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

    只可惜鱼恩不是寻常嫖客,他的追求也不是女子的屈凤迎合,他想和她做朋友,就算不是男女朋友,也要成为知己。

    轻轻按住琴弦上那只手,用最平和的声音询问:“我不喜欢听曲,咱们聊会天好么?”

    感受着手上传来的异样,紫焉瞬间把手收回,脸色也跟着绯红无比。

    “紫焉只是个清倌,除了弹词唱曲,也会不得多少东西。不知驸马爷想聊什么?”

    驸马爷三个字咬的有些重,似乎是在提醒鱼恩,你是驸马爷,请你放尊重些。

    紫焉的眼睛很特别,含水双眸无论怎么看你,都像是在和你眉目传情,提醒鱼恩的时候眼波微动,更是让他看的心神荡漾。作为撩妹时足够厚颜无耻的现代男人,哪会把她的小聪明放在心上?早就抱定只要你不直接说,老子就当你没说的无耻心态。身为现代人,撩妹时肯定要动用点来自现代的手段。例如:坚持不要脸,绝对不服输,肯定不放弃,的三不指导精神。

    “聊聊过去,谈谈现在,畅想一下未来。”

    “驸马爷是想听紫焉的过去?其实紫焉的过去真没什么好说的,和所有风尘女子一样,不过是被卖入青楼,学一些取悦客人的手段。”

    暗道一声,小丫头口风还挺紧,老子又不是傻子,会被你这么容易糊弄过去?没有点威逼利诱,苦难遭遇,哪个风尘女子会乖乖接客?本想通过倾听小丫头心事,拉近两人距离,成为知心朋友的算计要落空。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既然你不说,那好我来说,谁没有点悲惨遭遇?

    “紫焉姑娘是第一次来长安?”

    “主家要在长安开颜色坊,总得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姑娘以免得被人嘲笑,紫焉就是过来充门面的姑娘。”

    得知紫焉会留在长安,鱼恩的心里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只要你不离开老子的一亩三分地,总有让你俯首称臣的时候。

    “难怪姑娘不知道在长安声名远播的义昌驸马。”

    忽然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导到自己身上。就在紫焉以为鱼恩要跟其他客人一样,对自己大吹特吹的时候,鱼恩后面的话显然给她一个措手不及。

    “长安城三岁小童都知晓义昌公主驸马鱼恩是个废物,也只有和姑娘这种初来乍到的人才能心平气和的聊会天。”

    紫焉开始还以为鱼恩是在开玩笑,但是他的眼神中认真的模样,让她又有些相信。

    “驸马爷何必妄自菲薄?天下无数男人想娶公主,但真能与皇家攀亲的又有几人?驸马爷既然能娶得到义昌公主,显然是有过人之处。”

    风月场上的女人总是很善于聊天,紫焉的话似乎说的滴水不漏,只可惜她还不知道鱼恩的身世,以为他只是个勋爵之后,皇家联姻的驸马。

    径直走到窗口,俯视已经变得冷冷清清的大街,鱼恩忽然笑了。看起来似乎笑的很开心,也只有他知道这份笑容中带着的苦楚与无奈。

    穿越也就穿越了,穿越到个寻常人家,还能凭借现代的智慧积累在古代赚点钱,过过人上人的生活。穿越到皇家变成驸马,还是个随时有性命之忧的驸马,他感觉老天这个玩笑开的比穿越还大。

    穿越就穿越,苟延馋喘就苟延馋喘,可总得给我个发挥的余地吧!更可气的地方就在这里,根据老和尚的说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他还不能随便用,不然会遭到天谴。老和尚的话还容不得他不信,眼看着他把往事一桩桩,一件件说出来,他还敢不信?

