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处这么久,对于吴巧夫的脾气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他的话只能听半截的毛病很多人都知道。听到这里,鱼恩就已经明白大将军炮是什么,应该是吴巧夫发明的一种威力更大的投石机。

    说道投石机,鱼恩忽然想起一件事,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提笔在纸上寥寥草草的画起来,没一会儿一张重力投石机的草图就被勾勒出来。

    把图纸张交到吴巧夫手里,驸马爷略带笑意的说:“把这东西做出来,再来和本宫说不堪一击的事情。”

    吴巧夫是个难得的能工巧匠,心思很是剔透,只是看一眼图纸以后,他就被纸上勾勒出的东西所深深吸引。随着目光停留的越来越久,他的脸色也变的越来越精彩,开始的时候只是疑惑,随后有带上震惊,然后再加入恍然大悟,紧接着又是欣喜若狂。最后他把图纸小心翼翼的折叠起来,生怕伤到一丝一毫。

    见到吴巧夫这种表现,鱼恩就知道他已经看懂了自己的那张图纸,直接询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多长时间能做出来?”

    “回侯爷,老朽不敢妄言,保守估计也得半个月。这里面有些东西颇为机巧,斟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用抛车改装虽然会很快,但是老朽害怕尺寸和比例有所出入,反而会弄巧成拙,让现有的抛车都不能用了。”

    “与你的大将军炮相比,本宫这个投石机如何?”

    涉及到机巧的事情,吴巧夫向来都比较靠谱,略微沉思一会儿,他给出了一个十分中肯的分析。

    “自古以来,抛车皆是拉断起长,不只耗费人力甚重,而且人力稍有不合,往往就会造成射程短的问题。侯爷所做的抛石机却刚好相反,以重物沉短拉长,既可以节省人力,又能避免释放时将士们用力不齐的问题。若是老朽没有猜错,侯爷这个投石机的威力必然更大,射程必然更远。大将军炮只是投石多一些而已,比起侯爷这个来说,显然落了下乘。”

    寥寥数语展示出吴巧夫过人的眼力与匠心,让鱼恩很满意,也让李牧若有所悟。温文尔雅的人闻言马上笑呵呵的说:“原来郎君是在等利器,倒是牧孟浪了。”

    “非也,非也!并不是早有预料,只是因为大将军炮让本宫想起来这种西方”

    声音到这里戛然而止,人也随之陷入傻愣愣的状态,因为西方两个字忽然又给鱼恩提了个醒,让他想起西方一个古老的故事。

    话说到一半就按下暂停键的驸马爷,自然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疑惑的看着他,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好长时间以后,思绪把鱼恩拉回现实中,他疑惑的问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若是我军突然退走,吐蕃人会如何处置这些剩下的攻城器械?”

    “驸马不可”

    “兵不能撤”

    “侯爷三思”

    “总管”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以为鱼恩要撤兵,当即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唯独一个人没有站出来反对,这个人就是李牧。他虽然也有怀疑,但是并不能确定鱼恩这么问就是撤兵的意思,当即疑惑的回答:“吐蕃人正在内乱,对大唐只有守势,没有攻势,要冲车云梯,井阑之类的必然无用,想来只会烧毁。但是抛车不同,攻城守城都能用,想来会将抛车拉倒城里,妥善安置,以备不时之需。”

    带着一脸的喜色,一脸希翼的问吴巧夫:“以吴老来看,投石机里是不是能藏人?不漏破绽,外人看不出来那种。”

    听到这个问题,李牧和刁钻瞬间就明白鱼恩是什么意思,不约而同的脱口而出:“郎君(侯爷)是想”

第195章 我不走了() 
黑漆漆的夜色中,稀稀拉拉的人影闪动,他们正在小心翼翼的向着锁喉堡的方向移动。他们并不是要去攻城,而是要去帮自己的袍泽收尸。从古至今,对于汉族来说入土为安都是最大的事情。这么做可以让死人得以安息,活人得以心安。

    古代攻城战有个不成为的规定,白天攻城死了人,如果晚上偃旗息鼓的话,守城一方一般都会放任攻城一方收回自己将士的尸体。作为报答,攻城一方攻破城池以后,也会把守城一方阵亡的将士掩埋。

