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袁朗说出这番保证之后自觉有些失言了,他这未卜先知的话语,终究是无法直接了当的说出口的。

    果不其然,听闻之后的甄俨吃惊地问道:“主公何以如此断定,张超无性命之忧?”

    自己挖的坑还得自己来填啊,好在袁朗话一出口便思考出了应对的办法,只听他故作分析道:“曹操扣留张超,乃是忌惮其会在自己争取陈留太守张邈时会横生枝节,毕竟曹操不是兖州名正言顺的正主,张邈同样具有这样的资格。扣下张超,张超自然就断了与广陵的联系,就算他想帮自己的兄长争取兖州州牧之位,也只能望无兵而兴叹了。而我观张邈并非觊觎大位之人,他与曹操素有交往,自然知道与曹操之间的差距,所以我敢断言,张邈必不会反对曹操,反而会大力由曹操统领兖州,而张超孤掌难鸣,且又是局外人,自然无政治筹码与之相争,最后势必与其兄一道归顺曹操,而不会有性命之忧!”

    甄俨听闻袁朗的分析之后陷入了沉思,显然袁朗的分析信息量较大,他必须得先自我回味一下这其间的利害关系,好好的消化一下才行。

第160章:良禽折木2() 
“那子源兄为何不回广陵郡搬救兵,反而北上求援,如此一来岂不是南辕北辙?”

    甄俨反问了袁朗一句,好似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已经滞留了许久,一时也摸不清头脑,故而想请教袁朗的意思。

    对此,袁朗想了想回道:“道理很简单,曹操不是无谋之辈,他一定封死了张超可能南逃的后路,而臧洪趁乱而出,只得往其它方向逃窜。再说,人家刚开始也不是北上的嘛,袁术那他不也去了,可是袁术玩了一个心眼罢了!”

    这么一说,甄俨算是明白了,可是随即一想,不知当讲不讲的问道:“主公,那咱们需要跟子源兄坦诚相告其主可能无性命之忧的分析吗,如果不说,子源它日得知其主安然无恙,恐有南回之嫌,如果说了,子源又如何肯留在咱们常山郡,为主公效命呢?”

    这个问题袁朗不是没想过,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跟臧洪藏着掖着,此人必定不会真心投靠,主仆之间如果产生了嫌隙,那早晚是要分道扬镳的。

    于是乎,袁朗决定了下来,还是将自己目前对兖州局势的分析与其直言相告,至于臧洪还继不为旧主张超请命,那就看他对局势的乐观态度了。

    袁朗将自己的最终决定于甄俨交了个底,并且嘱咐甄俨,对于臧洪不可采取控制自由等措施,任其进出自由,就算其打定主意想走,也不许有人拦他。

    “主公,人才难得,如果子源要走,真的不挽留?”

    甄俨虽然觉得臧洪留下来的几率很大,但是这件事毕竟还没有最终见分晓,所以最坏的打算他也得帮着考虑到。

    像臧洪这样素有贤命的人才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袁朗身边如今就是奇缺这种人才,就连甄俨也觉得放任其来去实在可惜。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臧子源并非心甘情愿的投效,以后难免会生嫌隙,而这也不是我想看到的,你要知道,真心投效方能上下一心,如果朝三暮四,那还不如放其归去为好!”

    袁朗知道,如果用一个人而不百分百的对这人放心,那决定不会做到同心协力,何况他对臧洪的期望值很高,一旦他答应留下来投效自己,那绝对是将内政大权放给他来实行的,这等于就是半个郡守的职责了,所以,袁朗不得不慎重,也不得不赢得臧洪的真心,而非虚情假意。

    谈到这里,甄俨当然赞同袁朗的意见,至于此事能否得偿所愿,那就等着看臧洪明天的表态了。

    棘手的问题说透了,不仅是甄俨,就是袁朗也觉得轻松多了,此时的袁朗听了听议事厅外突如其来的雨打风吹之声,看来这场雨来的还不小,准备出去犒劳一下帮着自己处理文案的两位临时“小秘”的打算,看来只能作罢了。

    没能吃成袁朗的大餐,看来甄姜以及允儿一点也不介意,这不,她们与袁朗、甄俨一起,直接就在郡守府的议事厅用起了午膳,而这清一色的早就使袁朗吃腻了的工作餐,此一对姐妹花,居然吃的是津津有味,丝毫看不出来这仅仅是三菜一汤,朴素无华的一顿饭这么简单。

