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

    总觉得最近老是听到一些不得了的名字呢。

    没想到啊······

    “没想到啊,陆康也造反了!”

    说出这句话的是张昭,他叹了一口气,上前摸了摸陆逊的脑袋疼爱地说道。

    “陆家是庐江的大世家,伯言自小丧父,由他的从祖父陆康照顾。”

    “陆康在庐江也多有贤名,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跟随沈家一起造反。他们这些人啊,把名声、地位、家族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最终却落得一无所有。”

    接受了变法的世家,从实力派变成了纸老虎。其地位虽然下降了许多但依然被一般的百姓敬畏着;家族利益方面虽然承担了赋税,但是田租还是有一些盈余的,至少衣食无忧。

    至于叛逆的世家,一些重要人物都被孙策处死了,背上了骂名,查抄了家产,真的是什么也没有了。

    陆逊很聪明、很有天赋!

    这个张昭早就知道。

    张家还在袁术治下的时候就和庐江的陆家有些交情,举家搬到建业时陆家还给张家提供过帮助,两个世家间的交情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

    可以的话张昭并不想让陆逊在他身边做个小官。

    这个时候,陆逊应该好好读书,将来有更广阔的舞台在等着他!

    但陆逊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他母亲的身份也不好去工厂打工,陆家也不愿一味接受张家的接济,所以自然需要陆逊为这个穷困潦倒的家族做出牺牲。

    叛逆世家虽然可恨,但眼前的人却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啊。

    怎能不让人由衷叹息?

    可这又能怎样?难道叛逆世家就不该杀么?

    这就是乱世的悲哀。

    “你恨我大哥么?”

    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但季书就是想问问。

    陆逊犹豫了一刹那,抱拳答道。

    “不恨。”

    季书不信,这么小的孩子再懂事也该有个极限,谁能没有一丁点愤恨呢?

    即使是在他这个恩人、张昭这个最亲近的长辈面前,少年依然保持着本能般的警戒。

    “恨也无所谓。”

    陆逊错愕地看向季书,季书的眼神并不像是一个开玩笑的眼神。

    季书真挚地看着陆逊,缓缓说道。

    “恨也无所谓。”

    “你出仕只是为了补贴家用,为了家人吧。”

    “你只要做你认为对的事就好。”

    “孙策并不是一个暴君。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他的苦、他的恨,他被江东百姓爱戴的原因。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值得效忠的君王!”

    季书如此对陆逊断言道。

    陆逊微微低头道。

    “是······”

    张昭看到这幅场景,眼睛咕噜噜地转了起来,不知在想什么。

    季书没有空去在意张昭,盯着陆逊,他只是感觉太可惜了!

    要知道陆逊可是历史上和吕蒙合谋荆州杀死了关羽,设下诱敌深入之计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军事天才。只是留在张昭身边做个小官,太可惜了!

    虽然张昭也肯定会培养陆逊的,但这方向是不是有点错了?

    季书轻咳一声,又开口问道。

    “伯言,你有什么梦想么?”

    陆逊这回倒是没有犹豫,老老实实回答道。

    “照顾好弟弟妹妹、母亲,重振陆家!”

    季书点点头继续说道。

    “不错的追求,但你不觉得从政过于无趣吗?要不下次出征我带你去看看?有些东西只要亲眼看到之后就会被深深吸引!”

    听到季书这么说,陆逊第一次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实在不明白季书为什么要带他出征,他又该怎么回答。

    而季书坚信只要跟着他出征一次,陆逊一定会迷上军事,走上从军的道路。

    到底还是个孩子,就算日后再怎么非凡,现在还是稚嫩了些,哪里经得住我老人家的蛊惑?

    呸!

    是循循善诱!

    “怎么说话呢?”

    张昭没好气地瞪了眼季书。

    什么叫“从政过于无趣”?我这个主管政务的可还在这里呢!

    生气之余张昭又有些好奇,自己知道陆逊的才华,毕竟张家和陆家之间的交情颇深。可季书和陆逊素不相识,怎么才见面一会儿就好想发现了旷世的宝玉一般,比自己还着急呢?

    “要不,你收伯言为弟子,教他如何征讨天下?”

    张昭有些狐疑盯着季书,开口道。

    “收弟子?”

    季书和陆逊都楞住了。

    季书沉吟了一下,倒也不是不可以,眼下他只有韩综一个弟子,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不也差不多嘛!

    “好!伯言,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陆逊转头看了一眼,见张昭点头,他这才又跪到季书面前郑重地行了一个拜师礼。

    “弟子陆逊,拜见老师!”

第四十四章 化敌为友() 
教授弟子其实是个累活,但是对于即将建立的楚国来说,多发现一个人才就是多一份惊喜。

    结束了闲话,季书和张昭开始谈论起正事。

    “子布,这次请你来江夏的用意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就不卖关子了。”

    “世家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江东进军天下最急迫的问题!是一路杀过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用累累白骨铸就王座?还是寻求一个新的方案,与世家和睦相处?”

    “我给伯符的建议是后者。”

    如果说建业血案只是孙策与江东世家矛盾的一个偶然产物,那江夏世家反叛就已经让事情上升为了孙策推行新政的一个必然结果。

    想要争霸天下,世家的实力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如何处理和世家的关系?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孙策呢。

    “和”之一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人心无常,有的人老实质朴,有的人乐于奉献,有的人贪得无厌,天下世家也是一样。

    给予世家的待遇绝对不能有失偏颇,若是越贪婪得到的越多,那么事情只会变得没法收拾。而要与世家都和睦相处,就要让待遇尽可能地满足哪怕是最贪婪的那张嘴。

    看了眼身边的陆逊,张昭百感交集,正是因为办不到,当初孙策才会和那么多世家兵戎相见。

    看向季书的眼睛变得锐利起来,张昭开口问道。

    “既然你提出了这个新方向,那你肯定已经有一个大概的方案了吧?”

