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驸马-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泰伦虽然长的黑,但是他最讨厌别人说自己黑。再加上刘猛左一句阿耶,有一句阿耶,暴脾气瞬间迎风而长,破声叫嚣:“老子骂的就是你们这些狗眼山贼,尔等能奈老子若何?”

    义勇军利出名的莽夫会害怕别人的威胁?听对方这么一骂,刘猛瞬间爆发,直接从六七米高的城墙上就跳了下去。只听咕咚一声,扬起一片沙尘后,他人已经到了刘泰伦身边。

    “啪叽!”

    上了真火的莽夫,也不管那么多,上来就是一脚,直接将对方掀翻在地。只是他这一脚踢的不是刘泰伦,而是自己那个被抡耳光的士兵。踢完还骂骂唧唧:“你个怂包,被人骂了不知道还嘴?等某收拾完这个黑脸匹夫再来收拾你!”

    说完话马上对着身后招呼:“都愣着干嘛?此人此人”

    虽然有些莽撞,但是他也不傻,知道对方军职很高,想打人出气要找个由头,不然吃不了兜着走。可是他胸无点墨,这个由头着实让他犯难。

    还好身后的校尉激灵,急忙轻声提醒:“此人强闯宫城,形同谋逆!”

    听到这句提醒,破锣一样的大嗓门马上附和:“对对对,此人强闯宫城形同谋逆!来人啊,给某拿下,交”

    关键时刻还是校尉激灵,马上接着提醒:“交圣上圣裁!”

    “交圣上圣裁!”

    既然将军发话,将士们哪有不遵从的道理?当即就有一堆人冲过来要抓刘泰伦。

    神策军左厢和禁军基本都在仇士良手里,这些人不仅认识刘泰伦,还有不少人在他手下当过兵,哪里会任由他被人拘捕?一看刘猛来真格的,他们马上高呼:“义勇军无故抓人,构陷刘将军!”

    一边呼喊着,他么一边往前走,很明显是想逼迫刘猛收手。

    战场上的大阵仗刘猛都见过无数次,还会害怕这些人的逼迫?一发现这些人朝自己过来,马上对着城门里的将士大吼:“还愣着干嘛?这些人哗变,统统给某拿下!”

    要说刘猛有一个本事让鱼恩很服气,就是带出来的兵都听话。听到他的吼声,将士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操着家伙往这边赶。没一会儿,就和往前走的禁军将士们形成对峙。

    虽然人数差不多,但是义勇军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队伍,爆发出来的威压显然不是禁军这种锦衣玉食的兵可以比拟。再加上禁军现在手无寸铁,心里发虚,不一会儿就漏怯了,许多人脸上开始爬上胆怯的情绪。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猛忽然大喝一声:“给我拿下!胆敢阻拦者,杀!”

    一声大喝,让禁军将士感受到一股冲天的气势,仿佛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个人,而是个嗜杀的魔头。这一刻,谁没有人会怀疑刘猛这句话的真实性,也没有人再敢上前逼迫义勇军放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捆上自家将军。

    刘泰伦倒是不想束手待毙,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呼:“某无罪,何故抓我?某无罪,何故抓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公儒出现了。看着眼前的一幕,殿中监先是一愣,随后笑呵呵的问:“谁能告诉咱家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儿,刚离开一会儿,这里怎么就热闹成这个样子了?”

    看见马公儒,刘泰伦就像是看到了救星,惊喜的大声求救:“马公公救我,马公公救我!”

第179章 颠倒黑白(上)() 
“臣启圣上,将士们只是听闻相爷要撤禁军,裁神策军,削减大家的粮饷,害怕大唐因此根基不稳,所以才聚集到丹凤门前以示赤诚之心。我等并未哗变,更非兵谏,还望圣上明察。”

    说话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哭腔,像极了赤胆忠心的大臣,苦口婆心的和皇帝进谏。或者说更像是犯错的臣子,满怀恐惧的再和皇帝解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被马公儒救下来的刘泰伦。

    话音刚落,跟着他一起进来的代表们急忙也学他的样子,痛哭流涕的说:“臣复议!”

