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拦下的妇人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稚童,闻言便潸然欲泣道。

    “若非如此,谁肯背井离乡?叔,你也快逃吧。”

    余灰终于彻底慌了神,他一屁股坐到地上绝望道。

    “这可怎么办?”

    “能怎么办,逃呗。汉王的军队临走时说,汉王虽暂时不敌楚王,但汉王宅心仁厚愿意接受寿春百姓。只要去了小沛,等打退了楚军,每户都能分得一亩地,至少还有条活路。”

    余灰登时大喜,连连道谢,之后就跑回村里大声吆喝起来,和村民们谈论起楚军的残暴和汉军的仁政好像自己亲眼所见一般。一村子人转眼间也加入了向东“逃命”的大军。

    ??????

    太阳西斜,原本聚在一起观望着宫廷、府库大火的百姓早已躲进了家中,此刻正透着门窗偷窥着迅速占领了寿春的楚军。

    废墟之上,季书等人坐在一起认真听着刚传回来的情报。

    “岂有此理!一定又是那诸葛亮的计策!诸葛匹夫敢如此欺我大楚!”

    黄盖将军是楚国的老将了,头发已经斑白,速来老成持重深受孙策的信任。但听完斥候的报告后,黄盖怒发冲冠,他猛然站起来一副要拔剑杀人的凶狠模样向季书请命道。

    “军师,给我一万兵马,我取诸葛亮的人头回来见你。”

    很奇怪,季书这时候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愤怒。

    算计他人,被人算计,尔虞我诈,是心底已经变得麻木了吗?

    不,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可以做出更卑鄙的事了。

    “呵呵呵~~”

    季书忽然的笑声让众人有些错愕。

    “军师?”蒋钦欲言又止。

    相比于蒋钦的不好开口,黄盖则直白得多。

    “军师莫不是被诸葛亮气糊涂了?”

    季书连连摆手,止住笑声说道。

    “黄老将军稍安勿躁。”

    季书深知如果同意黄盖的请求让他轻兵追击,恐怕到时他看到的不是诸葛亮的人头,而是黄盖的首级。

    “我想先问一问黄老将军,诸葛亮这般做为的是什么?”

    黄盖脸上露出不快的神色,回答道。

    “自然是为了抹黑我们楚国,占据道义的上风。我知道军师你的意思,你是想说诸葛匹夫设这个局还有意激怒我们,在我们追击时设下埋伏。”

    说到这里,黄盖一手叉腰,一手按着剑柄自信地笑了。他的笑容并非傲慢,而是纵横无数战场杀出来的自信。

    “军师也莫把我当一介武夫。说句不中听的话,黄盖追随先君征战沙场的时候,你和主公都还在牙牙学语呢。黄盖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诸葛匹夫既然设下如此毒计挑衅我等,老夫正好让他看看我楚军的厉害。军师,我只要一万精兵,若诸葛亮真在路上设下伏击,我定取他人头回来见你!”

    “那诸葛亮若是把伏兵藏到逃跑的百姓中忽然袭击我军,混乱之中分不清哪些是百姓,哪些是敌军,你杀不杀?”

    季书只是一句话就把黄盖给问住了。

    如果下令去杀,那恐怕就坐实了流言,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可如不过不杀,岂不是平白受制于人,若配合其他伏击那真是必败无疑。

    黄盖微微冒了一丝冷汗,喃喃道。

    “这,这刘备贤名远播,不至于挟持百姓做盾牌吧?”

    “谁说他挟持百姓做盾牌了?天下人只会知道,楚军残暴、屠城屠村,汉军带着彭城百姓撤退,可楚军一路追击致使军民死伤惨重。”

    这也呸个不要脸了。

    黄盖有自信能应对各种埋伏,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经验可不是季书他们能比的,但这已经不是怎么打的问题了。若真出现季书所说的情况,怎么打都是个输。

    黄盖怒色渐消,狠狠地跺了跺脚依然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军师,那咱们就只能这么眼睁睁看着刘备的军队裹挟数万百姓逃走了?”

    为什么他们就没看到一点别的东西?

    诚然眼下是楚军吃了个闷亏,但素以仁义自居的刘备为何会同意施行这样的计策?

    是国力的差距!

