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头阵就打头阵吧,自己要是忙起来,就可能不会再梦见那个小女孩子了。

    蒋琦和一群青壮跟着一个老兵,吭哧吭哧地奋力抬着一个大炮,把大炮架上武昌城头的炮台,这些青壮里面老兵最欣赏的就是蒋琦,力气大,服从指挥,眼神里还有一股狠劲,老兵就让蒋琦当这几个青壮里的头,还说等武昌之围解除之后,要和自己的长官保举蒋琦也进绿营吃这碗饭。蒋琦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蒋琦是武昌的泥水匠,还是有一股子力气的,前年父母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在岳州知府衙门当着丫鬟的芸儿,没有卖身,只是当差而已,蒋琦前年见了一下芸儿,伴着母亲一起在茶馆见到蒋琦的芸儿红了脸,低着头对着憨厚老实的蒋琦很是满意,走的时候还害羞地送了一个绣着云朵儿的荷包给蒋琦,有了念想的蒋琦就天天努力做泥水活,攒钱叫父母存着,等着两年之后芸儿当差满了之后,把芸儿娶进门,两口子孝顺着父母,团圆美满的在一起。

    蒋琦在城墙上忙碌的时候,想起两人初见的场景,又温柔的笑了起来。等到直起身子,看到城外的红色大旗和耸动的人头,眼神里残存的温柔化成了痛恨的利箭!

    额,新年出现这些场景似乎不太好,不过谁让这是剧情需要呢,在这里我祝各位衣食父母们元旦快乐,万事如意!!!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十四、武昌大战(四)() 
全怪城外的这些逆贼!前几天岳州逃出来的人说,岳州知府全家与城携亡,太平军恼羞成怒,堵住知府衙门,堆满柴火,把府里的一切全部烧成了白地,包括,我的芸儿。

    蒋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跌倒在地不起,昏迷了一会,挣扎着起来,手里紧紧抓紧了那个绣着云朵的荷包,在几个知府的招募青壮帮忙守城的报名点报了名。

    远处逆贼们的号角呜呜地吹了起来,按照绿营老兵说过的,逆贼这是要进攻了,墙上的老兵呼喝着叫青壮煮沸油,有的准备火石,有的准备擂木,有的准备大石,指挥着蒋琦的老兵呼喝着叫蒋琦过去,等蒋琦过去,给了他一把黝黑的铁尺,叫他指挥着自己一队的青壮准备好大石,等着逆贼上了云梯,就砸下去。蒋琦拿着那把铁尺,挥了一下,觉得和自己做泥水工的铲子差不多重,刚好趁手。

    如雨般的箭簇射向朝阳下熠熠生辉的武昌城,湖北巡抚常大淳穿着整套官服,粉底皂靴,头戴花翎,神色肃穆地端坐在女墙上,边上的侍从拿着盾牌挡着射来的冷箭,箭簇射在盾牌上叮咚作响,常大淳也是纹丝不动,身后赫然摆着一口乌油油的桐木棺材!

    常大淳听着太平军传来的激越号角,捻须一笑,摆了摆手道:“传令下去,今日本官在这城门楼上,看着诸君怎么浴血杀敌,保住这自己身后的千万家人和这武昌城!贼不退,本官不回府,城若破,”常大淳眯了眯双眼,“本官已将棺材放置此地,城若破,本官与城携亡!”

    “是!”

    在持续了一盏茶左右时间的箭雨之后,太平军的号角调子一变,变得激越了起来,太平军里面鼓噪了起来,一群小个子的太平军冲上了云梯,毛六赫然在里面。

    汉水,古代称沔水,长三千多里,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嶓冢山),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出陕西后进入湖北省西北部,在湖北十堰的丹江口市与汉江最长的支流丹江汇合,继续向东南流,过湖北省的襄阳、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孝感汉川等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阳府的一处沿江的洼子里,王锦绣正在船上闭目养神,四周摆着硝石、硫磺、火药等一干易燃易爆物品,王锦绣也似乎毫不在意。

    “报!总兵大人,前方在汉水口的探子回报,洪逆已经在汉阳至武昌之间架起两座浮桥,于今日已经开始攻打武昌!”总兵亲兵前来回报。

    “知道了,叫探子时刻探着消息,情况若有变,立即回来禀告本座!”

    “喳!”