    要说殿中监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不然他也爬不到这个位子上。老太监只用了一小会儿就看明白禁军将士露怯,瞬间连蒙带虎的给刘泰伦上了一课。什么禁军不懂事儿,什么圣上很生气,什么准备调动右厢将士之类的。

    上完课以后,殿中监再含蓄的说一下,圣上念在你们拱卫京畿这么多年,给你们一个解释的机会,顺势就点了一些人作为代表,来宣政殿里谈论这些事。

    这些人本来就有些胆怯,再被马公儒或有或无的一吓唬,心中肯定充满恐惧,这般做作当然也不足为奇。

    虽然有些做作,但是他这番说词确实挺有说服力,因为这番话让人挑不出毛病。在所有人看来,李德裕的建议是开源节流的好办法,确实是要裁撤禁军,削减神策军粮饷。

    就在有人沾沾自喜,有人愁云惨淡的时候,鱼恩忽然大声质问:“尔等听何人所说?可知此乃妖言惑众么?重整禁军是圣上的意思,并非出自相爷之口,而且相爷奏疏里也未说过要削弱神策六军金吾的粮饷。被谣言蛊惑,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岂容辩驳?”

    正俯首帖耳的刘泰伦一听,心中大惊,慌乱的看了仇士良一眼,像是在向仇士良询问,公爷,不是您这么说的么?现在怎么就不是了?

    吃惊的人不只是刘泰伦一个,听到鱼恩这些狡辩,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他。

    革新派众人满是疑惑,因为他们不知道鱼恩打的是什么算盘,事到如今还不认账又有何用?

    唐武宗满是迟疑,因为鱼恩把裁撤禁军的脏水泼到自己身上,显然是想让自己来被这个锅。之所以迟疑,是因为他既想抗下这件事帮李德裕开脱,又怕抗下这件事让将士们的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守旧派多是鄙视,这些人鄙视鱼恩提上裤子就不认账,鄙视鱼恩幼稚,鄙视鱼恩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

    当然也落不下某些人的愤怒。这些人愤怒的是他罔顾事实,愤怒的是他含血喷人。

    就在大家或疑惑,或迟疑,或鄙视,或愤怒的时候,仇士良站不住了,马上就挑出来怒斥:“有这么多人在场,驸马还想不认账么?是李德裕上奏要撤禁军,驸马岂能让圣上顶罪?李德裕要征六军金吾荫户的徭役,与削禁军将士粮饷又有何区别?严查尸位素餐,岂不是要裁军?彻查神策军空饷,与削减粮饷又有何区别?要知道,神策军从来都是劳务繁多,而粮饷甚少。这些空饷可没进杂家的口袋,都分发给那些劳苦功高的将士了。要是不相信,你就问问你的好叔叔,空饷的问题可不是左厢一家的事情。”

    被质问的人显然没有认账的自觉,非但没有脸红,反而笑呵呵的反问:“公爷何必强词夺理?莫非也知道其中缘由?这么着急封本候的口,莫不是害怕本候说出实情么?”

    仇士良显然是低估了鱼恩不要脸的本事,非但没有承认的自觉,反而含血喷人的又咬自己一口。一时语塞的护国公,只能不咸不淡的丢一句:“杂家倒要看看你怎么狡辩。”

    封住仇士良的嘴以后,鱼恩先是给唐武宗颔首行礼,趁机送他一个把握十足的眼神,安抚一下躁动不安的皇帝,然后才开始侃侃而谈。

    “圣上要撤销六军金吾不假,可是这对于六军金吾将士来说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撤销六军金吾,并非是要裁军,而是要用六军金吾为班底,再加上义勇军,边关忠义组建御林军。既可以弥补近卫将士们实战经验不足,又可以弥补拱卫京畿将士太少的危险。”

    “诸位怎么不想一下,无论是义勇军还是边关忠义,他们都没有拱卫过京师,对于长安城里的规矩自然也不懂,到时候难免要由诸位教导一番,驯化一下身上的野性”

    声音到了这里戛然而止,因为后面的话不说出来效果会更好。既能给禁军将士们画个饼,填充一下他们饥饿的钱包,还能为以后留下些只有发挥的空间。

    怎么帮着驯服野性?当然是归他们教导,说白了就是归他们管,也就是给所有近卫将士们都升官。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番话一落地,马上就有四五个人面露喜色。不用问也知道,这几个人代表的肯定是六军金吾。

