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还是他说出来的!”

    “这个无耻的小人,想着我这个位置,居然出卖了国家!”李泰国暴跳如雷,一把把桌面上的文件全部都扫落在地,“这个叛国贼!”

    “纳尔逊,”英国大使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任何一个国家面对利益,都不会说要放弃利益而和别人共进退,何况,抛弃了我们,法国人说不定能独揽和中国人的军舰生意,这样的数额,别说是和咱们有百年世仇的法国佬了,就算是苏格兰如今还有女王,也要和我们翻脸!也不单纯是赫德在里面起了作用,我敢肯定的是,我相信赫德也不是想要出卖大英帝国,当然,他有他的私心在,抱歉,”英国大使悄声说道,“我也有我的私心在,所以,我要向国内说明这次的行为我并不知情,希望你能把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了。我先告辞了。”说了这句话,英国大使扶了扶帽檐,转身毫不眷恋地离开了。

    李泰国清楚的明白,恐怕自己呆在现在这个办公室上的时候已经不多了,心里不由得生出了愤怒夹杂着懊悔的复杂情感,“赫德,赫德!”李泰国咬牙切齿,“我要杀了你这个破败我大事的威尔士高地杂种!!”

    被李泰国咒骂的赫德正穿着燕尾服,带着高脚帽子站得笔直地在西苑的紫光阁前头,等候着某一个人的来临,春日里,已是四月末的光景,石榴花明艳,从紫光阁的屋檐上狠狠得绽放,和风一吹,就引得蜂蝶浪飞,红墙绿瓦汉白玉,加上点缀其中的石榴花,一派太平盛世九重宫苑的大气景色一览无余。

    站在紫光阁外头侍卫的太监宫女好奇地望着这个奇装异服的洋鬼子,人都说洋鬼子都是凶神恶煞一般,生吃人肉的恶魔,怎么这个人如此彬彬有礼,而且身上似乎也没有意味?一群人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说起来窃窃私语,其实很大声,有一些片段伴着和风吹到了赫德的耳里。

    “嘻嘻,姐姐,您别说,这个鬼子还长的真俊,脸上也没多少胡子,”一个小宫女脸上泛着红润,“眼珠子呀,哎呀,就是有点吓人,这瓦蓝瓦蓝的,倒像是阴间的鬼怪呢!”

    “谁说不是呢,没瞧见,这会子安公公去禀告太后,这里愣是没人敢凑上去,平时里那些势利眼瞧见了有官儿要朝见,不是上赶着要去奉承,好指望拿些红封包儿呢!”

    “是的诶,这个洋鬼子,怎么能出现这里头,可实在是奇怪!”

    “更奇怪的多了去呢,没瞧见,皇太后还要见这个洋人?这洋人又有什么好的,就知道在咱们这里卖鸦片烟,又杀又抢的,京郊被他们折腾的不成样儿!”

    有个侍卫显然是见过世面的,对着这些没见识的宫女太监嗤之以鼻,“你们懂什么,这是皇太后老人家有事求着这个洋鬼子呢,别瞧着咱们在外头打赢了,可这海上,还是洋人是老大,他们当着龙王的家呢,这不,洋鬼子说不肯卖军舰,太后娘娘在宫里头就不安稳,这才让这个洋鬼子来周旋,哦有个词,对对,叫调停!”

    几个人身后响起了轻微的咳嗽声,几个人汗毛直立,转过头,发现是带着蓝翎的安德海,安德海环视几个人,轻声喝道:“好大的胆子,皇太后的事儿也敢编排?活腻歪了不是!”几个人连忙请罪,“都给我嘴巴闭紧了,别叫洋人看了笑话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六、粉墨登场(七)() 
几个人连忙站好,安德海下了台阶,对着赫德微微颔首,笑道,“赫德先生,皇太后召见你,请你进去。”

    赫德微笑点头,“有劳公公了,公公请。”慢慢拾阶而上,走过那几个宫女,赫德促狭地发问:“两位小姐吃了吗?”一句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将那几个宫女震在原地,半句话也说不出口,等到赫德和安德海绕过汉白玉丹陛,两个宫女才回过神来,那个年幼的宫女连忙用手用力掐自己的脸颊,“哎哟,原不是做梦,哎呀妈呀,我的佛祖,这个洋鬼子居然会说咱们的话!”