    王锦绣依然闭着眼睛,口里的话低的除了自己之外,零碎的声音全被船下的滔滔汉水卷了进去。

    “现在还不到时候。”

    “现在还不到时候!”太平军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在万寿宫的帅帐里面斩钉截铁地说。

    “浮桥虽然已经搭起,但远远还不是全部投入兵力的时候,湖北水师虽然羸弱,可是咱一路过来,都没瞧见半驾水师的船只!说不定这常老匹夫准备着什么人等着咱们全力攻城的时候儿来截胡!传令下去,沿江所属各部,围攻武昌后部加强巡逻,务必不使有人趁了咱们的后路!汉阳汉口分兵等着我的命令,不许轻动,等我一鼓作气攻下武昌城,叫老匹夫的后手一个都用不上!”

    “是,军师!”

    “杀啊!”

    太平军的童子兵如此凶猛,悍不畏死,在十四日的早上,才几个冲锋,就险些爬上了武昌城头,蒋琦看到照顾自己的老兵被一个冷箭射中胸口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原本战战兢兢躲在墙垛后面的他鼓起勇气,拿起身边一个沾满血的盾牌,起身挡着飞来的箭镞,用铁尺指着瑟瑟发抖趴在地上双手抱头的壮丁,厉声命令道:“速速起来,若是城破了,你们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将礌石照准了人扔,你们几个把油煮烫了立马往下浇,你点着火,等他们油浇下去就立刻丢下火把!”原本失去指挥的壮丁有了秩序起来,有条不紊的冒着零零星星的冷箭往下倾倒着让人焦头烂额的利器。

    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凤光室。

    外头的雪飘飘洒洒了几天,已然停了,日头暖暖地照在厚厚白雪上,晃的红墙黄瓦分外艳丽,储秀宫总管太监唐五福站在檐下,笼着手指挥着几个小太监静悄悄地扫着雪,自从自家主子第一次侍寝就封了兰嫔,之后皇帝不管歇不歇在养心殿,总要日日过来,叫退了伺候的人,关了殿门和兰嫔娘娘嘀咕着什么,唐五福才懒得去猜皇上和兰嫔在商量着什么,是不是外头人瞎叨叨,说的兰嫔娘娘干涉政事,他只清楚明白地知道一点,那就是皇上每次阴沉沉地进来,春风满面的笑着出去,这就算是好事!

    咱们兰嫔娘娘的本事真是不一般呢!唐五福摇头晃脑地在心里啧啧称奇了一番,自己在内务府那边也是水涨船高,昨个去内务府领月例,内务府的管事官还起身迎了自己一下,这放在以前,哪位官老爷会起身迎这个五体不全的阉人?这不,又送来新到的聪明伶俐又乖巧听话的小太监供自己使唤了。

    现在宫里的明眼人都看得见,这兰嫔娘娘是最最得宠也是最最得皇上信任的,这眼下皇上可还没册立中宫皇后呢?唐五福眼珠转了一转,心思已经完全不在洒扫的事儿上了,而是全部放在凤光室里和皇上摆着围棋的自家主子了,唐五福决定了,等下当完差,要去宝灵宫拜拜那儿的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这要是兰嫔娘娘什么时候儿有了麟儿,这储秀宫,就能成皇后娘娘的寝宫了!我老唐,也名正言顺地成了皇后娘娘宫里的大总管了!

    唐五福正美滋滋地做着美梦,看着满地的积雪嘿嘿直笑,转眼看到了安茜捧着一个八角红木盒子过了来,他赶紧迎了上去,开口问道:“安茜,干嘛不叫小宫女拿着这物件,自己拿着多累!”

    “是兰嫔娘娘要的芙蓉酥和宝石硬糖,还有几个秋天存下来的橙子,”安茜说道,“刚刚小宫女帮着我拿着,到了这里,”安茜压低了声音,“这不是怕那些新来的人不可靠,把咱们娘娘和皇上说话的东西传出去,那就不好了!”

    “很是应该这样,娘娘早就说了,储秀宫有关于皇上的话怎么的都不能出去乱说,来,我帮你搭把手,”唐五福头捣如葱,接过了雕着万福万寿花纹的盒子。

    安茜抚了抚身上的衣服,两人边走边说着话,“你家那侄儿眼下怎么样?”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十四、武昌大战(五)() 
“哎哟,我那祖宗,上次听说兰嫔娘娘说要派人去南边吗?我千求万求求了主子的恩典,让那小子跟着去了,那小子开始还和我犟,说南边乱,家里舒坦,不想去,我打了他两下,骂了几句,才不情不愿的跟着瓜尔佳少爷走了,这不,前段日子托人送了信回来,里面别的没说,就说日子过得挺充实,也杀了几个乱贼,我心里头啊,就指望着他搏出个一官半职来,给他自己赚个前程!”

