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凤心里也有了底,虽然他暂代冀州军统帅一职,可是袁朗的黄巾军好歹影响不现在他们的主帅答应撤军了,那接下来的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潘凤离去提及,且说刘子惠留下来陪着袁朗进帐内闲聊,刚一坐下,刘子惠就叹息了一声,随后说道:“十八路诸侯相约在此共击董贼,不曾想这么快就各奔东西,虽然有小胜,但汉室垂危,全国的情势并不乐观!”

    刘子惠的担忧是对的,虽然诸侯会盟对董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可是青山依在,不怕没材烧,董卓的退却只是暂时的,而诸侯的勠力同心,是否在往后还能保持呢?

    袁朗也知道,诸侯此次会盟多出于对世人有个交代,真正一心为匡扶汉室的,估计不会超过三个人。

    前途最大的袁绍、曹操,目前羽翼还未,他们虽然是不久将来的霸主,可是在会盟这件事上,他们能发挥的能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要处处藏着实力,生怕被他人捡了便宜,这也是导致一破洛阳军心涣散的原因,因为大家在骨子里都不愿意再打了,再打就要去长安了,这一路上磕磕碰碰的,真的把董卓给逼急了,恐怕谁也兜不住。

    这也是导致联盟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小的原因,也是袁朗决心撤军的原因,因为留在这里只会招惹是非,实在没有太大的价值。

    “子惠先生不必烦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董卓早晚要灭亡,可是这世上没了董卓,汉王朝就能起死回生吗?”

    “这”

    刘子惠一时答不上来,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国之大厦将倾覆,光靠支撑是一时的,想要彻底将它扳正过来,还得从最根本的地方着手。

    那最根本的地方在哪呢?

    是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是为君者一辈子需要去奋斗的目标。

    。。。

第002章:说走就走() 
利用夜色的掩护,以及事先严格要求全军的纪律精神,冀州军在神不知鬼不觉当中,已经陆续的撤走了步军、辎重部队,最后剩下的只有骑兵队以及军队领导层,当然还有临时增加的随军贵宾,万年公主。

    万年公主贴身服侍的几个小黄门,袁朗也通过幽州军的关系给偷偷的从酸枣县城带了出来,现在他们跟着万年公主的车驾自成一队,正在那等着袁朗、潘凤撤军的指令。

    袁朗望着留下来的这些个军帐,心里有些不舍,没想到会盟之旅竟以这种方式退场,实在叫人嘘唏不已。

    “黄帅,这些军帐真的不带走?”

    潘凤在旁询问袁朗道。

    这些人里面潘凤职位最高,其次是袁朗,可是潘凤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再加上袁朗玲珑剔透,心思缜密,所以大家一向都请求袁朗的意见,包括潘凤也是如此,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带不得啊,没有它们的掩护,隔壁的‘邻居’很快就会发现咱们撤走了!”袁朗叹了口气,接着道,“让大家挤挤吧,好在都是归心似箭,应该不成问题!”

    “只能如此了!”潘凤拍了拍袁朗的肩膀,随后又道,“你跟万年公主先走,我给你们押后!”

    袁朗点了点头,这事适才而用,潘凤押后可保后方无虞,袁朗比起潘凤来差了一截,所以袁朗欣然接受了潘凤的安排。

    可是袁朗也不是一个人,他让张白骑、刘子惠等人都随着第一批、第二批部队先撤了,而唯独留下了张燕,这是要让他全程保护万年公主的车驾,没人比这黑货更加让人放心了。

    张燕得了袁朗的命令,已经引领着一半的骑兵护着公主的车驾率先踏上了归程,而袁朗则给车驾殿后,带着十几名骑兵走在了车驾的后面。

    月朗星稀,走路看的一清二楚,可是气温昼夜相差很大,大家埋头赶路的时候,身子还是有些寒凉的感觉。

    不过这种寒凉如果与那急迫想要回家的心情相比,前者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大家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态下赶路,才觉得越走越有劲,越走越离家又近了点。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气候转暖,尤其是白昼温度一上来,积冰的地面就开始融化覆雪,这样一来大家走路就显得泥泞难行,简直每走一步都是在用生命行走。