    最可气的是,好不容易老道士能帮他化解天谴,却只给他八颗因果丹,那么大个葫芦,里面就装了八颗糖豆大小的丹药,鱼恩很怀疑老道士是在拿他开涮。

    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用无比正式的语气对紫焉说:“也许姑娘真的不知道,也许姑娘是在和我装糊涂。鱼恩就亲口与姑娘说一次,鱼恩本是郑注之子,太和九年事后,文宗亲自赐婚,我才得以苟延馋喘”

    鱼恩将以前的鱼恩,和现在鱼恩的遭遇,一点点的说出来,听的紫焉偶尔惊叹,偶尔同情,偶尔跟着他的脚步一点点的沉浸在伤悲中。

    随着鱼恩煽情的陈述,紫焉也跟着而时而悲凉,时而哀怨,时而惊心动魄,显然也是完全沉浸在那个悲惨的遭遇中。

    本来一切都在按照鱼恩的套路发展,女人的同情心已经被他唤醒,剩下的就是趁机而入走进她的心扉,只可惜人不做美,敲门声将他打断。

    “少爷,公爷让小的提醒您,宵禁之前最好回去,风言风语很麻烦。”

    说话的人正是回去报信的人,一同回来的还有鱼弘志的善意提醒。

    老人家提醒的没错,毕竟是驸马,要是真传出去夜宿青楼的事情,皇家的脸面往哪里放?

    看看时间,留给鱼恩的时间只够依依不舍的辞行。

    华灯落幕,风月场上的清倌还回味在驸马爷悲惨的遭遇中,而驸马爷则带着诡异的微笑钻入马车,打道回府。

第45章 宰相之才鱼弘志() 
“明月几时有,白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被鱼恩无耻盗窃的绝妙好词,因其唯美的文字,新颖的唱法,只用两天时间变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随着这首词一起传开的还有鱼恩,这个被人耻笑,唾骂许多年的余孽驸马。

    只是一首绝世好词的传唱,带不来大唐的好运,该倒的霉一点也少不了。

    一大早鱼弘志就出现在书房,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和鱼恩嘟囔:“抽空让你那两个兄弟把家人接到府上来,这么大的府邸怎么也有屋子住,再过几天城外会乱哄哄的。”

    “有大事发生?”

    问话的人很小心,生怕错过一个字,回话的人却漫不经心的站起身,走到窗户旁边张望窗外。

    “入夏以来多久没下雨了?”

    这个问题鱼恩还真没办法回答,因为他穿越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从他来到现在视乎一滴雨也没下过,所以他不能给出准确时间。

    不用鱼恩回话,鱼弘志叹息着给出答案:“一月有余,庄稼快坚持不住了吧!”

    闻言鱼恩一惊,瞬间明白过来鱼弘志在担心什么。关中本是天府之国,风调雨顺,百姓自然也极为密集。在农耕时代,这么长时间不下雨,总是要出问题。

    “土地干涸,万物枯萎,该收的粟米颗粒无收,该种的麦也种不下去。早上仇士良已经拿这件事说陛下无德,逼着陛下下罪己诏。咱家担心的不只是罪己诏,更担心若再不下雨,亿万关中百姓该怎么活?”

    因为现代影视剧的原因,在他的印象中太监都是口蜜腹剑,阿谀奉承的小人。虽然因为灌输过多,产生不少逆反心理,但他最多也就认为太监忠心,丝毫没想到这帮人居然也会忧国忧民的一面。

    “陛下何不从江南调粮?江南乃是鱼米之乡,沃野千里,还不能解关中之危么?”

    本以为是个不错的建议,却不料被鱼弘志狠狠鄙视了一番。

    “江南?原黔中道,江南西道多是荒野,人口凋零,就算征调,能有多少粮食?至于江南东道,拆分的三道,浙东道节度使李讷,为人自大急躁,早已自身难保,朝廷不帮他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他帮忙?福建道还不如黔中道。而浙西道节度使,由中书侍郎李绅兼任,人现在还在京城,你能指望他帮什么忙?挨着江南的淮南道倒是可以打打主意,就是不知道杜悰能拿出多少东西。”

    经过对方解释,鱼恩才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江南鱼米之乡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石敬瑭割让幽燕之后,中原王朝北部无险可守,关中平原,华北平原两大主要产粮区随时受到威胁,宋朝只能把重心往江南转移。而真正让江南享有“苏杭熟,天下足”美誉的,则是占城稻传入中国之后的事情。

    唐朝时,大部分人还以粟米,小麦为主食,无论产粮区还是经济中心,都应该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想通这些,鱼恩试着问:“那齐鲁大地呢?”

