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别人想要趁机捞好处,但是王宰绝对是来平叛的,至少最开始他是这样想。

    明悟过后,李德裕就知道王宰是害怕了,不然他不会派自己儿子王晏实坐镇磁州。

    如果他想继续攻打刘禛,肯定会出兵天井关北上,攻打泽州,随后进兵潞州。而不是沿着磁州北上,再去太行八陉里硬闯其它天险。

    唯一的解释就是王宰害怕了,他害怕自己动了别人的蛋糕,被人背后捅刀子。所以让儿子坐镇磁州,一来可以防御魏博的何宏顺,二来可以防御义成军的刘沔。

    想到这里,李德裕起身向鱼恩告退,因为既然知道问题的根本,不用鱼恩再多说什么,他自然就有解决的办法。只是走的时候,顺走了鱼恩一张地图。

    这张鱼恩用现代方法绘制的地图在李德裕看来就是个宝贝,前方形势一目了然,山川河流,险要隘口尽在其中,对他来说就是个宝贝。

    离开鱼恩的府邸,李德裕便急匆匆的赶到大明宫,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过后,相爷又一次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一道道圣旨就这么飞出了京城。

    随着飞驰而去的马蹄,相爷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因为他知道,最棘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第239章 让圣旨飞一会儿() 
朝参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也是打嘴炮的地方,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就出自这里,很多明争暗斗也发生在这里。

    正常情况每天都会有朝参,当然也有非正常情况不上朝的时候。当皇帝累了,或者嘴炮听烦了,不上朝确实是不错的躲避方式。

    例如今天,为了缓解所面临的压力,唐武宗就在李德裕的建议下,称病罢朝三日。

    当穿戴整齐的百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兖王等人先是一愣,随后确带着淡淡的笑意,昂着头,迈着方步犹如胜利者一般,从容的离去。因为他们知道,罢朝已经是李德裕最后的法宝。

    在过去的争斗中,从未出现过罢朝的事情,因为每次李德裕都还有牌可以打,都有力挽狂澜的本钱。这一次,他只剩下罢朝一张牌了,又怎能不让他们高兴?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李德裕最后的挣扎,希望这三天能出现什么奇迹。然而这么多天都焦灼的形势,岂能因为三天就改变了?

    当然他们并不傻,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用这三天,给骆驼身上加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听到罢朝的消息后,他们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显然是要回去再准备一份筹码。

    看着那些急不可耐的背影,柳公权忧心忡忡的走到李德裕身边,轻声提醒:“相爷可要早作准备。”

    面对同僚好意的提醒,李德裕只是微微一笑,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柳祭酒莫要着急,让圣旨先飞一会儿”

    听到这番话,柳公权忽然恍然大悟。自己还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三天时间是李德裕争取来的,也就是说先出手的是他。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跟着瞎操心?

    事实上,也就是在这三天之中,东线战场上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李德裕有了足够的理由让那些反对的声音闭嘴。

    先是河中节度使敬昕收到圣旨,命令他把河中军的指挥权交给新任的晋绛行营节度使石雄。

    这是个很巧妙的安排,一来晋绛行营节度使这个官职,本来就是为征讨刘禛所设立,河中军的指挥权交给石雄是理所应当。二来石雄是为数不多能打的将领,也是唐武宗可以放心用的人,不然也不会把他从天德军调过来。

    发出这份命令,也说明李德裕已经开始孤注一掷。如果石雄有这么多兵力还是不能打开局面,那么他就要做妥协的准备了。

    然后接到圣旨的人就是王宰。唐武宗先是怒斥他丢掉天井关,随后又大骂他不思进取,枉听小人挑拨。以至于忠武军的主力都在磁州,让天井关防御空虚,这才让叛军有机可乘。顺便又夸了一下石雄善战无敌,只用少数兵力就把刘禛的主力死死地钉在潞州。又捎带着透露,如果王宰的忠武军加上河阳军还不能有所成,就准备把河阳军的指挥权也交给石雄。

    这份圣旨充分发挥了相爷的城府,他知道王宰出身门阀,也知道王宰想要的无非就是封侯拜相,猜出他最害怕的就是罢官夺爵。所以用这种方式连蒙带唬一番,把他划水的心思都吓唬没了。

