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边的兄弟们立刻行动了起来,几人骑上快马赶去县衙,又有十几人打开了城门。

    那十几骑先进入了城中,城门官赶忙叫他们上来询问事情的经过。可惜,他们也懵了。

    白天拦截往来商队也没有人逃去了安陆方向,斥候在周围探查也没有发现敌情,一切都很正常。可就在入夜之后,他们的临时营地就受到了汉军的忽然袭击。

    生死关头,往常的夜训成果得到了惊人的发挥,他们迅速集结,迅速组成了有效的反击阵型。一时间竟让一窝蜂杀进来的汉军损失惨重,汉军甚至以为是自己中计被伏,攻势顿时一缓。而被奇袭的羽林军奇迹般地从包围圈中逃出了200多人。

    只是匆忙之中逃出的士兵根本不知道身后追击自己的汉军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是蔡瑁大军的先锋部队。

    城门官叹了口气,吩咐他们下去休息了。他极目远望,刚才还模模糊糊的一片火把果然是分成了2搓的,前面的那一部分略少,后面的则是一大片火把。

    太近了!

    额头上又开始冒冷汗了,城门官甚至有一种冲动要下令立刻关闭城门。

    根据火把的对比,他估摸着这是一支还有两千多人的汉军。而奔向城门的两支军队只相差着如此近的距离,一旦来不及关上城门让这两千汉军杀入城中,凭他这处城门的400守军加上逃回来惊魂未定的200人未必守得住这处城门。

    “下去三十个兄弟,等咱们的人都进来了立刻关门!剩下的兄弟们都上来准备箭矢,先射一波火箭出去照明,再改用一般箭矢射击,都懂了吗?”

    咬咬牙城门官大吼了一声。

    士兵们纷纷应是,他们拿起了长弓紧张地注视着城下越来越近的火炬。

    渐渐地,已经能看到己军士兵们狼狈的样子,可以听到汉军的喊杀声。他们点起了火箭。

    “放箭!”

    随着城门官一声令下,数百支火箭划破夜空落到了汉军中间,顿时一片惨叫,可以看到汉军中间有些慌乱。但仅仅片刻,在汉军统领的命令下他们以更快速的速度扑了过来,在他们看来紧紧咬住前面的羽林军才是最安全的,而前面那扇敞开的城门是唾手可得的军功。

    在他们的奋力追击下还真咬住了羽林军,一阵厮杀,城门一时关不起来。

    “放箭!”

    “放箭!”

    城上的士兵像疯了一样飞快地拉弓射击,根本用不着瞄准,只要往涌向城门口的汉军射击,一射一个准。

    逃入城中的士兵眼见城内的兄弟没有放弃自己,也提起了最后一丝勇气和力气反身杀向了正在争夺城门的汉军。

    轰!

    经过三十分钟的厮杀,随着门栓挂上的一声响动,汉军终于撤退了。羽林军的众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

    微微有些凉意,季书还是挑着灯在查看荆州的地图,他开始思索江东军接下来的攻略方向。

    嘎吱一声轻响,房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个妩媚的少妇走了进来。

    “你下手也太狠了,他还是个孩子嘛。”

    门外吹进来的一阵风让烛光一阵摇晃,季书抬头一看,是月英到了。

    两人一阵细语,季书才知道原来月英傍晚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当涂。只是听说了季书将韩综一顿杖责的消息,她便先去看了韩综,给韩综又擦了一遍药,和他说了许多话才回县衙找季书。

    “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他。不给他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我怕他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

    看着月英,季书轻轻叹息道。

    一时间月英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韩综的事她也很气愤,可看到了这个小家伙遍体鳞伤地躺在床上,她心中就只剩下恨铁不成钢的叹息了。

    外面忽然有些喧哗起来,不是一般的那种吵闹。

    是厮杀声!

    季书和月英对视一眼,惊讶地走出了屋子。在外面,厮杀声变得更明显了!

    “怎么回事?”

    卫兵们道不出所以然来,早已有人去外面询问了。

    不一会儿就有士卒回报了。

    “禀报将军,汉军奇袭了我军在当涂附近驻扎的据点,许多将士溃逃回来了。汉军正在追杀,不过大部分士兵都已安然入城,只有北门现在正在争夺城门!”

