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肃顺无奈应下,眼中却是有些不甘,低下头想了一会,肃顺突然想到一个由头,“可毕竟这冬至日眼看着就要到了,内廷还少一个主事的人呢,皇上您看?”

    “这事好办,朕已经想好了,”皇帝挥手让杨庆喜拿出来了一卷圣旨,交给肃顺,肃顺连忙接过,“贞妃伺候朕多年,谦和聪慧,秀外慧中,素来照拂大阿哥也是勤勉,借着大胜的喜气儿,封为贵妃,主持这次冬祭。”一群人不明所以,就知道贞妃,不,贞贵妃是皇帝潜邸的老人,虽然没有子嗣(好像这六宫之中很多人有子嗣一样的),也值得一个贵妃的位份吗,纷纷点头称是,肃顺也只能应下,皇帝又问了下南边的战事,曾国藩有条不紊地围攻金陵的发逆,荣禄攻破苏州,江南的发逆就龟缩在金陵一带,皇帝心里甚是欢悦,叫肃顺准备好一干人等的加官进爵,以激励军心,说了一会子话,估摸着还不到半个时辰,皇帝就有些乏了,打了个哈欠,“好了,剩下的事儿你们自己瞧着办吧,朕去大戏台听戏,怡王、老郑,同去吧?”

    “皇后真的不能再让她如此了,不能再留了!”肃顺阴着脸回到值房里头,端华载垣早就陪着皇帝听戏了,只剩下焦祐瀛和杜翰、匡源在边上,肃顺刚刚坐下,就抛出了这么一句话,杜翰手一抖,整个茶碗的水都盖在了身上,哎哟一声,却也来不及说烫,连忙起身,出了值房把外头的章京们全部赶走,匡源瞪大了眼睛,对着肃顺毫不留情面,低声喝道:“老六,你今个是喝醉酒了?我看你是昏头了!这样悖逆的话都是随便说说的?”

    肃顺一惊,才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边上的焦祐瀛早就一脸惧色,连忙开口,“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时候杜翰进了值房,“不能再让皇后干涉外朝的事儿了,瞧见了没有!”肃顺瞧着匡源一脸不以为然,“那个人会嫌弃自己手里的权力太小的?只有皇后,敢把吃进肚子的肉吐出来,还这么主动的吐出来,了不得啊,”肃顺脸上是叹服和不甘交织的神色,“以前我以为叶赫那拉氏不过是一个在后宫寂寞,忍不住想出来过把瘾的女人,没想到啊没想到,她的心机如此之深,完全不是一个深宫妇人,”肃顺焦躁地在值房里头走来走去,“这一下子拿出了印玺,连皇上都无话可说了,也只好让她继续在京中装病!”

    “可皇后没了印玺,就在京中无法干涉政事了,原本在皇上跟前,皇后是要批折子的,如今连折子都没的批了,又能翻起什么大波浪来。”匡源说道。

    “话不是如此说,就瞧着这恭亲王对着皇后百依百顺,就知道皇后不用印玺也能在京中把办抚局的人指挥的有如臂指,”杜翰回来,他倒是想得深远,一句话说的众人茅塞顿开,“列位瞧见了没,这开赏格杀洋人,指挥健锐营察哈尔僧王等部,去前线劳军,没有恭亲王的跟随,她就算再厉害,还能这么顺当地办这些事儿?我看,”杜翰疑惑地开口,“在下倒是有些疑惑,这和洋人议和的事儿,莫非也是皇后的主意?”

    “皇后之前闯御前会议的时候,可是一力主战的。”

    “不,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我也说要退一步才是,可如今”肃顺摇摇头,“老杜说的极是,这议和怕不是恭亲王的注意,他,”肃顺冷哼,“不是我瞧不起他,按照他的才情,只能当一个太平宰相,循规蹈矩,萧规曹随是没问题,可他想不出什么新鲜玩意。这事儿也怕是皇后捣的鬼,若是议和,那不是又要放了那些洋鬼子?万万不行!”

