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一巴掌重重打在陈浩之脸上,让他的嘴角都溢出血来。

    “枉读圣贤书!”孙策骂道。

    陈浩之的脸火辣辣的。

    该死!该死!怎么这么厉害?

    原想六十多个人收拾几个刺头有什么难的?没想到他们才一个人出手就打得这群废物找不着北了!早知道就应该让他们都带刀来了。

    刀?

    陈浩之猛然想起自己腰间一直用作装饰的短剑,他面目狰狞,猛然拔剑就刺了过去。

    孙策是什么人?若是真被这样个酒囊饭袋刺伤,也枉费了“江东小霸王”的别号了。他用手一扭,轻易就夺过了短剑。

    还想杀我?孙策大怒,他左手一甩,把陈浩之狠狠摔在地上,右手举起剑,作势就把陈浩之钉死在地上。

    “大哥!”

    嗯?

    孙策回头一看,见季书正抱着小雨,小女孩蜷缩在季书的怀里,两只手捂着眼,指间却有大大的缝隙,那缝隙间分明有一双眼睛一闪一闪。

    孙策眉头一皱,短剑狠狠一甩,插在陈浩之脑袋左侧一尺远的地方。

    边上还没有倒在地的家丁们被吓得半死,陈浩之更是被吓晕了过去。

    “今天有小孩子看着,就不见血了。”

    陈家的家丁们暗自松了一口气,现在哪里还敢想其他,只盼着魔王快把公子还给他们,他们有多远就跑多远。

    “啊!”陈浩之被疼的又醒了过来。

    孙策轻描淡写的转身离去:“打折你狗腿,让你长长记性。以后若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孙策就去取你的狗命。”

    人的名,树的影。

    一众家丁惊恐地抬着他们又晕了过去的少爷灰溜溜走了。

第二十三章 革新之始() 
在夏日炎炎的六月,江东迎来了一场新风。

    作为江东实际上的掌控者的孙策终于得到了皇帝的正式任命,被封为镇东将军,统领江东六郡。

    作为六郡之长的孙策,名下的长沙郡却还在刘表的治下,而孙策和刘表之间还有着杀父之仇。如此一来,这条任命就不禁让人琢磨了。

    这分明是挑拨孙策和刘表开战。

    可是孙策在乎吗?他求之不得。

    且不说这是小皇帝的意思,还是董卓的意思,孙策不管是现在治理江东,还是日后讨伐刘表,都算是名正言顺了。

    这一策阳谋让人舒心,也催人流血。

    当然,想要和刘表开战,孙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例如,他任命了都尉周瑜和军师将军季书筹办科举。

    所谓科举,就是考试。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一般的士族寒门,甚至出身农民、工人、商人家庭的学子,尽皆一视同仁,不需举荐人,只要在考试中成绩优异,便可出仕为官。

    科举令一出,可谓是在士林中引起了一片哗然,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这无疑是颠覆了察举征辟制,以后出仕为官不再需要他人引荐,这给长久以来依附世家,讲究人情、关系的官场带来了沉重的一击。

    在这个天下纷乱、英杰频出的时代,这道政令让人有些意外,又有些理所当然。

    然而这定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拥护支持。江东一带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能听到士子们激烈的争论。

    且不论众人如何争论,孙策举办科举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不但提上了日程,甚至已经将时间公示了江东各地。

    考试被分为笔试、武技、会试三个部分,分别由季书、周瑜、孙策主持。

    笔试一科囊括了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既要考校士子们的学识,也要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看法。这一关是一个门槛,越过这扇门将真正走进孙策麾下的军政体系。

    季书是个穿越者,深知科举的弊端,专注一学定然会限制思想,虽然对统治阶级有益,但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却是一个拦路虎。因此在他极力推行下,考试变得更难了······

    武技一科囊括了兵器、骑射、兵法韬略。这一关是一个分类,成绩好的将安排进军系,成绩差的将安排进政系。在周瑜看来,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这些选拨出来的人才也同样有所长,有所短,如何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事情。

