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空荡荡的草原,李忠顺在心中与回鹘人祖宗十八代的女性来了个亲密接触。

    这些回鹘人好生懦弱,看见老子带大军出城,居然跑的无影无踪,这不是让老子为难么?追吧,不知道该往哪里追。不追吧,你让老子面子往哪里放?

    带着大军又向北行进几十里,仍旧不见回鹘人,李忠顺这才无比失落的返回振武城。

    看着大军空手而回,鱼恩是为数不多还能高兴起来的人。

    其实就算李忠顺不请战,他也会让他出城追击乌介可汗一下。

    现在的形势对鱼恩很不利,只有制造大唐内乱的假象才能诓骗那颉啜来攻城。撵走乌介可汗,是他制造假象的第一步。

    在李忠顺出兵之前,鱼恩就给乌介可汗去了一封信。在信中,用最犀利的言辞声讨回鹘人不断犯边,最强硬的语气让他后退。并且警告说,稍后会派大军北上,若是还能看到他的牙帐,马上挥师铲平。

    乌介可汗也是惊弓之鸟,被鱼恩这么一吓唬,一边带着人后退,一边派出游骑打探唐军的消息。

    看到唐军果然出城来攻,可把他气的不轻。马上写下奏疏,向唐武宗状告鱼恩。再修书一封,送到鱼恩的案头。

    奏疏和书信如出一辙,都是明着俯首帖耳,暗着用太和公主威胁。说如今回鹘衰微,黠戛斯随时可能南下,若是不能借给他振武城暂避,他不能保证太和公主的安全。

    收到乌介可汗的来信,鱼恩马上给他回信。

    在信中他不仅极力赞扬乌介可汗主动称臣的大义之举,还用已经是开春,大唐也需要放马为借口,合理的解释一下驱赶回鹘人的理由。

    至于太和公主的事情,鱼恩很不客气的怒斥乌介可汗一番。

    在信中写到:汉人常说,嫁女如泼水,覆水难收。既然太和公主已经出嫁,那么她就是回鹘人,大唐没必要为了一个回鹘人付出什么,更没必要再为她陪嫁一个振武城。

    在信的最后,更是毫不客气的警告乌介可汗,土地是大唐的土地,只养大唐的人。如果他真想南下牧马,那就效仿匈奴先例融入大唐。再以公主为借口相威胁,自己便要挥师北上,扫平所有回鹘人。

    这边你的事情刚安排妥当,唐武宗新的旨意就到了。看着皇帝的旨意,鱼恩有种想骂娘的冲动。自己在密奏里苦口婆心的劝皇帝调走振武军,皇帝非但没有调走,反而又派来两万神策军镇守天德。

    看起来唐武宗是想把回鹘人围成铁桶一块,让他们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可实际上呢?实际上草原太大,回鹘人太少,他们完全可以四散奔逃,让别人捡便宜。

    鱼恩之所以引诱回鹘人来攻振武城,就是想用天德军就可以在后面封住他们的去路,让回鹘人成为瓮中之鳖,只剩下投降一条路可以走。

    如今皇帝看似也做了个瓮,可是这个瓮太大,漏洞太多,很容易让回鹘人化整为零的跑掉。

    本来还算计着借着田牟撵走那颉啜的机会,自己再撵走乌介可汗,然后趁机半明半暗的调走振武军。给回鹘人制造一个,大唐有内乱,害怕回鹘人趁机占便宜,先把他们驱逐出境的假象,引诱他们来攻城。如今因为这一道圣旨,全泡汤了。

    愁眉苦脸的驸马爷,轻轻敲打着自己的脑袋,希望这样能想出个主意。

    熟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鱼恩现在也是有幕僚的人,每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幕僚总是能给自己出谋划策,这次也不例外。

    “以老朽之见,事到如今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

    沙哑的声音还没有说完,听众就开始摇头,因为鱼恩已经听出来他的意思,不到万不得已鱼恩实在不想迈出那一步。

    刁钻的意思很明显,想让鱼恩突袭那颉啜,虽然收获不会太多,但是总比放跑的好。

    “牧以为事情还未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郎君何不这么办”

    温文尔雅的人总是能在鱼恩最为难的时候给出最正确的建议,这一次也不例外。随着李牧的话,鱼恩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还有唯一的机会。

