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国-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郑鸿铭因为学术问题来找姜田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某位受人尊敬的大专家,脸上贴满了纸条还不算,他面前的筹码也少的可怜:“先生!大家在研究中出了点小问题,实在是想不出来便打算求教于您!”

    郑鸿铭说话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微笑,却不知道该看屋子里的哪个人?这只能怪他们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一个个都将脸贴满了纸条,乍一看上去就像是顶着一个拖把。

    “什么问题啊?”这个时候姜田正看着自己抓来的牌发呆,心想这样的牌如果拿在手中,看来这次的纸条又跑不了。

    知道了谁是姜田之后,郑鸿铭赶紧又朝着他行了一个礼:“就是您要求设计的那艘战舰,100门的炮位不是小数字,所以只好在船舷开窗,就这样也是放了三层。可高速船型不适合在船侧多装火炮!”

    “唉……”姜田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叹口气,同时也是顺势将手中的牌扔在了桌子上:“既然不适合多装火炮,那你们就换个船型啊!”

    别看赌桌上没大小,可这些当兵的也不是傻子,看这架势不仅姜田有公务要忙,同时还有点下逐客令的意思,所以甭管这家伙手中的牌多臭,你也不能叫嚷着先打完这局才办公,所以又一场失败被姜田躲了过去。

    郑鸿铭其实也是被姜田的名气与才华给吓唬住了,如果放在平时,哪怕没有这么个专家请教,他们那些技术骨干们碰头研究一下,未必会想不出解决办法,可是当姜田来到这里之后,他们这些人似乎已经开始依赖这么一个万能型人才了,有了难题也不知道自己想办法,而是自然而然的想去问问姜田该怎么办。这回就是被姜田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何必纠结于船速呢?反正战舰的主要目的是用舰炮对轰,速度牺牲点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不过要是能兼顾两方面就好了。可是看姜田的意思好像真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本来有点输急眼的姜田,便冠冕堂皇的开始对这些研究员进行补课,从而躲开了即将输光家当的悲催现实。虽然有不少迷上了这个纸牌游戏的官兵,都认为姜田这是借机脱身,可是毕竟人家的官位在那摆着,别说是金蝉脱壳了,哪怕就是赖账又能怎么样?好在这个一品的大官并没有赖账,其实因为赌本很小,所以姜田也没输多少钱,刘宝铠也曾打算背地里替他还账,可姜田一直以来自控力还算不错,没有将赌资扩大到自己的俸禄之外,好在他也不是靠俸禄活着,所以就算输光了也没关系。

    至于郑鸿铭现在可没有这么多想法,他已经被姜田充满智慧的创造力折服的五体投地,严格的说战舰的设计还是由姜田领衔,并且为了安置大量的舷侧火炮,不得不采用了欧洲常见的船舷内倾方案,由于拉长了舰身,所以虽然还是三层火炮甲板,可为了降低重心,每层甲板上的火炮数量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就是下边得多,而上边的少,同时为了克服内倾设计造成的抗横摇能力减弱,且重心过高的问题,姜田第一次在这个时空中提出了减摇鳍的构想,只是因为设计过于复杂才放弃,然后转而向舭龙骨转化,通过试验表明,这种在船体外侧深处延伸出来的一小块连续的壁板,不仅结构简单同时还起到稳定船身与增加耐波性,也增大了船只的纵向强度。这对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后世大型战舰常见的设计在这个时代堪称是划时代的革命,只是伸出船体一条木板增加了阻力,同时也影响了船只的操作灵活性,但是对于巨大的战列舰来说,这都不是问题。革命性的设计还不止于此,例如关键位置的钢铁装甲,用稍短的木材拼接龙骨、桅杆,设置双船舵增加机动性,利用滑轮组的改良型帆具,设置在船首与船尾有九十度射角的旋转炮位等,总之这艘船如果能造出来,在五十年之内都能算得上是世界最强的战列舰。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这种充满未来感的战舰设计当中时,一份快马从京城飞奔而来,姜田看见来传旨的人不是太监而是禁军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暂时还回不了京城。打开圣旨一看果然如此,皇帝除了表扬与肯定姜田这俩月对中国船舶设计的贡献之外,剩下的就是让他在几天内赶到山海关的军港,说是有重要货物需要交接,同时还有一连禁军骑兵已经上路,届时将充当他的护卫连同货物押解进京!

