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眼下江东的米价风波渐渐平息,已经没有什么赚头了,但是范和却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甚至决定亲自来江东考察一番。

    此刻,整个江东最热闹的就要数建业城了。

    不仅是因为科举,还因为那道建立公会的政令。

    数千学子的盛会还未结束,无数的商人又疯狂地涌向了建业。

    马车徐徐停在离东城门不远的一处客栈门前,范和带着一个随从下了车,径直走进了客栈。

    “店家,还有客房吗?”

    柜台后面坐着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听到问话他堆起一脸笑容答道:“还有一间上房,1两银子三天,客官可要住?”

    1两银子三天?这是什么概念?

    一袋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一个月了,而一两银子能买四袋米。

    范和还未说话,一旁的随从倒吸一口凉气惊恼道:“店家,你这是开玩笑吧?住三天就要1两银子?”

    “呵呵”

    店家笑了笑,看向范和问道:“想来,这位客官也是冲着公会来的吧?”

    范和点点头,觉得也没必要掩饰,拱拱手回道:“老板好眼力。”

    “我这算什么眼力?科举都已经到武技考试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下午就要公布成绩和名次,明天中举的士子就要参加最后的会试,由镇东将军安排官职了。想来也不会是士子。”

    店家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范和顺着这方向看去,只见一楼的大厅里坐满了吃饭的人。

    “而且我这店里住满了来加入公会的商人,用脚趾头猜都猜到了。”

    “客官,你还别嫌贵,这价钱算好的了。现在建业城大大小小的客栈都住满了人,许多人有钱都找不到地方住呢。”

    “本来,我这也是满的。也就今早一个考试发挥太差,觉得没希望的士子退房走了,这才空出了一间。”

    店家挑挑眉头,打趣道:“客官,错过咱这家店,我怕你迟些时候回来,这房间就没了。那你可就要在街上熬过今晚,等明天科举结束,落榜士子离开才能有房间空出来咯。”

    范和微微皱眉,看着大厅满当当的人,若有所思。

    店家也不着急,悠哉的等着他做决定。

    “店家,我们住六天。”

    范和从怀里掏出2两碎银子放在柜台上:“店家,我刚到建业城,许多事情不清楚。关于公会的事情劳烦你给我说说。”

    我就喜欢这种明事理的人!店家笑吟吟收起银子,沉吟了一小会儿,开口道:“既然客官问了,那我就给您说一说。”

    ······

    根据老板的描述,范和来到了公会大厅。

    公会大厅里有一群人对着墙一脸沉思。

    范和不解,再往旁边看,有许多柜台,连成一片,工作人员竟然都是些女子。

    女子织布卖、或是做些小本买卖的倒也不少见。不过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比男子轻上许多,不少人是看不起女子的。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聘用女子做事,恐怕也只有江东的这位季书先生了。

    和建立公会的政令一起发布的还有建工厂,不过那主要还是手工业者的事,范和只是略微关注了一下。听说第一批工厂有炼铁厂、织布厂和军工厂,其中织布厂就广招女工,现在看来那边也是做得有声有色吧。

    走过去,范和向一个好看的小姑娘问起话来。

    “你好,姑娘,我是荆州来的商人,我想问问你们这个公会怎么组织商人交易呢?”

    在柜台前的椅子坐下,和小姑娘面对面,范和略有些拘谨。

    小姑娘甜甜地笑了笑,指着范和身后说道。

    “这位老爷,我们每一个柜台都对应了一个种类的货物。”

    “你身后的墙上有一个目录,所有在我这做了登记,需要售卖的货物,它的名称、品质、数量、价格都会做成一个小牌子挂到上面。”

    “有需要买下的客户就直接摘下来,到我这做登记,这一单就成立了,之后货款付给我们,我们负责送货给客商。”

    “如果你需要售卖货物,就要找对应种类的柜台,登记名称和数量,让我们的鉴定师鉴定品质,不同的品质是不同的价钱,但同样的品质只能是一个价钱。”