    最困难的当属步军,他们本是第一出发的,可是现在已经被这道路给阻碍了速度,他们脚上的泥泞足足有十多斤重,试问这种一种状态,再加上身上本来就有的负重,如何还能叫他们健步如飞,恐怕只比在地上爬行快了那么一点。

    辎重部队其实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好在出力的都是牲口,所以军士吃了苦倒少了些。

    这一切袁朗都看在了眼里,眼看大部队已经开始扎堆,如果再不处理,大家很有可能就要堵在一起。

    “停军,安营休息!”

    这是袁朗传递给全军的信息,虽然他的话很难代表整个冀州军,但是已经疲倦的军士们,还是欢呼雀跃的接受了袁朗的意见,开始在附近找起了能搭建军帐的干燥地方。

    “黄帅,为何停军,白天行军安全,而且你也不知道后方有没有来追兵,咱们效率这么低,恐有危险!”

    落在最后的潘凤此时也到了大部队扎堆的地方,他刚来就听到袁朗下达了停军的军令,所以赶紧过来过问下。

    “老潘,你也看到了,就这路况大家走一步都得比平时多花三倍的气力,如果这样走下去,估计还没到回冀州,大家就都走不动了!”

    袁朗分析的是摆在大家面前最为实际的阻碍,而且这种阻碍是自然的,是人为所不能左右的。

    “白天不走,难道晚上走?”

    面对潘凤的责问,袁朗点头道:“不错,就晚上走!晚上气温降的厉害,到时候道路就会再次冻结,大家走起路来就不会在感到脚下负重大,自然比白天要走的快得多!至于你说的有没有追兵,我想不会有,就算有,他们也不是铁打的,这种道路摆在他们面前,也肯定会步履蹒跚,不会如你想的那样,会像是天降一般,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袁朗说的句句在理,不仅仅是潘凤,包括已经凑在一起碰头的张燕、张白骑、刘子惠、关纯等人,都觉得白天休息,晚上行军这个方案好,值得实施!”

    这样一来,这套行军方案总算定了下来,大军一反常态的选择了夜晚行军,这真的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照明设施是几乎没有的,如果月亮被乌云遮住,那么大家随时都有迷路的危险。

    这迷起路来,一两个,两三个人可以做到没啥事,可是如今的冀州军大约在一万多人,如果这样一支队伍迷失了方向,那是不是就有引发诸如踩踏、挤碰擦伤,甚至在山地行军,随时都有坠崖的危险。

    所以杜绝以上可能在夜晚行军发生的意外,袁朗命令手下那些心灵手巧的白波部,在匆忙之中给军队火把,以备不时之需。

    白天休息,晚上行军,这种倒时差的方式让全军有些不适应起来,这样一来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军士大批的出现了身体不适、上吐下泻、高烧不退等状况。

    好在军医负责人刘亚子有着实战经验,不过严重缺乏的草药还是让这样一位老军医长吁短叹起来。

    “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军士的症状虽然老夫都能医治,可是无奈手上的草药已经消耗殆尽,老夫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这是碰头会上刘亚子给潘凤、袁朗以及与会的其他高层通告的情况,而且看来情况不容乐观,必须抓紧解决才是。

    “黄帅,你主意多,你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潘凤当起了甩手掌柜,按理说他才是冀州军目前的最高统帅,可是他指挥打仗还说的过去,这种事情要他拿主意,真是要了他的命了。

    古代的医术没有现代先进,一点感冒小事都能用了人命,就目前冀州军普遍出现的一系列案例来看,袁朗可以断定,这就是流行性感冒,而且正在全军传染。

    感冒,吃点西药,睡上一觉,很快就能好,可是这是在东汉末年,哪里去找这种特效药。

    袁朗忽然想到了一个东西,这种东西煮开了泡水喝,对抵御、治疗感冒有奇效。

    “大家可听过汉高祖的一则喝姜汁的轶事?”

