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认为,于情于理义勇军都应该为大唐付出一点,把军饷削弱到一个惨不忍睹的地步。

    计策倒是个好计策,利用大唐最现实的问题,光明正大的来一次阳谋,正好戳中朝廷的软处。

    他知道,有兵就得有粮草军饷,如果掐断钱粮的供应,不用别人打义勇军自己就会溃散。

    可惜这么完美的釜底抽薪,在出发点上就有问题,注定不可能实现。

    相爷奏请建立义勇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它成长下去。靠不断壮大的义勇军,威慑宦官,威慑四方藩镇。

    在这个前提下,也不用鱼恩有所反应,相爷就会为义勇军做辩护。护国公自认完美的计策,又一次胎死腹中。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国子祭酒柳公权也在今天参了鱼恩一本。这一本他本不想参,可是王炎鼓动国子监所有博士与学子联名上书,他这个祭酒不得不参。

    鱼恩就是王炎的肉中刺,不把刺挑出来,他辗转反侧。上次太常博士的集体上奏告不倒鱼恩,他果断决定把声势的弄得再浩大一点,就不信皇帝不为所动。

    两个人想的办法很像,都是釜底抽薪的计策。仇士良要抽掉义勇军的根本,王炎也要抽掉鱼恩得封国子司业的根本。

    所有人都知道,就算是个检效国子司业,也得有国子监学子们的支持,要是学子们都反对,鱼恩还有什么脸继续赖着这个位置?

    顺着这个思路,王炎找来所有国子监博士与学子,联名上万言书。

    这些学子的话可没有仇士良委婉,他们直接说鱼恩不仅学识不足,还不尊圣贤经典,又喜欢专研下九流的奇淫巧技,根本不配当这个检效国子司业。

    以有心算无心的行为,确实打了鱼恩一个措手不及。他没想到王炎这么锲而不舍,居然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国子监代表着天下读书人,所有博士学子联名上奏,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置之不理,也没有再偏袒鱼恩的借口。

    就在唐武宗为难的时候,鱼弘志站出来为鱼恩说话。

    “启奏圣上,老奴以为鱼恩检效国子司业的官职不可撤。得这个官职,是因为他的活字法印书恩惠天下读书人,圣上想让读书人记住他的恩惠。如今受到恩惠的学子非但不感谢他的恩惠,还联名说他专攻奇淫巧技,这不是鱼恩的错,而是学子们忘本。所以臣斗胆奏请圣上,鱼恩这个官职不能撤。”

    听见鱼弘志的话,唐武宗脸上闪过一丝喜色。马上就想借坡下驴,把这个事情胡乱接过去,可惜有人已经看穿他的想法,急忙站出来反对。

    这一次站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人。分别是侍中崔珙,尚书左仆射李固言,大理寺卿崔龟从,甚至朝堂上所有能看到的世家官员。

    这些人站出来以后,由崔珙带头说道:“启奏圣上,臣以为义昌驸马必须罢国子司业之职。驸马想让奇淫巧技入驻国子监,让下九流之人与读书人平起平坐,已经让天下读书人愤怒。再留国子司业的官职,恐怕只会让天下读书人心寒,让国子监蒙羞。”

    他话音刚落,其他人齐声说:“还请圣上三思!”

    无论皇帝还是鱼恩,对这些人的集体表态都很震惊,他俩谁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眼看着皇帝就要迫于形势答应下来,鱼恩急忙站出来,朗声说:“启奏圣上,臣请半月时间,若是臣不能证明奇淫巧技乃是富国强兵之法,自请削职。”

    如果是以前,鱼恩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国子司业的名头。可现在不一样,他已经为大唐的学术发展设计好思路,那这个名头就不能丢。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思想上撬开一丝缝隙,丢掉这个名头无异于承认自己失败,放弃继续推动社会进步的机会。