    季书和月英两人大惊。

    “快!让休息的士兵都赶去北门支援!”

    士兵立刻回答道。

    “蒋钦将军已经领兵赶去了,侯成和许屠两位将军则去了其他门查看情况。”

    季书点点头又下令道。

    “准备两匹马,我们也去北门!”

    “是!”

    ······

    半个月前,蔡瑁在江夏太守府里召集了一众将领商讨起了征讨袁术的大计。

    蔡瑁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的文臣武将问道。

    “你们说,孙策会作何反应呢?”

    这时,一个年轻的文士走了出来回答道。

    “孙策必定出兵江夏!”

    众人一阵惊愕,蔡瑁也眯起了眼睛盯着这人。

    “你是三个月前出任夏口县令的诸葛亮?”

    诸葛亮点头抱拳一礼。

    “正是下官。”

第十九章 一夜惊变() 
这里是江夏太守府,大将军蔡瑁、太守黄祖和一众将领在商讨着征讨袁术的大计。按说以一个县令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的,但诸葛亮是诸葛家的继承人。

    这些年诸葛家有些衰弱,是否还能视为荆州的五大世家有不少争议,起因是诸葛家家主诸葛珪的死。

    诸葛珪去世时,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还年幼,便由其弟诸葛玄暂代了家主之位。诸葛玄是个重情义又没有野心的人,这些年诸葛家在他的手上每况愈下,可他却只顾教导诸葛瑾和诸葛亮,无心家族琐事。

    虽然不少人暗地里笑话诸葛玄,但诸葛家在荆州还是有一定的能量的,所以蔡瑁给了诸葛家一点面子,让诸葛亮也得以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

    此刻,蔡瑁眯着眼打量起诸葛亮。

    原本只是面子上的功夫,他没想到只陪末座的诸葛亮会站出来说这一番话。

    是了,自古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诸葛家身为世家之一,继承人的位置居然没有给长子诸葛瑾,而是传给了诸葛亮,这里面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蔡瑁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探道。

    “我知道你和孙策的义弟季书有仇怨。可主公的命令是讨伐袁术,我们也和刘备的使者有了秘密协议,你让我转头对付孙策,这可是有违君令哦。”

    季书劫亲的事在荆州和江东之地流传甚广,这让诸葛亮也一时成为了世家间的笑话。见蔡瑁提及,堂下的众人不由低声笑了起来。

    面对身边的嘲笑,诸葛亮却泰然自若,区区杂音根本无法让他动摇丝毫,他直视蔡瑁正色道。

    “我一心为公岂是为了满足私欲?大王的命令确实是讨伐伪帝袁术,可大将军难道就放任孙策攻占江夏?若让孙策攻占了江夏便和袁术大军将我等包围在了安陆、石亭一带,届时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还请大将军早作决断!”

    这一席话让堂下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细细思索。

    孙策出兵江夏以此来救援袁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正是围魏救赵之计。如果孙策真出兵江夏了,他们也必然要回师救援,不然就会陷入诸葛亮方才所说的险境。

    想要防备这样的情况倒也不难,只需留下2万兵马加强江夏防务,定能保江夏不失。

    可若是届时孙策没有出兵江夏,而是赶到石亭帮助袁术呢?蔡瑁大军就会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这样的话可就闹大笑话了,说不定还会被孙策和袁术联军杀得大败。

    众人有些沉默,不敢随便开口了。蔡瑁也有些棘手地追问诸葛亮道。

    “孔明啊,你说的是很有道理。可现在是决定大军动向,关乎我军胜败。你又如何保证孙策不去石亭救援袁术,而是来进攻江夏呢?”

    诸葛亮想也不想沉声道。

    “孙策和大王有血海深仇,如今他羽翼丰满岂会甘心只是帮助袁术解围?定然会借此机会吞并荆州!若孙策不来进攻江夏,诸葛亮人头愿献于大将军阶下。”

    所有人都没想到诸葛亮会做到这个地步,为了让蔡瑁对付孙策,诸葛亮敢用性命做保。蔡瑁大笑道。

    “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亦无惧无畏地答道。

    “敢立军令状!”

    “好!”

