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惊慌,是自己人!”

    敌人来的较快,紧随着斥候的坐骑而至,不过对方说的没错,来的不是敌人,而是龙虎山众人。

    “主公,小人错报情报处罚!”

    那名赶回来的斥候看清对面来人的面目之后,主动的来到了袁朗坐骑之前请罪。

    “何罪之有,退下吧!”看着眼前双目通红,带着黑眼圈的斥候袁朗哪里还有怪罪他的意思,在场的人都已经疲惫到了一定的程度,草木皆兵也是有可以理解的。

    “袁将军,前方恐怕有状况!”

    龙虎山的众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了袁朗的跟前,由谢家娘作为代表上前汇报着他们探听得来的情报。

    “大当家的都打探到了什么一一说来!”袁朗下了坐骑,引领谢家娘来到了一处滚落下山的石墩上,坐下来问道。

    谢家娘也许是真累了,她依着袁朗坐下,随后说道:“前方发现了的袁绍军队,并且是当道安寨,咱们要想过去,如果不想多绕一天的路程,那就必须闯过去!”

    袁朗显然对这个情报已经有了充足的心里准备,只听他冷静的回问了一句:“袁绍军有多少人?”

    谢家娘想也没想,回道:“对方警备森严,咱们的人没敢更近一步的察看,但是就目前探查得来的情报,根据营帐的分布情况估算出大致有四五万人之多,不过……”

    看到谢家娘欲言又止,袁朗忙问道:“不过什么,大当家的有话直说,无需跟本帅绕弯子!”

    “好吧!”谢家娘这才说道,“从这些袁绍军的状况来看,他们之前应该已经采取过攻城行动了,因为我们看到了伤员以及将军您不少的俘虏!”

    谁知袁朗冷笑着回道:“看来这是个好消息!”

    谢家娘惊诧道:“袁将军如此乐观家娘也就放心了,正如将军您所想的,既然袁绍军还在这里,那就说明常山郡还在您的手上,看来袁绍军的攻城并没有得逞!”

    “先不忙说这些了,大当家的可否引本帅先去看看袁绍军的阵仗,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袁朗起身邀请道。

    谢家娘毫不犹豫的回道:“将军所请家娘义不容辞!”

    袁朗感谢了两句,随后喊上赵云以及几名贴身护卫,然后命令其余人等在此待命,最后跟谢家娘跨上战马往前方行去。

    “前方已经到了对方的警备区域,我们最好还是下马步行,以免发生意外!”

    谢家娘勒住马缰,建议的说道。

    袁朗觉得有理,于是同意了此点建议,随后他安排众人在此留守警戒,只带了赵云以及谢家娘欠着身子往前隐秘的前行。

    他们没敢走大道,而是绕上了一处上岗,此时他们三人匍匐在了一处草丛分子中,正剥开前方的枯草,仔仔细细的瞧着下面的一切。

    正如谢家娘分析的那样,这些军队是袁绍的亲卫军,那写着“袁”字的大大军旗已经可以证明这一切,除了袁绍以及他袁朗自己,冀州已经没有第三个姓袁的有这样的军队实力。

    “子龙,你怎么看?”

    袁朗低声问了一句身侧赵云的意见。

    “军容肃穆,阵仗整齐,确实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跟咱们之前所见的袁绍军一般无二!”赵云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这是一方面,不过子龙你且看那人是谁?”袁朗指着敌军答应的辕门处说道。

    赵云一直都在留意敌营之中的状况,对于袁朗所指的地方他之前可一直都没注意。

    随着隔着很远,但是赵云还是看了个大概,只听他回道:“看来袁绍军请了援军来了,此人衣着服饰并不是袁绍军中的将领,但云见识浅薄,却不认识此人的来历!”

    就在袁朗与袁朗一问一答的时候,袁绍军辕门前突然驶来了一大队骑兵,而先到的那位袁朗让赵云看的那人此时已经下了坐骑正跟前来迎接他的袁绍军将领寒暄着什么。

第209章 :常山大战2() 
“你不识得此人也并不奇怪,这人我倒是认识,却不曾想居然连他也投靠了袁绍,而且还被派到这里对付咱们来了!”