第一百一十一节、不走寻常路() 
虽然一直都在准备着返回北京城,可圣旨突然到来之后,姜田还是有点手忙脚乱,于是他连忙安排了一些科研任务,除了继续试验各种船型以及改良航海用具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提升他们的制造能力,其中尤以钢铁锻造与铆接技术最为重要。还有一点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时间,这是为了将来进行远洋定位做好准备。不过这都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成效的东西,姜田之所以安排这些,就是因为这个船舶研究机构的预算来自军方,与科学院那种紧巴巴过日子的地方不同,海军研究院目前只有这么一个分支机构,所有的经费都用在了这个造船厂,姜田让他们研究什么,还真不用担心有人掣肘。

    从历史的角度看,姜田这种扼杀别人创造力的作法,还真算不上教师的典范,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并且要立志为其奋斗终身。一开始他只是觉得这个职业地位高来钱快,毕竟目前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能和他比肩的综合性科学家。后来他才发现,事情并不如他想的那么完美,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有人能听懂他的天书,那也仅限于少数历史留名的科学家,而且这些人还大多都不在中国。所以后来他放弃了同某些天才探讨科学的想法,转而进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反正学生们一时半会也理解不了,不如先将知识记下来,自己随时纠正他们走的弯路也就罢了,至于创新的事,没有强大的教育基础根本就别想。

    安排好预研的科目之后,用来赶路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虽说两地的距离并不远,若是快马加鞭一天也就到了。可是考虑到圣旨的命令不可动摇,钦差仪仗无法跟上马匹的速度,同时时间非常紧张,姜田放弃了走陆路前往的打算,其实他是不想让沿途的官员兴师动众的造成一些麻烦,万一自己没见过世面露怯了岂不是很丢人?其实他大可不必担心,毕竟官位在那摆着,名声在外边传着,只要他推脱说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谁敢说他是土包子?那么他就只剩下了走水路这一个选择。

    其实从一个港口去另一个港口,当然是坐船最方便,可这年头的帆船绝对没有快马更迅速。但是姜田在这里的两个月使历史发生了偏差,天津港就是出现了一条比马快的船,虽然船不大可他去的地方也近,所以这就成了一个最优的选择,只让仪仗的随从们在天津城等着,自己同骑兵汇合后押着货物回京就算交差了。于是研究院将那几个已经开上瘾的水兵找来,委托他们进行这次远航。估计等船开到山海关之后,如果不大修也就开不回来了,临时拼凑的木板绝对无法再撑过回航的波浪。

    郑鸿铭并不担心姜田会掉到水里,也不担心那艘试验用的三体船会散架,事实上他已经组织人将那艘船详细的研究了一遍,加上姜田留下来的图纸,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这艘船的大概参数。也弄明白了设计理念,所以试验船就算是散成了木板,他也有信心再拼出来一艘,不过下艘船就不能草草的交工了事,这次可要精工细作,争取让领导赞不绝口,他们也能跟着一起沾光,说不定还能打破原先的速度记录。

    就这样姜田拽着双腿发软的刘宝铠登上了船,这位小公爷因为担心自己被淹死而脸色发白,完全没有了以前趾高气扬的样子。岸上那些禁卫军的骑兵们看着想笑却又不敢笑,这刘家的继承人总算是有个可以让人谈论上几年的弱点了,弄不好就是被人笑话一生的污点。色狼可没想到,自己现在这种胆怯的样子在军中会成为笑柄,事实上因为军队中山头林立,他这刘家的继承人无论做了什么都会被人关注,在一个互相攀比、倾轧的政治环境中,哪怕仅仅是一个小毛病,也会被放大成十恶不赦。这禁军又和刘家是两大骑兵主力的代表,虽然算不上互相瞧着不顺眼,但至少也是明里暗里的没少较劲,刘宝铠怕水的弱点放在骑兵里那就根本不是弱点,可至少也能没事翻出来恶心恶心你。

