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国-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懿本来对这种极不斯文的吃法很反感,可是架不住这俩吃货的怂恿,尤其是这碳烤的羊还是姜田点名要的,本着师道尊严他也只好勉为其难的上手抓了。还别说根据姜田的指点,这羊肉的滋味就是那么与众不同。这会听了刘宝铠的问题,在湿毛巾上抹了抹手上的油替姜田回答:“这你还看不出来吗?他们各怀鬼胎没有一个是为了倭国的利益着想,自然容易上当。”

    “对!”姜田也擦擦手,然后守着自己的一个小砂锅喝了两口汤:“外交使节不要总想着面子,咱们以前就是太在乎面子而不注重里子,无论你们以后谁和外国人打交道,都要记住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那就是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和荣誉或是为了一己之私,就置国家于不顾,出卖祖国的利益。如若不然……”

    姜田话没说完,就低下头又喝了一口汤,但是别人可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尤其是一直没插上嘴的田虚海,他的心中不由得一个激灵,回想起东林的所作所为,不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天下的典型吗?这姜田是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尤其是在鞑子入关后还落个家破人亡,的确会对这种人恨之入骨。自己本来只是凑热闹的,既然有拜师的含义在里边,他也不好公开的质疑,可是他却一直都看不明白,为什么日本和中原做生意,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日本?

    不过也不用他开口,同样有这个疑问的吴远就直接问了出来:“先生,学生一直都搞不明白,以前他们不和别人往来,为何您几句话就能打动?还有为何非要给简单的买卖定那么多的条款呢?”

    姜田本想说,以你们见识我很难解释的清楚,可是又转念一想,这些家伙过不了多久就要跟着自己学习,虽然名义上只是个先生跟学生的关系,可是皇帝却有意让自己将他们培养成接班人,所以有些事情还真得和他们说明白。

    想到这他只好将手上和脸上的油渍擦干净,然后从炭火盆中找了一块碳条,用茶水冷却之后在地上画着:“这就是倭国控制的三个主要大岛,北面的虾夷因为过于苦寒,所以他们去的不多,南面就是琉球国现在被一帮倭寇占着不走。而这里就是小矮子仿照长安、洛阳建的京都,天皇就住在这,京都的下边就是堺港,是他们最大的贸易港,东边的这片海湾里就是江户城,德川幕府的所在地……”

    姜田一边给这帮人普及着日本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一边讲解着对外贸易的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伎俩。别看他时而蹲在地上画线,时而用脚尖点着充作教鞭讲解,实在是没有一点为人师表的感觉,更像是几个纨绔子弟在大吃大喝之余的娱乐活动。可是随着他的讲解,就连不太看重这些细枝末节的田虚海都表情凝重了起来。

    吴远这时也很没形象的用一根羊腿骨指着地面说:“如此说来……这弹丸之地竟然一直都觊觎着中原!真是死性不改,难怪陛下一提起这帮人就总用小鬼子来称呼。”

    刘宝铠闷了一小口酒:“怕什么,万历年他们都翻不起浪头,再敢动坏心眼,咱就直接灭了他!”

    姜田摇了摇头:“你们别总是想着打打杀杀的,这个世界上只要是能用钱来摆平的事,就都不是大事。这帮小鬼子虽然不长记性,但是本质上也是因为列岛土地狭小,多地震、火山、台风这些自然灾害,生存环境实在是不咋地,但是如果你让他看见点希望,用一点小利来诱惑,他就敢铤而走险。所以不如咱们花钱让他们和北边那些骑马的去拼命,耗光这两拨人的锐气,到时候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坐收渔利。”

    “会有这么简单吗?”田虚海总算是参与到了讨论之中:“那些人难道不会看出咱们的打算?”

    姜田看了他一眼,然后很随意的回答:“看出又何妨?我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咱只是和他们做生意,你们不是需要中国的物产吗?好我按平价给你,而且你运来的粗铜和金银我还不收关税,并且大量购买用于制造战舰的巨木。你说自己人口太多不好养活,也没问题中原正好缺劳力,咱们工钱好商量。你说你那里的浪人和破落武士没有出路,聚在一起容易生事,咱也照单全收组建个外籍军团,放到北边和鞑子拼命,死一个咱还给抚恤。唯独就是这合约签好之后五十年不许变卦,否则我是能收损失费的!”