第150章 毫无悬念的战争() 
朝阳透过朝霞映射到草原上,就像给小草披上一层鲜艳的外衣,艳红如血。也许这是上苍早已预料到今天的不同寻常,提前为穷途末路的回鹘人弹奏一曲悲歌。

    潜伏一夜的义勇军静悄悄的爬上马背,背对着如血的朝阳向回鹘人的牙帐发起冲锋。

    没错,思量许久后,李牧给出的建议与刁钻一样,还是攻击那颉啜。唯一不同的是,他建议将原来的计划反着用。

    原来鱼恩打算诱捕那颉啜的人马后,再击溃乌介可汗。如今,李牧打算击破那颉啜,诱捕乌介可汗的人马。

    只要击溃那颉啜,朝廷也就缺少了增兵的借口,他还可以堂而皇之的让振武军内调,给乌介可汗撒饵。

    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景,鱼恩把义勇军和振武军所有骑兵派出去,轻装简从,直奔那颉啜的牙帐。

    因为有愠没斯这个内奸在,大唐的军队很容易就找到那颉啜的牙帐,消灭外面放哨的游骑,悄悄靠近只是更简单的事情。

    “慢速,慢速”

    曹灿不停下达着命令,努力控制着阵型不乱,让义勇军的墙式冲锋保持在一条线上。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当义勇军开始冲锋的时候,回鹘人终于被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惊醒,许多人开始走出营帐一探究竟。

    “上马迎敌,上马迎敌”

    最先反映过来的赤心,他狂躁的吼叫着,努力的让回鹘人集结起来,想要做最后的抵抗。

    可惜赤心注定是徒劳的,回鹘人的百战精兵大多死在灭国的路上,如今的军队大多是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这些新兵的反应速度要比老兵慢许多,当他们反映过来开始上马的时候,骑墙已经距离回鹘人不到两百步,曹灿已经开始下达加速的命令。

    “加速,加速,加速”

    轰隆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慌乱的营帐里愠没斯带着愧疚含恨闭上眼睛。身为回鹘人,即将发生由自已一手促成的屠杀,心中的五味陈杂可想而知。

    醉醺醺的那颉啜终于在这时候被惊醒,当他走出营帐,晃动着昏沉沉的脑袋,看到的是自己今生最后一个噩梦。

    入眼的第一幕是密集到不可想象的铁骑,如滔天洪水一般滚滚而来。紧接着是牙帐里人群慌乱的穿梭,少数能找到战马的勇士并没有集结起来御敌,而是向着日落的方向纵马狂奔。看见这一切,他彻底慌了,第一反应就是寻找战马逃命。

    与可汗的夺命而逃不同,仆固与赤心一样,在努力组织人手抵抗。他还想再挣扎一下,试着挽回必败的局面。

    因为在牙帐的最西边,仆固的反应时间最长,勉勉强强够组织起对冲的阵型。

    抵抗是徒劳的,在墙式冲锋面前,任何骑兵对冲都是浮云。欧洲人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只有墙式冲锋才能对抗墙式冲锋,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回鹘人显然不会墙式冲锋,他们善于游击骚扰。被敌人直逼老巢,只能死守的情况下,赤心临时组织的那点人手,连一点浪花都没翻起来,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骑墙又裹挟不少战马而已。

    “走出营帐者视为抵抗,杀无赦!走出营帐者”

    义勇军一边高呼着口号,一边在回鹘人的营帐里策马狂奔。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漏出头,这些山贼出身的刽子手都会毫不犹豫的送上一刀。

    并不是他们残忍,只是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对敌人手软,倒霉的就是自己人。因为你不知道那些老弱妇孺会不会在背后给你一刀,或者伤害你身边的袍泽。

    在铁骑山呼海啸的气势面前,赤心的一切抵抗都显得那么无力,就像是大海中落下一片树叶,连波浪都翻不起来。

    在战争面前,没一点时间都很宝贵,哪怕是一瞬间,也够仆固多组织些人手。凭借赤心用生命换回的这点时间,仆固又拦住许多准备逃跑的人,其中就包括他的新可汗那颉啜。

    四目相对的瞬间,那颉啜看到仆固眼中的坚定,知道今天不死在唐军的手里,也要死在自己人手里。在必死的结局面前,他终于展现出最后的勇气,用可汗的名义下达最后一道命令:“所有人跟我迎敌!”

