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青州之战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只有大概几个加强营的核心兵力。还有长时间的土工准备,而如今的我们没有那样的时间。这样的城头是针对敌人的良好防御,但也是限制我军机动性与主动性的东西。队伍还是驻扎在辽阳城以南的山林中比较好,我们的主动权就会大很多,当然大部队南下最好展开几天的休整,我们也要等待负责守城的公安军沿河北上”张海这样说到。

    忽然想到了什么,张海在会后对身边的小女孩们说:“你们的身上其实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在城头上执行侦察任务一般简单训练的成年人也可以完成。把你们独自放在公安军中我并不放心。”

    “可只有我们最熟悉旗语,也了解侦察敌人的了解,真有比我们更合适的人选么?”李千兰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航空队里也只有你和其他三十余名航空队的‘老战士’在这方面最为突出,但是师傅是绝不会让你们冒不必要的危险的。只是侦察敌人和传信而不是临空攻击,全军这么多战士还是可以准备出至少十来名合适的人选的。”张海对孩子们说道。这些小女孩们在张海看来有些险是可以冒的,然而有些却显然是不必要的。

    到了旧历八月二十号的时候,满洲的天气已经有所转凉了,从盖州附近上岸的六个公安军野战旅也陆续在辽阳至金州一带布防,辽阳城的防守准备也终于完成。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刘洪涛却似乎有了一种不安:“如果从我们出发的时候敌人就开始回师计,那么到现在足有二十天的时间了。按照一人双马的标准,从翼南平原到沈阳城两千里的距离按照正常行军的速度也该有敌人的消息了。从我们在辽东半岛以拉来的历次作战来看:敌人的战地传信能力着实不能小看。作战准备也十分充分,只不过没有想到我军的战力如此之强,作战方式如此特别而已。”

    “也许敌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船队出发的消息,最多八月初八当天才能得到烽火警讯,最多八月初十才能动身?”第三旅的石垒说道,这也不是没有多大可能。

    张海摇了摇头,也大致的估算道:“建州可不是明庭那样的对手,他们对于情报素来是十分重视的。为了控制更广的地方,我军在长江一带的控制算不上特别的严密。查探到我军大规模的集结和船队的出航并传信回去并不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就算八月初十敌人才开始从翼南的老巢动身,那必然是以战术急行的速度前进,十天的时间就算赶不到沈阳,也应该有南边儿的消息传来才对。”

    “如果你是奴尔哈赤,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张海向主力部队的几名旅长问道

    “如果是我,当然是远遁他乡,南逃天竺西逃西域北逃北海,女人并不难找。”王新盟回道。

    “当然不是指这种可能,要是这样我们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我们还没有抄掠两黄旗的根据地,如果我是奴尔哈赤,那当然是首先回师老寨,举族迁移至草原,然后以能够最大规模集结起来的兵力饲机而动。更别说还有镶红旗逃出去的主力。至少这样算下来能够让后金可以参加高强度作战的能力从六万左右增加到类似萨尔浒之战时的大概十余万人。是不是与我们决战,看看情况尤其是进行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再做决定。”刘洪涛仔细思索后回答道。

    此时的奴尔哈赤其实早已率领数万八旗主力至辽河以西的西平堡一带,随着草原上一个接着一个不利的消息传了过来。各旗原本热切的回师之心都已经逐渐凉了下来。新军主力部队沿着河流一直扫荡到沈阳的消息让不少人既气愤又惊恐,前进变的由疑起来。不过因为各旗旗主大多是奴尔哈赤的后代或下级,倒还没有人敢于提出放弃救援老寨的意见。直到代善见到归来的镶红旗主力乃至次子之后了解到一些可靠的情况,才鼓起勇气说道:“我们回师河套去,把林丹汗和整个草原彻底消化了才是正途。那南来的强贼决非我军所能抗衡的啊!”