    人杰地灵的齐鲁大地自古便是中华产粮区,只是这时候的齐鲁大地主要被河朔三镇,河南道,河南府三个行政区瓜分。

    听见齐鲁这个久违的称呼,鱼弘志只剩下摇头叹息。

    “河朔三镇听调不听宣,河南府供应洛阳尤不自足。至于河南道,虽然名义上还叫河南道,但实际上已经和江南东道一样一分为三,令狐绪的天平军动不得,不然河朔三镇又该蠢蠢欲动。泰宁节度使李珏徒有其名,真有大事指望他,先给你讲一番道理,等他的道理讲通了,事情说不定得耽误多少。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淄青平卢节度使韦长接到圣旨后能早些调粮进京,以解燃眉之急。”

    听完这番话,鱼恩忽然发现鱼弘志不只有忧国忧民的一面,还有将帅之材。先不说他刚才那番评价是否正确,单说他脑袋里装的地理知识,节度使人名,就让鱼恩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么复杂的人名,官职,管辖地域,说的一气呵成,说明什么?说明他记得大唐所有行政区,以及行政区节度使的名字,甚至连调度都记得清清楚楚。

    若不是经常思考,谁能记得这么清晰?看来老太监不只是忧国忧民,肚子里还能装下整个大唐江山。

    想到这里鱼恩试探着问道:“叔父能叫出大唐所有节度使的名字?”

    这是个很有难度的问题,因为唐朝后期节度使划分越来越乱,越来越多。也许你以为记住四十八个人名很容易,但若是四十八个始终在变化的人名呢?

    虽然不懂鱼恩为何会这么问,但鱼弘志还是自得意满的答道:“不是咱家夸口,大唐每次节度使变动咱家都记得,就算是宰相李德裕也未必有咱家记得清楚。而且咱家不只记得,连他们平时干过什么事,性格如何都了如指掌。”

    或许是害怕鱼恩不相信,说完又补充一句:“咱家当年‘百事通’的绰号可不是白叫的。”

    也许是刚才聊天花去的时间太多,也许是想到什么重要的事情,老太监说完这句话又坐下来,翻看一张又一张的奏报。

    鱼恩当然不会在这个时间打扰他,躬身行礼告辞后,转身走出书房,关上房门,对着书房里面轻轻说了句:“您老是有相才,鱼恩自愧不如。”

    身为鱼恩的兄弟兼贴身护卫,武甲武丁当然就在书房外。走出书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两人叫到身边,然后把鱼弘志的话向两人传达一遍。

    两人听完,瞬间欣喜若狂,对着鱼恩还有身后的书房千恩万谢。最后还是鱼恩搬出,我们是兄弟这件法宝,才再一次终止两人过度的拘束与热情。

    其实这几天开始,长安城已经有流民走动。家里连个像样的男人都没有,他俩能不担心?如今鱼弘志开恩,让他俩把家人接过来,他们哪里还会再客气?

    看见两人丢给自己的背影,鱼恩笑着说道:“还是香儿有良心,从来不会重色轻友。”

    说完话才发现往常形影不离的香儿,今天似乎到现在都没有见到。

    人家都说曹操的速度最快,因为说曹操,曹操到。可是鱼恩感觉小丫头的速度比曹操还快,这边刚想到她,她就来了。

    离老远鱼恩就看见小丫头匆匆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喊:“公子,公子,有您的请柬!”

    打开请柬一看,鱼恩的眉头瞬间皱起,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该到的麻烦一样也少不了。

第46章 弄臣仇士良() 
神策军大将军,护国公仇士良,宴请义昌公主驸马鱼恩。

    请柬上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这几个字的分量却难以估量。也许价值千金,也许干脆就是鱼恩的索命符。无论心中怎么不想去,怎么害怕,这场鸿门宴他都得去。去了或许只是鸿门宴,还有安然得返的机会,不去便是索命符,从此以后总有一把断头刀悬挂在脖子上。

    只来得及让香儿知会鱼弘志一声,鱼恩便独自踏上赴宴的路。

    仇士良把时间压的很死,午时到的请柬,让鱼恩午时赴宴,收到请柬的第一时间鱼恩就得去,一点安排的时间都没有。

    还好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鱼恩对鱼弘志还有点信心,对大唐的法制也有点信心,相信仇士良不会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直接对他痛下杀手。

    护国公府与上柱国公府相近,都在东市附近,而且两座府邸都在一个坊,样式也相仿,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个时期的建筑。

    递上请柬,马上有人为他带路,穿过庭院,大堂就在眼前。

    仇士良似乎和鱼弘志有同样的爱好,大堂里摆放着不少字画,此刻他正盯着大堂正中间一幅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