    袁朗在惊奇的同时,也乐得一见,这姐妹俩看来不是非要锦衣玉食,原来也这么好养活的呀。

    让袁朗接下来惊奇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就在袁朗以为这二女吃完就会回甄家的时候,她们居然请示接着处理未完成整理的文案,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袁朗对她们半日制工作时的特殊待遇。

    也好,袁朗总算是等到了这么一天,他现在突然会想,就算臧洪不留下来帮着自己干内政,这二女,看来也能凑合一用,就算不懂行,但是可以慢慢教,大的决策袁朗自己可以定,至于小的事情以她们的智慧大可放手给她们管,再说还有甄俨在旁辅助,应该出不了岔子。

    不过这种想法在袁朗的脑海里也是一闪而过,他忽然想想自己能有此等怪诞的想法也真是够前卫的,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身份还是绝对的低微的,别说她们出来处理内政了,就算是她们下的令,说过的话,能听上一两句的,估计也不会超过十之一二。

    当然张宁的存在是一种特殊,她是黄巾军拥护者对黄巾精神的一种崇拜,于是说黄巾军上下尊张宁为天女是对她的拥戴,还不如说是对已故张角的一种精神寄托或者说是依赖。

    以女性为尊,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可是袁朗今天却一连想起了两个有可能打破这一传统思想的女性代表,其一是刚才说的张宁,而另外一个,袁朗不知不觉的居然想到了蛰居平原郡的万年公主,这女人可也是一个角色。

    一天的时间,袁朗在安逸当中舒坦的过去了,当他以为今天就如此告一段落的时候,刚送走甄姜、允儿以及甄俨的袁朗,才回到内院后宅,就收到了一封由驿站信使传来的一封信件,而且一看来信之人,袁朗不禁诧异了一下,看其落款居然就是自己今天反复提到的人,那就是曹操。

    “常山郡郡守、平难中郎将,袁朗将军亲启”,看着信件封面上写着的那几个无论是力道,还是的形神都接近完美的大字,袁朗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书法。

    这几个字定是曹操亲书的,换做他人,绝对写不出这种建安风骨,也绝对写不出这股巍巍霸气。

    曹操会亲自给自己回信,这大出袁朗的意料,按理说这曹阿满此时应该在兖州忙的不可开交,怎么还有这闲工夫给袁朗他回信呢,这不可谓不让袁朗惊讶之余而又有些略微的感动啊。

    袁朗打开信件,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对于曹操的回信,他已经清楚了缘由,首先,无非是袁朗对曹操就任兖州牧的祝贺表示了感谢,并且同意了与袁朗永结友好的愿望。

    随后,曹操不吝词藻大谈他接任兖州州牧一职的诸般无奈,说的意思大体可以用信件里的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诚不觊觎,临危受命”。

    袁朗当时读到这都很佩服曹操的机智,兖州牧如此大块的肥肉,曹操不仅吃了独食,而且还让人觉得他是被逼着吃的,而且还必须得是他曹孟德吃了不行。

    当然,袁朗对此也只能微微一笑了之,兖州目前已经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人恐怕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撼动的。

    “帝蒙难,臣无能,每思之,食不香,寝难安……携君手,迎帝归,勿忘却,兄北拜!”

    来信的末尾,曹操跟袁朗交了心,但是不是真心,那就得两说了。其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诠释着对汉献帝蒙尘的自责,看来拥帝这杆大旗无论是谁,不到万不得已都是必须要举着的,否则被天下群雄抓住把柄,覆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161章:良禽折木3() 
不得不说,曹操的文笔很,写出来的话袁朗一句怨言也没有,而且大有因为兖州有了这样的主人而感到是这个时代之荣幸的错觉。

    其实,也确是兖州之兴,毕竟曹操有这个实力!

