很多。

    打算沿城头进行攻的敌人在近卫步兵营及亲卫连密集的精制燧发排枪连绵不断的火力射击下又是几乎没有造成登城部队一名精兵牺牲的情况下就死伤数百人。

    一边倒的战斗还有不断在城头上展开的火炮让城上的敌人完全丧失了依托城门楼进行顽抗的决心。

    整个拥有十六里城头的武昌府城就这样在攻城的部队没有一个人战死,仅仅付出了数人负伤的情况下就被占领了。

    直到张海亲自率领的队伍占领武昌城后的第三天,洞庭湖岳州一带聚集起来的残明力量才得到消息。从江西的水战中死里逃生的人朱燮元,周遇吉等人也才回到队伍。

    “将队伍散开到各地以及湖边去!”并不仅仅是朱燮元,经过这一战,就连周遇吉等人也丧失了继续对抗张家新军主力部队的决心。

    在江西一带的水战中队伍可以说是筹备了很久,想尽了一切手段,可还是这样在没有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十倍于敌又居于上游的水军灰飞烟灭。而且对方还不是使用什么水火巧计,而是在正面的硬碰硬战斗中依靠那令人无可奈何的防护装具,难以想象的猛烈火力,还有坚韧的实战发挥在追船的交战中取得了胜利。

    冷静下来的周遇吉已经十分清醒的意识到了如今的局面:残明政权如今所谓的“大半个天下”“有利的局面”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只不过是张海等人的主力部队规模并不大,还要对今后的作战有更大的准备才没有去席卷全国。而事实上,除了东虏的势力还让张海等人有所顾及外,整个天下早已是新朝政权的囊肿之物,自己现在唯一能作的不是招集残兵败将去往张海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的枪口上撞。而是要分散为营甚至营以下的队为单位在各个县城乃至乡村里召集力量同这些人用于控制地方的辅兵做斗争。

    可这种形态的作战需要合格的领导与有凝聚力的队伍,如今整个西南乃至湖广之地又有多少队伍符合这种要求呢?

    “难道襄阳我们不守了?长沙我们不救了?”朱燮元还是有些不甘心。原本信心十足的他想不到规模庞大准备这么充分的水上力量就如此的失败了。

    “现在整个湖广能够真心实意对抗张贼的贴心营头总共还有多少人?”周遇吉问道

    回到营中的这几天来朱燮元还是通过接见不少人稍稍屡顺了残余的力量:“岳州及洞艇的水面上顶多一千,长沙那里定多三百。在加上常德府乃至你我身边的人,恐怕只有两千人左右是能跟着我们一起在乡野之间抗敌的。”

    “两千人如果集中起来,足够对付那些横行乡里的张贼辅兵乃至所谓的公安营了。何况他们的倒行逆施导致在不少地方都并不得人心。我们在乡野之地很容易得到各地与张贼有血海深仇的那些义士们的帮忙!”周遇吉安慰着说道。

    就这样,驻扎在岳州一带的大军并没有顺流而下去迎敌触碰沿江而上一路攻掠的张海等人,而是筹备和整理着可用于携带的金银乃至还算精良些的铠甲兵器船只准备在沿洞庭湖乃至长江一带同可能进占湖广的贼人进行游击与袭扰作战。

    不过洞庭一带的残敌没有想到张海率领的新军主力旅队伍对他们根本不屑一顾,攻占武昌之后只让公安军野战步兵旅及各独立营继续逆江展开进军。主力自武昌出发沿汉水逆江而上直攻襄阳。

    同对新军主力部队多有所顾及的关内绝大部分残明力量不同,通过京师一带的交战关宁军虽然也开始对张海等人的武装力量刮目相看,却也不认为那是什么在野战中绝不可敌的力量。毕竟在关宁军从残明那里的情报中得知,即便是在今天,张海等人所拥有的全部堪战主力也不过是六到八个主力旅三四万人而已。整个关宁军加上山西尤世兄弟等人的队伍都已经有二十万左右实打实的人马了。在进攻中,说不定仅仅是各总兵各营家丁的兵力就超过进攻之敌了。

    此时赵率教,满桂等人所率领六个骑兵营近三万左右的骑兵先锋在攻占了固定始后已经扫荡了整个河南南部并向西占领了军事重镇南阳,由南阳向南顺流而下就可以直接增援襄阳。

    过了河南南部的平原再向南行进似乎更有利于行船而不是骑马,但辽东军队的主力还是更习惯于骑马。就算在并不利于骑兵的山林地带,马也可以节省人的体力,必要时可以下马作战。更重要的,马肉还可以做为军粮或者在逃跑的时候提供关键性的帮助。如果在船上,虽说防御上显得坚固,却没有这些便利了。

    尽管是夏季,但梅雨季节渐渐过去又濒临北方的情况下雨水与河水都逐渐变少,张海亲自率领近卫部队所乘的船队在抵达宜城的时候一些大船上的船员就报告说河水很浅了。而且越向上游行军水流也就越急,虽然人力螺旋桨在比较急的河水中还是能够提供不俗的航速,不过因为深入敌区,张海还是下令船上的队伍靠岸展开行军以减轻负担。船支仅仅做为后勤和必要时撤退的工具。

