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原因,要不是有所顾忌,岂能被鱼恩一封信就吓跑?

    “只可惜振武城如今实力雄厚,就算乌介可汗有意图谋,他也无力攻打。若是驸马想让乌介可汗挥师城下聚而歼之,还是先用平叛为借口,把义勇军调离的好。”

    石雄没有见识过义勇军的墙式冲锋,不知道义勇军的厉害,所以建议鱼恩调离义勇军,留下更为精锐的振武军。

    斩首计划是围绕着愠没斯这个内应,针对那颉啜而展开的计划,在石雄看来,没了内应再想突袭斩首计划已是不可能。现在把乌介可汗诱导至城下,也只有聚而歼之的作用,所以振武军的效果应该更好。

    “本宫仍有内应。”

    简单的几个字却在石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因为这几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却代表着另一种可能。

    如果鱼恩在乌介可汗内部有内应,他们就能摸清乌介可汗的兵力部署,摸清可汗大帐的位置,依旧实施斩首计划。

    那么该调离的就不是义勇军,而是更加精锐的振武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达到示敌以弱的效果。

    “可信否?”

    一句疑惑质疑的不是鱼恩的草率,而是质疑内应的奸猾。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石雄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尤其是敌人。

    “本宫相信愠没斯,他敢用性命做担保此人没问题。”

    有这句话在,就算是还有疑问石雄也不会再问出口,因为愠没斯三个字确实有足够的说服力。他归义就是为了求个安稳,完全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坑鱼恩一下。

    “既然如此,某有个不情之请。”

    “将军请说。”

    “某想留在振武,等待乌介可汗的大军,在驸马这里混点苦劳。”

    石雄想留在振武城并不是真想混点苦劳,而是他已经没有继续北上的必要。当初振武城有那颉啜的威胁,再加上鱼恩的状告唐武宗才调石雄北上。如今那颉啜所部已经被鱼恩收拢,他当然没有继续北上的必要。

    “这个”

    回答的声音略微有些为难,因为鱼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

    田牟出兵那颉啜被自己状告,说他扰乱大局,圣上将他批评教育一番。自己随后就出兵那颉啜,大胜而归,难免被田牟猜忌自己争功。如果再截留支援田牟的兵将,他还真怕田牟抄家伙来跟自己火拼。

    混迹官场多年,石雄当然知道鱼恩的难处,马上为他开脱:“天德军那边驸马大可放心,田将军不会在乎某这点沙陀兵将。至于圣上那边,某自会上奏说明情况。”

    石雄北上当然不能空手而来,为了增加天德城的力量,他特意征调三千沙陀控弦之士。

    沙陀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民族。他们帮主唐朝铲平回鹘,抵御党项诸羌,平定叛乱。

    沙陀人还在唐末的五代十国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其中出了一个败类,出卖幽云十六州的石敬瑭。

    既然人家已经把话说道这里,鱼恩也不好再坚持让石雄北上,不然难免显得自己刻意驱赶,在两人之间留下些间隙。

    皇帝的圣旨很快就到了振武城,对于这些人的处理结果也很快就交到鱼恩手里。

    在圣旨中,唐武宗大肆赞扬一番回鹘人的归义之举,丝毫不提鱼恩突袭那颉啜的事情,显然是已经接受鱼恩的提议,将这些回鹘俘虏视为主动归附。

    赐嗢没斯与其弟阿历支、习勿啜、乌罗思皆姓李氏,名思忠、思贞、思义、思礼。封愠没斯为归义候,让他组建回鹘归义军,自为归义军指挥使,听从义勇军指挥使鱼恩号令。

    国相爱邪勿姓爱,名弘顺;仍以弘顺为归义军副使。

    又在太原以北划出很大一块土地,让这些归义的回鹘人去太原北部安家,沿途由振武军护送。

    收到圣旨之后,鱼恩大喜过望。真是天冷有人送被子,正苦于没有借口调离振武军,唐武宗就这么送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马上以防止乌介可汗沿途打劫为理由,派遣振武军过万人,义勇军轻骑六千人,沿途护送。