    “可以说品质是由你的货物决定的,但价钱是由我们定的。不过我们定的价钱绝不会让你们亏本,这个请你放心,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些人为了促成交易争相降价,造成恶性循环。”

    范和点点头,转身看去,柜台对面果然都挂着一个木板。木板顶上做成屋檐形状,最上面分明写着“淘宝屋”三个字,再往下就挂上了许许多多大小相同的牌子。那些面壁的人原来是在对比货物啊。

    这是,小姑娘接着对范和说道:“如果您看上哪一单,觉得数量和价钱都没有问题,担心品质的话,可以来我这查看货主的地址,去找货主现场查看货物品质。”

    范和大喜,如此就放心的多了。能够安心交易的话,在公会买卖货物确实方便得多。

    这时,小姑娘指着公会里唯一一片摆放着桌椅茶壶的地方,说道:“这位老爷,你们看累了还可以去那边休息。公会免费提供茶水。”

    “休息区那还有一个特别的目录,是本地商户求购某些货物的。这些求购都是在本地的目录中找不到想要的商品,对外地客商求购的。”

    “求购除了货物名称、品质、数量、价格,还会多标上一个限期,也就是期限内求购,过期失效。这类求购,价格由订货者自己出,所以一般价钱会高些,你若看到满意的求购,能保证期限内交付的,大可接下来。”

    “一旦接下来,我们就会通知订货者过来交足货款押在公会,让你放心采购货物。你只要保证你的货物满足订货者要求的品质就行了,由我们公会鉴定品质,如果没有问题就把货款交付给你。”

    范和听罢微微唏嘘:“难怪无数商人疯狂涌入这里啊。”

    ······

    一个爽朗的早上。

    范和舒服的伸了伸懒腰,走下楼去吃早餐。

    “又颁布新政了?”

    “是啊,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快又有新政!”

    “听说是这次的新政是孙将军采纳了科举中各个士子的建议。”

    “啧啧,真是雷厉风行啊。”

    “哪里哪里?拿一张来看看?”

    ······

    大厅里议论纷纷。

    范和好奇之下也讨了一张过来,前面看得津津有味,可是看着看着,范和脸色凝重了起来。忽然,范和手一抖,那张纸掉到了地上。

    “老爷?”随从半是关心,半是疑惑地看向范和。

    范和眼睛直直的瞪着地上那张纸,吃惊道:“这哪里是什么新政,这是要变法了!!”

第三十六章 建业风暴(二)() 
“竖子!安敢如此?”

    陈平把杯子狠狠地摔到了墙上,猛烈的碰撞让杯子四分五裂地飞散开来。

    陈家的基业其实是在吴郡,但陈平听说自己的三子陈浩之被孙策打断了腿,便急急赶来了建业。

    孙策对世家轻慢无礼,随意杀害世家子弟,这是所有世家都不能轻视的。

    和沈家一起调高米价是陈平亲自点头答应的,可他没想到这一转头,孙策就报复到他儿子身上了。

    还往浩之身上泼脏水,简直岂有此理!

    于是他和沈浪更疯狂地报复起了孙策。

    乔老头的“背叛”出乎意料,让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世家认怂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时候孙策肯定不会轻易饶了他们,但谁都没想到孙策敢这样!

    “竖子!安敢如此?”

    陈平气得又将桌上的砚台砸了出去。

    报信的家丁在一旁战战兢兢的立着,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家丁说穿了便是封建时代的奴隶,在秦汉之前,奴隶就如同牛羊一样被买卖。

    到了秦汉,因为学术的盛行,先有百家争鸣,后是独尊儒术,人的地位开始被君王们重视起来。

    即使是奴隶也因此收获了些许少得可怜的尊重,至少,不至于被当作猪狗一般。

    但是阶级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他们中没有人因为这一纸《齐民律》就觉得自己自由了,更多是一种茫然。

    他们不再是老爷的奴才了?

    那他们是什么?

    和正常的百姓一样,被打了可以去官府告人,做工了可以要求工钱,不想做的事可以大声对那些老爷公子们说“不”吗?