    袁朗已经看清了所谓的“援军”头领,那个带头大将的名字简直是呼之欲出。

    “主公认得此人?”

    赵云却不认得,于是问了一句。

    一旁的谢家娘同样不认识刚进袁绍军大营的这支部队的来历,所以也用期盼的眼神望着袁朗,希望从他那能得到确切的说法。

    袁朗见身边的二人如此迫切的求知欲,于是冷笑着回道:“此人你们虽然没见过,但是肯定听过其名号的,他乃是中山郡一郡之长,裴光霁是也!”

    “原来是他,袁绍有其助纣为虐,对咱们来说可算是不好的消息呢!”

    赵云的脸色难得的露出了一丝忧虑,不仅是他,就连袁朗也觉得这的确是个坏透了的消息了,一个袁绍已经够他们喝一壶的了,现在有冒出个裴光霁,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家娘却也听说过此人!”谢家娘匍匐在袁朗之侧,继续说道,“这裴光霁虽贵为一郡之首,可无论是品性还是官声可都是极差的,盘剥乡里自然是不需商讨的,听闻其骄奢,掳人妻女无恶不作,可谓是当地一霸。众人虽然心生愤懑,但是奈何无人能制裁得了他,故而只得闷声求活,早已苦不堪言了!”

    袁朗听谢家娘这么一说,不由得对裴光霁的认识又深了一层,按理说谢家娘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毕竟他们龙虎山在各地郡城都有贸易商铺,轻易的打听来一些政要的秘史,想必并非难事。

    只是没想到这裴光霁外表光鲜亮丽而且贵为郡守之尊,却是个人面兽心的衣冠禽兽,这不得的让同样身为地方父母官的袁朗感到可耻,不屑与其为同僚。

    裴光霁的好坏自有后来来评判,袁朗他们现在想要做的,那还是如何从这封锁严密的敌军大营闯过去,不然他们一日回不到常山郡城,便一日无安生立命之地,早晚要被活活的耗死在这里不可。

    “大当家的,这里你比咱们熟悉,可是只有眼下这一条回郡城的官道?”袁朗知道谢家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比起同样是本地人的赵云还要对此地熟悉三分的,于是他不得不请教式的问了一句。

    谢家娘现在与袁朗的关系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可以,她会不折不扣的去帮助袁朗,但是力有不逮的事情总会是有的,比如现在袁朗问她的这个问题,虽然她希望能有让袁朗吃惊的解决方法,但是她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算是回应了袁朗的提问。

    “好吧!”袁朗当然是懂了谢家娘的意思,于是乎转而对赵云道,“云帅,如果咱们现在从这几万人的军营当中冲杀出去,你认为能否成功,并且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赵云没有立即回答袁朗的话,而是沉默了半晌,最后才慎重的回道:“如果可以,云以为主公最好不要走这一步,毕竟敌军的军营如坐地莲花般分布,他们可以瞬间的做到前后左右相互支援,我军倘若如此莽撞的冲杀进去,恐怕比一般的阵地作战要付出一倍多的伤亡。但是主公的忧虑,云也能深切的体会得到,如若不采取此种险中求胜的方法,恐怕咱们的军粮也支撑不了咱们在此地长时间耗下去,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在倍与我军兵力的敌军压制之下,这也是最为致命的危险因素。”

    赵云的分析合情合理,饶是袁朗归心似箭,却也不得不将突围的代价给考虑进去。

    赵云说的没错,敌军列阵分布在此,如同铁桶一般将道路给封锁死了,他们贸然出击冲杀,就算侥幸能杀出重围回到常山郡城,恐怕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

    袁绍军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鬼使神差的来了隔断道路这么一招,如果说不是那些幕后的谋士给出的主意,袁朗实在想不出袁绍会有这般的先见之明。

    那现在的局势就变得非常被动,一方是以逸待劳,放开了口袋就等着猎物进入,一方是焦急如焚不得不回到老巢安身立命,这前后一对比,袁朗的劣势立竿见影。

    也不知道郡城方面现在的情况如何,按理说袁绍军仍旧驻扎在这里,说明城池尚未被攻陷才是,看来当初留下臧洪留守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有此老成谋国之人在,袁绍军想一气呵成拿下常山,也并非是件易事。

