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

    很没道理的话,却摊上个更没道理的人。刘猛虽然鲁莽,却从不欺负人,还看不得别人欺负人。还没等酒保如何,他听完却一怒而起,直接奔着那人走去。

    刘猛见义勇为的行为,鱼恩不仅没有拦着,反而端起酒,在那里笑呵呵的看戏。

    对方显然没看出来刘猛来者不善,还以为他只是过路,并没有去理会。等刘猛走到他身边,忽然暴起抓住他胳膊,再猛然一用力,那人立刻吃痛松手。可怜的酒保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就掉在地上摔了个跟头。

    那人也有些分寸,知道已经吓了酒保一番,再在这里打架有些太不地道。但是吃个暗亏他也不肯罢手,直接也把手搭在刘猛肩上,就想把他按下去。

    从未吃过亏的刘猛,哪里肯在他这里吃亏?马上也改抓为按,也想把他给按下去。一番棋逢对手的角力,就这么开始了。

    见有热闹看,本来闲聊的人也不聊了,全都把目光集中在他俩身上,这场热闹显然比闲聊更有吸引了。

    一样的高大,一样的魁梧,最难得的是两人力气还差不多。你争我夺好一会儿,硬是没分出高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汗珠开始在两人额头显现,围观的人也开始给两人叫好鼓劲儿。

    “用力,用力”

    “壮士再加把劲儿,他快坚持不住了!”

    就在众人叫的最欢时,两人忽然同时改抓为推,将彼此推开。

    推开后,刘猛的脸色很难看,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在力气上没赢着。

    对面的大汉却要比他洒脱的多,笑着叫了一声:“痛快!”

    然后左手做掌,右手抱拳,给刘猛见礼道:“洒家沙洲张议潮,认识壮士实乃三生有幸!”

    听到这句话,刘猛还没如何反应,鱼恩却腾的一下站起来,愣愣的看着那个人。暗中感叹,这就是张议潮,汉族的千古英雄!能见到他,真不枉我来大唐一次!

第94章 吐血的土炉() 
既然对方是张议潮,鱼恩很愿意请他们同桌共饮,结识一下。

    慢慢走到他面前,顺势作个揖,微笑着自我介绍:“在下鱼恩鱼本正,不知可否请几位沙洲壮士同饮一杯?”

    面对他的邀请,张议潮做了个请的手势,意思是我同意,你带路。

    客人走的痛快,刘猛却迟迟不动。气的鱼恩一直给他递眼色,眼看着眼睛里的怒火就要爆发,这位莽夫才老大不情愿的跟回来。

    桌子并不大,就算其他人都已经吃完,还是得再加一张桌子,才能勉强坐下。

    等大家坐定,鱼恩端起酒碗,率先打开沉默:“陇右失陷几十年,再见到沙洲人已经实属不易。就为今天相逢,本正先干为敬!”

    鱼恩不善酒力,而且刚才已经喝的不少,再喝下去肯定多。就算明知道如此,这碗酒他还是要喝,得见张议潮,喝多又能如何?

    本来还兴致很高的几个人,听到他这番话瞬间变的无比失落。陇右失陷,汉人沦为猪狗奴隶,想起这些,他们哪还能高兴得起来?

    “唉!”

    无奈的叹息说不尽心中苦楚,道不尽其中苦涩。一声长叹过后,张议潮也跟着起碗昂首,一碗酒瞬间见底。

    一口闷酒下肚,张议潮也打开话匣子:“不瞒你说,沙洲百姓的日子苦啊”

    原来张家是沙洲名门世家,这些人都是张议潮的随从,跟着他来大唐求兵光复陇右。初来的时候,人人意气风发,都在幻想跟着大唐百战雄狮还乡的威风。可是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彻底打碎了他们心中的梦想。

    为了不被吐蕃人发现,他们昼伏夜出,准备先取道回鹘,再由丰州南下,直达长安。

    路线计划的很完美,开局也很完美,一直到回鹘人控制的范围,一切都很平安。可惜天不遂人愿,继续东进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

    他们正好赶上回鹘人南下,被当做肥羊抢劫。要不是张议潮选的马脚力好,估计这些人根本走不到这里,早就死在回鹘人的刀下。饶是这样,为了逃命,他们还是丢掉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进献给皇帝的宝物。