    再加上回鹘归义军中过万控弦之士,有史以来最华丽的护送队伍就这么产生了。将近三万人的战力,这些人不像是护送,到更像是出征。

    也许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也许是害怕回鹘人中有居心叵测之辈,鱼恩把回鹘人全都送到太原,甚至连愠没斯都没留下。

第156章 最后的通牒() 
请输入正文。请注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请勿上传任何色情、低俗、涉政等违法违规内容,我们将会根据法规进行审核处理和上报。也许是音译的原因,也许是为了向大唐表示忠心,沙陀人的首领也叫赤心,全民诛邪赤心。

    前两天长安城有人给他来信,说是归义的回鹘人即将路过他的地盘去太原。希望他能冒充乌介可汗的回鹘人,给这些归义的回鹘人制造一点麻烦,让朝廷有个光明正大讨伐乌介可汗的借口。

    拿着手里的信,诛邪赤心有些犹豫不决,因为他无从判定书信内容的真假。

    按道理来说,朝廷对沙陀有所命令,都会用诏令的形式直接下达。但是对于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情,为避免落人口实,以私人名义写一封信也不是不可能。

    思量许久以后,诛邪赤心果断选择相信,因为写下这封信的人做着沙陀与大唐之间的贸易,在沙陀人中的影响力非同凡响,应该不会用这件事来坑自己。

    于是乎,沙陀首领诛邪赤心秘密调兵遣将,带着五千多人埋伏在南下的必经之路上,等待着倒霉的回鹘人。

    当十来万人晃晃悠悠出现在眼前,诛邪赤心的心是激动的,是沸腾的,是草泥马策马奔腾的。

    旗帜鲜明的大唐军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被骗了,有人妄图用这些大唐军队坑自己。至于为什么坑自己,他不知道,对于他来说,只要知道自己被坑就够了。

    领着乔装打扮的部众悄无声息的退回大同川,就像他们从来没有来过,就像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只是在诛邪赤心的心中,会不会真的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只有他自己知道。

    振武城里有个不请自来的人,熟悉他的人欢迎的不行,不熟悉他的人讨厌的不行。这个人就是乌介可汗的信使,回鹘乌护部首领乌乞该。

    振武城这么大的动静,乌介可汗过半游骑都看的清清楚楚。再加上某些人刻意宣扬,大唐内乱,叛军攻城略地,朝廷岌岌可危,无奈之下调遣振武军进关平叛的假象就这么形成了。

    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无解可汗怎会轻易放过?果断带着所属十三部南下,威逼振武城。为了不给人留口实,也为了激励手下将士,这位乌介可汗还不忘来一次先礼后兵,让人给鱼恩送个最后通牒。

    一被领进门,乌乞该就躬身给鱼恩来了个大礼,一脸虔诚的说:“回鹘乌护部首领乌乞该,拜见大唐驸马殿下。”

    话音落地,鱼恩先是一愣,随后匆忙起身,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上前搀扶。

    “俟利发远道而来,本宫未曾出迎已是怠慢,怎敢当如此大礼?”

    俟利发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一个官名,一般用它来称呼部落首领。身为乌护部首领,乌乞该的官职也是俟利发。

    感激涕零的站起身,乌乞该疑惑的问:“怎么不见愠没斯叶护?”

    “诸部去河东安家,归义候放心不下,当然要去看看。只是这样一来可苦了本宫,若不是俟利发心思巧妙,能得来个送信的差事,本宫想要联系俟利发还得费一番心思。”

    “怎敢劳烦驸马?山野蛮族自当先联系驸马。”

    寒暄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愠没斯敢用性命做担保的回鹘内应。

    也许巧合,也许是乌乞该有意为之,总之他就用信使的身份,光明正大的进了一次振武城通风报信。

    别人自谦,鱼恩肯定不能当真,急忙回道:“乌护部本就是我大唐百姓,若是蛮族,本宫岂不是也成蛮族了?”