    仿佛是甘甜醉人的美酒!

    看着大发雷霆的老爷,家丁战战兢兢地深深低下头。

    他不敢。

    长久的统治让顺从变成了一种习惯,或者称它为“奴性”倒也没错。

    当然,即使是同为奴隶也是有区别的。

    有的人会成为更“高级”的奴隶,得到主人的信任和权利,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中有的人会因此对主人忠心耿耿。

    “下去吧!”站在陈平身后的管家对报信的家丁吩咐了一声。

    那名家丁闻言一喜,如获大赦般匆匆退了出去。

    “老爷,那咱们怎么办啊,总不能让孙策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把?”管家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放屁!混蛋!放肆!荒谬!”

    陈平红着眼睛怒吼,抓着东西就往外砸,面目狰狞可怕。

    这和他平日里在众人面前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觉像是一头发狂的猛兽。

    以致于管家今天根本不用猜,就能明白老爷心里在想什么。

    “我岂能让这小子为所欲为?”

    陈平咬牙切齿,手舞足蹈:“他这是和整个江东的世家宣战!”

    “既然他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管家闻言心中一颤,暗道还好提前支开了那小厮,老爷也是口不择言了,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可不妙啊。

    陈平到底是一家之主,话一出口反而冷静下来了,他收敛起神色对管家吩咐起来。

    “你去给建业所有的世家都送上一份拜帖,请各位家主明日来陈家一聚。”

    “还有,立刻准备马车,我要去沈家拜访一下沈公。”

    “是,老爷。”管家心中了然,领命而去。

    一股仿佛可以预见的风暴渐渐涌动起来。

    孙策和季书等人还是低估了这一纸《齐民律》将造成何等的惊涛骇浪。

    ······

    “听说,你轻薄了乔家的二小姐。”

    吴夫人悠哉的喝着茶,看不出喜怒。

    坐在下首的周瑜却是已经满头大汗,吞吞吐吐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这,这个”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吴夫人半眯着眼睛,开口教训道:“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作敢当!”

    周瑜心中纠结:明明是我被轻薄了好不好?虽然占便宜的确实是我。

    “是!小生惭愧······”

    周瑜最终还是很有风度的低头认错了。

    吴夫人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既然策儿喜欢的是乔家大小姐,你又和乔家二小姐有些姻缘,那你们两兄弟就一起迎娶乔家两位小姐吧,也算一段佳话。”

    周瑜脸色微红,问道:“大夫人的意思是?”

    吴夫人哼了一声,笑道:“还能是什么意思?既然乔公已经同意了,自然是去乔家下聘礼。策儿的聘礼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的我也帮忙备了一份,明日你就启程去吴郡吧。”

    周瑜面露难色:“这,会不会太急了一些?”

    “急?”

    吴夫人斜着眼看向周瑜。

    “别人家的儿子十六岁就成亲了。而策儿十六岁时便随他父亲讨伐董贼去了,后来孙家遭此大变,策儿的婚事也就拖了下来。”

    “好不容易孙家掌江东,我也开始寻思着给他安排婚事了。可策儿这混小子偏生要气我,竟然一天到晚跑青楼去,和那个叫红娘的艺伎眉来眼去。”

    “就算这姑娘卖艺不卖身,身子是清白的,可名声呢?我孙家岂能娶个青楼女子进门做大妇?你这个兄弟也不管管?”

    老夫人指着周瑜骂了几句,周瑜连忙低头赔罪。

    叹了口气,老夫人继续说道。

    “策儿的结发之妻就算不是门当户对,至少也要身世清白吧?等他成婚后,要真还喜欢那红娘,娶进门当个小妾我倒也不反对。”

    “可策儿硬是看不上一个我张罗的女子,真不知道那红娘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好不容易啊,真是好不容易啊!他终于看上了一个,乔欣姑娘我打听过了,端庄贤惠,又是大家闺秀,做策儿的正室再适合不过了。”

    “策儿马上就二十了,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