    被回鹘人一冲,他们偏离原计划路线,辗转来到凤翔。本想着继续去长安,可是在半路上遇到个朋友劝说他回去。

    这个朋友说,大唐皇权飘摇,自身难保。别说求兵,就算你把陇右摆在皇帝面前,他也没有人手去收复。

    他当然不会相信,仍旧往长安走。可是到了长安,真如那位朋友所说,换来的只是一句,力所不及。

    失望的从长安回到凤翔,他想与朋友拜别后,启程回沙洲。

    勇敢的心,换来个失望的故事,显的很凄凉,让人很无奈。倒不是皇帝无情,而是大唐现在外有强敌,内有藩镇,朝堂上还有宦官弄权,确实力所不及。

    忍不住再问一句:“那张兄回去以后有何打算?”

    颓丧的脸听到这句话,瞬间变的无比坚毅。带着雄心壮志朗声说:“大唐顾不上我们,洒家也不会放弃,大不了挑起大旗自己干。洒家还真不信,陇右的汉人都甘心被奴役。只要把那些不甘被奴役,心向大唐的人都武装起来,我们自己就能光复陇右。”

    英雄就是英雄,永远不会气馁,永远不会沮丧,永远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放弃。

    看着他雄赳赳的模样,鱼恩的手下意识摸向怀里,那里还有六颗因果丹,为这位大英雄用掉一颗绝对值。

    压抑住胸中微微上涌的血气,吩咐家老取来纸笔,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开始泼墨挥毫。

    每落下一笔,脸色都会惨白几分,胸中的血气也会跟着翻涌的越激烈。等到快完成的时候,血气终于找到突破口,开始从嘴角慢慢溢出。

    见他这幅模样,许多人站起身,有人想上前看看情况,有人想去请医生。鱼恩急忙伸出右手拉住已经走出半步的家老,在抬起左手,轻轻挥一挥,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最后一笔落成,他再也压制不住胸中上涌的气血,微微转下头,然后一口老血喷在地上。

    对于他吐血的毛病,家老不是见过一次两次。每次都是提心吊胆,可每次用不了多久,鱼恩又会活蹦乱跳。这一次当然也是这样,吃下一颗因果丹后,翻涌的血气渐渐归于平静,脸色也慢慢变的红润许多。

    看着自己画好的图纸,慢慢摇头叹息。虽然极力避免,但是上面还是沾染上不少血迹,两个地方,居然有些模糊不清。还好不是什么重要位置,不然就算拼着再吐一次血,他也得再画一份。

    在张议潮疑惑的目光中,将染血的图纸交到他手上。对方先问的,不是他画的是什么东西,而是他身体如何。

    笑着摇摇头,用极其不屑的口气说:“一点小毛病,老是找我的麻烦。”

    见他一脸轻松的样子,张议潮这才放下心,开始看纸上的东西。图纸并没有多复杂,再加上鱼恩简单清晰的标注,只是看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个炼铁的方法。

    一边在纸上指指点点,鱼恩一边给他解释:“这是熔炉,炼铁的熔炉。虽然密闭性不好,但是也能弄出些好铁。不是兄弟自夸,这种熔炉炼出的好铁,绝对是天下间最硬的铁。普通刀剑砍上一下,留个划痕都是侥幸。”

    还真不是鱼恩自吹,他给张义潮画的是炼钢用的土炉,凝结无数聪明人智慧的产物。虽然几率不算太高,但的确却能生产出工业钢。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绝对是一件炼钢的法宝。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了这个土炉,不符合要求的铁还可以回炉重铸,一直到炼成钢为止。

    当然好处多,坏处也显而易见。用土炉炼钢,对木材的消耗极大。鱼恩大致算了一下,若是想用这种钢做成武器装备十万人规模的军队,估计沙洲所有的树加一起都不够用。

    还好唐朝已经出现,包钢,嵌钢,夹钢等技术,非常节省钢的用量,到不至于真的砍光沙洲的树来炼钢。

    虽然不懂密闭性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鱼恩的熔炉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么神,但是这个人情张议潮接下了。

    抬手一抱拳,无比郑重的说:“贤弟今日恩情,愚兄没齿难忘。”