    袁朗现在手里有了曹操的这封亲笔信,对于臧洪的归顺更是智珠在握,具体他是怎么想的,看来等明天见到了臧洪,一切都将要见分晓。

    明月悬空,如银盘,繁星点缀,如钻石般闪耀,今夜,居然如此的美。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平原郡落霞山峰顶宫殿之中,身穿一袭素色拖地薄纱裙袍的万年公主,同样正出神的望着这璀璨的星空,顿时了忘我的境界。

    “启禀公主……公主……”

    婢女的声音,打断了万年公主的思绪,她微微的转过了螓首,如冰似雪的回了一声:“何事?”

    婢女不敢直视万年公主的眼神,立即欠身回道:“回公主的话,刘皇叔来访,正在殿外候着呢!”

    “刘皇叔深夜到访,难道是之前下放的信件有了消息?”万年公主心里虽这么想,但仍面不改色的吩咐道,“请皇叔到偏殿,本宫这就来!”

    “诺!”

    婢女得了懿旨下去招呼刘皇叔自话下。

    片刻之后,万年公主出现在了偏殿,而此时陪着刘皇叔在那絮叨的董大伴儿立即停止了交谈,随后给侍奉在侧的婢女们递了一个眼神,随后偏殿里的人撤的是一干二净,就连董大伴儿也不例外。

    “臣刘备,拜见公主殿下!”

    刘皇叔一身棕色大袍甚是简约,但其眉宇之间的一股英气人见了顿生敬佩,尤其是那成熟稳重的内在气息万年公主有那么一瞬间感受到了其父皇的影子,可是这种心态只能深埋在她自己的心里,是如何也不能对外人道的。

    “皇叔免礼,这里并无外人,无需拘礼!”万年公主在主座上坐下,随后又问道,“皇叔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刘备眉头深锁,看来事情远比万年公主之前预料的要糟,果不其然,只听刘备沉重的道来,说道:“刚获得的消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了吕布,杀死王允,李傕自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封池阳侯,后不满足又升为大司马,而封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他们已经实际控制了西都,陛下刚出虎口,又进了狼窝,实在是,哎,实在是臣子们的无能,呜呜……”

    说到这里,刘备居然放声痛哭了起来,而此时的万年公主一动不动的安坐在了宝座上,看不出一丝的表情。

    “假借刘虞之名,发出的迎帝东归的信件,可都有了消息?”半晌之后,万年公主才说了这么一句早已深藏在她心底的话。

    刘备停止了抽泣,定了定神,略带气愤的回道:“从刘虞那转来的回信倒是不少,然,大多都是虚与委蛇之辈,真正答应出兵的,竟无一人!”

    “常山那边也有回信?”万年公主不问其它,单独问了一个让刘备诧异的话。

    要知道,此次他们费尽心机才联络上了同为皇室宗亲的刘虞,以他的名义发出邀请诸侯出兵迎天子东归,其实他们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这些诸侯将相能出兵那自然更好,但是如果一个个的推脱不来,也大致可以看出这些人哪些才是忠臣,哪些又是佞臣。

    不过看来最终结果比他们想的还要槽糕透顶,原本期望能募集到几万甚至十多万义军的,不过目前看来,曾经的盟军早已是名存实亡,各自回了封地不是忙着搞吞并就是搞扩张,这天下到底姓什么,恐怕这些人早就抛诸脑后了。

    刘备从诸多的信件当中,将其中的一封递给了万年公主,这封正是万年公主点名要看的,来自于常山郡郡守袁朗的回信。

    很快,万年公主就将以袁朗名义写的这封回信看完了,看完之后,万年公主略显气愤,但这种表情只是一闪而过,并未停留一刻便消失不见了。

    “皇叔,毕竟还是宗室的亲人靠得住,本宫以后可都仰仗皇叔了!”

    万年公主冷不丁的起身给刘备鞠了一躬,吓得刘备赶紧匍匐在地,一种受宠若惊,承受不起的态度。

    “皇叔起!”万年公主上前扶起刘备,随后亲昵的说道,“本宫从今而后再无顾虑,一心只帮皇叔夺势,目前咱们要做的,就是先拿下这冀州!”

    刘备闻言不由得一阵心悸,他都不敢说这样的狂话,而区区一介女流,虽贵为公主,但如今江河日下,她如何敢口出狂言。

    他刘备是皇室宗亲不假,可是王朝穷途末路,他这样的皇叔,她那样的长公主,说是夹缝生存有点过了,但是说是朝不保夕却一点不夸张,如今这冀州波谲云诡,虽然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