    情急之下,他只能选择这个军令状,用主动请辞换取十五天的时间。用这段时间来证明自己并没有错,奇淫巧技也是富国强兵之路。

    现在他已经不奢望在短时间里改变别人的看法,只求能让皇帝重视发明创造,给他留下一个改变历史的机会。

    一番义正言辞的军令状,给所有人一个希望,给皇帝一个台阶,事情就这么被敲定。

    散朝以后,鱼恩马上拉着李牧去上柱国公府。他要找老狐狸问问,那些人为何会同仇敌忾,自己到底哪里戳中他们的痛处。

    老狐狸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一会儿就把其中的原因娓娓道来。

    在老狐狸看来,朝堂上的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国库空虚的根本,就是世家门阀为满足贪欲,无节制的土地与人口兼并。只要解决门阀的问题,国库就会开始充盈,军费自然就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鱼恩因为活字印刷术取得官位,正好又触动到世家门阀的根本利益。

    世家之所以被叫做门阀,是因为他们可以凭借门荫入仕的手段,大量充斥朝堂,从而掌握国家上层建筑。他们得以延续的根本,就是门荫取仕的制度。一旦这种制度被破坏,门阀的衰落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个每次取士不过几十人的科举制度,已经让世家开始衰微,如果再让人找到别的入仕途径,这些世家就很难再霸占朝堂。一旦门阀不能霸占朝堂,他们就会呈现出断崖式的衰落。

    国子监有科,朝廷就得有官,鱼恩奏请在国子监多开一科专攻奇淫巧技,无异于又多给了一条入仕途径。偏偏这条途径世家看得到却摸不得,因为这是一条只属于能工巧匠的入仕途径。

    听完鱼弘志的解释,鱼恩才恍然大悟,难怪他们的反应这么大,原来自己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当知道矛头再一次指向世家门阀私欲的时候,鱼恩与李牧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或许该动手了。

第128章 姜还是老的辣() 
同样是微笑,李牧的微笑看起来温文尔雅,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鱼恩的微笑看起来有些随和,有些漫不经心,甚至有些猥琐。

    不过两人的微笑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微笑的时候,看起来都很自信,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看到两个殊途同归的微笑,老狐狸忽然有种极不好的预感,他感觉这俩小狐狸要触动某个禁区。

    为了防止他俩干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鱼弘志邹着眉头沉声提醒:“世家门阀现在动不得,动则福祸难测。”

    闻言鱼恩和李牧先是一愣,随后微笑的面容爬上前所未有的凝重。俩人都不愚钝,有些事情只要稍微提醒一下,马上就能看出其中利害。瞬间就明白,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世家门阀太多的坏处,遮掩了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两个只看到世家的坏处,却忘了门阀的好处。

    门阀疯狂榨取大唐财富的同时,也在为大唐续命,维系着残破不堪的大唐继续统治下去。

    这些人并不愚蠢,他们知道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伴着新门阀的崛起,老门阀的衰落。也知道每一次战乱,都有被人连根拔起的危险。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需要一个和平的社会,一个稳定的大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繁荣下去,继续开枝散叶,继续享受奢靡的生活。

    可以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这些门阀,大唐也许连现在都坚持不到,早就在风雨飘摇中化成齑粉。

    现如今,外有强敌环绕,内有藩镇林立,朝堂上还有仇士良为首的宦官弄权。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对门阀动手,绝对是自掘坟墓。

    看到两人这番模样,鱼弘志知道自己没有猜错,他们就是想对门阀动手。

    害怕两人认识不到其中利害,老狐狸接着解释:“其实藩镇与门阀是共生关系,他们互相争夺大唐的财富,又互相依存。只有节度使的存在,门阀才能安然无忧,不用担心圣上对他们大刀阔斧。也只有门阀的存在,才能不断弱化大唐,让朝廷没有喘息的机会,让藩镇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姜还是老的辣,宦海沉浮这么多年,鱼弘志看问题显然比他们俩更透彻。经过他的提醒,两人忽然发现大唐的两个难题,归根结底又变成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不够强盛。如果能让朝廷强盛起来,藩镇不敢妄动,削弱门阀也会变得简单很多。

    可惜有藩镇削弱与门阀的吸食,朝廷稍微恢复一点元气,马上就会被吸走,只能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

    想到这里,两人又对视一眼。只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微笑,有的只是浓浓的苦涩。因为他们知道,问题已经陷入一个死循环。

    两人苦涩的样子被鱼弘志尽收眼底,他知道这两个人都不笨,已经听懂自己的意思,也及时放弃自己可笑的想法。

    许久的寂静过后,老狐狸长叹一声:“大唐已经陷入一个死局,想要力挽狂澜难啊!”