    当然,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也是有很多的,这些人并不会说不要了。季书和周瑜细细商量了之后,决定在各郡城都设立了征兵处,但凡不识字,却对自己的功夫自信的都可应征入伍,从底层做起,在沙场中证明自己。

    至于会试一科,说白了就是面试,让孙策亲自面试这些学子,任命他们的官职。

    ······

    会稽,郝家大宅。

    “老爷,陈家有许多在官衙当差的子弟这几日全都辞官了,听说陈家还准备组织商人罢市呢。”老管家微微弓着身子禀报道。

    “陈家那老鬼也是拼了,动静可真不小啊。不过孙策可不见得怕他这招,孙策现在开科举招贤,说不定还乐得多几个空位出来安排上忠于自己的人手。”郝胜摇着太师椅,悠闲地看着窗外。

    老管家呼出一口气,很是赞同,点头接话道:“这也难怪,陈老是老来得子,最宠爱的就是这个三子陈浩之。这陈浩之也算争气,文采不错,一手书法更是得了不少书法大家的称赞,只是唯独脾气被惯的放纵了些,平日里惹点祸也不算什么,自会有人给他料理,没想到这次惹到孙策头上。”

    郝胜转身嘿嘿一笑道:“这次世家联手哄抬米价,估计孙策正在气头上。只打断了一条腿,我看孙策还算是手下留情了。再说了,恐怕还不止因为这个吧?陈家是书香世家,门生故吏遍江东,是名副其实的士林领袖,但是这道科举令一出,呵呵。”

    老管家犹豫了一下,问道:“老爷,那咱们?”

    郝胜悠闲的喝了一口茶,说道:“咱们什么也不做。”

    老管家听到郝胜的话不由一愣:“老爷,咱们什么表示都没有的话岂不是得罪其他几个世家?”

    郝胜笑了笑,高深莫测道:“你觉得是得罪孙策好?还是得罪其他世家好?”

    老管家疑惑道:“老爷,我们郝家名下的2家米铺也跟着涨价了,不是已经得罪孙策了吗?”

    郝胜摇摇头,又道:“不对,其实我们谁都没得罪。”

    老管家不由语塞,虚心道:“小的愚钝,请老爷指点。”

    郝胜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你可能觉得我们各个世家,每家都有仆役、佃农三四千人,不见得怕孙策。但我告诉你,真打起来,我们十几个世家加起来都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

    那各世家怎么还敢这样和孙策作对?

    郝胜轻轻一笑道:“我们怕孙策。但孙策也同样怕我们世家。”

    “人才最多的是我们世家,掌握土地最多是我们世家,最富有的还是我们世家。说到底,江东的半边天都是我们撑起来的,若轻易就对我们世家动刀兵,那就是自毁根基。”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理由,所谓‘出师有名’。”

    “名之一字简简单单,却重如泰山。”

    “沈侩是有过错,若是普通人,杀了也就杀了。但他是世家公子,是沈老头的独子!就此杀了便有些过了,我们师出有名,所以孙策不敢动我们,也不会动我们。这时候,我们大可闹些事情,维护世家的尊严、地位、颜面。这不是和孙策作对,而是理所应当!”

    “至于陈浩之,他招惹了孙策,被打断一条腿。陈老头爱子心切,他能报复,但我们却不能,因为陈浩之实属罪有应得。若我们也跟着闹,那就真是得罪孙策了。”

    “你说是得罪孙策可怕,还是得罪陈老头可怕?”

    老管家连忙附和道:“还是老爷您高明。”

    郝胜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管家道:“哼!你呀,就是马屁拍的快。”

    “我们几个世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量着呢,凭我们这些世家间的关系,有什么谁得罪谁啊?就按我说的,别给我折腾出其他动静来!顺便也吩咐下府里的人,这段时间都给我安分点。”

    见老管家连连点点头,郝胜叹了一口气:“咱们老老实实等等看吧,现在江东越来越乱了。原以为就如往常的一次博弈罢了,没想到这次风波渐渐开始脱离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测,马上就要变成一场风暴了。将来还不知道会怎样!