    当然这么做的多是汉族人之间的君子之战,对于对外战争来说,更多的时候是你来收尸我就射你,让你多留下一些尸体。

    白天打仗死了那么多人,撤退的又那么匆忙,当然不可能带走所有的尸骨。许多同出一伙,感情深厚的袍泽,就想趁着晚上夜黑风高的机会,将自己袍泽的尸体带回来,让他安息。

    虽然这些人已经行动的很小心,尽可能的避免被敌人发现。可惜作为宿敌,吐蕃人了解大唐的习俗,早就张弓搭箭的守候在城墙上。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前去收尸者的下场可想而知。

    一阵箭雨和哀嚎过后,留下了更多的尸体的大唐将士们,不甘的退却了。

    可是让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退却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更大的退却,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居然下令所有将士轻兵简从的退回凤翔,一切繁重的攻城设备尽弃。

    也正是因为这条命令,让义勇军高昂的士气瞬间跌落到谷底。撤退的路上,整个军队都蒙上一层惨淡的气氛,大家都因为心中的失落而一言不发。

    “咣当!”

    一声清脆的撞击声过后,马车里的驸马爷忽然听到有人在抱怨:“老子不走了!谁特么愿意走谁走,老子肯定不走了。老子可不会攻一次城就被火烧破了尿泡,变成淌尿的怂货!”

    这人话音刚落,就引来一堆附和声:“俺也不走了!仗打成这个样子,俺没脸回去。”

    “咱们回去吧,宁可死在城墙下,也比这么回去让人嘲笑强!”

    “带上我,我也回去。只攻了一次就被吓回来,回去会让人戳脊梁骨,妻儿老小都跟着抬不起头。”

    “还有我!我也回去!”

    “还有我”

    在尚武之风犹存的唐朝,百姓的自豪感兴盛到无以复加,像鱼恩这种,刚摆开架势就逃跑的行为,怎能不为人诟病?又怎能让手下战士服气?他们都是带着熊熊怒火而来劲旅,如今怒火却烧不到吐蕃人的头上,他们又怎能不抱怨?

    不只是这几个人心中有怨,所有不明真相的战士们心中都有类似的抱怨。随着他们几个驻足呼和,很多人都开始遥相呼应。让这股怨气演变成飞快传播的瘟疫,不一会儿就辐射到全军,让还想再走一段距离的鱼恩不得不跟着停下来。

    最开始驻足的那几个人正合计着掉头回返,丝毫没有注意到驸马爷已经走下马车,正在向自己这边靠近。就在他们要踏上回头路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冷声问:“你们真想打?”

    “当然想打,谁不想打谁特么是软蛋!谁”

    声音到这里戛然而止,因为说话的人忽然看到驸马爷那张阴沉的脸,只好硬生生把后面那句更难听的话憋了回去。当然憋回去并不代表认怂,只是他对这位曾经带着自己叱咤北疆的驸马爷最基本的尊重。

    一个郑重的军礼过后,咒骂的人直抒心中怨气:“某是个山贼流寇,没读过多少天书,也认不得几个字,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不知道驸马爷为何要这么急冲冲的撤兵。可是某知道一件事,临行前喝过圣上的壮行酒,受过百姓的垂拜,就要为大唐收回故土,不然上对不起圣上,下对不起黎民。若是真因为伤亡过半,某还有脸回去。可是如今,只是被人烧了一次,损失千八百人就撤兵,敢问驸马爷,回去以后有人问起,某该怎么回答?”

    说话的人丝毫没有因为面对驸马爷而有所收敛,反而因为心中的激荡的怨气,声音越来越高亢,到最后已经演变成咆哮着质问。

    鱼恩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淡淡的问了个另一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现居何职?”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替说话的人捏了一把汗。军中抗命可是个大罪过,驸马爷这个时候问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要通过惩罚他以儆效尤。

    被问话的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直接回道:“牙兵队长,归德司戈王维栋。”