    蔡瑁大喜过望,站起来大赞一声,连忙让人取来笔墨给诸葛亮写下军令状。

    诸葛亮说的不错,孙策出兵江夏的可能确实不得不防,这可是性命相关。只是若真留下兵马防范江夏,到时在石亭打了败仗蔡瑁也不好和主公交代。现在有了诸葛亮的军令状,赢了最大的功劳还是他的,输了又有诸葛世家的继承人在这里担着,他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目光如炬,将这些人看得透彻。

    “亮还有一计献给大将军。”

    蔡瑁笑意连连。

    “贤侄无须顾虑,尽管直言!”

    ······

    季书和月英赶到北门的时候汉军已经被杀退,只留下一地尸体。

    当涂城暂时安全了。季书褒奖了一番负责城门值夜的将士们,又让蒋钦、许屠、侯成三人到县衙集合整理情报。

    根据士兵们的描述,可以确定在各个道路设卡驻扎的临时营地几乎都是同时遭遇了汉军的夜袭。一番统计后,在外驻扎的1500士卒只逃回来了700人。若非夜间集结训练是羽林军的主要训练科目之一,士兵们反应迅速,恐怕他们就会在无声无息之间被歼灭了吧。

    这让季书后背发凉,有一股不祥的预感。这不像是发现了当涂失守急急赶回来的汉军先锋,他更像是早已精心设计好的伏兵。不过现在多想也没用,浓重的夜色是伏击者的天堂,季书让众人暂且退下休息。他断定既然当涂已经有了防备,汉军便不会再趁夜攻城,即使是再矮的城墙,他们也需要准备一些简陋的攻城器械。

    但是这一夜恐怕没有人能安然入睡。

    季书天一亮就登上了当涂的城墙查看敌情。

    算上昨晚守城损失的兵马,羽林军现在只剩下不到5千人,而此刻当涂的北面、东面、南面已被8千多汉军包围了起来,只留下西门外空空荡荡的。

    围三缺一,这种攻城法旨在占据城池,不重视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若是团团包围,守城士兵必定拼死抵抗,可一旦留下了一条生路,整个守军的士气就会下降,他们会想逃跑。

    季书那不祥的预感得到了印证。若是蔡瑁回师的先锋,他们肯定会团团包围当涂,为后续赶到的蔡瑁大军争取时间,届时一鼓作气消灭当涂的江东军。可他们却放心地留给了羽林军一条生路,根本无惧羽林军的逃离。

    这真的是一支伏兵,他的身后或许没有蔡瑁大军。

    那蔡瑁的大军会在哪里呢?石亭?可笑,设下伏兵的人岂会把大军主力丢在石亭?石亭的汉军恐怕只是虚张声势的佯攻罢了,最多不会超过2万人。他们中计了!

    季书一拳狠狠的砸在墙垛上,他焦躁起来,前去征讨夏口港的甘宁部和镇守江夏城的太史慈部恐怕都会受到意料之外的攻击。

    天知道事情会变成什么样!

    所有的事情好像一夜之间都脱离了正轨,季书心中的恐惧难以诉说。

    不能留在这里,必须赶快走!

    到头来,不管是蔡瑁大军在不在这支伏兵身后他们都得走,将当涂拱手送出。城外的汉军仿佛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甚至没有连夜准备简陋的攻城器材。

    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掌控着一切,是谁?是谁!无尽的恐惧让季书停住了脚步。

    江夏城真的还有救吗?若他们此刻放弃了当涂前往江夏,等到了江夏城外却发现城上已经插满了汉军的旗帜,那暴露在荒野上得不到粮草补给的羽林军恐怕不出几天就会自灭吧。

    西门外还有一个渡口,可以乘船返回柴桑。可若如此就等于弃江夏境内的3万江东军于不顾!

    咦,我以前是怎么指挥军队来着?

    季书双手搀在墙垛上茫然无措,他的眼中渐渐失去了焦距。

    “冷静点!”

    月英从身后抱住了季书。季书这才发现自己浑身都已经变得冰凉,月英软软的身子给他带来了微微的暖意。

    “别急!你比诸葛大哥丝毫不差,冷静些做决断,我永远会陪在你身旁的。”

    月英毫无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