    “卖粮的事才涨价一天,结果孙策也开始卖米了,我们可因此积压了不少货,我正琢磨着什么时候恢复原价呢。”

    “现在孙策又颁布了科举令,只怕日后我们官场上的分量也要轻了。还是留一线吧,不要做的太过分,若最后斗不过孙策,我们郝家也不至于······”

    老管家走出了郝胜的书房,不禁感到有些心头沉重。

    江东四大世家的郝家尚且如此,其他世家又会怎样?天空灰沉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江东或许很快就不是世家的天下了。

    ······

    “听说陈家也和孙策闹翻了?”角落里,一个声音幽幽问道。

    沈浪一脸狰狞狠狠道:“不够!不够!只要乔玄和郝胜那两条老狗不敢真正和孙策决裂,其他世家就下不了这个决心!”

    “你就这么想甘宁死?你不怕沈家因此毁了?”那个声音又问道。

    沈浪惨然一笑:“以前,我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沈家,让沈家成了江东第一世家。我很自豪!但是,自从侩儿死后,我忽然想问自己,这些东西对我有什么意义?”

    “有什么意义!”

    “我身边只剩下些摇着尾巴,盯着我的钱袋的奴才。”

    “只剩下些戴着面具和我虚情假意地谈着生意的商人。”

    “我的发妻早就死了,剩下些小妾也都盼着我早些死,好分我的家产,好去找新的相好。”

    “我只有侩儿一个儿子,现在他也死了。”

    “我老了,也不需要什么漂亮女人了,也生不出儿子了。”

    “我什么都没有了。”

    “我什么都不要了。”

    “我只要甘宁给我的侩儿陪葬!”

    沈浪的眼中只剩一片空洞,亦如他的内心。

    “那为什么不让孙策也一起陪葬呢?”

    沈浪的眼中透出一道光,他看向了那个角落,那是一个戴着鬼脸面具的男子,那面具在笑。

    ······

    建业,太守府。

    “科举再过一个月就要举行了。你们可要筹办好!这次科举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孙策正色道。

    季书摆摆手:“大哥,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清楚的很,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人准备了,你不用担心。”

    周瑜收起纸扇,瞥了孙策一眼,叹道:“比起这个,你更应该关心下钱的问题。”

    孙策一愣:“没钱了?”

    周瑜没好气的说道:“自然还有点,不过怎么也要未雨绸缪啊。我们为了平定粮价,用的是往昔的价位,和袁术买粮的价钱也差不了多少。算上运粮和雇人的钱,我们是亏了钱的。这次又要举行科举,钱越来越紧张,岂是长久之计?”

    “那怎么办?”孙策瞪大眼睛。

    周瑜摸摸下巴,沉声道:“是时候拜访下乔家了。”

    这时,浮上孙策脑海的是一个美貌少女翩翩而去的背影。

第二十四章 拜访乔家() 
乔家是吴郡大户,也是江东老牌的世家,然而乔家和其他世家相比,又有很大不同。

    通常,世家大户多为重视土地、收纳仆从,但乔家家主乔玄偏生另类,喜好经商。

    乔家商铺遍及江东,以致乔玄已经不满足江东一地之利,生意近到荆州,远至益州,涉及领域之广更是令人咋舌。

    乔家虽还不到富可敌国的地步,但是积累的财富比之不少诸侯犹有胜之。这自然也让很多人垂涎,但是这样一头巨兽也不是轻易能得罪的,于是乎众人便打起了其他主意。

    乔公除了发妻,还有两房小妾,可偏偏十多年时间,只有他的发妻给他诞下了2个女儿,膝下再无一子。这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自从乔家的两个女儿十六岁成年以来,乔家的门槛都差点让提亲的人给踏破了。

    可惜,乔玄因为膝下无子,所以分外宠爱自己的两个女儿,打破了往常的世家间联姻的“父母之命”,偏偏让两个女儿自己选夫婿。

    这可就难透了世家公子哥们,因为说媒根本没用,他们不得不在家族的催促下亲自上阵,去博取少女的芳心。然而,他们个个都是带着这样那样的目的而来,怎能进的了少女的心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