    “给贵妃娘娘贺喜了!”杨庆喜合上圣旨,对着贞贵妃一脸谄笑,“皇上说了,请贵妃娘娘帮着料理行在嫔妃们的事宜,并主持冬至日的祭典。”(。)

    ps:  有月票就加更了。恩,是这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四、公使来京(一)() 
官道上一个车队在急速的前进着,几架马车边上都是些脸色不愉的外国骑士,奇怪的紧,这些日子,纵横官道的那些捕捉洋人溃兵的赏金猎人这会子倒是不见了,倒也不奇怪,车队的边上围着几百个穿着灰色号服的清军士兵,京中军机内阁又传出来要和洋人议和,大家虽然有些不忿,可也只能忍下。

    一个握住刀柄的清军士兵,瞧了一眼身后的那个红头发英国洋鬼子,觉得有些胆怯,连忙上前对着稳步前进的那三说道:“三哥,我瞧着这几个洋鬼子脸色不对劲啊,是不是想着找个空地把咱们都伏击了?”

    “胡说什么,”那三目不转睛朝着前头稳健地走着,“咱们多少人,他们才多少人?一百来个人还想着在中国撒野?没瞧见几万大军都败了吗?他们是来议和的,不是来找碴的,自然了,他们是可能来找碴,不过啊,不是靠火枪炮了,大概要靠嘴皮子,老七,别想有的没的,咱们当好差,难得出趟外差,可不容易,天津一路过来,瞧见了没,这官道可真没几处还能走的,工部明年可要修路修的怨声载道了!”那三幸灾乐祸,“到时候可别抓咱们来当苦力。”

    “三哥,你话虽然没错,可我这里心里可不大踏实,你瞧见了没,洋人的马车上有一个和咱们长的一样的人,和洋人们叽里呱啦地说着鸟语,可对着咱们,又是说的中国话!”

    “不过是个通译罢了。”

    “他可是穿的洋人的服饰!要是中国人我可要啐他一脸唾沫,”

    “管这么多,什么时候等你在军机里头卷帘子再操心这个吧,”那三微笑打趣,抬起头一看,北京城墙巍峨已经映入眼帘,广渠门外的草市场人头耸动,“看,京师到了,咱们的差事也圆满咯!”

    车队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倒不是五城兵马司的人懒怠,而是围观洋人的人越来越多,在看热闹这点上,中国人实在是太热情了,官道两边人山人海,原本京中洋人少见,偶尔一见,国人也只是觉得犹如恶鬼一般的罗刹,逃避不及的,英法两国进犯天津,僧王一败再败,流言飞起,又说洋人会生吃人心,刀枪不入,众人更是恐慌,可洋人在永通桥战败,一拨拨的洋人被俘虏押进京来,大家围观多了,倒是不觉得洋人可憎,只觉得这些洋人异色头发和眼珠,有些人还全身长毛,倒是些蛮夷,鄙夷之中倒是少了惧怕,故此,今日英法等国新任公使入京,引来如此多的路人强势围观。

    为首的一架马车上,一个带着白色绅士帽的人瞧了一眼巍峨的城墙,放下了车帘,对着车上两个面沉似水的外国人微笑说到:“两位公使先生,亚洲最大的城市,或许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北京欢迎您们呢。”

    “龚先生,这个笑话非常不好笑,”一个面白无须,褐色眼珠子,穿着燕尾服的中年男子沉声说道,“我和费列罗先生来中国,也不是来听笑话的!”

    “当然当然,”被称之为龚先生的西方装束的中国人若无其事地说道,“不过我要提醒您一点,尊敬的李斯特先生,贵国的部队最近的表现在我们看来,确实有些像笑话了!”

    “那是额尔金这个白痴!”李斯特,新任的远东全权特使暴跳如雷,额尔金这个白痴害的自己到了通州之后,想着去找那个该死的蒙古人通融一番,不要再围困额尔金,都被狠狠拒绝,那个蒙古亲王见都没见自己,害的自己在中国人的大营前面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吃了两个小时的灰,和两个小时的嘲笑和指指点点,无敌的皇家士兵居然被这个白痴带到这么悲催的处境,李斯特想到这里,气打不一处来,“没这个长着苏格兰猪脑袋的人指挥,无敌的大英帝国士兵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当然当然,”龚先生满不在乎地喝了一杯威士忌,“不过现在你们的处境很不妙,我不知道中国政府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肯定一点,你们以前在天津签订的条约,怕中国人是不会履行了,对于中国人,我非常了解,”龚先生的眼中透着了然的光芒,放荡不羁的神色中带着一丝穷苦和寒酸,夹杂着些许的不得志,“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用胜利和失败判定是不是英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费列罗先生,贵国的拿破仑一世皇帝,也就不是英雄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四、公使来京(二)() 
一个成熟的政客不会因为别人的话语而被摇动自己的情绪,费列罗很好地做到了这点,只见他合上中国人给他有关葛罗被俘的情况说明书,不动声色地眨了下眼睛,“中国人的这句话也不算是错的,龚先生,每个地区和时代都有不同的哲理,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我们的拿破仑一世皇帝当然算不得什么英雄。”