    大家本打算听听袁朗的意见,可没想到袁朗居然说了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来。

    汉高祖就是刘邦,这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其名在座的无不将其奉为神明,可是关于高祖皇帝的轶事,大家又不是起居官,也不是左右近侍,如何得知。

第003章:初闻常山事() 
见大家纷纷摇头,袁朗这才打开话匣子道:“我也是听老人们说的,说是楚汉相争时期,高祖爷征战HN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高祖爷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你们说神奇不神奇!”

    “黄帅,萝卜我老张倒是吃过,可是这生姜是后厨的配料,跟咱们讨论的这疫情有何联系?”

    开腔的是张燕,他是直肠子,心里有什么说什么。

    “无知!”袁朗嗔怪了一句张燕,随后对着众人说道,“孔夫子活到了七十三岁,连他老人家都说每顿吃饭必吃生姜,你们可不能小瞧了这玩意,这可是个宝贝!”

    “不错,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传说,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这么专业,而且引经据典的话语,不会是其他人的说的,在场有这素养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老军医刘亚子。

    刘亚子被袁朗的话启发了,他一直执着于寻找草药配成药剂给军士服用,却反倒是本这样一个平时随处可见的活宝贝给忘了了。

    “刘老先生博古通今,在下佩服!“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只听袁朗总结道,“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就分派下去搜集生姜,搜集后将这些姜用沸水煮开,然后给全军的兵士喝,有病的治病,没病的还可以预防。此外,有疫病的兵士必须隔离,拨一批军帐专门收治这些病患!”

    可是袁朗的安排,与会的刘子惠率先就提出了疑问,只听他说道:“姜不是随军的必须医药物品,所以存量不大,而且我们所在的地理位置远离集镇,想要去购买是不现实的,就算是到下一个集镇有,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个问题袁朗不是没想到,只听他回答道:“姜喜暖,不耐寒,虽然这周围的山上不一定有多少,但是我们大可一试!……刘老先生,你可以让你手下的军医分批带军士进山去采集姜,顺便也可以采集一些草药回来。今年的雪来的突然,来的大,我想覆雪之下,一定有一些草药,包括野姜被埋在了下面,这些,都是大自然给咱们的宝贵财富,咱们可得珍惜!”

    刘亚子闻言只好答应去碰碰运气,虽然机会渺茫,但是总比放任这些病患不管,要在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碰头会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各自下去各忙各的,袁朗的军帐里倒是瞬间清净了下来。

    刚想躺会儿,可是帐外有人通报说是万年公主的小黄门来了,袁朗知道公主那一定是有什么事,不然不会轻易来找自己。

    袁朗传唤进来小黄门,只听那人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给袁朗说了一大通,不过好在袁朗理解能力强,他总结为一句话“黄巾军的袁将军很帅气,另外,万年公主也病倒了!”

    万年公主病倒非同小可,这可是皇家的金枝,如果在自己的军中出现个什么闪失,那还得了。

    袁朗立即派人去找刚走不远的刘亚子,随后通知前来报信的小黄门先回公主大帐去等候消息。

    小黄门千恩万谢的走后,袁朗想了想,估计这公主也是患的流行性感冒,如果问题严重很了,刚才那小黄门就不是站着跟自己说话了,估计早就跪下了。

    人送走了,事情也大致想了想,不会是什么太过严重的事情,所以袁朗这才放下心来躺在了榻上,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

    可是好景不长,袁朗刚梦到跟张宁在黑山团聚,还没开口说一个字,就被帐外的军士唤醒了。

    “黄帅,黄帅,冀州有急报!”

    袁朗一听,顿时感到大事不好,如今正处在战事的坎上,可别冀州老巢被袁绍趁机给端喽。

    “快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