    随着这声令下,上千人开始冲锋,他们就是那颉啜最后的抵抗力量。

    这一次投入海中的不是树叶,而是石子儿。虽然泛起一浪花,但是在波涛面前仍旧显得那么无力。

    义勇军的骑墙很容易就碾压过去,砍到最前面的回鹘人,然后裹挟着他的战马冲散后面的回鹘人。

    如果把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战马奔驰的速度,这些人的作用就是阻拦一下大唐将士的速度,让战争结束的慢一些而已。

    担任主攻的是义勇军轻装简从的山贼们,鱼恩则是带着振武军和刘猛的精骑打扫战场,将牙帐里那些哭泣的回鹘人驱赶到一起。

    看着遍地鲜血与尸骨,听着牙帐里回鹘人哭泣的声音,鱼恩没有丝毫战胜的喜悦。不是因为他太圣母,只是因为他明白,最残酷的不是战争,而是战争过后的审判。

    对于大唐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对于回鹘人来说审判才刚刚开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从此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

    稀稀拉拉的收获比鱼恩预料中的多,证明回鹘人的伤亡不算太多,大部分人都呆在营帐里躲过一劫。

    看着这些回鹘人,鱼恩没有一丝安慰,反而感到无比的失落,因为这些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里都带着仇恨,带着诅咒。这代表着仇恨的种子,已经种在这些人心中。

    鱼恩之所以迟迟不愿对回鹘人动手,始终计划着斩首行动,就是不希望种下仇恨的种子。因为有这些仇恨的种子在,再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为大唐征战就要困难很多。

    现在的驸马爷只能暗叹一声,罢了,罢了,就让时间消弭这些仇恨吧。

第151章 俘虏的正确打开方式() 
鲜血遍地的营帐里有一块净土,这里虽然有些乱,却没有丝毫血迹。似乎这里根本没有人居住,或者住在这里的人根本没有走出过营帐。

    这里就是愠没斯的驻地,因为事先通过气,所以他的族人都呆在营帐里,没有人好奇的张望,也没有人走出去一探究竟。

    当外面的骑兵呼啸而过,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变成大唐将士的呼和,愠没斯带着自己的族人走出营帐。

    领着自己的部众走到鱼恩面前,躬身见礼:“回鹘汗国叶护愠没斯,带领回鹘十四部部众向大唐投诚。”

    驸马爷笑呵呵的给愠没斯回礼:“本宫代表大唐欢迎叶护投诚,也诚心感谢叶护的帮助。叶护放心,大唐不会忘了自己的敌人,更不会忘了自己的朋友。圣上一定会对叶护与本部族人多加照顾,以感谢叶护的劳苦功高。”

    笑眯眯的表情乐呵呵的话,里面却藏着两人心知肚明的一把刀,进入愠没斯耳中,让他颇为惊讶。因为他没想到鱼恩的反应会这么快,自己的文字游戏只是一个照面就被他识破。

    愠没斯有意说回鹘十四部,鱼恩故意说他本部,这是巧合么?显然不是巧合,两人都是有意为之。

    愠没斯这么说,是希望鱼恩能把这些俘虏都算成投诚。这么做有为自己争功的心思,或许更多的是希望大唐能善待这些族人。

    而鱼恩显然是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强调他只是带着本部族人投诚,其他的回鹘人都是自己的俘虏。

    惊讶之余,愠没斯还想再做最后的努力,重整精神厚着脸皮提醒:“我记得驸马曾经说会善待这些人,希望大唐的驸马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大唐两个字咬的很重,仿佛是在刻意提醒鱼恩,你是大唐的驸马,一言一行都代表大唐,言出必行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宫只说过,这些人若是诚心归附,便是大唐百姓,我大唐肯定会善待自己的每一位百姓。”

    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任何情绪,却因为这样显得无比认真。鱼恩确实很认真,因为他是在刻意强调自己的承诺,与那些承诺的意思。

    善待这些人可以,但是有个前提条件,他们必须诚心归附,必须当自己是大唐百姓。

    “这就好,这就好”

    连身嘟囔,似乎是想让自己安心,更像是在可以提醒鱼恩,别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在他看来,大家已经是阶下囚,还会有人在乎自己的身份么?还会有人纠结自己是回鹘人,还是唐人么?

    并没有在意愠没斯的可以提醒,鱼恩不漏声色的给刘猛递去个眼色,早已准备好的问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