    因为时间紧迫,同时姜田也不喜欢那些官场的规矩,所以并没有摆下什么送行宴或是大小官员拜别之类的事情。当初姜田从陆地上骑马而来,现在又乘船而去,就好像这个最高长官只是来这里隐居度假一般,现在时间到了人家也该工作了,所以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算是给后来者提供了榜样,只是这个榜样的力量要在几十年后才开始发挥作用。坐上那艘世界上最快的帆船,色狼的小脸就开始变得有些不太正常,除了看上去比平常白净一些之外,似乎还没有一点血色,最夸张的就是他双手紧紧的抓住船帮,就好像这艘船随时要翻覆一样。

    “放松点!”姜田浑不在意的伸了个懒腰,看着那些水手们熟练的升起风帆,船只正在慢慢加速:“除非是遇到大风大浪,否则咱们这船绝对沉不了。”

    “为什么?”虽然想相信姜田的话,可色狼还是有点不放心:“哪有不沉的船?”

    “的确没有不沉的船,可是这艘船的浮力不仅来自于中间的船身,还有两侧的船体,所以其冗余度相当高,再说这渤海之中并无恶浪,我们又是沿着海岸航行,就算沉船了,抱着俩葫芦也能飘回岸边,所以怕什么?”

    听了解释之后,色狼稍稍的放了点心。其实他这个旱鸭子的担心还真有点多余了,不管怎么说这船上的水手都是百里挑一的,就算落水了他们也有把握拽着一个人游到岸边,再说三体船在抗沉性上必然超过传统船舶,这个道理虽然那些粗鄙的大兵们不懂,可无论是研究员还是这些水手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等船速越来越快,船头劈开海面激起层层的浪花,一种犹如骑在烈马上的颠簸与晃动让刘宝铠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似乎航海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恐怖。尤其是几只海鸟围在船头迎风展翅,有别于纵马奔驰的快感油然而生,这时他也顾不上自己怕水,慢慢的贴着船身爬向船头,然后探出头去看着犹如宝石般的海水上卷起的白色浪花,似乎有点出神了。

    水手们自然是想笑又不敢笑,眼看着堂堂的一个七尺男儿,战战兢兢的趴在那里看浪花,的确有那么一点滑稽。可谁让人家出身好呢,就是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嘲笑一位未来的公爵啊!再说人家的师傅还在一旁呢,别看这位长相文绉绉的,自打出海之后到现在,船速已经快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可人家愣是怡然自得的翘起腿打起了瞌睡,完全是一种见惯风浪的样子。难怪人家能造出这么优秀的船呢!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作为在后世的旅游景区玩过摩托艇的姜田来说,这种最高不过二十节的速度的确不够看,更别提三体船出了名的稳定,小风小浪的都不怎么颠簸,对于他来说这哪里算得上风驰电掣,最多也就是风平浪静的兜风而已。

    船只行驶的速度很快,在简单的吃过午饭之后,海岸线就变成了连绵不断的沙滩,姜田知道自己已经到达了后世人满为患的度假胜地,几十公里的沙滩不仅有着各种各样的干休所、疗养院,同时还星罗棋布的穿插着名目繁多的会所与度假区,而北戴河的名字更是成了某种政治上的象徵。不过如今的这条黄金海岸却没有后世的那种繁华,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金黄色的沙滩之外,就看不见多有多少人烟,更不可能在这里找出后世那些临海而建的高楼大厦。作为华北地区最知名的海滨浴场,姜田却一点下海游泳的冲动都没有,别说是这个时代没有拦鲨网,就算有也找不到可以洗澡更衣的休息区。曾经自驾游沿着这条海岸线一直开车到过老龙头,现如今却变成了坐船沿着同一方向前进。其实姜田一直都很纳闷,从大沽口出发,本来在曹妃甸那里海岸线有个很大的回弯,如果选择直线航行可以节省一点时间,偏偏水手们依然固执的沿着海岸线前进,细究之下水手先是推脱说为了安全,后来才承认他们不敢深入大洋。

    此时的中国北方,严重缺乏经验丰富的水手,哪怕是这些百里挑一的水兵,也和真正的远洋海军相去甚远,更要命的是由于明朝长期海禁,其实中国的整体航海水平严重倒退,原先纵横四海的中国水手们现在只敢依靠岛链的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