    对方回答的很干脆,很直接,仿佛根本就没有想到鱼恩会报复,又或者他根本就不害怕鱼恩去报复。事实上,他也确实没必要害怕鱼恩报复,因为说完这句话,他就走上回头路。

    也许大家只是说说而已,也许没人愿意跟着他。可是他不在乎,他只知道自己要回去攻城,不去拼一把,他咽不下心中那口恶气!不去搏一次,他回去后无颜面对那些满心期待的人。

    一步,两步,三步,就在他即将迈出第四步的时候,王维栋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冷冷的说:“如果你现在往回走,本宫不治你的罪。可是任何人敢跟着你走,本宫都要治罪。如果你能等一等,跟着本宫一起回去,本宫给你个先登城的机会。”

    驸马爷的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在这个天大的落差面前,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欢呼雀跃的时候,鱼恩已经走回马车边,驻足轻问:“大军现在离锁喉堡多远?”

    “回总管,十五里。”

    十五里,一个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的距离。说它长,是因为从这个距离要到达锁喉堡,即使快马加鞭,也得三十分钟,更别说自己的人还是以十一路居多。说它短,是因为鱼恩认为这个距离并不安全,吐蕃人探听消息的游骑很容易就能达到这个距离。

    权衡利弊之后,鱼恩决定不能再走了,宁可冒险前功尽弃,也不能让那些死士白白牺牲。

    “传令下去,大军上山休息,沿途痕迹让各部自己派人遮掩。多派暗哨,严防吐蕃细作。将士们和衣小酣,随时等候本宫命令。”

第196章 没有木马的木马计() 
“哒哒哒”

    在所有人都喜欢赖床的黎明十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吐蕃守将狄康五小的美梦,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他就听到外面有人呼和:“使君,使君,唐人撤兵了,唐人撤兵了”

    听到这个呼和,狄康五小马上打了一个激灵,人也跟着精神了许多。只听他着急忙慌的对着门外问:“可否属实?”

    “小将在城头上看见唐军的营地里营帐尽去,人影也没有一个,只剩下一些行动迟缓的攻城器械。”

    说话的功夫,狄康五小已经披上一件外套,开始穿靴子。一边穿还一边问:“可曾派人出城打探?”

    “派出去的人回话说,那些攻城器械已经被唐人尽数破坏。小将料想,应该是他们出了急事儿,带不走这些沉重的器械,又怕被我们所利用,所以都给破坏了。”

    急冲冲的穿上靴子,打开门后,狄康五小的第一句话就是:“带我上城头看看。”

    府邸到城墙这点距离阻挡不了急冲冲的脚步,不一会儿狄康五小就来到城头,将城外的一切尽收眼底。

    副将说的果然没错,放眼望去是空荡荡营地连个人影都没有。要不是营地里耸立的各种器械,还有城墙下的满目狼藉,要是有人路过,绝对猜不出这里发生过一场战争。

    对于敌人撤兵,狄康五小倒是可以理解。从昨天敌人匆匆撤退看来,对方的主帅肯定是个颇有心机的人。对于这种性格的人来说,通常都不会鲁莽行事,看来他是找不到破解火油的办法,只能撤军了。

    只是有一点他想不通,为何敌人走的这么匆忙,为何要连夜退兵,甚至连这些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攻城器械也不要了。为了探明究竟,他急忙派出细作,让他沿着官道去追,看看唐人究竟撤到了哪里。

    刚下完命令,就听副将轻声询问:“那些器械使君想怎么处理?”

    “嗯?”

    在主将的疑惑声中,副将小心劝说:“小将以为,唐人既然不要了,咱们不妨取回来用用。咱们的抛石机可没有唐人的抛石机打得远,威力更是差了一大截。那些投石机唐人虽然已经破坏,但还是保留了一个大概的模样。只要派人运回来一两个,让咱们的工匠稍加仿制,等咱们缓过气儿来,攻城拔寨也不失为一件利器。”

    吐蕃人的抛石机都是他们刚占领陇右时期的产品,和大唐这种更新换代品相比着实差了一大截。昨天攻城的时候,敌人的抛石机能从三百步外打到城里,着实让狄康五小眼馋好久。听到副将这般提醒,他倒是也想将抛石机运回来。

    只是他现在还拿不准唐人是什么算盘,不敢贸然打开城门。万一敌人趁着自己搬运抛车的时候杀回来,到时候城门大开,可就危险了。

    迟疑好长时间以后,投石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