    原来这个乌护部,本身就是归义大唐的突厥部落,一直居住在西域。因为安史之乱,吐蕃占据陇右与西域,才被迫北上归附回鹘。

    如今有机会重归大唐,他们的心里当然也是万分欢喜。所以乌乞该主动联系愠没斯,希望他代为引荐,见一见鱼恩,这才给了鱼恩一个故技重施的机会。

    寒暄过后,众人分宾主落座,开始谈正事儿。鱼恩把书信交到曹灿手里,让他给大家读一遍。

    乌介可汗的来信比上一次措辞更严厉,威胁的意味也更严重。

    在信中大肆宣扬回鹘人对大唐的帮助,委婉的贬斥一下大唐忘恩负义,顺便提一下借兵复国的事情。并且十分委婉的威胁,如果大唐不借兵给他,回鹘人岌岌可危,大唐公主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如果大唐不借兵,为了给太和公主找个妥善的容身之所,他就要借振武城用用。

    前面一个借是商量的语气,后面一个借却是不容置疑。显然他是知道大唐不会借兵给他,准备在内用大唐忘恩负义为借口,在外用保护大唐公主未借口来攻打振武城。

    收起乌介可汗的通牒,鱼恩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不知俟利发可知道乌介可汗的兵力部署?可知他住在那个位置?公主又在哪个位置?”

    问的人一脸期待,被问的人早有准备,笑呵呵的取出一张图,恭敬的交到鱼恩手中。

    看见这张图,鱼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彻底放下。因为有了这张图,他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太和公主的安全,实施自己的斩首计划,把损失降到最低。

    只是事情发展到现在,难免会有所偏差。想要再实施针斩首计划,还有最重要的一环需要考虑,那就是杀掉乌介可汗以后,谁能保证这些回鹘人会马上投降,不会奋起反击?

    原来有愠没斯在,以他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在乌介可汗这里,他可没有与愠没斯分量相当的人。要是实在不行

    想到这里,鱼恩的脸上闪过一丝狠辣,他知道当断则断的道理。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说啥也要先杀一波再说。

    正思量着,乌乞该一脸为难的说:“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驸马帮忙。”

    一脸疑惑的从沉思中回过神,在他带着询问的目光注视下,乌乞该缓缓的说:“回鹘人跟着乌介可汗,只是因为他能得到大唐的赈济,手里有粮食养活大家而已,完全没有与大唐为敌的意思。若是攻破乌介可汗,还望驸马善待回鹘人,最好是”

    说到这里,乌乞该已经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过份,有些不近人情。

    没说完的话,鱼恩却能听明白是什么意思。当即笑呵呵的回答:“俟利发放心,大唐只诛首恶,不问百姓。本宫相信,大家多是被乌介可汗裹挟,不会有人是真心谋犯大唐。”

    两人一来一回,既给乌乞该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鱼恩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前者达到此行的主要目的,让后者知道,回鹘人不会出现死命抵抗的一幕。

第157章 不平之夜() 
岚州的叛乱对民乱四起的大唐来说只是个小插曲,刘沔很轻松的让田满川成为历史。

    当护送的队伍到达太原折返以后,刘沔已经重新把河东军主力集结到雁门关,开始按照与鱼恩的约定开始部署。

    如水的夜色中,雁门关被人悄悄的打开,黑压压的骑兵鱼贯而出,开始向北方疾驰。

    走出雁门关的是河东军与振武军,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封堵回鹘人的去路,将乌介可汗这一部尽收囊中。

    正北方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是东北方的契丹。

    有黠戛斯的存在,回鹘人肯定不会向北逃窜,唯一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因为那里有附属于回鹘的契丹和室韦。

    刘沔要做的就是堵住回鹘人向东北逃跑的路,顺带去契丹那里收点保护费。

    因为有前世的记忆,鱼恩知道下一个崛起的游牧民族是契丹,也知道这个民族给中华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不介意在现在给契丹人制造点麻烦,也不介意利用这个机会从契丹人手里借点力量用用。就算不能改变历史,也能拖延一下契丹崛起的时间。

    今天注定是个不平的夜,因为趁着夜色忙碌的人太多,除了外调的振武军,刘沔的河东军,还有天德城内的天德军,鱼恩的义勇军,甚至还有乌介可汗。

    振武城那么大的动静,逃不过乌介可汗的游骑,当然也逃不过田牟的眼睛。收到振武城空虚,回鹘人趁机威逼振武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