    常山郡城经过袁朗后期的加固加高,以及这一年多来的屯田蓄粮,坚守个一年半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袁朗这边的状况却容不得他们等下去,他们的军粮消耗也是极其大的,外加上送了太史慈去解救北海孔融之围的那一些,他们眼下的粮草也只够兵卒以及战马维持七八日的,再往后除非是能找到新的粮草供应,否则就得被活活的消耗在这原地。

    而且身后的刘备、万年公主一伙还不知道是如何站位的,如果他们一心想除了自己,来他个前后夹击,那袁朗真的是穷途末路,离覆灭也就不会太远了。

    “主公,快看,又有一伙人出现了!”

    就在袁朗思前想后之际,身旁的赵云忽然低声提醒了一句。

    袁朗闻言顿时头大如斗,这袁绍到底请来了多少帮手,刚来了一个裴光霁,这会儿又有谁到了。

    “是他!”

    袁朗看到赵云所提醒看的那人,不禁面露疑色,这人居然他也认识。

    “主公(袁将军)他是何人?”

    显然赵云、谢家娘不认识,于是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袁朗也不绕弯子,直接回道:“此人贤名远播,按理说不该与袁绍沆瀣一气才是,可不曾想到,连他也不得不对着世道低头屈服了。这人也不是不能给你们说的,他便是清河郡的郡守崔琰,崔季珪!”

    “竟然是他!”赵云吃惊的接着道,“此人乃是大贤之人,云虽为一介武夫却也是知道的,没想今日会在如此场合见到其真面目,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为之扼腕叹息呢!”

    “没错,崔季珪的名声家娘也是知道的,其人能文能武,师从经学大师郑玄公,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袁绍能请的动他,看来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吧!”

    谢家娘也同样对崔琰赞赏有加,可就是这样一号人物现在居然去了他们的对立面,这不得不让他们这些久仰大名的后生小辈感觉到痛心。

第210章 :常山大战3() 
可是袁朗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此时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很不容易看到了一位还算是有些贤名且自己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这样一个熟人,看来不在其身上动点心思,还真就无法度过眼前的难关了。【。m】

    “你们二位不必在那长吁短叹了,这崔季珪是出淤泥而不染也好,真的是沆瀣一气也罢,总之咱们的突围计划看来还是要落实在此人身上!”

    袁朗很肯定的说了这么一句。

    “主公的意思是……想以此人作为突破口?”

    赵云反应极快,一下子就点中了袁朗的话中要点。

    “没错,子龙你且看,这崔季珪跟之前的裴光霁略有不同,他带来的不是兵卒、武将,而是一车队的粮草,很显然,袁绍拉拢他的不是兵力,而是看重的这后勤保障。新援竟然到了,这颜良肯定是坐不住的,想必一场更为惨烈的攻城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这留下负责后勤的崔季珪,便是我等突出重围的一个突破口,只要能说服他弃暗投明,咱们突围所要付出的代价便会降到最低!”

    袁朗给赵云以及一侧的谢家娘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虽然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与不对,总之他有一种预感,这崔季珪的出现,冥冥之中就是给了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他希望历史上对崔琰的评价没有误判,他如果真是一位贤德蜚声海内外之人,一定能明白当下的局势,时候继续跟着袁绍挑动战争,将冀州置身于刀枪剑戟的纷争当中,还是权衡利弊,继续维持冀州的稳定和平,他崔琰自己心里应当有一个分寸才是。

    “那主公,咱们当下应当如何?”

    赵云对袁朗的见解以及分析持有保留意见,但是主公的话自己必须服从,于是请示下一步的计划或者说是方案。

    而谢家娘在一旁默默不语,她不是袁朗的直系下属,但是当前的局势已经很明朗,自己的龙虎山以及完全的依托在袁朗的麾下,所以她心里已经有了以袁朗马首是瞻的态度,只要袁朗一声令下,她谢家娘绝不会违背。

    袁朗虽然没能将二人的心态分析的透彻,但是目前他也是束手无策,除了自己先前的分析,他实在找不出能从这近七万人的军队当中不付出代价的闯过去。

    两败俱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