    赫德随着安德海进了紫光阁,紫光阁位于中海西侧,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初为明武宗朱厚燳跑马箭射之地,名曰平台。“台高数丈中作团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接栋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后来废台建阁,到崇祯时面貌已大不一样,“阁甚高敞,树阴池影,葱翠万状,一佳景也。”到了清朝,紫光阁做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较射之所。从康熙二十九年后,每年十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阁前考试武进士马步箭、弓、刀、石科目。并由皇帝钦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选。入选者,择其优秀充当御前侍卫。康熙帝曾留有紫光阁阅射诗一首,中有“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之句。

    清高宗乾隆时期,西征南讨,国运达到巅峰。紫光阁的地位就更为重要,达到了它的显赫时期。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便与紫光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尤其是平定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乱,是乾隆皇帝最为重视的。为了宣扬他的西征武功,表彰成功诸将士,乾隆于廿五年命重新修葺紫光阁。并于翌年新正,举行了落成典礼。

    所以这是一个夸耀中国武功的地方。赫德虽然事先不知道这个地儿,但接到要朝见皇太后的谕旨之后,还是找人细细的了解了一番,虽然觉得紫光阁是夸耀中国武功的地方。但是赫德认为,自己也不值得中国人要对着自己夸耀武力,再者,在他来看,所谓中国的武力。也不值得一提。所以现在一路看来,未见任何刀枪火炮,所以对着决定中国国际大事的皇太后的认识又是提高了一层,起码不会色厉内荏得摆出什么两千多年前类似鸿门宴的那种会见。

    “江海关税务司赫德觐见!”传令的太监高喝,安德海连忙请赫德进殿,到了殿内,只见宝座空无一人,后头摆着一个纱布糊的屏风,丹陛之下站着一个年轻的王族模样的男子,赫德到了殿内。站定位置,朝着屏风后头影影绰绰的一个人影,摘下帽子,将帽子潇洒一挥,弯腰鞠躬,“赫德参见太后,祝愿皇太后殿下,永远青春美丽。”

    今天的带班王大臣是淳郡王,淳郡王不悦地看着这个不肯跪拜的洋人,心中恼怒之极却是无可奈何。之前就为这个洋鬼子朝见之事,朝廷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就连自己的六哥,也不待见这个洋鬼子能参见太后。“洋人心怀不轨,就如赫德貌似恭顺,怕一见御驾,生出不轨之心,到时候亦是难以挽回,中外君臣之礼。隔绝甚严,就连藩属进贡,也断无场常见天颜之礼,赫德不过是中国雇工,地位卑微,太后无需如此。”

    太后则任何人的话都不愿听,这一次她要乾纲独断,“古为君者,皆听则明,偏听则暗,赫德者,虽为洋人,但愿为中国做事,妥善处置舰队之事,使法**舰如数到付,其心可嘉,李泰国舍而弃之,海关之职仍需用洋人,若是赫德可用,还需面询之,断无不见面嘉奖之的道理!”

    太后一直坚持要召见赫德,恭亲王也不好反对,只是搬了礼部尚书全庆出来,“养心殿乃是召见中国臣工,不宜接见外臣,请太后另择偏殿。”

    选来选去,又只好选中了紫光阁,到了紫光阁,军机处和中枢倒是又没意见了,这里是当年乾隆皇帝夸耀十全武功的地方,摆在这里,也多少能回想去当年康乾盛世的往昔,当然,如今已经没有人再敢多说什么跪拜之礼的事儿了,为了这个选择地点接见的事儿,太后已经大为光火,见又有人要说什么跪拜之礼,这一日左都御史倭仁,就是同治皇帝的师傅,上折说,需赫德仿照乾隆年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故事,单膝下跪。太后恼怒之极,在养心殿说出来的话,可就不怎么好听了:“昔日中国强盛,自然是洋人臣服,汉武帝灭匈奴,平乌孙,陇右开始有中国之人,西域各国无武帝赐给印章,不敢称国主;唐太宗天可汗,裂突厥,擒吉利可汗,赫赫武功,圣祖皇帝御驾三度亲征葛尔丹,换来数百年西北安靖,逼的俄罗斯定下尼布楚条约,彼时无人敢轻视中国,可如今洋人势大,攻守强弱之势逆转,宣宗文宗两次洋人都示若海疆于无人之地,可谓之势大也,若是还用昔日之礼,洋人岂能甘心?试问中国又有何等资格?如此又有烦扰,再者,”太后对着众臣等能力表示了怀疑和鞭策,“若是尔等齐心协力,鞠躬尽瘁,为国效力,将来中国自然兴盛,到时万国来朝,号令天下,无所不从,这才是天朝的风范,彼时跪拜行礼,还是行五体投地之礼,才是中国规矩,如今,嘿嘿,还是给本宫别摆旧日的臭架子了!”