    事实上,天井关是王宰故意让出去的,原因就和鱼恩猜的差不多。因为打了这么久,他忽然发现,刘禛的兵力都用来抵抗石雄这个拼命三郎了,防御自己的根本没有多少人。

    正疑惑的时候,手下幕僚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分析个明明白白,这才让后知后觉的王宰茅塞顿开。

    经过几番权衡,王宰决定冒着被朝廷训斥的风险把天井关送回去。因为丢了天井关,他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划水。任凭朝廷如何催促,自己只需要说天井关易守难攻就可以了。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想法居然这么快就被皇帝所洞察,直接来了一份言辞犀利,怒火滔天的圣旨。

    作为少数没有异心的节度使,这份圣旨着实把王宰吓的不轻,瞬间就有种魂飞天外的感觉。马上就传令所部将士,如果天黑之前还不能攻陷天井关,他将亲自督战,但凡后退者定斩不饶。

    其实刘禛根本就没有怎么防御天井关,自从知道石雄升任晋绛节度副使以后,他就知道最大的压力肯定来自于西面,所以他把最精锐,最多的兵力都放在了潞州,用来防御石雄,天井关这边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因此,当王宰下了死命令以后,忠武军只用一个时辰就拿回天井关。

    第三封圣旨是给义成军节度使刘沔。圣旨中并没有什么犀利的言辞,也没有什么安抚的命令,只是让他把主力部队从铭州边界往北迁移,让他可以同时威胁铭州和邢州。

    对于这封圣旨,刘沔没有丝毫迟疑,马上带兵北上,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不是平叛,而是看着魏博的何宏顺,让他不敢起与刘禛同流合污的心思。如今朝廷下旨,肯定是何宏顺不听话了,想给魏博一点震慑作用。

    只是刘沔注定只是将才,看事情没有李德裕全面,丝毫不知道让他这么做还有让王宰安心的意思。

    解除王宰想象中来自义成军的压力,可以让他更无顾忌的北上泽州。

    第四封圣旨则是给魏博节度使何宏顺。圣旨中先是充分肯定了其对朝廷的忠心,随后又充分体谅了魏博将士的苦衷。最后委婉的表示,铭州山高水长,不利于朝廷平叛。让魏博军后撤修整,给义成军让出地方,以便于刘沔可以北上攻击邢州。

    如果这封圣旨是给其他节度使,估计收到圣旨的人,会迫不及待的让出地方让刘沔去打仗,可是唯独魏博不行。别忘了,魏博可是河朔三镇之一,自安史之乱开始就是朝廷的法外之地,何宏顺怎么敢放朝廷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地盘?

    于是乎,李德裕又得到一个好消息,何宏顺再三保证魏博定然全力以赴,拿下邢州。

    第五封圣旨给的是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唐武宗在圣旨中明确告诉他,如果他能打过饶山,那么饶山以北就都划归承德管辖。

    第六封圣旨是给河东节度使李石。让他抓紧征调河东军队,改守为攻,直接威逼刘禛北方。

    这六封圣旨考虑的很全面,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可是事情往往就在最有把握的时候才最容易出岔子。如果再给唐武宗和李德裕一次机会,估计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让河东出兵,因为河东出兵险些要了大唐的命。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一片大好。至少躺在床上逗儿子的驸马爷,听到相爷六路飞圣旨的时候坑定这么想。

第240章 发横财()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兖王一方早已磨刀霍霍,就等着今天朝参,把李德裕驳斥的哑口无言,让唐武宗同意妥协。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无耻的李德裕,居然再次使用无耻的招数,昏庸的皇帝居然又一次甘心配合,就这么又来了三天病假。

    就在众人怒火中烧,准备强行请皇帝出来的时候,李德裕忽然不咸不淡的来了句:“急什么,朝廷内使还未归来,一切岂能容他人胡说,我等乱猜?”