    “不过在我看来,中国人的皇帝目前来看算的上是英雄,”费列罗摸摸胡子说道,神情若有所思,“在南边的叛乱,和北边我们法兰西和英国入侵的情况下,还能赢得这么大的胜利,可见有十分广阔的胸襟,当然,龚先生你可以不以为然,但是我认识,一个出色的领袖不需要具备所有英雄的特质,他只要懂得一条原则,那就是把有才能的人用在他的才能可以发挥的地方,听说负责对英法两国作战的领袖除了皇帝的亲弟弟之外,还有皇后?”

    “是的。”

    “听说在中国,当然,现在在我们法兰西基本上也是一样,女人是不能参政的,”边上的李斯特微微皱眉,“当然当然,除了女王了,而中国的皇帝能不拘一格,大胆地把自己的妻子从后宫之中解放出来,并授予权利,才让这个东方古老的大国,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赢得了胜利,这非常不容易。”

    “那费列罗公使先生,您的意思是?”李斯特有些不满,怎么在这个时候还夸奖起敌人来了,这不是要打击自己的士气吗。

    “不不不,我对于这个国家没有一点点好感,请相信我,”费列罗听到传闻,在枫丹白露的皇帝陛下听到葛罗被扒光身子游行的丑闻十分恼火,已经准备再发大军,务必要让中国人低头认输,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我是觉得暂时我们两个国家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我们需要理智冷静地对待这次谈判的机会,重要的是那些被俘虏的士兵们!都是我们两个国家最好的勇士,虽然被中国人的诡计所陷害,但还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我务必想提醒费列罗公使先生,”李斯特冷冷地说道,边上的龚先生冷眼瞧着两个人激烈交谈,“伟大的拿破仑一世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他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是的,但是后面他还有一句,那就是: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所以我认为要是通过必要的缓和方式来让这个狮子继续睡下去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痛苦才能让人醒过来,如果我们换个方法,用鸦片,或者用麻醉药,那中国或许就会继续睡下去,永远不会醒过来。”费列罗说完这句话,偏过头看着那个穿着西服的中国人,只见那个四十出头的中国人早已不在听他们的交谈,而只是拿着酒杯,隔着车帘看着那个巨大的城门痴痴发呆。

    十月二十八日,英法两国进京,在四方馆住下,次日就前往礼部大堂,开始和谈。

    起初英法两国态度相当嚣张,主持双方议和的美国公使,以及不请自到的俄罗斯公使都认为,在这样的外交场合下,代表一国形象的公使对着中国人的善意橄榄枝不说话是非常没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已经主动要求说把巴夏礼以及葛罗等外交使节先行释放,并承诺对相关外交人员的被软禁行为进行补偿,和处置相关违法人员,可是英法两国公使在前三天的谈判过程之中,全程没有发话,只是让一个穿着洋人服饰的中国人来百般刁难恭亲王桂良义道等人,一会要求中**队将被围困的额尔金率领英军部队撤离,并给他们前往天津的粮食和同道,一会又要中国人负责赔付两国的军队一千万两,一会又要中国人释放被俘虏的士兵,并严惩发动反击战的战争贩子,总之刚开始的几日,恭亲王连英法两国时节的正脸都没见着,天天都是这个二鬼子在和自己说话。

    恭亲王打探清楚,原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前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的儿子龚澄,从上海赶到天京,充当英国公使的翻译,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得知底细的恭王再次和英法两使会谈,见到龚澄百般刁难,不由得怒道:“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龚澄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世代为官,故此恭王有此一说,龚澄曰:“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