    如此劈头盖脸得骂了一顿,众臣都无言以对,只好让赫德行自己国家之礼,还好大家伙都不知道,这时候的英国人见到尊贵的女士可是要行吻手礼的,皇太后知道,不过她也知道,赫德也没机会这么做,隔着帘子呢。

    “thankyou,赫德先生,”纱帘之后的皇太后微笑地吐了一句英文出来,“o meet you!”(。)

    ps:  月票,订阅。。。无力地呻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六、粉墨登场(完)() 
“我的上帝啊,”原本沉稳大气镇定无比的赫德被皇太后吐出的那标准的英语而险些摔倒,赫德也不顾及之前礼部所交代的礼仪,抬起了头,不敢置信地叫了一声,“我的太后,您会说英语?”

    “a little,”珠帘之后的皇太后笑盈盈地继续用英语说道,“赫德先生,伦敦的天气怎么样?”

    “一如既往的糟糕,”赫德大为惊喜,弯腰又是行礼,“太后要机会,请去伦敦亲自瞧瞧。”

    “i ”太后嘚瑟得用着之前学的半吊子英语回答赫德的邀请,猛地开口,果然吓到了赫德,太后心里得意无比,“本宫只不过是学了几句常用英语罢了,连粗浅都谈不上,不如赫德先生,把中国话学的如此精通。”

    太后换了中国话,赫德也用中文回答:“请原谅在下的失礼,我周游了这么多的国家,在远东这些地方,从未见过一位国家的君主能说出英语,更别说那些官吏了,我特别对执掌远东第一大国的太后殿下表示敬佩之情。”

    “不过是几句英语而已,赫德先生,我准备派遣留学生到贵国来学习技术科技,顺便学习英语,你以为,这样行得通吗?”太后微笑道。

    这是第二个问题了,赫德心理默默想到,“殿下,我认为,这个事情,英国国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虽然不在国内任职,但是我清楚的明白,如今的中英友谊,合作已经成为两国交往的主流,”赫德大唱赞歌,“只要两国增进了解,像阿思本先生这样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少的。”

    就知道拍马屁,可惜老子不吃这套,慈禧太后点头,“赫德先生说的在理,要是这次军舰的事情处理妥当,本宫当然要把留学生都派到英国来,不过这些日子,总理衙门和本宫报告,说是法兰西,美利坚都想着让大清的留学生去,所以这事儿,还不一定呢。”

    赫德显然明白留学生的重要性,连忙又鞠躬,恳切地说道,“太后,这次的事件我表示非常的遗憾,作为一个英国人,特别是在中国任职的中国人,我特别不能理解李泰国在这件事件上的立场,不过请别担心,法国的舰队在我的劝说下,已经向在上海的李鸿章巡抚大人移交了舰队的所有权,而英国驻中国大使,就在上午的时候和我保证了,这次的事情他是完全不知情的,已经发电报告诉阿斯本,一定要叫他遵守两国之间的军舰购买条约,不能给英伦绅士的脸上抹黑。”

    还英伦绅士,太后的嘴巴不屑地歪了歪,卖鸦片给中国,军舰火炮逼迫中国割让香港岛,又火烧圆明园,赔款,这些都是英国这个所谓的绅士开始充当始作俑者,这笔账,我迟早要和你们算,不过现在还不是适合,玩点小花招,也是规则允许的嘛,“如此这样当然就是最好,大清自然是无心想和英国对抗,只不过为了购置军舰,预防俄罗斯人的骚扰,要知道,俄罗斯又和大英帝国不同,他们可是要想着占中国之土的,购买军舰,不过是为了自保。”

    “赫德愿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帮助殿下保持中国领土的完整。”赫德优雅地弯了弯腰,说道。

    “多谢赫德先生,我也希望赫德先生能更好的来沟通伦敦和北京之间的桥梁,不至于两国出现什么误会,在亚洲,甚至在中国,本宫认为,中英两国的利益是统一的,”反正不当着面说,谎话也不会脸红,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