    听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的色狼就是搞不明白:“这些条款都没问题啊?好像还是咱们吃亏多一点,他们能变卦吗?”

    姜田笑了笑,又抄起一块羊排啃着,用一种十分悠闲的语气说道:“这就是技术代差最终导致倾销的问题了,咱们出产的主要外贸商品中,茶叶、瓷器、丝绸为最主要的货物,可是这些倭国自己都能生产,只是质量较差而且产量有限,无法满足他们国内的需求,这帮家伙虽然铸造刀剑的水平还不错,但那也是咱们唐朝就玩剩下的,其实该国的冶金水平很差,连自用的铜钱都无法和咱们的竞争,至于茶叶和丝绸就更不值一提了,所以中原的货物和他们的相比,不仅质量上乘,而且价格相对低廉,远的不说,咱们就算只是卖给他们铜钱,都能赚个三、四成的利润,只要这口子一开,你说他们的茶农、蚕农、还有那些靠着铸币、制陶的倭人该如何生存?这些人若是活不下去吃不上饭就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来中国给咱们当奴隶,要么就给他们自己的朝廷找麻烦天天闹事。别说是五十年,十年内倭国必生大乱!”

    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几个人不由得一阵寒战,他们谁都没想到那个平时说话和气,对待下人都礼数周全的谦谦君子,在谈到对倭问题上,竟然埋伏着如此杀招,而且是招招不见血却又足以置之死地,难怪条约里详细的规定了奇怪的内容,比如中华对某些日本产品免税,日本则要承诺关税在这五十年里不变。照这样看来,以后倭人要么世代为奴,要么就是挖光自己的矿产砍光自己的树木之后,抱着一个空岛等死。还的确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刨了人家的祖坟啊!

    “可是……”刘宝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们要是醒过闷来继续闭关锁国,咱们又该怎么办?”

    姜田好整以暇的也啜了一口酒,然后将剩余的一点酒倒在了地上那个日本地图上:“不出五、六年,咱中华的海军也该初见规模了,若是小鬼子拒不履行合同,咱就让舰队练练手,来个火烧江户!”

    说着,他将一个带着火苗的碳条用夹子扔在了地上,火苗一下子就引燃了酒精,就好像日本真的被大火吞噬了一样。众人心中的寒意更浓了,他们现在终于清楚了,皇帝钦点姜田负责谈判,不仅是因为他熟悉倭国情况,更因为这份灭国屠城于无形的胆略和谋算,放眼京城百官……应该说放眼整个中华,能有这份见识与韬略,提前就扼杀能威胁到帝国的敌人,却又在谈笑风生中不费一枪一弹!知道了这个惊天秘密之后,谁还敢说他姜田官至从一品是靠幸进上位?若不是资历尚浅,恐怕就是内阁首辅的位子也已经坐稳了。

    说完这些,姜田又恢复成为嘻嘻哈哈的样子:“我可提前说好了,这件事你们听了也就听了,谁要是给我传出去,找你们算账的可就不是我姜某人了!”

    这句听上去不像是威胁的威胁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如果姜田不找他们算账,还能有谁会痛下杀手?自然只剩下了皇上,想想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皇帝能不知道实情吗?或者说这本就是皇帝临阵换帅的真实用意,也许他姜田今天因为喝了点酒便说出这个秘密,可是这合约也签了,只要不让日本人知道,对于国人来说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反正说出去也没什么好处,那就管住自己的嘴。

    姜田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说法和这帮人解释了一遍,其实用后人的眼光来看当然不只是摧毁对方农业与手工业这么简单,这里边还包含着资源掠夺与金融控制,同时外加价值观输出导致和平演变。当然懂行的人谁也不会相信,这个演变的过程会是和平的。只是姜田这次的贸易谈判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谜团,后世争议最大的就是他此时此刻是否抱有这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力挺姜田的那派认为他只是为了完成皇帝交予的任务而充当了说客,就算有什么阴谋也是皇帝的意愿。而另一派则不这么认为,从他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明显复制了唐朝演变吐蕃的套路,使得一个民风彪悍的潜在对手变成了顺从的羔羊,并且套上了层层枷锁,让这个总是游离于中华藩属圈子之外的岛国,彻底的变成了中原的附庸。虽说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并没有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已经在合约签署之后就注定了。所以说姜田才是那个时代最阴险的外交家!