    “可是难道就这样连一场象样的作战都没有就望风而逃么?”莽古尔泰有些不服的说道。

第433章 决战序幕() 
“各旗抽掉三分之一的主力做为侦骑,警戒三十里以内,全速回师老寨!各旗留在开原西南的辽河以东就可以,两黄旗的问题,还是得有两黄旗主力来班”奴尔哈赤只是稍做犹豫就下顶了决心。

    “我也带着两红旗的主力跟着去!反正队伍上的种子已经保持了不少。我比其他旗的兄弟要幸运不少,就该承担这种风险!”代善对奴尔哈赤说道。

    从种种信息情报上来看,自海上登陆而来的强敌不仅不是骑兵,而且连马也没有多少,主要的依仗就是水路。但辽河与沈水上游在这个时节已经不可能维持大船的通航了。甚至在镇北关以南很远的地方开始骑兵就可以直接让马匹泅度过河。在这辽东平原上,那些步兵为主体又带着不少火炮和重型火器,并且还携带钢甲的敌兵,就算很难相抗对于如今队伍上的数万主力骑兵也威胁并不大。

    旧历八月十五入夜,就在新军主力刚刚拿下沈阳城的时候,两黄旗与镶红旗主力三旗人马及蒙八旗约三万精锐主力从沈阳以西渡过辽河,却没有直扑沈阳,而是谨慎的沿着辽河北达铁岭,并逼近到老寨一带。

    老寨一带此时的两黄旗吸取南边无数血泪积累起来的教训早已把各牛录的主力分布在复杂的山岭南北的各庄内以避免随时可能降临的战祸,这让奴尔哈赤花了不少功夫才将留守的丁庄老弱大多聚集起来。

    跟随三万精锐一起过河的马匹多达十几万,除了三万左右的战兵,完全可以拱卫着剩余的两黄旗主力十余万男女老幼像草原人一样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进行必要的机动了。

    装备精良的两黄旗主力战兵加上留守的战兵与丁装也使得辽河以东能够有效机动作战的兵力重新增加到六七万人左右,加上留在辽河以西的各旗主力,整个关外的满州力量虽然说留守的老弱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可还是能凑出十余万能够有效机动作战的兵力。

    不计规模庞大的老营,只计重新聚集起来的以两黄旗为主的六万丁壮与战兵就让不少人的信心似乎重新恢复起来,似乎可以同南来的那些与建州拥有血海深仇的人一战了。

    “六万马匹充足的骑兵对顶多不过三万规模的徒步为主之敌?我们是不是过于小心了?”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信息了解并不全面的两黄旗中下层士兵对上层对于战局的谨慎并不了解。

    “野战遇到大股的敌人,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先搞清楚敌军的主力还再不在沈阳城在说!”古代军队里讲究愚兵之策,即便是有些地位的军官将领也没有资格主动询问主将大军下一部的去像和打算。

    秋收时节的满州又将被战火所耽搁,从一望无际的草原到没有人收割的麦田还有在旧历八月下旬之前早就开始南撤的辽东汉人都让三旗的满州官兵痛心不已。此时的满州上层虽然早就丧失了与新军主力进行正面决战的勇气,可是整个建州乡村荒芜人烟的场景却让所有的人都跃跃欲试。

    满州主力等关外的少数民族主力虽然拥有不少的马匹,但在干粮的备制包装方面实际上比汉族王朝更为用心,但即便如此能够携带的口粮也不过能维持十五天左右的正常供应而已,再久,维持一个月也不是不可能,那就要杀马了。如今的满州主力还没有完成真正的转型,自然很难像蒙古军那样在几百里的战役纵深范围内维持一个随水草而居的“流动战略后方”来解决无法通过抄掠获得给养情况下的后勤问题。

    “我们去沈阳城下看看去,就算战败或者队伍陷入绝境,我们也要看看这些强贼究竟强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奴尔哈赤并不在意代善等人的劝阻,带领两黄旗主力展开分散而宽广的队形分成相距不远的三路大军从广袤的原野上逼近了沈阳。

    旧历八月二十三日,两黄旗为主力包括不少动员丁壮在内的六万满州大军抵达沈阳城上空热气球的观测范围内,奴尔哈赤等人也发现了远方城头上空那看起来很小却传闻中却能够带来惊人恐怖的飞行物。

    “镶蓝旗有一些侥幸逃出来的人似乎见过这些飘在天上的巨型‘孔明灯’射下来的火箭的威力。根据靠谱一些的情况,这在天空中的飞行物是不是可以瞬间就飞到天空之中?能够以多快的速度移动?能射下来多少箭支?”奴尔哈赤向一向说话比较靠谱的代善问道。