    难只能说明问题很严重,并不能说明没有办法。恰恰相反,办法就摆在那里,谁看得到,谁都想得到,实施起来却任重而道远。

    根深蒂固的藩镇与门阀,就像是一道巨大的围墙,需要用蚂蚁啃堤的精神一点点破坏掉,再一点点拆除。

    削弱藩镇与门阀急不得,只能一点点的来。削弱一点,朝廷就能强盛一点,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大的力量,再用这些力量继续削弱他们。

    就在两人的热情迎来当头棒喝,气氛陷入沉闷的时候,老狐狸忽然笑呵呵的对着鱼恩问:“你可是立下军令状的人,现在还有时间考虑这些?”

    话虽然是疑问,但他的表情却是肯定。老狐狸可以肯定,既然鱼恩敢立军令状,就有十足的把握。

    听到这声垂询,鱼恩一扫颓废,略微得意的回答:“富国不敢肯定,强兵倒是有六七分把握。”

    对于这件事,鱼恩确实很有把握,因为他是个现代人,可以开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外挂。

    信心满满回答,让老狐狸很欣慰。他知道鱼恩不是说大话的人,敢这么说肯定有不小的把握。

    得到这个回答,他略带欣慰的调侃一句:“这么笨拙的办法,你都推的动。咱家真想把你的脑袋瓜子砸开,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奇思妙想。”

    古人毕竟是古人,思想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鱼弘志看不透鱼恩的深意,只以为他是想借机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

    好在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结果殊途同归。他知道只要鱼恩把这件事办好,朝廷再开一条入仕途径,门阀在朝堂上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不少。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一反常态,公然站出来支持鱼恩。

    一直立志于清除世家门阀的李牧,对这些人的了解显然更深。在老狐狸与小狐狸自得意满的时候,不遗余力的泼下一盆冷水。

    “牧以为,就算郎君能做到富国强兵,这些人还是不会妥协。”

    态度虽然很悲观,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根本之争面前,世家门阀根本不可能妥协。一个科举已经让他们根基动摇,再来个以机巧取士,这些人还不直接哥哥?

    出发点不同,期待的结果也不同。鱼恩的目的并不是让能工巧匠凭借科举入仕,而是让大唐开始重视能工巧匠,重视发明创造。所以李牧的问题,对于鱼恩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很简单的事情,解释起来却要费一番功夫。总不能直接告诉别人穿越的事情,把以后上千年的历史普及一遍。估计鱼恩要敢这么说,别人把他当成胡言乱语的疯子都是福气。

    鱼弘志也不是个死板的人,对科技发明的重视,远不是那些读书人可比。正当鱼恩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可以笑呵呵的接过话茬开导李牧一下。

    “很多东西都不能一戳而就,太着急只会适得其反。只要在这件事情上开个口子就够了,圣上会慢慢体会到奇淫巧技的好处,水到渠成只是时间问题。”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在开导的同时,也委婉的劝了李牧一句,告诉他很多事情不是着急就可以解决。

    当两人豁然开朗,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老狐狸忽然想起来什么,接着给鱼恩提醒:“军队毕竟是打仗的东西,义勇军不可能永远不上战场。以咱家的猜测,圣上也想让义勇军历练历练,让你历练历练。你应该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出了岔子。”

    鱼恩知道,老狐狸这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告诉自己将来上了战场,可别以为是皇帝听信谗言,只是个必然结果,别对皇帝心生怨怼。

第129章 刘猛整纪() 
春节本来是个团员的节日,可是对于大唐的官员来说,却只能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楚。

    一切不能团聚的痛苦,都源至于唐朝两个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