    “要是你家侄儿当了大官,接你出去当个老封翁,你呀,到时候要多给咱们娘娘多磕几个头!”

    “这还要您说哪,我呀,除了感激咱们主子,别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走到凤光室前,两人噤了声,安茜把盒子拿着,掀开帘子,进了殿内,只觉得殿内烧炭烧的温暖如春,紫檀木长条桌上摆着几本少见的紫色春兰,珠帘垂下的里间,兰嫔正与咸丰皇帝坐在炕上对弈。

    只见杏贞的雪肤被炭火暖的宛若红梅,娇艳无比,大摇大摆地吃着咸丰皇帝的白子,咸丰皇帝坐立不安,对着杏贞在棋盘上的横冲直撞毫不在意,偶尔还立着耳朵听了听外头的响动。

    杏贞那个高兴啊,我这个围棋菜鸟,居然完虐了从小下着围棋的咸丰皇帝,心里头那个得意啊,忍不住就笑出了声,“嘻嘻,皇上,您这还不救东南角的白子呀?都要被臣妾全部吃了呢!”

    咸丰皇帝把棋盘一抹,弄乱了棋子,杏贞睁大了眼眶,张着嘴看着棋盘,我说皇帝你也棋品太差了吧?

    咸丰皇帝烦躁地说道:“今天就是下一百盘,朕也是下不过你,朕心里头记挂着湖北的事儿,心神不定,怎么下的好棋。”

    杏贞听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太平军们可别改变主意啊,老子绞尽脑子才从以前看过的书里面回忆起太平局攻克武昌的过程,这洪秀全,杨秀清、常大淳老小子们可别误了老子的大事!

    不过杏贞的心脏够强大,连忙用眼神暗示安茜把点心果子摆上,然后说着别的闲话,给皇帝剥了个橙子,慢慢地宽解咸丰皇帝的紧张情绪。

    十一月十四日,湖北,武昌府。

    伴着冬天江边特有的茫茫白雾,太平军第二天的攻城又开始了,蒋琦把关照自己的老兵拖到墙垛下,免得再次受伤,一边开始指挥起青壮配合着城墙上士卒们进行反击,在墙头指挥的江南提督双福看到蒋琦这边似乎人少了点,命令亲兵派几个人上去增补一下。

    毛六无动于衷地看着身边同龄狂热的小孩子们被礌石、热油、大石头呀呀的砸下去,手里拿着那把刀,仗着自己瘦小的身躯,木然地躲着上面丢下来的大杀器,蹭蹭的往上爬,前面的小孩子们下饺子一样掉了下来,也让毛六有了机会一跃上了武昌城墙!

    毛六一跃上了城墙,一刀就砍断了一个准备拿着火油往下浇的壮丁的头,热血溅进了毛六的嘴巴,咸咸的,耳边只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壮丁大呼小叫的转身跑开,上来的正是地方,这边上没有穿着号子的绿营!

    毛六刚刚跳下墙垛,身后的同伴们还没来得及跟上来,毛六准备靠着墙垛抵抗一会,等着身后的接应。这时候看见一个壮丁拿了一根铁尺疾步走了过来。

    蒋琦背对着城墙在指挥着壮丁搬运着守城的工具,听到了几声惊呼,转身一看看到了一个瘦小个子一刀砍断了某个倒霉壮丁的脖子,热血洒的满地都是。

    蒋琦没有多想,挥着铁尺就上去了,不就是这些人害死了自己的芸儿吗!

    蒋琦一铁尺将毛六沾满鲜血的长刀磕飞了,然后用铁尺往毛六的脖子上用力的划过,割破了毛六的气管,鲜血一下的喷了出来。

    毛六觉得自己的脑子突然变成了空白,整个人变得轻飘飘的,好像要飞了起来,他真的飞了起来,飞到了地上。

    蒋琦一脚把还未跌倒的毛六踢下了城墙。

    毛六茫然地睁大眼睛躺在武昌城下渗满了鲜血的黑泥上,在失去意识之前他最后想的是:真好,再也不会梦见那个小女孩了。

    端坐在城门楼上的常大淳看到右前方的蒋琦一脚把那个瘦小的太平逆贼踢下了城楼,赞许地点了点头,“此子倒是不错。”边上的亲随心领神会,将此人记下日后留用。

    城墙上依旧热火朝天,有人不断的倒下,有人不断的站起来,有人不断的死去,也有人不断的在死里求生。蒋琦看见自己一下子结束了一个跳上来逆贼的性命,不由得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是把他逼下去就完了,怎么他的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