    队伍还没有抵达襄阳的时候,公安军中负责远方战役侦察的战士就传来了来自北面的警讯,北方至少五六个满编营的骑兵集团开始在北面的新野方向上渡河了,那是辽东集团南下的先锋。

    孙承宗等人并没有想到张海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会这么快就从南京逆流而上,很短的时间内就击败湖广在长江一带的主力并直下武昌等重镇并且率军北上。而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中的不少人却跃跃欲试了。队伍在完成了燧发排枪火力的还装后一直在水上打“窝囊仗”似乎还在大规模的野战中展示过火力。

    “大家说说看,我们要不要全速前进抢在敌人的前面拿下襄阳?”张海向亲卫连及近卫部队各营营长问道

    按照传统的兵理和军事原则,部队当然要抢先拿下守备并不算强的襄阳,因为如果那样南下的辽东军就没有了储备了不少粮食的坚城做为依托,也为之后的进攻避免了麻烦。

    不过这个理论却是建立在攻城要比野战更为困难的传统认知条件下的,而对于齐装满员的张海带来的近卫部队来说,以敌我双方的战力及火器差距就不存在什么“坚城”,即便对手兵力防御充沛而密集也无需花费多少代价,那敌军如果退守城池反而是为围歼战提供了方便。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如果我军在攻城的时候遇到敌军的大股骑兵集团………虽然同样是没有致命威胁,但总比攻城的时候多歼灭一些敌人麻烦的多。拥有不少炮火和精战枪械的我军并不畏惧攻坚。”宋子悦说道。独立近卫营及近卫旅各营营长大多也是类似的看法。

    近卫部队主力渡过汉水抵达左岸之后,张海就命令队伍放慢了北进的速度。

    新朝三年旧历四月十五左右的时候,沿着水路在岸上行进的的近卫部队大军抵达了距离襄阳大概二十里左右的距离内。

    在这个距离上,队伍站在高处以望远镜观察的了望员已经能够看到襄阳城头,不过负责前锋警戒的亲卫连战士也已经在隐蔽之中看到了游动中的敌侦骑。

    张海等人所率领的队伍似乎根本没有多少骑兵,那些辽东的骑兵先锋们就大胆的逼近到距离近卫部队大部队一里左右的地方游动侦察着。即便面对**弩的集群射击,通常在这个距离上游动的骑兵往往也是安全的。

    见到不过一百多名全身披挂的步兵分成十多个班散布到方圆百步左右主阵的四周,那些辽东骑兵不由的感觉这些张贼这些所谓的精锐名不副实。没有骑兵,就在五百精骑之下把一百多名步兵分成十股散布到距离主阵百步以外的距离上,那些步兵小群似乎还以散阵应敌?这不是送肉上门是什么?

    想到这里负责轮流指挥的辽东参将不由的有些兴奋,迅速的命令五百精骑集结起来,以百骑密集的展开百步左右的进攻正面,分为五排向其中外围的一个散兵小群展开了密集的冲击。

    就在这时,如传统军队队列一样密集的近卫部队主阵的人墙的一面纷纷卧倒,露出了二十余门九斤弹加农炮的炮口。大概不到二十秒左右还不及骑兵冲击百步左右的时间里就接连不断的打出了两轮累计四十余发炮弹。

    配属给近卫部队各营的炮兵都是新军炮兵中的精华骨干,不到一里的距离上超过半数二十几发炮弹飞入了敌军的骑兵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上百匹战马打落马下,六七十人当场被炮弹击毙。

    辽东也算是接触火器比较多,对中西火器比较了解的军队了,可还是没有想到对面的炮火在一里的距离上能有如此精度和威力,在猛烈的打击下虽然还没有被彻底击溃,可前排的队伍也慌乱不堪起来。

    就在这时,敌军骑兵进攻方向上的十二名全身披挂的亲卫连重装步兵开始向敌军展开了反扑。除了二十千克左右的全身甲外,每个亲卫连的战士在执行战斗战术任务不携带后勤给养的情况下足足携带了每人八支每支2。5公斤左右的精制五管燧发排枪四十发左右随时可以展开射击的子弹。

    亲卫连投入巨大成本的充足射击训练外加上成员坚韧勇敢的临战意识使得整个班战斗群在快速射击的时候也战线出优良的弓箭手在靶场打固定靶一般的精度。短短不过半分钟左右时间全班以猛烈火力打出的近三百发子弹就又将上百名敌人及二?e多匹马打倒在地。低速移动中的马匹,亲卫连的战士在百步以内的距离也能大致精确的掌握提前量

    很短时间内让辽东精骑难以思议的猛烈枪炮火力在短时间内5c31将五百名聚集起来的侦骑彻底击溃了。

    为了防止情况有变,也为了防止云集在襄阳一带的几万辽东军主力闻到危险的气味而北逃,张海迅速下令五营又一个连的五六千近卫部队全体以最大速度前进,由密集队形展开宽广的战线对敌军发起进攻。

    远处观战的满桂等人完全不名所以,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也不过以为是敌军主力部队密集的炮火击溃了骑兵,可这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既然炮火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么敌人步兵主力以这样稀稀拉拉不成阵列的样子展开反击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张海摩下的精锐就是这个样子。

    赵率教与满桂等人都不甘心拥有几万精锐大军的自己要在这松散的不成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