    以上这些争论都是在中国国内才有的,这份被称为《友邦互助往来条约》的文本在中原因为某种原因而遗失,副本却在日本被妥善的保管起来,并且后来成为了日本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日本的历史教材中,称这份条约第一次打破了幕府的昏暗统治,为日本三岛融入世界带来了曙光,姜田也是为了传播文明与繁荣才促成的此事,中间也许为了迁就腐败无能的幕府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后果,但那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并且为了恢复天皇在日本的权威,毅然赠送了世界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为普及文化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日本人永远的伟大导师……估计姜田自己听到这些评价能笑破肚皮,这也和他与日本皇室千丝万缕的联系分不开。

    要说这份条约真的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就是在其后的对外谈判中,以利为先的原则被写进了外事人员的教科书,他的这些经验成为了中国高举着自@由繁荣的大旗,经略全世界的样本。同时也逐渐培养了一批外交人员,使得中国在争霸世界的道路上极少能陷入穷兵黩武的末路。并且在几十年后带动了资本对技术的追求,因为如果想利用经济手段来达成目的,你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嗯……”听了姜田的汇报,张韬长出了一口气:“看来就只剩下北面和西面的问题了,只是这海军真的不好建啊!”

    姜田也知道海军建设的难题,俗话说百年的海军,明朝自废武功的时间太久了,导致水师的发展出现了断代,东南的郑家又有一大票叛逃到了台湾,有经验的海员岂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你知道吗,造船用的木材光是阴干就要三年,而且咱们久不造大舰,技术流失的严重。五、六年后朕可能无法拉出一支能征讨日本的舰队啊!”

    姜田想了想:“这个容易,日本自己的船也不怎么样,咱们就边造边学慢慢来吧,反正等英国人能发动鸦片战争的时候,还不定谁打谁呢。倒是日本那边,如果咱们没有把握封锁东京湾,那就不如现在就物色培植自己的代理人,或者提前发动倒幕运动,就算不能推翻德川幕府,也可以让他元气大伤,更加不可能执行锁国的政策。”

    张韬点点头:“小鬼子自以为把浪人都送给咱就能天下太平,其实热兵器交战早就不在乎你的刀法如何了。我倒是很在意能不能现在就得到那些铜,这玩意越多越好。”

    “我看咱们还是想着先摆平北边吧,对蒙古人也可以用开边市来分化瓦解,他们的生产力连日本人都不如,只会更容易的被咱们控制,关键是要小心绿教对河套地区的渗透,在咱那个时空,整个清朝的一半时间都在和这些人打交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填充人口堵住对方。”

    一说到军事上的问题,张韬就不由自主的散发出霸气:“我就是不怕真刀真枪的打,谁要是和我争西域,就做好亡国灭种的准备!”

第七十二节、今夜月儿圆() 
对于张韬这种霸气侧漏的豪言壮语,姜田倒是有些不以为然,只要看看历史就能明白,这个问题如果能够简单的靠屠杀来解决,那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不过干这种活的人肯定不是自己,所以他也不在乎皇帝陛下有什么打算。眼看着进入了农历十月份,无论从历法上还是天文意义上都已经进入了冬季,小冰河时期的北京城气温能降到零下二十度,所以姜田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过冬的问题。不过他自以为事情结束了,却没想到日本人出其不意的找上了门来,刚从宫里回来就听下人汇报,说是有个倭人已经恭候多时了,并且还带着丰厚的“礼物”。

    究竟是谁呢?一头雾水的姜田在偏厅接见对方,那个日本人倒是很恭敬,一进门也不管地面脏不脏,直接就跪了下去,并且还是那种三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