    上一场战,楚国在徐州折损的兵力将近六万,再加上被曹操消灭的两万多人,损失可谓惨重,楚国休养三年的心血几乎一战尽没。相比之下,徐汉只损失了四万多兵马。

    即使如此楚国仍能发动十万人的战争,可徐汉的兵力呢?

    徐汉与曹操、袁绍、袁术都打过仗,连年征战为了保持十万人的兵力早已多次征兵,加上这次的损失季书敢说如今徐汉能补充到七万人就算是到顶了。

    这就是强国与弱国的差距。

    刘备缺少人口,缺少耕种土地的百姓,也缺少能加入军队的壮丁。

    藏在诡计之下的是徐汉的软弱!

    毕竟孙策在重重包围之中缺少补给、粮草断绝、士兵困乏,这样的条件下仍能杀出重围逃回江东。如今他准备充分,携十万精兵含怒而发,刘备怎能不惧?

    刘备没有曹操当初在官渡对阵袁绍时那种面对三十万的兵力差距仍然敢誓死一战的勇气。他是如此,他的军队自然也是如此。

    徐汉在畏惧着楚国。

    季书正是因此先前才会笑出声来,原本对于此战该如何取胜还有些茫然的他,眼前豁然开朗。

    他轻飘飘地站起来,眼中泛着诡异的光。

    “既然他们这么想要人,那给他们就是了!”

    ??????

    季书所部一直停留在寿春城,直到孙策大军赶到这才将防务交接出去,再次作为先锋军向徐州挺进。

    而这个时候,流言却不知为何越传越广、越传越恐怖。季书的先锋军才刚走到彭城要塞旧址,徐州境内的谯县、东平、任城就出现了许多看到楚军从寿春到彭城一路烧杀抢掠的目击消息,更有楚军要屠灭徐州的扬言。

    谁能不怕?无数百姓纷纷加入了逃命的队伍。

    彭城、谯县、东平、任城将近二十万的百姓涌向了小沛。

第五十四章 兵临城下() 
    曾经那座雄伟的彭城要塞如今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依稀能从废墟中找到一些烧焦的痕迹来窥视往日那一战的惨烈。

    对于这里,楚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楚国最强的王牌——虎啸营,正是在这一带附近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成功拖住了魏军,这才使孙策得以在汉军的包围中逃出生天。

    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是朝圣一般,每个士兵都庄严肃穆。

    季书、黄盖、蒋钦三人牵着马在队伍的前方缓缓走着,出了彭城要塞便有两条岔道,一条向北绕道任城、东平,最后才到达小沛的北面;一条向东路经谯县,直抵小沛西面。

    “黄老将军,斥候来报,汉军放弃了谯县、东平、任城,将兵力都已经收缩在小沛,大有在那里和我们决一胜负的意味。虽是如此,你此行领兵北行占领任城和东平也要多加小心,诸葛亮、徐庶都不是等闲人,难保没有留下其他手段。”

    在岔道口前停下脚步,季书看向黄盖细细叮嘱了一番。

    黄盖微微点头,示意自己会多加注意之后又认真地说道。

    “军师放心,我必定在北面建立起一条稳固的防线让你们安心与刘备交战。倒是我怕若魏军如刘备那般毁约杀来,我会忍不住杀进魏地去,反而坏了军师的策略。”

    呵呵~~

    不曾想黄老将军这般豪气!

    季书和蒋钦对视一眼不禁都挂上了笑容,季书回答道。

    “曹操和刘备只是利益之争,所以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才有了刘备临阵倒戈。但董卓和曹操可不一样,两人之仇不亚于大哥和刘表,绝无罢手的可能。”

    “此时魏国与我们彻底撕破脸皮是极不明智的,若真有魏军压境也不过是为了牵制和试探我们罢了,黄将军只管放手去做。你要让魏国看到一只饥肠辘辘、失去理智的老虎,而不是一只跳脚的病猫。”

    “不过话虽如此,我军此次的目标还是拿下徐州,请老将军记住八个字——‘敌动我狠,敌静我止’。”

    季书的意思很明确,既不用惧怕魏国,该打就打,也需要牢记此战的重点是攻下徐州。

    听完,黄盖了然地抱拳说道。

    “如此,黄盖知道该怎么做了。”

    言至于此,众人骑上战马准备各自踏上征程。临了,黄盖又抱拳告别道。

    “祝军师和主公旗开得胜、杀进下邳,愿大楚与世长存、万古长青!”