    用极其轻蔑的语气说出来的话,非但没有火上浇油,反而让愤怒的人群平静了下来。因为听到这句话,大家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肯定是李德裕还不死心,担心有人谎报军情,派人去探虚实。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说难听点,就是李德裕不到黄河心不死,还在抱有最后一丝幻想,在做最后一次挣扎。既然如此,大家当然不会在乎再多等三天。毕竟对于前线的焦灼的态势,三天时间少的可怜。如果这几天就能击败刘禛,那又何必拖沓这么多天?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相爷并没有坐以待毙,恰恰相反,准备的还特别充分,因为接二连三归来的内使,带回来的基本都是好消息。

    第六天朝参,还不等他们开口,李德裕就一封接着一封的上奏,把本来岌岌可危的东线形势说成一片大好,仿佛刘禛马上就要覆灭一样。

    面对他的老生常谈,王起毫不客气的开始反击。从丢掉天井关说到朝廷羸弱,再从河朔三镇说到岭南叛乱,最后更是引经据典,大谈特谈穷兵黩武的坏处,仿佛大唐就是一层破败不堪的窗户纸,不用捅都会破。最后更是把矛头直指李德裕最后的,仿佛他就是祸国殃民的奸臣。

    对于这些,如果是六天前,李德裕当然无力反击,可惜现在不是六天前。六天的时间给了敌人准备的时间,更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拿出王宰的奏疏,大力表扬忠武军英勇善战。不仅夺回天井关,还连下刘禛天井关北大小簊村,为北上泽州扫清所有障碍。

    紧接着是承德节度使王元逵上奏,说承德军正全力进攻宣务栅,叛军已有败退迹象,让皇帝放心,不出旬日定然攻破宣务栅,全占尧山以北。

    随后又有内使拿出何宏顺上的顺表,先是表明忠心,随后保证拿下山东三州。

    本来有这三封奏疏相爷已经赢了,但是皇帝用八百里加急派出去六波信使,岂能只读三封?

    第四封,第五封当然不会有啥问题,谈的都是石雄接管的河中军,必定死战立功云云。

    然而第六封却出了岔子,身为皇叔,李石似乎没有力挺皇帝的打算,一个劲儿的说河东府库空虚拿不出军饷。如果贸然调兵,害怕将士哗变。

    李石说的是苦口婆心,但是在相爷看来却是小问题。泽潞向来富庶,府库里肯定有堆积如山的财富。告诉将士们随便抢就完了呗,这还需要啥军饷?

    于是乎事情就这么回到了原点,该打仗的继续打仗,该支援的继续支援。至于该逗弄儿子的,不好意思,他现在有些急事儿,是真没这个时间。

    塔米急匆匆的拜见鱼恩,说是有要紧事儿求见。鱼恩本来不想见,因为他不感觉塔米会有啥要紧事儿。对于他来说,晚上最要紧的事儿,就是继续为人口繁衍做贡献。

    然而当塔米第二次求见的时候,鱼恩终于被他打动了。不是塔米有多虔诚,只是因为他说了一万贯钱。

    一万贯钱就是千万钱,一个足以让鱼恩倾家荡产的数目,这么大一比横财,让他如何能不动心?驸马爷马上就整理好衣衫,传唤自己的招财猫。

    不知道为啥,往日里看着贼眉鼠眼,尖嘴猴腮的奸诈胡商,鱼恩今天越看越是顺眼,脸上不知不觉就露出和颜悦色的笑容。

    当然这个笑容在他感觉是和颜悦色,可是看在塔米眼中,却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就好像是被饿狼盯着一样。

    直到塔米就连站着都开始打冷战,鱼恩才慢悠悠的问:“既然能出这么高的价钱,对方的条件也不简单吧!”

    “回殿下,对方想要两朵玻璃牡丹,越是鲜艳越好。”

    回答的声音有些低,似乎回话的人知道,这个要求有些高。

    “只是牡丹?”

    问他的声音很平常,语气也很轻松,听不出有愤怒或者为难的情绪,似乎还有一丝满不在乎,这让塔米长出一口气。看来对方的条件,对于这位驸马爷来说应该不难。

    略微整理下语言,塔米用十分谦卑的语气回答:“对方确实只要两朵玻璃牡丹,只是只给三天时间有些太紧,所以小的没敢答应。”

    默不作声的点点头,没有因为钱太多而乱了方寸,这让鱼恩对于这个胡商是越来越满意。

    “回去答复他,就说玻璃牡丹不是没有,只是太过稀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