    说完话,端起一碗酒,抬手就见底。按理说,作为回礼鱼恩也得喝一碗,只他刚吐血不少,这碗酒当然可以拱手代替。

    既然不能再喝酒,鱼恩也不好意思继续停留下去。找了个机会说还有事儿,匆忙带着众人告辞。

第95章 又来个差事() 
同样一个消息,对于好坏的判定因人而异。鱼恩的奏疏是唐武宗的好消息,却是仇士良的坏消息。

    接到奏疏,皇帝激动的睡意全无,连夜召见李德裕商议。护国公也气的一夜未眠,找来手下几个幕僚商量对策。

    因为继任的人选,第二天的朝参,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鱼弘志一马当先,表示赞同鱼恩的建议,支持裴宏泰继任,并且还拿出三点理由。其一,裴宏泰是凤翔参军牙将,由他继任阻力最小。其二,他在凤翔为官多年,最熟悉当地环境,对以后的治民安边都很有利。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他主动交出财权是个很好的开端,因为天宝之乱以后,皇帝放出去的权利还从没收回过。

    仇士良当然是坚决反对,而且理由也很强大。首先裴宏泰本身就是牙将,由他继任很容易招揽人心,形成河朔三镇那种听调不听宣的藩镇。其次,他交出财权很可能就是个幌子,是跟朝廷狮子大开口的借口。最后,类似于凤翔这种军事重镇,不由禁军掌管难免会出岔子。所以他的理想人选是神策军左厢统领,刘泰伦。

    争执因为李宗闵,牛僧孺的加入马上陷入白热化。同为牛党的两个人,还是第一次没有站在统一战线上。李宗闵支持仇士良,牛僧孺支持鱼弘志,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随着李德裕等人的加入,终于让事情尘埃落定。牛李党争的执牛耳者,罕见的同舟共济一次,老相爷一开口就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最后用一句,若是圣上想大唐长治久安,此人非裴宏泰不可。

    在仇士良压抑到极点的怒火中,一件大事就这么尘埃落定,另一件事被搬到台面上。

    天灾会引起流民四起,找不到食物的流民很容易就会形成流寇。其中有些人已经吃惯打家劫舍这碗悠闲饭,就算天灾过去,也不会从良,干脆就占山为王变成草寇。今天要说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怎么处理这些草寇。

    对于草寇,仇士良主杀,认为这些人已经变的好吃懒做,就算招抚过来也会成为隐患。

    鱼弘志又一次与他站在对立面,他主招抚。按照他的观点,国库日渐空虚,若是再大动干戈剿匪,朝廷财政将捉襟见肘。如果将草寇招抚为兵,即解决大唐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武力,还能剩下一大笔钱,绝对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文臣这一次还是一边倒,只是这一次支持的不是鱼弘志,而是仇士良。

    牛党硕果仅存的两个人再次站到一起,他们认为草寇只可杀,不可抚。理由很简单,如果这次招抚,那么再有天灾,流民就会肆无忌惮的劫掠,然后等待朝廷安抚。

    就像忽然握手言和一样,李党又一次与牛党站在一起。李德裕的理由到没有多强大,只是担心一旦安抚,被流寇抢劫过的人家会怨声载道,百姓心中难免会有怨气。

    唐武宗跟李德裕君臣相知,每次有争论的时候,都是李德裕的意见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拿定主意的皇帝,马上下令拟旨,给裴宏泰节钺,给鱼恩安排新的任务。

    当皇帝的圣旨到达凤翔的时候,正好给鱼恩一个光明正大输棋耍赖的借口。

    有人如愿得到皇帝钦赐的节钺,有人却没能如愿得到返京的圣旨。

    鱼恩迎来的,是皇帝新一轮的指示。

    先是对鱼恩的成绩肯定一番,随后委婉的表示,镇压凤翔地区草寇的重任,就交给他去办。

    与其他赈灾经略不同,鱼恩是皇帝的妹夫,权利当然会更大一点,任务也得重一点。对于皇帝陛下的新任务,鱼恩难免会抱怨几句。现在他已经归心似箭,心里只想着长安城里的美娇娘。

    随行的还有鱼弘志一封信,也正是这封信,才能让他心平气和的甘愿留下来。

    信上的内容有点多,先是把朝堂上的纷争简单叙述一遍。接着含蓄的对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能少造些杀戮,还是积点阴德的好。

    最后,仔细分析一遍圣上让他剿匪的深意。

    皇权衰微,皇家衰落,让唐武宗说话都不硬气。圣上肯定是有意借着这件事,让他积累一些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