    “我询问了神志说话还算靠谱的十余米逃出来的精兵骨干,还有几名比较靠谱比较识数的侦骑。那些天上的飞的东西似乎是靠马车在地面上拉的,行军速度最快也不会超过马车的速度,甚至应该不如徒步。判断那吊篮的大小还有从射下来的箭支来看,那天上东西的吊篮里应该能装一两千支火箭,一次射击可以覆盖方圆十丈之内的地面。而且可以通过吊索向上补充火箭,可以说是一件能够克服城战中大部分难题的攻坚野战利器,不过移动的速度并不大。而且,似乎没有人见过这些东西能够很快的从地面上充气而起。据个别人的观察这些东西从城外升到空中至少也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我们用**弩或轻炮能够把它打下来么?”有人问到

    “从和城头的比例来看,那天空中的飞行物即便是铳炮和大型弩可以对付的,发射装置也很难做到隐蔽,如非特殊的情况未必能够成功。”代善说道。

    满州主力见到沈阳城外似乎很广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军的动向,这四周的地形环境也并不利于部署什么大规模的伏兵,就逐渐逼近到距离沈阳城头大概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

    沈阳城头上仅仅能够看见稀疏的人在时不时的露头观望,似乎并不是什么纪律严明的部队。然而在满州上层却已经根本没有什么人有信心拿下这拥有完善护城河的沈阳城了,谁都知道那城头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像。

第434章 试探空城() 
“对方隐藏实力就隐藏实力,我们试探试探这些人的斤两也是可以的。实在不行就当作打靶了。如果有门,我们就让部分并非精干的力量在精锐的掩护下攻几次!”军民始终都未接触过那些南来的对手的情况下,两黄旗内耳有些军官骨干并不怎样服气,再他们看来:一支强军再怎么强也就是装备精良,选训有素的职业兵罢了。上万这样的精兵就散十万满州军硬吃吃不下,让这些人被困在满州也说不定是有机会的。

    两黄旗的牛录数占八旗近三成,从军官到白甲护军装备精良实力突出的官兵多达近千,为了让这些人中的不少人见识下可能要面对对手的实力,心中有个谱,奴尔哈赤并不反对让手下的部分精兵去摸摸沈阳城中的虚实。

    自从张海等人起事早年时的攻城战术传开之后,尤其是后金军队与辽东军联合这数个月来,满州也备制了不少类似和弓级别的重箭巨矢用于城战攻坚时打击掩蔽物后的对手。

    在这些正规战兵几十里挑一的人手中,一石五斗的优等清弓能够把重达十余两如同标枪一般的巨矢抛射到百步之远,并且仍然可以有误差方圆不过一两丈的抛射射术。而这些精锐所披的双铁甲也是经过加工后的精良铠甲。在之前的作战中几乎可以抵御住明军绝大部分单兵火器甚至一些火炮霰弹的威胁。

    强有力的攻防能力让这些满州精兵骨干即便面对传说中的强敌依然有着充分的自信。一百余名披着沉重的铠甲在下马步战的情况下逼近到沈阳城外宽阔的护城河边瞄向远方的城头。

    护城河的岸边显然也是守军的有效射程范围了,如今防守沈阳城的是最后上岸的公安军第六旅。新增援赶来的公安军部队又获得了南京兵工单位最新赶制出来的一批燧发排枪。按照原则,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部队,这些新式装备集中武装公安军中的各正副连长及正副营长,每营中的十名军官按照新军主力部队正规战兵的标准配备燧发排枪三十套一百二十管,每个步兵旅六个步兵营一个旅部营一个炮兵营的标准总共配备二百四十套燧发排枪共计九百六十管。而在实战当中,这些燧发排枪往往被拆成以管计算的近千支独立的轻型精制燧发枪装备给部队中的战士们。因为防御中填装弹丸还有面临敌人的威胁远不及队列野战中那么大,因此即便如此也往往能够发挥出不差的效能。这些新装备部队的燧发排枪加上所配属的轻炮让公安军野战旅的战斗力更向前进了一部,在关内甚至完全不畏惧同辽东军的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