    趁着这个热乎劲儿,鱼恩忽然话锋一转,略带惋惜的说:“只是扩建以后的禁军规模会很大,再免亲族徭役,难免让国库捉襟见肘。义勇军和边军将士虽然是后来者,但是大家同属禁军,差别对待也不好。所以诸位也该体谅一下朝廷的苦楚,荫户免一下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些人还会反对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们已经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丢的却是他人的利益。就算是亲族得到好处,也未必会给他们多少,肯定不如升官发财来得多。

    想明白其中利害,代表禁军的人谦卑的寇首,诚心的忏悔:“臣不知陛下深意,愿圣上宽恕,给臣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戏剧性的变化摆在眼前,唐武宗当然不会拒绝,马上就略带欣慰的安抚:“众位爱卿也是为大唐着想,朕当然不会怪罪诸位。只是众位爱卿以后行事切勿莽撞,不然朕也很为难。”

    恩威并施的话,不只让禁军将士们感激涕零,也让那些保守派脸色灰暗无比。他们忽然感觉自己还是低估了革新派不要脸的程度,鱼恩只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给翻了个儿,把禁军的改革,说成是莫大的恩赐。

    当然,说鱼恩无耻也好,说他诡辩也好,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用少数人的既得利益,成功换走更多人的特权,换回来更多的利益。

    不过就算鱼恩可以说服禁军将士,门阀门也不会太担心,因为还有个更大的难题摆在革新派面前,那就是神策军。

    所有人都知道,禁军早就是日薄西山,神策军才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只要仇士良的神策军一口咬死不同意,皇帝还真不敢强行下诏。

第180章 颠倒黑白(中)() 
革新派的脸上刚有些喜色就迎来仇士良的当头棒喝。

    只见老太监一边给鱼恩作揖,一边阴测测的挤兑:“驸马的伶牙俐齿杂家佩服,佩服。只是有一件事儿杂家想不通,削减神策军的粮饷,以尸位素餐为借口裁员,岐山候又该怎么解释?莫非也是为了将士们好?”

    话虽然是从仇士良嘴里说出来,但是这么想的却不只他一个人。话音刚落,崔龟从就不咸不淡的接口:“公爷莫要太小看驸马,人家真有本事再把黑的说成白的。”

    嘲讽与挖苦的语气,鄙夷与不屑的眼神,不难看出,崔龟从是断定鱼恩无从辩驳。

    两人的一唱一和就像是一盆冷水,不只浇在鱼恩身上,还有刚燃起希望之火的神策军将士。

    听到禁军落下来的好处后,他们都满脸期待的憧憬着自己加官进爵的未来。可是经过护国公和大理寺卿的冷嘲热讽,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根本得不到禁军那种待遇。人家是明降暗升,自己只有明降,暗升又从哪里来?

    想到这里,神策军的人急忙跪地哭诉:“请圣上体谅将士们的艰辛,莫要听信奸人谗言。”

    就在这时,鱼恩忽然一声大喝:“尸位素餐必须查,而且还要一查到底!”

    一名惊人的喝声,不知打断神策军的哭诉,还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短暂的愣神儿过后,这些人惊愕的目光里渐渐泛出怒火,恨不得将鱼恩烈焰焚身。

    驸马爷并没有害怕这些人吃人的目光,他昂首阔步的走到众人面前,开始自己新一轮的表演。

    “改良军制的不只是禁军,还有神策军,还有义勇军。义勇军填充禁军以后,会从神策军里抽调人手填充义勇军”

    一听要抽调自己的人手,仇士良马上大声质问:“凭什么让神策军填充?”

    鱼恩也不甘示弱的反击:“因为义勇军要走出去,征讨四方不臣!神策军要留下来,拱卫京畿重地!”

    “神策军多是忠义之士,义勇军多是山贼悍匪。以神策军将士填充义勇军,为的是让这些山贼悍匪有所畏惧,有所约束,让他们能学到神策军忠贞不二的精髓。”

    “而且为了能让将士们都有上阵杀敌的机会,义勇军也不是固定编制,将由神策军将士轮换。到时候将士们出为义勇军,归为神策军。大家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也都有安逸享受的田园之乐。”

    出为义勇军,归为神策军,明显是鱼恩临时加上去的东西,在唐武宗的规划中并没有。鱼恩临时加上这一条,却没有一个人会反对,因为这一条对所有人都有利。

    站在仇视的角度看,神策军只是占时缩减,打完仗又会换回来。

    站在唐武宗的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