    张昭严肃的表情让季书心头凛然,他点点头说道。

    “我打算参考公会的制度,把各地分布的制盐、铁矿开采、兵器锻造、造船、纺织工厂······等都分别建立成隶属于官府的商会,让世家参与进来,再按照他们的投入、贡献给予分成。”

    砰!

    张昭拍案而起,怒斥道。

    “你疯了?!”

    “主公知道你的法子吗?”

    一边说着,张昭还一边激动地敲着桌子狠狠瞪着季书。

    “这里面许多可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足以动摇王权!你忘了江东世家米行罢市给我们造成多大的麻烦了?”

    “而且自从主公推行新政后,商业公会、纺织工厂、锻造工厂等等,这些行业正在给江东带来越来越大的收益。”

    “荆州位置优越而使商贸发达,荆州之富冠绝诸侯,但我有信心让江东在三年之内超越荆州!不,两年,我只要两年就可以超越荆州!你现在告诉我,要让他们掺和进来分享我们的成果?”

    张昭气急败坏。

    这就好像是一个农夫,看着自己培育的树苗一点点茁壮成长,喜不自禁。眼看着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却让旁人强插进来帮他培育树苗,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我跟大哥详细说过了,他说交给我全权处理。”

    季书一句话就让张昭哑了火,看着张昭焉了似的坐下来狠狠瞪着自己,季书继续说道。

    “正如你刚才说的,这里面不少是经济命脉。粮食就一直把控在世家手里,我还将道路的建设、新路的收费交给了乔家。”

    季书笑了笑,这么说来他好像还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了。

    “既然他们已经掌握有了一项,我们给他们多掌握一些又有何妨?”

    “米行罢市之所以难以处理,是因为世家们是地主,他们产的大米要怎么处置他们名正言顺。可一旦让他们的手伸进了我们的领域,若有叛逆之行就轮到我们名正言顺地处置他们的时候了!这是我们在大义上的优势。”

    “而且《一税法》《齐民律》除了要他们缴纳田税外,还要强制他们解放奴隶、私兵。可以说他们享受这项利益的同时,也将刀子交到我们手上。这是我们实力上的优势。”

    “除非他们是真蠢,不然你担心的那些威胁以后将不复存在。”

    “只是兵器制造要注意些,必须严密监管、掌握去向。还有落月弩之类的武器要设为机密,制造工艺必须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不能外泄。”

    听到这里,张昭冷静下来陷入深思。良久,他有些不甘心地叹息道。

    “你说的不错,按这个法子世家就和我们彻底绑到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共损。只是你想过没有,给世家这么大的甜头,国家的财政收入必然大减,因此引发的恶果怕也不低于和那些世家交恶!”

    季书有些无奈。

    “所以说,有时候我真不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

    “我问你,是一个人打铁快,还是两个人打铁快?”

    张昭愣了愣,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一般来说是两个人打铁快,但也要看手艺······”

    季书挥挥手打断道。

    “手艺不好可以学嘛,那我再问你是一个人造船快,还是两个人造船快?”

    张昭被噎住了,他好像有点明白季书的意思了。

    “是两个人造船快些。”

    季书不觉笑了一声,给张昭倒上一杯茶水,慢悠悠说道。

    “一箭易断,九箭难折。”

    “《周易》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世家中虽然也有一些败类,但能屹立数百年不倒,其中人才是不可或缺,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低的学识、广阔的人脉。”

    “为什么我们非要盯着巴掌大一块地方,丁点利益争得你死我活?”

    “我们完全可以一起合作,把这个馅饼做大!”

    “我希望在未来,世家能成为楚国这辆战车的车轮,而不是包袱。”

    季书的眼睛闪闪发光,他看到的世界就好像是来自理想中的另外一个世界,张昭不禁生出这样怪诞的想法。

    事情若真能如此就好了。

    想到以往季书提出的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现在无一不证明了其价值,张昭苦笑道。

    “我时常觉得公瑾用兵就像一个疯子,只有你大胆而严谨,正常些。可现在看来,你们兄弟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和世家交涉,讨论好世家的投入和分成后,我会向你汇报的详细情况的。”

    季书唰地一声给张昭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大赞道。

    “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哈哈~~”

    站在身后的陆逊看着争论着的两人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陆康跟着沈家造反,陆逊其实是知情的,他也劝过他的从祖父。陆逊坚信就算真杀死了孙策,孙权也绝不会放过他们的。

    陆康虽然待人和善,对下人也是很好,但他心底最重的还是陆家。陆康固执地认为决不能让陆家在他手中没落,所以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要自己做出的选择付出些什么,没有人可以例外,只是陆康付出的格外沉重些罢了。

    今天,陆逊第一次为从祖父的选择感到了不值。

    要是,要是能再耐心点就好了······

第四十五章 拨弄命运之弦() 
白驹过隙,转眼又过去了2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天,孙策请周瑜、季书、黄月英到府中开了一个小型的家宴。

    这是太守府的一个偏厅,孙策坐于正中主座,左侧是周瑜,右侧则是季书和黄月英。孙策没有安排歌舞,众人闲聊间佣人们很快就把酒菜都摆上了桌案。

    照顾到季书和月英,酒用的是低度的米酒,放在鼻子前轻嗅,有一股纯洌的米香扑面而来。菜色以肉食为主,例如眼前的肉丸,季书一口吃下去就知道是新鲜的野猪肉,看来今天孙策带人去打猎也是收获颇丰,再配上爽口的胡瓜顿时让人胃口大开。

    一杯酒下肚,孙策开口问道。

    “公瑾,军队重新整编后训练得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