    季书、蒋钦肃然,郑重抱拳回礼道。

    “愿大楚与世长存、万古长青!”

    ??????

    烈日炎炎,成群的苍鹭张头探脑地躲在小河的一边,警惕而又好奇地眺望着河对岸匆匆赶路的行人们。

    大滴大滴的汗水从额头滑落到下巴,又从那里掉落到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被蒸干。一边就有凉快的树阴,但似乎没有人愿意停下自己的脚步好好歇上一歇。即使是再累的旅人,也只是到河边舀一勺清水简单喝上几口便继续赶路了。

    仿佛他们的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正追赶着他们。

    穿过河谷,遥遥便能眺望到一座城市屹立在远方——那里是小沛,无数旅人此行的终点。

    此刻,小沛城下挤满了等待进城的百姓,他们很多人是从昨晚就在城门口等待了。可距离天亮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今日的城门却依然没有打开的迹象,众人不由变得焦躁。

    “官爷,什么时候才开城门啊?”

    站得离城门比较近的小伙子向着城头的士兵搭话问道。

    听到小伙子开口,众人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也纷纷朝着城头喊起话来。

    “是啊。官爷,天都亮了,快让我们进去吧!”

    “官爷,快开城门吧。我们可都是汉王治下的百姓啊。”

    “官爷,这日头太热,我家娃已经有些受不住了。快行行好,放我们早些进城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终归都只是一个请求,一个简单的请求。但这个请求,值守城门的士兵却不敢有丝毫回应,他犹犹豫豫地撇了撇身后站着的那个人。

    关羽面沉如水,闭着眼睛站在城头上捋着长须,百姓的声音萦绕在他的耳边就如同一根根针扎在他的背上。终于,关羽微微一动,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来。

    “开城。”

    “慢!”

    士兵还来不及有所动作,马上就被人制止住了,胆敢阻拦这项命令的正是站在关羽身侧的徐庶。

    徐庶脸上同样挂满了不忍,但他还是向关羽拱手一拜阻拦道。

    “关将军三思啊!小沛本只有六万人口,是一座小城,可如今已经暴增至十六万人口,远远超出预期。人挤人、人挨着人,吃喝拉撒难以解决,若再让数万百姓入城,只怕楚军未至,城中已经不战自乱。”

    “况且今早斥候传回消息,楚军已到四十里开外。如今两个时辰过去,楚军却迟迟不至,为的是什么?若关将军此时开城,百姓蜂拥而入,城门能在楚军赶到之前关上吗?”

    关羽何尝不知?

    但是许多百姓正是得到先前汉军所“承诺”的保障,这才放弃宅院、放弃庄稼、放弃家乡,拖家带口地迁向小沛。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携带太多的粮食,如今若是让他们回去,他们会饿死在路上。

    为了活命,他们中有些人恐怕会沦为盗贼,亦如当初的黄巾之乱。歹心一起,他们就会解放出人性之恶,做出他们或许一生都不曾想过的可怕暴行。

    诸葛亮的计策已经完全失控,现在遭殃的可是大汉治下之民,关羽于心何忍?

    “军师所言,句句在理,但我毕生所学只为一个‘义’字。让百姓颠沛流离、受尽苦楚岂是大义所为?所以之前我才反对诸葛亮所谋,奈何大哥偏听那诸葛亮的。恨哉!如今岂止彭城一地?谯县、任城、东平百姓可都是我大汉子民,我怎能袖手而观之?开城!”

    “慢!”

    徐庶目呲欲裂,再次制止了关羽的命令。原则上,徐庶和关羽是平级,士兵一时也不知听谁的为好,只能呆立在那里惶惶无措。

    徐庶再次深深一拜,对关羽说道。

    “关将军为仁道大义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徐庶深感钦佩。但若真是因此让小沛失守,让楚军长驱直入,坏了主公的大计,又置君臣之义、兄弟之义于何地?”

    关羽沉默了,他长长一叹,连忙去扶起徐庶。

    “军师无需如此,我听你的就是了。”

    关羽话音刚落,就听到士兵们指着远处的地平线大声喊道。

    “楚军,楚军!”

    众人连忙将身体靠在墙垛上张望。果然,目光所及之处出现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